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日军“慰安妇”问题调查与研究(全三册)
日军“慰安妇”问题调查与研究(全三册)


日军“慰安妇”问题调查与研究(全三册)

作  者: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苏智良,刘萍,陈丽菲

出 版 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定  价:398.00

I S B N :978754581868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者、“慰安妇”问题研究专家苏智良教授领军编纂的一部专题调查与研究文集,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慰安妇”课题提出以来,规模蕞大的一部文集。全书收文近百篇,按专题和研究取向分为:日军“慰安妇”制度的源起与发展、侵华日军慰安所的分布与实况、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群体与个体、“慰安妇”问题与日本的历史、推进日军“慰安妇”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等共五个部分,其意义不仅在于汇集了中外学者几十年来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精粹,还以搜罗齐全、分类科学、编排有序、各文始刊的相关讯息保留齐全等编辑方式的到位,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几十年来关于侵华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的历史脉络、课题分布、资源状况、理论探索、国际交流、发展取向和愈益凸显的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

    


TOP作者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主办有中国“慰安妇”资料馆。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上海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著有《上海城区史》《上海:城市变迁、文明演进与现代性》《中国简史》(主编)《去大后方——抗战内迁纪实》《中国毒品史》《左尔格在中国的秘密使命》《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程应镠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等,他从事“慰安妇”研究已二十余年,推动了中国“慰安妇资料”的申遗和国际联合“慰安妇”文献申遗,出版的相关著作有《“慰安妇”研究》《南京日军慰安所实录》《中国“慰安妇”真相》《侵华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证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揭秘》等。刘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陈丽菲,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TOP目录

001 第一部分   日军“慰安妇”制度的源起与发展

003 侵华日军“慰安妇”制度略论/苏智良 陈丽菲

029 日军史无前例的强暴中华妇女———被强奸者远多于“慰安妇”/吴天威

048 现代军事性奴隶———日本“慰安妇”制度散论/苏智良

070 日军侵华期间强征中国“慰安妇”问题/陈景彦

081 日本“慰安妇”制度的起源/[日]田中良 译者 张涛

094 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制度的国际化倾向/华 强

111 日本军人的性心理与“慰安妇”制度/高凡夫 赵德芹

124 侵华日军军风纪的体系内认识———以《冈村宁次回忆录》为考察对象/严海建

136 日军性奴隶———“慰安妇”概说/苏智良

149 日本战时实施性奴隶制度的新证据———关东军“慰安妇”档案解读/苏智良

159 日本从军“慰安妇”制度的极端的隐秘性/李洪锡

181 “慰安妇”制度源流考/朱忆天

209 日军“慰安妇”制度概念辨析/刘广建

221 第二部分  侵华日军慰安所的分布与实况

223 世上第一个日军慰安所“大一沙龙”/苏智良

244 二战时期日军直营慰安所研究———以上海杨家宅日军慰安所为中心/苏智良 陈丽菲

265 “海乃家”慰安所遗址寻踪/陈 斌

272 南京下关区侵华日军慰安所的调查报告/张连红 李广廉

281 日军“慰安妇”与南京慰安所/陈 娟

286 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最新调查报告/经盛鸿

361 从“松下富贵楼”内窥器看日军“慰安妇”制度/王伟民 李忻悦 孙红亮

377 朴永心与南京利济巷“慰安所”遗址考证/经盛鸿

397 是普通妓院还是日军慰安所?———关于南京人民慰安所的考证/刘广建

410 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研究/苏智良

450 慰安所旧址保护利用与历史记忆当代重构———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保护与利用为例/ 朱成山 刘广建

473 汉口积庆里日本陆军特殊慰安所/房建昌

479 日军在湖北实施“慰安妇”制度的考察/苏智良

504 天津日军“慰安妇”之供给系统———据伪天津特别市政府警察局的公文资料/林伯耀

544 试论日军在东北实施的“慰安妇”制度/苏智良

584 “慰安妇”制度的见证———以孙吴侵华日军军人会馆为例/韩 雪

587 日军“慰安妇”政策在华北地区的实施/田苏苏

610 日军娘子关慰安所遗址调查研究/刘玉珍

613 侵占海南岛日军的“慰安”活动/程昭星

626 台拓企业与“慰安妇”制度/朱德兰

637 东南亚国家的“慰安妇”问题与日本的战争责任/朱双和

650 一份揭露日军慰安所的珍贵文献———《金华鸡林会会则及名簿》解读/苏智良 陈丽菲

673 日军妇女暴行和战时中国妇女杂志/[日]江上幸子

690 新发现的日军强征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史料析/李学通

699 第三部分  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群体与个体

701 我做“慰安妇”的痛苦经历/李天英口述 马英杰整理

711 侵琼日军“慰安妇”实录/符和积

730 关于日军强征山西“慰安妇”的调查报告/刘 萍

740 “慰安妇”血泪洒滇西/陈祖樑

772 “慰安妇”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刘 萍

782 不屈的万爱花/陈丽菲

792 二战时期中国“慰安妇”受害身份类型初析/陈丽菲

820 盂县“慰安妇”起诉日军暴行的前前后后/苏小平 张慧青

831 关于云南省“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李连春的口述调查/ 陈丽菲 苏智良

857 “我是1号”———周粉英老人二战时期被强迫为“慰安妇”的访谈整理/ 周粉英口述 陈丽菲整理

873 山西“慰安妇”群体的发掘及其艰难的民间索赔历程/刘晓丽

886 抗日战争中的滇西“慰安妇”/陆 安

895 “慰安妇”制度受害的不仅是女性/夏 蓓

899 唯有苦难深镌脑海/陈丽菲

906 “我家有四个女人被日本人抓去坏了名誉”———一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的自述/ 朱巧妹口述 陈丽菲 苏智良采访整理

910 惨绝人寰:中国籍“慰安妇”遭受的性奴役/苏智良

935 台湾“慰安妇”问题的由来/王 键

943 揭秘全球首个公开身份的白人“慰安妇”/李云贵

948 李玉善:一个韩国“慰安妇”的期待/李明波

954 她的勇敢让“慰安妇”真相为人所知/陈丽菲

963 义助“慰安妇”/李 敖

966 让正义苏醒———台湾“慰安妇”记事/庄国明

972 她们的伤口尚未愈合———台湾“慰安妇”问题的进展/王清峰

981 第四部分  “慰安妇”问题与日本的历史认识

983 血泪写就的历史岂能无视———二战日军“慰安妇”问题综述/林晓光

993 “慰安妇”问题与日本战争罪责/卞修跃

1015 “慰安妇”问题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步 平

1036 “慰安妇”问题掀波澜/苏智良

1055 事实与谎言:围绕着“慰安妇”问题的较量/苏智良

1067 “慰安妇”就是日本政府推行的军队性奴隶/苏智良

1077 战后日本政府对“慰安妇”问题的认识探微/陈健行

1095 论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的错误史观/李 敏

1109 第五部分  推进日军“慰安妇”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1111 特集·“慰安妇”问题的10年———面向于现阶段和根本的解决/[韩]金英姬

1124 透过历史的尘埃看中国“慰安妇”真相/陈秋兰

1144 来自“世纪大审判”的报告/陈丽菲

1153 世纪大审判回眸———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评述/苏智良

1161 日本学术界“慰安妇问题”研究述论/潘德昌

1172 国际法透视下的日军“慰安妇”问题/陈淑荣

1186 性别视角下的“慰安妇”问题/胡 澎

1201 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调查委员会发布第一阶段调查结果/康 健

1218 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调查委员会发布第二阶段调查结果/康 健

1232 中国原“慰安妇”受害事实调查委员会发布第三阶段调查报告/康 健

1240 2000年“女性国际战犯法庭”宪章/苏智良译

1246 日本学者眼中的日军性暴力问题———《发生在黄土村庄里的日军性暴力———大娘们的战争尚未结束》读后/刘 萍

1264 将还原历史、披露现实、献策未来一肩担起———苏智良教授访谈录/苏智良 姚 霏

1288 抗战文学中的“慰安妇”题材/王学振

1303 日军“慰安妇”:历史真相与战后认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70 周年特别演讲会

1339 韩日“慰安妇”问题协议:内容、机制与影响/李婷婷

1346 媒体中的“慰安妇”话语———符号化的“慰安妇”和“慰安妇”叙事中的记忆/忘却机制/宋少鹏

1381 美国众议院关于“慰安妇”问题的立法活动研究/王玉强

1401 中国“慰安妇”受害幸存者对日索赔诉讼述论/高凡夫

1415 “‘慰安妇’的声音”申遗之旅/苏智良

1425 中国所藏日军“慰安妇”资料概况/苏智良

1440 后记



TOP书摘

将还原历史、披露现实、献策未来一肩担起

———苏智良教授访谈录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姚 霏(上海师范大学讲师)

关于“慰安妇”问题研究的契机、意义和贡献

  姚:苏教授,您是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后到上海师范大学工作。最初从事的是帮会史和毒品史的研究。当

时,社会史在大陆方兴未艾,上海师大历史系又以秘密社会和底层社会

研究见长,是什么样的契机令您从研究黑社会、毒品等社会史转而开始

研究“慰安妇”这个属于抗战史范畴的课题?

苏: 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帮会史的研究,后又进入毒品

史的研究领域。1991年6月初,我带着中国毒品史的研究课题,作为公

派客座研究员到日本东京大学进行研究工作。这年12月份,日本《每

日新闻》刊登了议员伊东秀子在日本国会发表的演讲,她公开指出战时

日本政府曾参与“慰安妇”征集活动。几天后,一群做过日军“慰安妇”

的韩国老太太在日本最高法院门前示威游行,要求日本政府给予道歉

和赔偿。1992年3月的一个周末,我去东京六本木五丁目国际文化会

馆参加学术会议。会议间隙,我在一家咖啡馆里遇到一位日本教授。

他得知我来自上海便问我:“据说战时日本的第一家慰安所就在你们上

海,是这样吗? 那几位韩国老太太就是在你们中国充当‘慰安妇’的?”

“是吗?”我一边搭腔一边内心感到很惊愕。他接着说:“应该把这个当

代历史的难题搞清楚啊!”这句话对我的刺激很大。自此,我开始往返

于东京的各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查找资料、收集证据。后又经人

提醒改变了查阅方向,直接到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这里保存着大量

日本战时的档案以及有关日军战时的各类图书。1993年4月的一天,

我被一本日文版图书里的一张照片深深吸引了。黑白照片的上面,有

两排日本式的木屋,中间是碎砖铺就的路,一个日本兵在一名女性的陪

同下,正准备进入一个房间。旁边的文字说明是“上海杨家宅慰安所,

1938年1月建立,日本上海派遣军东兵站司令部管理”。我再看看书

名,叫《从上海到上海》,是原在上海派遣军做过军医的麻生彻男的回忆

录。当时,我对这张照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个杨家宅在上海的

何处?

1993年6月,我回到上海。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寻访杨家宅慰安

所。在一次偶然机会下,我在离杨家宅不远的沈家宅见到了年逾80岁

的史留留老人家。史留留听完我所询问查访的事情后,很郑重地说:

“你要问的地方,就在我们现在说话的这个地方。1937年8月上海抗战

爆发后,日本兵从虬江码头登陆,占领了沈家宅。不久,便建起十来幢

木结构的平房,每幢房有10个房间,房间大约有10平方米,还挂起了

‘杨家宅娱乐所’的牌子。我们这里人都管它叫‘东洋堂子’。”我连忙从

兜里拿出那张照片,老人看后肯定地说:“就是这样的房子。这张照片

就是当时的那个‘东洋堂子’!”从这以后,我便背着照相机,在像史留留

这样的知情老人的帮助下,在上海的各个角落开始了大范围查访。调

查越深入,结果越惊人。日军在上海的慰安所散见于当时城市各个角

落。截至目前,有史料或证人证明的至少有156 家,而且数字还在

增加。

1997年4月,上海师范大学决定将“慰安妇”问题作为一个重大课

题进行立项。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和支持,我决定走出上海,扩大调查范

围。至1998年5月,除了西北地区之外,我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搜

集资料达数百万字,拍摄照片几千张,耗费约8万余元。

  姚:苏教授,您一直被学界认为是非常会选择课题的学者,从事的

选题既有学术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您也曾经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选题

的确定对研究者非常重要,还分享了您确定研究选题时的一些经验,比

如选择国家与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敢于进行开拓性、实证性研究

等。在“慰安妇”问题研究课题的确立过程中,这些经验有哪些具体

表现?

苏: 这就涉及中国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了。

中国日军“慰安妇”问题的研究,首先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它是对抗

日战争中日军“慰安妇”制度和中国妇女战争境遇的一种披露。1931

年,日本海军在其最大的海外基地———上海开始推行军队性服务措施,

设立4个海军指定慰安所。世界上第一个慰安所“大一沙龙”,设在东

宝兴路125弄。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

冈村宁次电请长崎县知事,迅速组织“慰安妇团”,到上海日军占领区建

立“慰安所”。于是日军在吴淞、宝山、庙行和真如等陆军作战区域建立

慰安所。5月停战后,慰安所也集中到了虹口。由此可知,上海是日军

“慰安妇”制度的发源地,也是“慰安妇”制度最完善的城市之一。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有计划地掳掠中国良家妇女、朝鲜妇女等充当

“慰安妇”,并按一定比例配备给部队,广泛地设立慰安所,这标志着日

军“慰安妇”制度的正式确立。日军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其用

意不仅在于为日军士兵提供性服务以提升其日益衰减的战斗士气,更

是为了摧毁中国人的抵抗意志,抚慰在战场上被中国军队打败而情绪

沮丧的士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慰安妇”制度又推广到东南亚各地。

所以,研究中国日军“慰安妇”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学价值。

其次,中国日军“慰安妇”问题的研究还带有很强的现实关照。在

二战后的审判中,妇女遭受日军暴力侵害虽然曾作为日本的侵略罪行

受到审判,但是只限于强奸、轮奸的案例,“慰安妇”制度的真相并没有

被认识。战后“慰安妇”问题逐渐被人们所淡忘。20世纪90年代初,在

一批有良知的学者和相关女权团体、人权团体的协助下,“慰安妇”问题

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1992年2月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来自日本

民间团体的代表报告了日军在战争期间强征“慰安妇”的情况。同年5

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现代奴隶制讨论会通过了致联合国秘书长的

文件,要求基于国际法的立场关注日军的“慰安妇”问题。曾经深受“慰

安妇”制度伤害的韩国,首先就战争期间的韩国妇女“挺身队”问题要求

日本政府正式谢罪并赔偿。1992年8月,曾经被强征为“慰安妇”的韩

国妇女金学顺第一个冲破重重的社会压力,讲出了自己的证言。此后

受害者们纷纷出来作证。? 接着在各国学者的努力下,日军设立并管理

慰安所的相关档案资料也相继被发现。一个追究日本在“慰安妇”问题

上的战争罪行的国际运动在亚洲开展起来。1993年6月,在维也纳召

开的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废除对女性暴力的宣言》。

宣言认为日军“慰安妇”问题是“战争中对女性的奴隶制”,应该予以谴

责。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日本政府在民间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于1992

年7月和1993年8月,两次公布了对“慰安妇”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承

认在日本仍然存有关于“慰安妇”的档案资料。1993年8月4日,时任

日本政府内阁官房长官的河野洋平代表日本政府发表了有关“慰安妇”

问题的调查结果,即“河野谈话”。他承认,日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慰

安所设置、管理以及运送“慰安妇”,“慰安妇”的募集、移送和管理都是

在有违本人意志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一个在当时军队的参与下,给

很多女性的名誉和尊严带来严重伤害的问题,并表示要“从内心加以谢

罪和反省”。? 不过,日本方面强调,是分布在日本占领区的日军要求私

人交易商设立慰安所,日本政府和军方并没有直接从东京(中央)下令

强制招募“慰安妇”。因此,日本接受“慰安妇”历史的“道德责任”,但不

接受赔偿(“慰安妇”)的“法律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日本政府

始终拒绝向仍幸存的受害妇女做出正式道歉、赔偿。日本政府内这些

民族主义者在包括“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上不时发出噪音,扭曲、否认历

史事实,致使“慰安妇”问题成了困扰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日军“慰安妇”问题研究正是要为这类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来自历史

和学术的依据。

总而言之,与其他中日间历史问题一样,“慰安妇”问题不仅仅是关

乎中日两国关系的敏感话题,也是关乎妇女权益及其尊严的国际性人

权议题。二战已经结束60多年,许多受害妇女年事已高、逐渐凋零。

2007年4月25日,南京最后一位“慰安妇”幸存者雷桂英去世,中国大

陆已被证实的“慰安妇”幸存者只剩下45人,对“慰安妇”问题的解决已

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也决定了这个选题将引发学术界、国家有

关部门以及社会大众的共同关注。

姚:您从1992年开始研究“慰安妇”问题,1999年出版大陆第一

本“慰安妇”研究领域的学术性专著《慰安妇研究》,同年创建中国第一

家也是仅有的一家“慰安妇”专门研究机构———中国“慰安妇”问题研

究中心,2000年举办了我国第一个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国际研讨活

动。新闻界给您一个称号———中国“慰安妇”研究第一人,您如何看待

这个称呼?

苏: 这些“第一”是对我学术成果的肯定。“慰安妇”是日本语特有

的一个名词。据《广辞苑》解释: 慰安妇“是随军到战地部队慰问过官兵

的女人”?。但是,“慰问”的含义是什么,“随军”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显然,该辞典的释义模糊了“慰安妇”一词的真正含义。1996年,受联合

国委托进行“慰安妇” 问题调查的法学家拉迪克· 库玛拉斯瓦米

(RadhikaCoomaraswamy)指出,根据国际法,“慰安妇”是日本在战争时

期犯下的有组织强奸及奴隶制的罪行。我完全赞成并认定,“慰安妇”

是指因日本政府或军队之命令,被强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

奴隶的妇女;“慰安妇”制度是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

军士兵的性奴隶,并有计划地为日军配备性奴隶的制度,是日本法西斯

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两性伦理、违反战争常规的制度化了的、无可辩驳

的政府犯罪行为。“慰安妇”的历史也是世界妇女史上空前的、最为惨

痛的被奴役记录。

关于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究竟有多少受害者,在日本学者

中大致有10万、15万和20万3种说法。? 我认为以上种种推算仍过于

保守,主要误差在于前此“慰安妇”问题的研究者都忽略了中国“慰安

妇”问题。由于中国缺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未能提供大量的证据和材

料,因而出现了中国几乎没有“慰安妇”的错误观念,甚至联合国的“慰

安妇”调查报告,亦因调查者未能到中国访问,而对中国“慰安妇”问题

付诸阙如。我经过6年的调查研究,得出初步结论: 中国是日本法西斯

“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实施地,是日军设立慰安所最多的占领地,中国

“慰安妇”人数最多,遭遇最惨。

根据各地的调查材料可知,日军每侵入一地,便掳掠大量当地女

子同行。日军先后在中国大陆设立的慰安所达数千上万。这些慰安

所的存在时间,有的长达14年,有的仅几周;一个慰安所里的“慰安

妇”,多的达300人~500人,少的仅1人。而前后在一个慰安所内的

“慰安妇”人数是相当可观的。为满足日军官兵喜新厌旧的心理,管理

者常将“老慰安妇”转送他处,换旧补新,日军还将身患性病、治疗无效

或身体衰弱、无力支撑的“慰安妇”杀死毁尸。这里再列举几个数字。

1937年底,日军在苏州掳掠妇女2000人以上,无锡则有3000多名良家

妇女被带走,杭州一地被掳掠的妇女竟达2万人,南京的“慰安妇”前后

相加不会少于3万人。? 1940年4月,仅汉口一地的“慰安妇”就有3000

名以上。? 再以海南岛为例,在日军占领的16个县1个建制市中,共有

60多个慰安所;仅崖县、感恩县、昌江县和那大市就有“慰安妇”1300多

人,全部16个县的本地“慰安妇”达5000多人,如果加上从岛外掳掠来

的中国“慰安妇”,总数在万人以上,而上海的慰安所仅目前调查确认者

就有156个,一般规模的慰安所有20名~50名“慰安妇”;至于日军掳

掠良家妇女设立的临时慰安所,则人数更多。如日本陆军在横浜桥畔

设立的“行乐所”,楼下有20岁~30岁的中国“慰安妇”数百人,楼上还

有30岁以上的数百人。据被抓入其中的王氏揭露,每天都有很多人绝

食或者被虐待而死,每天又会有新的被掳者补充。? 上海是日军的侵华

基地之一,中国“慰安妇”不会少于3万人。以上几个地方的中国“慰安

妇”已接近10万人。至于在其他的更广大的日军占领区,究竟有多少

女性被逼为“慰安妇”,我们这里仅举日军士兵田口新吉的回忆: 在河北

的前线据点中,关押着成千上万的被俘女兵,“这些妇女被送到据点之

后……多是在据点外面用土坯盖的仓库里开辟一个角落,改造成慰安

室,里面用在扫荡中抢来的衣服、被子什么的垫一垫,然后再放上一个

也是讨伐中抢来的尿盆,慰安室就算准备好了,然后就是让这些妇女不

分昼夜地遭受大兵们的蹂躏了……分遣队一般都没有配给卫生套,因

此有很多妇女怀了孕。但是,只要还能受得住,怀了孕也还得被使用,

实在使用不了了,便拉到壕沟外面去,绑在木桩上,作新兵练习突刺用

的靶子。当这名‘慰安妇’连同腹中的那不知是哪个大兵的胎儿一同被

杀死之后,马上就地埋掉。在长达15年的战争中,这两三千个据点里

被暗中杀掉埋掉的中国妇女是数也数不清的,恐怕不下几万,乃至几十

万人。”?

我综合研究各方面的史料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二战时期日军“慰

安妇”人数在36万~41万之间。按国籍来分析,“慰安妇”的主体是中

国和朝鲜的女子。朝鲜“慰安妇”的人数在16万左右,日本“慰安妇”的

人数为2万~3万人,台湾、东南亚一些地区的“慰安妇”各有数千人,澳

大利亚、美国、英国、荷兰、西班牙、俄罗斯等国的“慰安妇”各有数百人,

而中国大陆的“慰安妇”人数总计在20万以上。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452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41.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