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深度创新方法
深度创新方法


深度创新方法

作  者:阿尔夫·雷恩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2月

定  价:52.00

I S B N :978730819680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如今肤浅创新已经变成了一种“流行病”,许多人只关心如何抓住消费者和追逐社会潮流,而不再思考怎样实现真正的突破、创造实质性的改变,甚至开始疲于应付各类“创新作业”。

是时候停止肤浅的创新了,我们应该追求高效且有意义的深度创新。本书提出并解析了肤浅创新与深度创新这两个概念,以及打造深度创新企业文化的4R原则,作者阿尔夫·雷恩以独特、新颖的切入视角,带领你重新审视当代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并提供实用建议,帮助企业培育有生命力的创新文化,改变现状,实现深度创新!

TOP作者简介

阿尔夫·雷恩(Alf Rehn)

创新、创造力领域著名的思想大师,“全球30位zui有可能对未来商业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意见领袖”之一。

现任南丹麦大学创新、设计和管理学教授。

在全球范围内发表了近1000篇有关创新的主题演讲,为《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并且是第一位在朝鲜进行创新主题演讲的西方人。著有《危险的观点》。

TOP目录

01 引言:浅水与蓝色深海之间 

 

02 论哈欠与破窗:创意如何在现代公司中死去

  

03 尊重、互惠、责任与深思:从底层开始用匠心打造创新文化

 

04 想象带来的附加值:突破疲劳症,思考无局限 

 

05 设计创新:多样文化的重要性及单一文化带来的问题 

 

06 让创新有弹性:意义、目标、抱负与勇气 

 

07 节拍、速率与懒散:以创新的速度工作 

 

08 聚合:从“创新”到创新

TOP书摘

关于创新的老生常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坐在创新讲习班或研讨会里,总感觉自己之前就听过这些话,脑中的术语也开始模糊了起来,甚至都要分不清破坏性和变革性的差别了。你也记不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新的咖啡销售方法或新的垃圾桶清理方法描述为不同凡响又别出心裁也是可以接受的了。你看了看幻灯片,不知怎么的,总觉得上面的每一个例子都似曾相识。然后你意识到,这并不是似曾相识,你之前就听过这些例子。你以前喜欢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但现在一提到他或者是特斯拉公司(Tesla),你眼睛就会抽搐一下。恭喜你,你在经历肤浅创新。

恭喜你,你在经历肤浅创新。

就跟刚刚过去的几年一样,每个月都会有100多本讲创新的书出版。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书都会讲公司的创新管理,而且有的书可能只是和主题沾一点边而已,但如果你浏览一下出版数据,看看谷歌(Google)图书和亚马逊(Amazon)之类平台上的图书分类,你得到的数据就是这样——每月有100多本相关书籍出版。也就是说,如果你一天只看3本讲创新的书,其实你已经落伍了。这还只是书籍,还有太多的其他材料:源源不断的领英 (LinkedIn)带来的信息海啸、杂志、推特 (Twitter)推送、博客和各式各样的政府宣传册。我们可能需要讨论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有多么创新,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生活在念叨创新的黄金时代里!

既然说了这么多,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来,问问这些滔滔不绝的话语和源源不断的书到底在表达什么。这样的话语真的能让公司变得更有创造力,让社会变得更有创新精神吗?或者说只是……说说而已?我是南丹麦大学工程学院(SDU)研究创新、设计和管理方面的教授,所以我一整天就是讲讲创新、写写创新。那100本书呢?人们可能觉得我应该每本都看过。我虽然不能声称自己一天会看3本讲创新的书,但还是看了很多的。因此,如果你真的想看完所有关于创新的书,我可以告诉你会发生什么:你会疯掉的,但不是大家都以为的那种原因。你会发现,其实读当代的创新著作是不会让你头痛欲裂的。相反,你会因为书实在太无聊而步入癫狂。

为什么?因为在所有讲变革或跳出固有思维(我讨厌这个短语,有种想把它换成“逍遥法外”的强烈冲动)的言论里,当代创新书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特点:极高的相似性与重复性,给出的也都是标准化的建议。估计要不了多久,人工智能也能写出一本讲创新的书来,只要用上一模一样又没完没了的建议就好了:把目光放到自身产业之外去寻求新创意、聆听各式人群、以客户为实验对象和测试对象、敢于冒险、学会拥抱失败。看吧,刚刚就让你少读了自21世纪早期以来的50本畅销创新类书籍。客气。要是给出的都是标准化建议,那么放到实例中,这些建议给了就跟没给一个样。我以前开过一个玩笑,说好像有个规律:每本讲创新的书里必须在书的前10页提到苹果公司(Apple),否则这本书就会卖不出去。当然,如今的局面发生了变化,现在你必须在书的前10页提到苹果公司和特斯拉公司。

撇开玩笑话,讲创新的书籍中没完没了地引用、再引用的公司其实也就那么几家:苹果、爱彼迎 (Airbnb)、亚马逊、谷歌、脸书(Facebook)、奈飞(Netflix)和特斯拉。一用再用,乐此不疲。偶尔会有人偷偷用一些其他不大知名的公司,但是大趋势还是很明确的。“世界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上也是一样的悲惨场景:来来回回就这么几家公司。各家杂志也在这几家公司上大费笔墨。加里·莱因克尔(Gary Lineker)是英国足球的权威人物,他就曾把足球描述为“一个简单的运动:22个人追着球跑90分钟,然后德国人最后都会赢”。他的这个描述广为人知。如今,我们可能会认为创新是一桩尤为复杂的现象,而在列举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时,苹果总是会一次性弄清楚到底哪家公司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企业。波士顿咨询公报告的前三名是苹果、谷歌和三星(Samsung),而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前三名是苹果、谷歌和亚马逊。回头再看看这两张榜单,前十名中有70%的公司都是一样的,只是名次略有变动而已。再让我们快进到2018年,《快公司》a(Fast Company)杂志发布了“全球 50 家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真正发生的变化是谷歌已经失宠,掉出了前十,但苹果仍是第一,亚马逊第五。越来越多的变化正在发生……

到底是怎么了?一句话来概括,我们讲的“创新”并不是真的创新。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创新”也不是创新。“创新”并不与创新真正相关。因此,我们需要严肃地谈谈如今的创新到底是什么样的,谈谈肤浅的创新思维和深度的创新思维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讲的“创新”并不是真的创新。

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创新”也不是创新。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28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8.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