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从北平到延安:1938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从北平到延安:1938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从北平到延安:1938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作  者:宋玉武 编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定  价:108.00

I S B N :978754953702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精选1938年美联社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所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194幅,涉及北平、冀中抗日根据地、晋南、延安等地;并配以汉森的旅行日记、新闻稿件、已发表文章。

  照片展示了华北抗战游击区的诸多景象和蓬勃朝气,呈现出清晰的历史细节,展现大时代中一些小人物的命运,为史家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视觉文献。

  汉森类似白描的写作手法,也向读者诉说了彼时中国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一支与众不同的抗战队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部队。

  汉森的照片和文字,为中国抗战历史打上了一个注脚,同时,这个注脚带着一个旁观者的好奇与真诚,以及一份诗人的情怀。


TOP作者简介

  宋玉武,1958年生,现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馆员,曾编辑,出版英文图书3部: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ncyclopedia of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Building Better Web Sites: A How-To-Do-It Manual for Librarians,并发表论文20余篇。


TOP目录

第一章 | 卢沟桥—南苑战役(1937年7月) / 1

第二章 | 冀中之行(1938年3月) / 24

第三章 | 晋察冀边区之行(1938年6—8月) / 70

第四章 | 西安—延安(1938年8—9月) / 200

附 | 汉森发往美联社的新闻稿:

《中国民主的远景:采访毛泽东》,

1938年9月19日 / 245

| 汉森离开延安后 / 248


TOP书摘

  第一章 卢沟桥—南苑战役

  (1937年7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中日两国两军对峙,并进行谈判。日方提出无理要求,双方谈判未果。7月27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在中国华北地区采取“自卫”行动并向国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中国军队在7月28日以前撤离北平及周边地区。鉴于和平无望,驻守华北的第29军军长宋哲元拒绝了日军所有要求,急令部队集结于平津一带备战。7月28日8时,日军在香月清司司令官指挥下向中国军队发动总攻。日军主攻部队第20师团在飞机、火炮支援下,对驻守南苑的第29军特务旅、第38师114旅、骑兵第9师等部发起强攻。南苑守军在日军猛烈的攻击下,指挥失控,死伤惨重,被迫撤退。南苑兵营一片狼藉。此时位于丰台的日军,根据情报在大红门地区设伏,企图阻击由南苑向北平城内撤退的中国军队。28日下午4时,当南苑守军撤退到大红门一带时,不幸落入日军萱岛联队的伏击圈。在飞机的配合下,日军以机关枪、迫击炮等武器猛烈阻击,中国军队遭到重创,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不幸阵亡。

  1937年7月,作为美联社特约记者的汉森,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后曾前往卢沟桥、南苑一带探访,其拍摄的照片真实记录了大战一触即发之际的紧张和战争的惨烈场面。

  1937年7月28日,中日两军在南苑发生激战。29日,汉森骑车沿路一探究竟。映入眼帘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他回忆道:

  我用一根树干当梯子,爬上了沙袋搭建的工事。往下一看,一堆中国人的尸体躺在路上,大片鲜血已经凝固,放眼望去一个日本士兵都见不到。我跳下去仔细观察,发现大多数遇难者都是村民。这堆尸体旁有个小男孩,从他扭曲的面孔能感觉到他生前经历的伤痛。紧张的心情慢慢平复后,我将自行车拖过掩体工事,缓缓向前骑行,一路的景象惨不忍睹:道路两旁躺着的数百匹死马、弹坑边被炸碎的肢体、路旁沟渠里腐烂肿胀的尸体。一小堆一小堆的中国军人遗体随处可见,他们的肠子从肚子里流出,树上尖厉的蝉鸣声与这些阵亡官兵痛苦的面孔相辅相成。

  我拿着相机的手在发抖。突然,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我的整个身体都战栗起来。前面的路上,一辆周边布满尸体的雪佛兰卡车像跷跷板一样前后晃动着,坐在前排的4名士兵就像歌剧院里打瞌睡的人,原来是车的两个前轮间有一匹马的头在扭动。估计这辆卡车遭遇伏击时撞上了一匹马。我试着轻轻呼唤那几个士兵,发现他们都死了。

  不远处有辆被打成了筛子一样的轿车,车后座坐着两名中国军官,身体前倾。在约3英里*. 1英里约为1.6千米。

  长的路上布满了未掩埋的尸体,还有弹药夹、手枪、手榴弹和大刀,看上去应该是中国军人撤退时为了轻装前进而丢弃的。

  到达南苑兵营时,我没见到一个日本兵。这时,两名骑马的中国军官向我走来。其中一位会点法语,另外一位会点英语,我们可用于交流的词汇量只有50个左右,于是三个人磕磕巴巴地聊起来。“你是美国人吗?”“是的,先生。”“你为什么到这儿来?”此刻我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于是用手向兵营方向指了指。“你想走过去呀?”我有点紧张地笑了笑,用中文回答“对了”。那位讲英文的军官为了解除我的紧张情绪,像父亲告诫儿子似的对我说:“这里很危险。”可以感觉到他虽然对我很友好,但对我来此的目的有些怀疑。我点头回应:“非常危险。你,军人。我,记者。我们都会前往危险的地区。”这位军官微笑着将我的话翻译给他的同伴听,随后,他俩在马上坐正,戏谑地向我行了个军礼便离开了。

  南苑兵营曾经有3000名军人驻守,昨天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他们已撤回北平。我穿过这座沉睡的兵营,发现四处都散落着牙刷、鞋子、肮脏的袜子、香烟、女友的照片等,总之是普通士兵拥有的一切。上千匹战马围绕着军营在奔跑,应该是昨天的炮击声让它们受惊了。有几匹马向我走来,用鼻子拱着我的自行车车把,然而我没有东西喂它们。中国军队的野炮随处可见,炮弹只用了一半。一名死去的机关枪手躺在机枪旁,手中还握着子弹带。到了下午,尸体腐烂的味道弥漫了整个院落。

  此时,我往国内(美国)发送新闻稿的时间已经有点晚了。一阵饥饿感袭来,我赶紧骑车返回北平,准备报道“由于军阀宋哲元的愚蠢,1000名官兵付出了代价”。

  (编译自1939年汉森回忆录Humane Endeavour:The Story of the China War

  ——《中国抗战纪事)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64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56.7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