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全6册)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全6册)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全6册)

作  者:江晓原 主编

出 版 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定  价:238.80

I S B N :978754486249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整理工程  >  古籍整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系列简介

  这是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介绍中国科技发展史的青少年读物。

  全书以上下五千年的中国科技发展轨迹为主线,串联起一个个知识点,引领读者了解古代中国在天学、地学、医学、算学、博物学等各个领域所做的独特探索,并从全球化视野梳理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成果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科技的影响,以及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由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全书从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角度出发,从问题导入,通过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图片、深入浅出的语言、全面透彻的分析,融科学性、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引领读者感受中国科技文明的魅力,培养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单册介绍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①:四大发明与天学、地学

  本书从中国古明创造中zui耀眼的“四大发明”讲起,围绕古代zui基础的两大自然知识——天学和地学,讲述了中国古人在这两个领域做出的伟大成果。人类zui初用什么写字? 蔡伦是怎样造出“蔡侯纸”的? 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有什么优点?火药西传显示了怎样的威力?指南针对航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古人怎样看待天和地?皇帝为什么被称为天子?十二生肖怎么来的?二十四节气歌里有着什么样的气候密码?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吗?华夏的中心在哪里?小九州与大九州有什么不一样?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四大发明是如何传播并影响世界的,知晓中国古人怎样认识宇宙万物的。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②:医学、算学、博物学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人在医学、算学和博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中国早期医学和巫术有着怎样的关系?张仲景为什么被称为医圣?李时珍对中国医药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中国古代算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哪些?从神话传说到先秦算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算盘为什么被称为改变世界的小发明?古代zui古老的计时工具是什么?古代时辰与现代时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无论是自成一体的中国医学,博大精深的传统药物学,还是以十进位值制为代表的算学,中国古代都创造了许多世界的研究成果。处处体现古人生活方式的博物文化,甚至可以用来部分解释,中国为什么成为文明从未中断的国家。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③:纺织、烹饪、乐器、炼丹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人在纺织、烹饪、乐器、炼丹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从桑蚕到丝绸中国古人有哪些独门绝技?绫罗绸缎锦是如何区分的?华夏烹饪技术源头在哪里?酒与茶为什么被称为国饮?火锅为什么成为雅俗共享的中华美食?中国古代有哪些代表性乐器?五声、八音、十二律等与计量及历法有着怎样的关系?曾侯乙编钟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科技的奇迹?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充分了解中国古人是怎样生活和娱乐的。炼丹术起源于中国,其主要产品“仙丹”害死了许多人的性命,而意外获得的副产品火药、硫酸、冶锌、湿法炼铜等,反而对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④:建筑、航运、冶金、陶瓷、水利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人在工程建筑、制造业、交通、水利等方面的科技成果。中国古代建筑有什么特点?古代都城怎么选址、布局?古代建筑怎样反映礼制法度?柱梁式、穿斗式、密梁平顶式木构架体系各有什么特点?中国zui早的船是什么样的?造船D一次高峰出现在什么时候?《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怎样的航运场景?中国青铜器文明起源于哪个朝代?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瓷器为什么称为中国的代名词?都江堰是如何成就天府之国的?黄河治理对华夏文明有什么影响?大运河在元明清发挥了什么作用?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了解中国古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方面的杰出成就。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⑤:中国与世界文明古国的交流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以及元明时期的阿拉伯地区的科技交流。伴随着汉代以来印度佛教的东传,以及元明时期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位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科学文化跨越时光和国界交融在了一起。中国古代有哪几种宇宙学说?浑天说创立地与古希腊有何关联?古巴比伦天文学在中国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古希腊的宇宙结构理论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马可?波罗行纪》为什么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阿拉伯数字是怎样一步步在全世界得以应用的?中国与世界文明古国在天文历算、数学、医学、造船、航海等方面的交流。在中外科技交流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⑥:大国重器与新四大发明

  本书主要介绍了从明末清初至今,中国如何改变闭关锁国,发愤图强,积极向现代化工业转型。明末清初古希腊《几何原本》是怎样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天文学弥补了中国传统历法的哪些不足?中国科学教育是怎样缩短与西方的差距的?什么事件促进了中国医学近代化转型?中国现代*名的天文学机构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两弹一星”与青蒿素研制为代表,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从远洋航运、载人航天、深海探测、chao级计算领域为代表的的大国重器,到被称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共享单车等,中国科技走向全面复兴。


TOP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的博士。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学术论文约两百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等文化评论。其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TOP目录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①:四大发明与天学、地学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②:医学、算学、博物学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③:纺织、烹饪、乐器、炼丹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④:建筑、航运、冶金、陶瓷、水利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⑤:中国与世界文明古国的交流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⑥:大国重器与新四大发明


TOP书摘

前言

  “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经过三年精心策划、撰写、编辑,终于成功问世。此书在团队多年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积累深厚,思虑周全,而且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我作为全书主编,简要归纳之下,感觉有以下诸点,值得约略言之。

  专业的作者团队

  2016年本人担任总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问世,就以全书的撰稿团队“极度豪华”而引人注目——囊括了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时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两任前任理事长、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时任所长等数十位国内外科学技术史一流学者。

  此次撰写“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当然不必劳动上述衮衮诸公,但依然保持了专业团队的传统。本书由我确定框架结构,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八位博士执笔撰写。如今八位博士的队伍也许不难召集,但八位清一色科学技术史专业的博士,就不是轻易能够召集到的了。优秀团队的选择,既保证了学术基础的深厚扎实,又融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全新成果。

  内容上贯通古今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科学技术史读物,往往将古代和现代人为割裂,并回避谈论当代的内容。例如谈古代通常止于1911年辛亥革命,谈现代则经常止于1949年新中国建立。“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决定将内容古今贯通,全面覆盖,全书上起远古,下及当代,新中国的重要科学技术成就,从两弹一星到高铁,直至屠呦呦首获诺奖,皆有重点论述。将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的科学技术成就,勾勒出一个完备的整体。

  论述时提要钩玄

  要在有限的篇幅中,以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形式和风格,将中国五千年科技成就勾勒出整体面貌,这对我和团队执笔的博士们,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高难度的。我们遵循的原则是:

  既要保持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和正确,又要能够唤起青少年对中国科技史的兴趣。实现前者的路径是“提要”,实现后者则需要提供适当的个案和细节,路径可谓之“钩玄”。最终“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呈现的是:14大科学技术领域,上百个发明创造的故事,数千个知识点,以及近千幅与内容相呼应的图片。

  分类中外对照大事年表

  本书中每章末附了分类的大事年表,这种分类大事年表,实际上是传统的“大事年表”和“名词解释”的精简结合版。科学史毕竟不是每一个部分都能唤起青少年读者兴趣的,也不是每一个部分都能让青少年读者轻松理解的,所以我们的选择,肯定不能追求全面覆盖中国科学技术通史的所有知识。而“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所采用的分类中外对照大事年表,在同类读物中不失为一种创新,不仅方便读者记忆重要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建构有关知识的相对完整性,以及中外科学技术相互影响与借鉴,实有一举数得之效。

  避免与学校科学课程重复

  我们在设计这部“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读科学知识和读科技史,哪个更合适呢?我们的答案是:读科技史读物更为合适。理由至少有两个:

  首先,在他们未来将正常接受的学校教育中,本来就会有系统的科学知识课程,课外读物再去读科学知识,难免会和学校的科学课程重复,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

  其次,对青少年来说,学习如何做人,比学习如何做事更为重要;科学知识主要是教人如何做事的,而人文熏陶才能教育青少年如何更好地做人;而科技史正是沟通科技和人文的桥梁,优秀的科技史读物,恰好可以给青少年提供很好的人文熏陶。

  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科技成就,此其时矣!

  以前有一种影响相当广泛的说法:中国古代即使有一些科技成就,但中国到近代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所以现在再讲中国古代的那些成就,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有些人甚至认为还有坏处,会妨碍中国今天的进步。

  然而,随着中国近年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全面崛起,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的现实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不仅在经济上至少已经坐二望一,在科技上也已经开始迅速赶超西方。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难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难道不是与我们在古代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和深厚积淀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比如都江堰,这样两千多年前的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然灌溉着富饶的成都平原,放眼全球,这样的技术成就也是极为罕见的。在前些年流行的观念中,似乎现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和西方相比仍是落后的,不足道的,所以谈都江堰只是“意淫”。那么到了今天,在中国成为享誉全球的“基建狂魔”之后,再来看都江堰呢?还是“意淫”吗?都江堰难道不是“基建狂魔”在两千年前的作品吗?

  重新回顾中国科学技术史,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科技成就,因此将和当下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发生密切的、有机的、深具内在性的联系。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3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