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武汉抗疫日记:武汉封城76天一线亲历者的战疫实录
武汉抗疫日记:武汉封城76天一线亲历者的战疫实录


武汉抗疫日记:武汉封城76天一线亲历者的战疫实录

作  者:新浪微博 新浪读书 编著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定  价:76.00

I S B N :9787559637000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纪实/报告文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2020年武汉一线抗疫亲历者微博抗疫日记

  本书全部收益捐赠“医护后盾”公益计划

  谨以此书,向所有抗疫英雄致敬

        

  2020年1月23日至4月7日,武汉从“封城”到“解封”一共经历了76天。新浪微博与@央视新闻第一时间联合发起#武汉日记#征集!1008位医护、235位患者、79位志愿者、15位疫苗志愿者等武汉疫线同胞们以第一视角实名记录了抗疫的亲身经历。他们发布了11万条微博,总阅读量超过100亿次,互动量超过3000万次。其中动人的视频日记在@央视新闻 “东方时空”持续播出66天。微博成为亿万网友“共同战疫”参与、记录以及见证的平台。这份#武汉日记#已成为国内疫情最珍贵的记录资料,也将作为#国家数字记忆#计划特别的一部分,入藏@国家图书馆。

  为了更好地纪念与致敬,新浪读书联合新浪微博从一千多名新浪微博认证的武汉抗疫医务工作者、患者、志愿者中甄选出29名作者,收录他们在2020年1月23日至4月7日武汉“封城”期间发布的“战疫”日记,封存记忆,感恩付出,拥抱未来。

 

TOP作者简介

  本书由新浪微博、新浪读书联合编著,最终共选入29位作者(含医护人员、患者、志愿者)的抗疫日记。入选作者有:

  医护人员(17名)

  付聪(长春市儿童医院,护士)

  祝朦(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护士)

  黎诗欣(广东省人民医院,护士)

  刘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护士)

  杜科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医师)

  吴祖龙(茂名市人民医院,护士)

  王常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士)

  张秀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护士)

  刘梦莹(武汉市第五医院,护士)

  王艳妮(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

  郭滢滢(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

  张露(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

  袁立志(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霜(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干诊科,护士)

  凌楚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医师)

  谭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士)

  李文亮【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已故)】

 

  患者(4名)

  李婷(患者,护士)

  小武(患者)

  贾娜(患者,护士)

  万谦(患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教研室主任)

 

  志愿者(8名)

  李贝(志愿者,创业者)

  张浩翔(志愿者,武汉宝捷机车会俱乐部会长)

  程仲良(志愿者,武汉市第六十三中学党支部书记)

  陶加柱(志愿者,教师)

  黄大为(宝马吾行志愿者车队副队长)

  陈果(公益人,呼吸科医生家属)

  吴悠(志愿者,教师)

  邱贝文(志愿者,武汉捌号仓库虾馆老板)

 

TOP目录

推荐序1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张文宏)

推荐序2  如果来日方长(刘醒龙)

推荐序3  生生不息,顽强生长(阎志)

读者寄语

 

第一现场  生死时速

2020 年1月23日 春节留守医院,不回家了 凌楚眠

2020 年1月26日 终于撑到你们来了 祝朦

2020 年1月29日 你在武汉,我不放心,我就你一个孙子 杜科业

2020 年1月30日 戴着尿不湿的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 张霜

2020 年2月2日 没条件,我们就创造条件! 黎诗欣

2020 年2月3日 你的早安,是我的晚安 郭滢滢

2020 年2月11日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就是生死之交了 刘梦莹

2020 年2月21日 让人动容的遗书 张露

2020 年2月24日 都是二十来岁的孩子,说不怕是假的 谭琳

2020 年2月25日 重症病房有患者出院了! 王常枝

2020 年2月27日 首战告捷,曙光来了 刘蕊

2020 年2月29日 不愧对我所学的专业 付聪

2020 年3月4日 “雷锋”是我妈妈,我妈妈和她的朋友一起战斗 王艳妮

2020 年3月8日 想念我刚过百天的儿子 袁立志

2020 年3月15日 从现在开始,把自己当成疑似患者 张秀秀

2020 年3月22日 武汉,再见 吴祖龙

2012 年12月21日 我要去拯救地球了 李文亮

 

第二现场  直面死神

2020 年1月30日 全家四人确诊 万谦

2020 年2月11日 150 名同事陆续确诊或疑似感染 李婷

2020 年2月13日 两次核酸转阴 小武

2020 年3月8日 愈后,回到一线 贾娜

2020 年4月3日 终于可以来献血了 李丽娜

 

第三现场  奋力奔跑

2020 年1月26日 三天不眠不休,手机不离手 陈果

2020 年2月10日 十六天,一千六百多公里 黄大为

2020 年2月19日 装车那一瞬间,底盘快到轮子了 张浩翔

2020 年2月25日 六张献血证的奖励 李贝

2020 年3月8日 送一批又一批患者离开 陶加柱

2020 年3月16日 出门送药神清气爽 吴悠

2020 年3月23日 女儿用数位板画我当志愿者 程仲良

2020 年3月26日 不需要过度关注 邱贝文

 

我的抗疫日记

 

TOP书摘

推荐序1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张文宏)

  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这里记录了一群原本您以为最平凡的人,但他们在这里展现了自己英雄的一面。想想疫情初期,万城空巷;再看如今,欣欣向荣。因为他们,一切成为可能。在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每个人都是英雄,都是英雄。这部英雄的史诗,是由参与援鄂的兄弟姐妹、志愿者、公益人、患者、家属们共同来书写的。亲历者们做实事、说真话,最真实地反映出这场“战役”的壮烈与辉煌。今天中国取得的抗疫成果,是全世界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人民齐心协力,生命彰显价值,用事实来印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张文宏

 

推荐序2 如果来日方长(刘醒龙)

  毫无疑问,武汉封城战疫是史诗级义举。

  一千多万人身在江南,却在春到江南时,毅然决然地将日子过成没有春天的春天。如何书写这部以没有春天的春天为背景的史诗,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道难题。

  武汉封城期间,应朋友邀约写过一首歌词《如果来日方长》。朋友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陶将军。一九九八年夏天,陶将军受命亲率十万子弟兵,以与湖北武汉共存亡之决心,战胜史上罕见的大洪水,护佑半个中国的平安。正值壮年的陶将军,积劳成疾,不幸早逝。那段史诗般的功绩,留下一首颂歌《为了谁》,二十二年后的武汉战疫期间,很多人都还将这首歌当成战歌在唱。武汉封城第十四天,朋友来电话,说是《为了谁》的原创班底想推出一首《为了谁》那样表现武汉战疫的歌曲,并觉得歌词创作非我莫属。

  后来与朋友交流,自己坦言相告。九八抗洪和武汉战疫,主战场都在湖北武汉,二者却大不一样。九八抗洪时,铁血将士们不畏惊涛骇浪,挽狂澜于既倒,从鲜活生命到浪漫艺术,如大江东去,没有任何障碍,一声歌唱,便咏出共同心声。

  我自横扫天下,傲视群雄又如何?尔等肉眼凡胎,岂能窥得仙人变幻!被称为仙人的全都是真人不露相,封城之下的武汉人也是这样的,人和人都是一样的平凡,每个人的平凡又都各行其是,与别人大不一样。百里千里之外的人,更不用说了。

  二○二○年春天的武汉战疫,人人都是受难者,人人都是大英雄。受难时,人人都在各自的角落里默默地拼着命!英勇时,人人还是在各自的角落里默默地拼着命!这样的受难和英勇,封城之外的人很难感同身受!不必说城内有别城外,同为城内,居住在一栋楼就有上千人口的小区,与偏安在单门独院的小楼,艰难还是那个艰难,恐惧还是那个恐惧,影响却大不一样。哈姆雷特所说的“生存还是毁灭”,后者可以痛不欲生地大声疾呼,“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前者那里就成了一个分分秒秒都要胆战心惊面对,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的鬼门关。武汉封城后期,来自国家部委、军队和各兄弟省市的三百四十六支援鄂(援汉)医疗队,四万二千三百二十名医护人员有序撤离时,从武汉到湖北各地,大家自发地用各种方法表示内心的感恩。白衣天使们同样用无以复加的感激,表示对英雄的湖北人民、英雄城市武汉的敬意!白衣天使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同样困守,同样煎熬,同样拼命,和武汉人一样,体会到武汉有多么艰难,又有多么英勇!

  “你们没有去过武汉,就不知道什么叫封城!”这话出自一位援鄂(援汉)的护士之笔,是几乎所有援鄂(援汉)的医护人员安全返家后都说过的一句话。简简单单的十几个字,包含着殉身不恤的刻骨铭心。

  那首歌词写好后,自己就知道很难合作成功。这与是不是第一次写这种充满现场感的歌词无关,而是数千里之外的音乐家很难透彻认识、全面感受、真正理解。人人在拼命,拼的是什么命?在那也能感受艰难困苦的第二现场和第三现场,真相在转移过程中难免会或多或少丢失,需要通过充分想象加以还原。偏偏疫情导致超级城市封闭,这是历史传统与生活经验中从未有过的,没有既往经验,越是用力想象,越是连想象者本身都难以感动。

  十几年前,在给本地某人的作品集作序时曾写过,任何写作一定要找到文学的第一现场,就像不到黄梅小池走一走,不到桃山村小区门口站一站,则无法真正理解武汉封城期间发生在那里的那些事。《武汉抗疫日记》的作者,人人都在写自己的害怕。若非身在第一现场,无法感受“害怕是勇气的另一面”,也很难理解害怕是武汉三镇一千多万人的共同经历。龟山和蛇山上的石头如果能走路,也会吓得闻风三十里,但害怕之后,仍然无损于石头们的坚强与坚硬。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那些历经千万年悲惨的青铜瑰宝如果看得见,也会吓得魂不守舍,可胆怯之后,肯定会更加光彩照人。九八抗洪时,临阵退却是莫大耻辱。武汉战疫不是这样的!武汉战疫,面对无所不在的危险,一切退却都失去了退却的意义,是从这一条战壕跳进另一条战壕,从以单位同事为战友变换为以家中亲人为战友,对手还是那个对手,敌人还是那个敌人,危险还是那个危险,责任担当还是那个责任担当。

  《武汉抗疫日记》的二十几位作者在书写这些文字时,本是想将自己人生中这段特殊经历用私人方式记录下来,没想过要变成公众读物。就像所有文学名著都是信手拈来,唯有不用匠心、不怀企图的文字,才能让人无条件地表示信赖。一段文字写得是不是很成功,形式是次要的。身在二○二○年春天最危险的第一现场,时间没有留下一分钟让他们去寻找深刻思想、美妙艺术,匆忙之中,有几个经典的母语句子,加上一些二十一世纪的村言俚语,反而格外撼动心魄。像他们这样,将内心的句子连同身心的苦痛一起,每天层层叠叠地包裹在防护服中,用血、用汗、用泪水、用眩晕、用患者的喷溅物、用逝者的沉寂与起死回生者的浅叹,混合搅拌在一起,一天一拼命,一夜一平安。身为武汉人,自己也要用日记的作者们用得最多的“感谢”二字,回报更多的感谢。感谢他们在为武汉拼命之后,再以武汉的名义,写下当代中国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无以替代的史诗般的七十六个日日夜夜。

  湖北省文联第十届主席团主席

  刘醒龙

 

推荐序3 生生不息,顽强生长(阎志)

  从2020年1月23日城门关,到4月8日城门开,这是所有武汉人难以忘怀的76天。这座英雄的城市,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一场史诗级的保卫战。漫漫76天,每一天都有无数温暖、感人、悲壮的故事。

  我们所有人都活在当下,我们也都活在历史之中。因为有了一位位在现场中的记录者,真实地记载了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留下珍贵的资料和片段,让我们有幸在若干年以后,被历史记取最真实的模样。

  29位身处武汉抗疫一线的微博日记写作者既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他们从29个真实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一幅悲壮而又深情的武汉战疫图。任何注目和致敬这座城市的人都可以通过他们的记录,了解武汉在2020年的开端经历了什么,走过了怎样的抗疫之路。

  武汉人不会忘记,这一切是怎么开始,又是怎么结束的。这次抗疫中,最可爱的人是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基层干部,是坚守武汉的全体市民。是他们无私的牺牲与奉献换来了这座城市的平安,让美好生活得以重启,同时也为中国战疫、世界战疫争取了时间、贡献了经验。武汉人深深感激这段日子帮助过我们的人和那些陪我们熬过来的人。

  现在的武汉,烟火气正在逐渐恢复升腾,那座热情、开放的武汉,重新回来了!如果你曾走过武汉的一条路,有过武汉的一个朋友,听说过武汉英勇抗疫的故事,请你支持武汉。请你来武大赏樱,来古琴台听音乐剧,来江滩公园漫步,来东湖绿道骑行,来户部巷过早,来万松园宵夜……武汉所有的美景、美味、善良直率的美好心灵,都不该被错过、被辜负。

  开放和包容是武汉最根本的气质,生生不息、顽强生长是这座城市不灭的灵魂。这次疫情决不会改变武汉人的城市复兴梦想。武汉必将复苏,武汉必将复兴,新的城市繁华必将重新绽放!

  卓尔公益基金会创始人

  阎志

  2020年6月16日

 

2020 年1 月23 日 春节留守医院,不回家了  凌楚眠

  微博账号:@ 麻醉医生凌楚眠

  身份认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医师

  2020年1月23日 12:43

  春节留守医院,不回家了。这应该也是武汉疫情缓解前的最后一次发微博,感谢各位的祝福和鼓励。耳听眼见太多太多同事同学们的赤诚之心和无私奉献,我是真的热泪盈眶。医务人员是我的同事,此时起,也都是我的家人。那些在风雪里跋涉的人啊,或许会有人说你沽名钓誉,会有人说你散播恐慌,也会有人高高在上指责:这都是你该做的。但只有真正跋涉在路上的旅人,才知道严寒的凄厉,以及前路昏暗后的灿烂。我心光明,亦复何求。

  2020年1月27日 11:03

  几天没用微博,今日打开直接震惊了。曾经只有十几个关注者的小透明,短短几日便增加了数十万粉丝。看着红色的那个V,我非常惶恐,有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上班短短几年的年轻麻醉医生。因为这次武汉疫情,我这个普通人获得了无数微博网友的关注、加油和浓浓的善意,实在万分感恩。

  而我远远不敢自称为“防疫一线”。作为麻醉医生,除了进行急诊插管抢救和疑似感染病人的麻醉,我一般都待在拥有层流通风的相对安全的手术室内。而武汉各级医院感染病房、发热门诊、影像科及ICU的医护兄弟们,是真真正正战斗在充满病毒的临床火线。本人除了支援几日发热门诊外,谈不上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不敢沽名钓誉,只求尽一点微薄的力量!我会谨慎使用大家赋予我的影响力,希望能为一线的兄弟姐妹们发声,帮到更多的人!

  2020年1月30日 16:52

  今日与科室老师一道,驱车赴蔡甸区的物资仓库搬运防护物资,一路见到太多驰援武汉的社会力量,医院的物资接收点也堆满了来自全世界的爱心捐赠。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武汉的天很蓝,这个城市注定会愈加美好!

  2020年2月1日 14:19

  昨天负责联系运输防护物资的同事发来图片,顺丰网点里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心捐助,有海外华人群体、企事业单位、明星粉丝团、个人匿名捐赠;这几天也一直有朋友联系我希望找渠道捐献,再次感谢大家!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医院对医用防护物资有严格的型号要求,未通过标准核验的防护品无法用于临床,只能储存起来或分发给低暴露人群,请大家捐献时一定一定看清要求!凌楚眠谨代表武汉前线的医护人员,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感恩!

  2020年2月2日 19:26

  今天跟随物资保障组的同事去顺丰新华路网点拖运捐赠物资,目睹了顺丰小哥们的辛苦和不易:每两三小时便有一车包裹发到,基本都是救援武汉的爱心捐赠;小哥们冒着冷雨毫不停歇地忙碌,不大的车场很快就被包裹淹没;他们不停地卸货、装车、电话沟通和搬运货物,工作强度之大,我认为绝不低于战斗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们。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快递小哥这么说:“感觉自己就像在机枪手旁边上子弹的那个人。”顺丰的这个网点,离协和医院直线距离也就半公里,这些天,无数奔向协和医院的物资在此被“装填上枪膛”,作为一个承蒙物流工作者恩惠的医务人员,要向这些“机枪副射手”们说一句:“感谢!保重!”

  2020年2月3日 10:43

  分享一下麻醉科医生去感染病区急诊做气道插管时的防护措施:隔离服+防护服,N95口罩+外科口罩,护目镜+防喷溅面屏,两层外科手套、手术帽、双层鞋套。急诊插管时,病人的呼吸道会涌出传播力超强的气溶胶,只有这个程度的防护(二级半,没有正压头套达不到三级)才能有效保护医生。感谢大家的援助,我们的盔甲很坚固。

  2020年2月3日 15:21

  结束发热门诊的四小时班,喘口气吃个饭,顺便帮科里搬搬东西。穿防护服待在密闭的隔离病区的感觉,就像被封在罐头里,听不真切、看不太清楚(都怪我的近视……),只感觉汗一阵阵往外冒。出来才觉得天宽地阔,万物清新。前几天发热门诊都是一干一整天,前辈们辛苦啊。

  2020年2月4日 12:43

  武汉封城后,集贸市场、排档摊贩和各种早餐摊都不开张了,原来依靠残羹剩饭、靠翻垃圾桶生存的流浪猫狗,现在面临饿死的绝境。前几天上班,亲眼见到一只瘦骨嶙峋的流浪狗横尸空荡荡的垃圾桶旁,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再脏也是一条命啊!

  今天休息,上午戴好了手套和口罩出发去投喂流浪猫狗。我不养宠物,家里没有狗粮猫粮,就仔细参照网上的说明,拿了些它们能吃的面包和肉类食物去喂。一路找到了不少小家伙,都很机警,一见人就跑得远远的(除了一只亲人的阿黄),只能把东西放在显眼的角落,希望它们能看到。这场瘟疫对人、对动物的影响都太大了,期盼快点过去。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20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53.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