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2035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未来教育重塑研究
2035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未来教育重塑研究


2035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未来教育重塑研究

作  者:尚俊杰 著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 书:2035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定  价:62.00

I S B N :9787567597112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类生活、学习及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本书作者探讨了教师角色再造、学习方式的变化、组织管理再造,以及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来探讨了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并重点探讨了未来教育发展策略。作者试图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探讨技术对社会的变革,并以此探讨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作者结合了自身在教育技术领域20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研究成果,从一位学习者、教育者、研究者的混合视角,探讨了几个影响特别深刻的例子,包括多媒体资源、可汗学院、翻转课堂、MOOC、移动学习、平板教学、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互联网与技术的结合将从以往“看得见的技术”逐渐发展为“看不见的技术”。


TOP作者简介

尚俊杰 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和1999年于北京大学分别获取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取哲学博士(教育学)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系主任,现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客座副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委会(原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学会常务理事、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神经教育学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领域:游戏化学习(教育游戏)、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教育技术领导与政策、信息技术教育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北京教育科学规划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多本教材著作。曾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优秀论文奖、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等荣誉。


TOP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引言: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第一节 “互联网+”促社会变革

第二节 人工智能创美好未来

结语 新技术、新时代、新教育

第二章 重塑与再造: “互联网+”促教育变革

第一节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第二节 “互联网+”促教育流程再造

结语 重塑结构,再造流程

第三章 谁动了我的讲台: 教师角色再造

第一节 效率与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师能力

第二节 角色分工: “互联网+”重塑教师角色

第三节 机器人教师: 人工智能真的能替代教师吗

第四节 传统教师角色的重塑和再造

结语 技术赋能,超级教师

第四章 谁把动机还给我: 学习方式再造

第一节 留住学习动机: 新技术的核心教育价值

第二节 重塑学习方式: 新技术促学习方式变革

第三节 学习科学: 让学习更科学

结语 让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有效

第五章 课程可以这样教: 课程教学再造

第一节 屏幕的价值: 利用在线课程推动课程教学变革

第二节 二中理论: 利用在线课程实现破坏性创新

结语 破坏性创新促跨越式发展

第六章 非核心教学社会化: 组织管理再造

第一节 高校的管理高效吗: 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第二节 非核心教学社会化:“互联网+”促教育组织变革

结语 以管理现代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第七章 “互联网+”与未来教育: 前景与困难

第一节 “互联网+”与未来教育: 趋势与前景

第二节 “互联网+”与未来教育: 困难与障碍

结语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第八章 结语: 未来教育发展策略

第一节 转变观念: 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

第二节 注重研究: 夯实教育事业发展基础

第三节 学习科学: 推动教育的深层变革

结语 美好教育,幸福人生

附录 拓展阅读资源

第一节 作者推荐资源

第二节 《地平线报告》的相关资源

后记: 我眼里的教育技术40年

致谢


TOP书摘

前言

2008年我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回到北大教育学院工作,继续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因此特别关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在学院里也给研究生及一些研修班讲授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相关课程。后来这些年为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者、研究者、从业者和一线教师讲过许多场,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也有了更多的体会,也撰写了一些相关文章。大约两年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教授委托我的博士同学柯政教授来邀请我参加本丛书的编写工作,我当时也正有意总结梳理自己在该方向的研究工作,能参与编写这样一套重要的丛书自然十分开心,所以就欣然答应了,希望能够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本书的第一章,我试图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探讨技术对社会的变革,首先以身边的网上购物、扫码支付为例来探讨互联网究竟使社会产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并主要以大数据思维和免费思维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思维的价值。然后为了回应当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仔细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最后回归到“教育应该怎么办”。有学生曾经建议,是否也可以不要第一章,直接从教育开始呢?我仔细思考后还是保留了第一章。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曾经说: 教育领域变革的推动力往往来自外部。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确实需要多从外部考虑一下问题。另外,我在2000年左右给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时候,当时并不是首先教他们工作中所使用的Word、 Excel等,而是先教他们听歌、看图片、到网上检索自己的名字,然后再慢慢地引入其他工作中需要的技术,后来发现效果特别好。虽然没有做过实证调查,但是我相信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一般都很关注和自己相关的、对自己有用的、有趣的东西。如果一件事物让大家觉得和自己相关或者对自己有用或者很有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其实大家仔细想想,现在社会各领域人士对教育信息化都很重视,是否也是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在用微信、用手机、用电脑呢?

探讨完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后,我们进一步聚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在本书的第二章,我从一位学习者、教育者、研究者的混合视角,探讨了几个我自认为影响特别深刻的例子: 多媒体资源、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慕课(MOOC),其实教育技术领域还有移动学习、平板教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案例,但是这里我主要希望用这几个案例从学习者的视角来探讨对于一位学习者,如果有条件,他是否可以跟着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学习,并从教师的讲台入手探讨信息技术是否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确实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不过如果我们继续和商业、金融、军事、医疗等行业的信息化比较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教育信息化还有值得借鉴和提高的地方。如果想看到教育像企业生产力一样显著提高的话,就需要进行技术支持下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然后,该章中又用了学课程、报志愿、培养教师等几个案例来探讨究竟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流程再造,简单地说,就是要认真想想: 一件事情过去是怎么做的?过去为什么要这样做?现在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应该怎么做?当然,对于教育流程再造这个概念,我是从企业借鉴过来的,也许不一定特别贴切,但是我觉得可以用来形象地说明教育需要进行革命性变革。那么教育的哪些领域需要变革呢?当然有很多,本书接着用四章分别探讨了其中比较重要的教师角色、学习方式、课程教学、组织管理的再造。

第三章首先就来探讨教师角色再造。为什么要从教师角色开始,因为教师太重要了。约翰·哈蒂(John Hattie)历时15年,对52637项研究、数亿名学生与学习相关的800多项元分析文献进行综合元分析,提取出来了138个影响学业成就的因素,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现在很多人为了择校不惜购买昂贵的学区房,他们择的不是漂亮的校舍和环境,而是优秀的教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的变革决定了教育的变革。过去我们说电影没有改变教育,电视也没有改变教育,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能改变教师。那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是否能改变教师呢?在该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确实拓展了教师的双手和大脑的功用,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使每一名教师可以做以前做不完、做不了的事情。而且,或许在技术的支持下,教师真的可以进行“分工”,让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就人工智能而言,相信每个人都会认为人工智能不会替代教师,但是可以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协同打造几乎是“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超级教师”。在文中我没有多说,其实个人还有一个判断,如果人工智能真的会让很多行业的人失业的话,未来倒是可以安排更多的人读师范专业,之后到学校来当教师,这样或许“人机协同”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

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些年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我确实对一个问题感到很困惑,就是每一个孩子来到人世都是带着好奇来的,每一个孩子去上小学的时候都是高高兴兴的,到底是什么因素让孩子们逐渐丢失了学习动机呢?虽然我经常开玩笑说是老师们给弄丢的,但是我心里当然很清楚小学、初中老师有多辛苦,只要你真的去小学上一节课,你就能体会到让几十个懵懵懂懂的孩子认识那么多字、背会那么多唐诗宋词、掌握那么多计算知识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事实上,我个人认为,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班级规模、家长教养方式可能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本章中,我就试图去剖析游戏化学习、移动学习、VR/AR的教育价值及潜

力,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更快乐的学习,更多地留住他们的学习动机。当然,就教育来

说,光快乐是不行的,必须要能够学到知识,所以本章中还认真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在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实现深度学习中的价值,并进而仔细探讨了现在备受各界重视的“学习科学”的概念、历史发展、理论溯源、未来发展趋势等。总而言之,这一章希望促使读者去思考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促进有效的学习,如何利用新技术让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有效。

在第五章,我又回过头来探讨课程教学再造。当然,就课程教学来说,这是一个庞杂的研究领域,要真说清楚课程教学,可能得几十本书。我自己也不是研究课程教学的专家,所以只是从个人理解的角度,重点探讨在线课程究竟会对学校课程组织、课堂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我自己而言,尽管是教育技术研究者,但是之前对在线课程也总是保持着疑问,真的可以这样上课吗?后来有几件事情对我影响很大: 一是成都七中那块屏,其实我2007年去云南某地考察的时候,就知道当地某中学有两个班一直用电视跟着成都七中上课,效果比较好,所以一直有所关注;二是我们几位老师跟着北大张海霞教授面向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工程实践”在线课程,同一时间,全国将近200所高校,数万学生一起学习,我在现场讲课后感觉互动感比普通课堂还更强;三是我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了“游戏化教学法”MOOC,让全中国对游戏化学习感兴趣的老师都有机会学习,从老师的来信中我相信这种方法至少对想学习的人来说一定是有益的;四是VIPKID给我的启发,当然倒不是因为它有多少学员,挣了多少钱,主要是真的有好几位家长跟我讲,第一次碰到孩子们在上课之前着急地搬凳子坐在电脑前等着,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基于我的这些切身感受,该章就仔细探讨了“互联网+”如何推动教学革命,如何利用课程共享的方式让普通学校的学习者也能够享受到一流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而,我又基于哈佛大学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的破坏式创新理论,探讨了信息技术究竟会对教育产生什么样的破坏性影响。虽然我也相信MOOC等在线课程不会让传统学校消失,但是我衷心地希望能够利用这些技术让学校发展得更均衡,让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享受一流的学习资源。

第六章实际上是第五章的延续,也是对前面三章的一个回顾,主要探讨组织管理再造。之所以写这一章,主要是之前有人讲,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中,不仅没有提升管理效率,反而降低了效率。我就觉得很好奇,所以认真研读了一些教育管理及管理学方面的著作,后来逐渐认识到,如果只是在教与学方面变革,确实不能促使教育真正发生变革,一定要通过组织管理的变革,才能使教育生产力显著提高。比如像密涅瓦大学的办学模式,再如北京十一学校和北大附中的走班选课制、中关村三小的校中校等。所以在该章中我首先从高校的管理开始谈起,仔细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看不见的服务”和“看不见的管理”,进而以“非核心教学社会化”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组织变革模式。如果一位大学校长咨询我,到底应该怎

样推动组织变革,我会建议: 首先花重金请一个可靠的咨询机构认真梳理学校的每一个工作流程,然后再花重金

请一个可靠的软件公司开发整套的学校管理软件。我相信,虽然这些举措短期内花费巨大,也不能直接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但是从长远来说,一定可以节省师生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做出更多的一流成果。

第七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来探讨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原以为这一章是最容易的,后来发现这一章是最纠结的,经过长期思考,我理出了本章的撰写思路,就是先写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然后谈谈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关于美好前景,其实最有名的就是新媒体联盟每一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其中预测了未来几年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的发展趋势。其次是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研究未来学校,所以我就以《地平线报告》和未来学校为抓手,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并归结到自己之前提出的未来教育的三层境界: 基础设施建设、学习方式变革、教育流程再造。至于可能碰到的困难和障碍,对于表层困难,比如人、财、物的缺乏等,这里没有当成重点,重点是探讨可能碰到的深层困难,那就是“技术的非显著性、创新的艰难性、观念的牢固性以及教育的复杂性”。这里我试图从多学科的视角来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而找到技术变革教育困难的深层原因。

第八章是本书的最后一章,该章重点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策略,其实国家有关部门早就先后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2.0、人工智能规划等,指明了方向,给出了具体发展步骤。在该章,我只是强调: 考虑到技术变革教育的深层困难,所以第一要转变观点,在技术时代要重新思考教育,具体来说,要重新思考技术、学习、动机、课程、教学、教材、资源建设、教师角色、管理、标准化、企业等因素;第二要注重研究,夯实教育事业发展基础,包括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行动研究,并指出“教育发展急需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可从学习科学开始”,在最后又回顾了学习科学未来的发展策略。这一章看起来似乎主要是给教育管理部门人员看的,但是实际上我希望对各类人员都能有启发。

本书的主体内容就是这些,主要想传达的就是: 今天令我们期盼、迷恋、担忧甚至恐惧的技术,相信大部分终将会成为过去的技术,成为类似于“粉笔+黑板”的看不见的技术,成为我们习惯使用的技术。我们则需要在技术的基础上,重新考虑整个教育。在相信“人(教师)是最重要的前提下”,发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游戏化学习、移动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及云计算、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优势,打造美好教育,实现幸福人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并不是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系统论述的教材,也可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缺陷,不过本书确实汇集了我将近20年来进行教育技术教学、研究和服务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关心教育的各方面人士都能有所启发。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努力争取做到“有理有据有观点,有趣有用有意义”,期望让大家既能看得开心,还能有收

获,仔细想想还有意义。

人常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来北大是寻求改变的”,我从来不敢奢望本书能够让各位读者有巨大的改变,只是希望本书的某一个小观点能够让某位读者怦然心动,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产生一点点改变,如此我就心满意足了。

再次衷心感谢大家,如果大家对本书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敬请在微信公众号“俊杰在线”指出,或者来信指正(jjshang@pku.edu.cn)。

 

第一章 引言: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想不到的速度会出现。

从来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像互联网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一样,给人类的生活方式、产业发展、组织结构等带来如此大的改变,推动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迈进。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教育带来了各种影响。在本书的第一章,我们就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社会变革谈起,来探讨教育变革面临的宏观背景。

第一节 “互联网+”促社会变革

196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ARPA)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最初只有4个结点。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通讯协议,建立了NSFnet广域网。1990年6月,NSFnet取代ARPAnet成为了Internet的主干网。1990年12月25日,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里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WWW),使得访问互联网内容更方便,也使得互联网快速发展起来。

在中国,1987年,北京大学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当时中国还未正式加入互联网。1992年左右,我在北京大学力学系读书,系里的陈耀松教授用一条专线通过高能物理所联通了互联网,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互联网,当时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美国图书馆里的资料,感觉很神奇。1994年3月,中国正式加入互联网。1995年5月,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创立,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我们开始逐渐知道了搜狐、新浪、网易等各式各样的网站。1997年,在父亲的支持下,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计算机,但是在宿舍里还不能上网。1999年7月,我硕士毕业留北大电教中心计算机教研室工作,有机会经常上网,不过依稀记得那时候访问速度比较快的网站好像就是清华大学几位学生创办的“化云坊”等教育网内几个简单的网站。

弹指一挥间,互联网在世界上发展才50年,在中国大规模发展才20多年,但是已经使社会产生了可以称之为翻天覆地的变化。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2.7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