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摆脱共情
摆脱共情


摆脱共情

作  者:[加] 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 著

译  者:徐卓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定  价:79.90

I S B N :978721309353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 人们通常认为,共情是善良的源泉,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但是,保罗?布卢姆在本书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共情是很多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且相比于带来的积极作用,共情带来的消极作用更为普遍。

  ● 当然,布卢姆并不是彻底地反对共情。他认为共情可以分为两类,即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通过本书的论述,他告诉我们,情绪共情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情绪,它迎合了人们的偏见,常常会影响人的理性判断,甚至会导致暴力和恶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糟糕。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带有个人偏见,只能照亮特殊的那一块,而许许多多其他的事物就这样沉入了黑暗之中。

  ● 布卢姆的观点是基于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而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和国家所做出的很多非理性的决定都是因为共情这种错位的情感。在本书中,布卢姆以精准和有趣的文字展现了共情如何在方方面面扭曲人们的判断,并告诉我们,想要做出更明智的行为和道德决策,我们需要:依赖理性而非情绪共情,听从大脑而非心脏。

 

TOP作者简介

  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

  ● 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耶鲁大学公开课z受欢迎教授、TED演讲人。

  ● 布卢姆是耶鲁大学z受欢迎、z风趣的心理学教授之一。他的心理学导论课是耶鲁大学z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全球有上千万人观看、学习这一公开课的视频。

  ● 布卢姆是《科学》杂志评出的Twitter上z有影响力的50位明星科学家之一,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协会前任主席,《行为与脑科学》杂志联合主编。

  ● 布卢姆因出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而获奖无数。他的文章屡见于《纽约时报杂志》《自然》《纽约客》《科学》等刊物。著有畅销书《善恶之源》《快感:为什么它让我们欲罢不能》。

 

TOP目录

推荐序    我们能否理性地去共情

引    言    别以为你真的了解共情

 

第 1 章    情绪共情VS. 认知共情:感性与理性的两面

共情是拯救世界的良药吗

共情会如何导致不公平现象

共情不等于道德或善良

共情的聚光灯效应

认知共情是每个人必备的武器

8 个有关共情的错误观点

行为升级:千万别把共情当成道德指南!

 

第 2 章    共情是怎么产生的:神经科学的三大发现

如何用神经科学研究共情

发现1:共情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发现2:共情体验受个人判断影响

发现3:理解不等于感受

共情的动机本质上是自私的吗

共情能力可以测量吗

行为升级:别把共情能力当成评价他人的标准

 

第 3 章    共情与决策:做好事,更要有能力做好事

可识别受害者效应:你会为谁慷慨解囊

选择性聚焦:你能看到哪些人的痛苦

小心!别掉进共情的陷阱

方法1:做一个有效利他主义者

方法2:减弱自己生活的分量

行为升级:决策前,理性判断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视角延伸1    共情会影响人的政治立场吗

自由派与保守派有什么不同

自由派人士的共情能力更强?

共情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第 4 章    共情与亲密关系:考虑对方的考虑,而非感受对方的感受

共情能力太强会让人更不开心吗

多一点仁慈,少一点共情

共情使人变成过于黏人的朋友

共情使人变成溺爱孩子的父母

共情使医生的精神不堪重负

共情使患者忽略医生的专业能力

与陌生人相处,关键是度的平衡

行为升级:用理解取代感受,成为更好的朋友或父母

视角延伸2     共情能引发利他行为吗

自私的基因创造出利他的动物

共情并非利他行为的基础

 

第 5 章    共情与暴力:先思考再行动,而不是先共情再行动

德化差距:纯粹邪恶神话的源头

善的信念也会开出恶之花

共情如何看待成本效益评估

共情是如何引发暴力的

精神病态的核心是缺乏共情吗

共情能防止去人性化吗

行为升级:学会改变、塑造、引导和制约共情

 

第 6 章    共情不能让你善良,理性才能让你强大

理性能够完全取代情绪的作用吗

人是物理动物,也是理性动物

为什么人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

非理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

推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必要性

政治领域的非理性与推理能力无关

理性,我们心中的法官、行为的导师

行为升级:保有共情,但强化推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致谢

 

TOP书摘

别以为你真的了解共情

  我听说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的校园枪击事件时,是几年前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当时,我正独自在家,放着工作不做,在网上闲逛。刚看到报道的时候,我虽然觉得这是个坏消息,但并没有感到太过震惊——又一起校园枪击案发生了。但是,在之后的报道中,更多的细节逐渐被展现出来。很快我就听说了,当天早上9 点多,亚当?兰扎(Adam Lanza)开枪杀死了躺在床上的母亲,然后又跑到桑迪胡克小学杀死了20 名儿童和6 名成人。最后,他自己也饮弹自尽了。

  关于兰扎为什么会做出这种恐怖的暴行,有很多种说法,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大家对这件事的反应。我妻子听闻此事后,立刻就想去学校把孩子们接回家。但是,她克制住了这种冲动——她知道我们的孩子都已经十几岁了,而且即便他们还是小学生,这种行动也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不过,我能够理解她当时的冲动。我从视频里看到了惊慌失措的家长们是怎样冲到事发现场的,并且我也想象过如果自己置身现场会有什么感受。即便是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件事,我仍然会隐隐有种几欲作呕的感觉。

  那天下午,我在办公室附近的一个咖啡馆喝咖啡时,旁边桌上的女顾客一直在哽咽啜泣,身边的朋友不停地安抚着她。我在旁边听到了足够的信息,了解到她虽然不认识桑迪胡克小学的任何人,但她有一个跟那些被枪击的孩子们年纪一般大的孩子。

  缺乏共情还是共情泛滥惹的祸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让人惊恐不已的事情发生,比如“9?11”事件,或者那些大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但对我和我身边的朋友而言,桑迪胡克小学的惨案却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一起极其野蛮的暴行,受害者大多是儿童,并且事发地点离我们非常近。我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跟这所小学的某个人有些许的私人联系。几天之后,我们都去参加了在纽黑文格林公园举行的烛光守夜活动;我的小儿子当时也伤心地落了泪,并且在之后的几个月里都戴着为死者哀悼的手环。

  后来,我看到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当时的美国总统在讲到这一事件的时候也几度哽咽。即便是像我这样的对政客多有不满的人,也觉得那个时候的他确实是真情流露,而不是做给人看的。我很高兴看到他能够如此动情。

  在事发当时和随后的时间里,人们对这起事件的反应都深深地受到了共情的影响。共情是一种能力,能让我们以他人的视角体验这个世界,感受他人的感受,很多人都把它看作上天赐予的礼物。所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共情视为一种良善和道德改变的武器;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认为共情多多益善,认为我们唯一的问题是缺少足够的共情。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不可否认,共情会给人带来很多益处。比如说,共情是一个强大的快感来源,在对艺术、小说和体育运动的欣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亲密关系中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方面;它在某种情形下能激发人的善行。但是,总体而言,共情实在不是一个高质量的道德指标。它会让人做出愚蠢的判断,并且常常会激发人们的冷漠和残忍;它会导致不理性和不公平的政治决策;它会腐蚀、损害某些非常重要的关系,如医患关系;它还会让人成为糟糕的朋友、父母、丈夫或妻子。所以,我的态度是摆脱共情,而本书的目标之一就是说服你也摆脱共情。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激进的立场,但其实并没有那么过火,本书也并非那种诡异变态的心理册子。我反对共情,并不意味着我认为人应当自私自利,置道德于不顾。恰恰相反,我认为,如果真的想要做好人好事,真的关爱他人,真的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那没有共情反而会更好。或者用个更小心谨慎的说法——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共情反而会更好。

  有些人用“共情”这个词代表所有良善之事,把它当作“道德”、“善良”和“怜悯之心”的代名词。他们渴望有更多的共情,其实就是希望人与人之间能更加和睦。这我当然同意!

  还有些人把共情看作理解他人的行为,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我当然也不反对这个意义上的共情。这个意义上的共情可以被用作道义行为的工具,但它的好处实在是被夸大了。毕竟,那种准确理解他人欲望和动机的能力恰恰也是变态恶魔的重要标志,而且可以被用来残害和剥削他人。

  在大多数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看来,共情指的是感受你认为他人所感受到的东西的行为,即体验你觉得他人应该有过的体验。但是,我必须强调一点,“共情”并不是一个空泛的词汇。如果你想在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来代表关怀、爱和良善;或者想在更狭义的意义上使用它,来代表理解他人的能力,都无伤大雅。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你而言,我并不反对共情,你可以把本书看作对一种被除你之外的很多人都认为是共情的心理过程的讨论。或者,你也可以完全忘记“共情”这个词,把本书看成一种有关道德与道德心理学的讨论,讲的是如何做一个好人。

  我想要证明的观念是,这种对他人感受的感受,与富有同情心、充满爱心、善良、仁慈等是截然不同的。从道德的角度来说,没有它,我们会做得更好。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认为从道德意义上来说共情是至关重要的。最常见的说法是,富人并不会花时间去理解穷人的生活有多么艰辛,但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了,社会就会更加平等和公正。这之外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在发生警察枪击手无寸铁的黑人的事件时,美国左翼的新闻评论员会说警察对黑人缺乏足够的共情,右翼的新闻评论员则会说批评警察的人对警察缺乏足够的共情,不理解警察需要面临多大的压力和多么危险的情况。有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纳粹分子对他人有更多的共情,大屠杀就根本不会发生。很多人坚持认为,如果医生和治疗师对患者有更多的共情,他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如果政治家对民众有更多的共情,他们就不会认可现行的导致美国出现严重经济与政治问题的政策。你或许也会觉得,如果身边的人对你的处境有更多的共情,真正理解你的生活,他们对待你的方式就会比现在好得多。

  我觉得以上这些想法都不靠谱。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少是因为缺乏共情造成的。实际上,这些问题往往是由共情泛滥引起的。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40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1126.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