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运河与商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运河与商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运河与商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作  者:刘昭允,陈登华

出 版 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91.30

I S B N :978753479445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古代先民对河水从最初的恐惧、敬畏、崇拜到识水、治水、引水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过程,其中,运河的开凿和航运是古代社会科技发展高水平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满足粮食运输需要及政治军事需求为主要目的的运河水运,在古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成为国家政权存续的生命线。
  商丘地处暖温带,位于河南东部,黄淮平原腹地,地近黄海,水系下游,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成为古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主要区域之一。境内较为丰富的水系资源,西北高东南略低、大致平坦的地势,是商丘古代水运繁荣和大运河途经的天然地理条件。商丘地区的运河史,早期阶段迟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的鸿沟水系,尔后经过两汉时期汴渠的发展,到隋代通济渠的,开通,正式揭开了商丘地区古代运河文化与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序幕。唐宋时期的商丘(唐代称“宋城”“宋州”,北宋中期后又称“应天府”“南京”)因大运河——通济渠(汴河)而成为“管控江淮”的门户之地,从而进入其历史上繁荣的时期。
  隋唐时期,当时文献记载宋州:“无土不殖,桑麦翳野,舟舻织川。”许多文献均明确记载了五代至北宋时期宋州城南大运河两岸已形成繁荣程度甚至超过州城内的“河市”。日本僧人成寻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十月五日从江南乘船溯汴河北上抵达当时的南京应天府城(今商丘),在其日记中直观描述了南京应天府城南大运河南北两岸的繁荣程度及夜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二里之内,有两座大桥,大桥两端区域均可以泊船;大桥上下,店铺林立,夜晚灯火通明,伎乐声声;河道驳岸市场等级较其他一般州城都高,繁荣程度超过其他一般州县。
  南宋以后,随着黄河夺淮人海造成黄河洪水泛滥和改道,通济渠被淹埋于厚厚的淤沙与淤泥之下,曾经繁荣辉煌的唐宋宋州城也随之被尘封于地下。

TOP目录

第一章 中国大运河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节 “运河”一词的源起
第二节 中国大运河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中国大运河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功绩
第一节 隋唐大运河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隋唐大运河的价值与历史功绩

第三章 隋唐大运河与商丘古城
第一节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开凿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通济渠商丘南关河道驳岸遗址基本概况
第三节 隋唐大运河与商丘古城的关系
第四节 与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有关的传说

第四章 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第一节 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标准、特性
第二节 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成立
第三节 三十五个申遗城市达成共识
第四节 中国大运河申遗进程
第五节 世界遗产专家考察评估验收大运河申遗项目

第五章 中国大运河商丘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第一节 大运河商丘段遗产现状与南关码头考古调查成果
第二节 大运河商丘段的全面调查勘探工作
第三节 大运河商丘段遗产的特l生与保护难点
第四节 大运河商丘段申遗的宣传工作
第五节 召开专家论证会议

第六章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商丘段的保护、管理与利用
第一节 制定大运河商丘段的保护规划
第二节 南关码头遗址的管理措施与展示
第三节 规划考古遗址公园形成大旅游

附录
附录一 商丘电视台《热点直通车》栏目“大运河申遗”专题访谈实录
附录二 中国大运河商丘段申遗专题片—一《情注运河流韵长》
附录三 中国大运河商丘古城南关段考古发掘工作专家论证会
附录四 中国大运河商丘古城南关段保护与展示工作专家论证会
附录五 归德府城93条街古今街名对照表
附录六 大运河上飘来的歌
附录七 隋唐大运河商丘段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附录八 隋唐大运河商丘段遗址出土陶、瓷器初步观察
附录九 论睢水之变迁及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功绩
附录十 外圆内方世所罕见
后记
编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61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2501.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