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海洋强国的脊梁
海洋强国的脊梁


海洋强国的脊梁

作  者:闫亮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2171108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理解为是由海员、货轮、港口和航线编织而成的一个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庞大网络。港口与航线构成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点与线,而海员则是奔跑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筑梦英雄。

作者于2017年4月搭乘“中远荷兰”号远洋货轮从上海洋山深水港起锚,历时21天,航行近8000海里,完成了一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旅,领略了沿线国家的时代新貌,见证了中国航海人的开拓精神,展现了我国海洋经济、海洋技术、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现实成就,展望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

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中国民众了解海洋强国战略,增强海洋意识,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TOP作者简介

闫亮: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就职于新华社国际部,现任拉美总分社总编室副总编辑,曾先后常驻阿富汗、美国,著有《撕裂的天堂:聚焦阿富汗战争10周年》《大洋彼岸的陌生人:中国移民美国纪事》。

TOP目录

序言:一封家书 / Ⅰ

引言 / Ⅴ


第一章?时代传奇:续写历史的荣耀

第一节 “中远荷兰”号:对脸 29 名海员/005

第二节 以海强国:从“牵星过洋”到“丝路扬帆”/015

第三节?抵靠宁波舟山港,重拾那段共通的“海丝”文化/028


第二章  深蓝使者:筑梦勇士的坚守

第一节 起航:从“海道辐辏”到“海铁通道”/041

第二节?一名老海员,一世“海丝”情/047

第三节?茫茫大洋:淡水从哪里来?/055

第四节 难忘利比亚撤侨:站在浮动国土之上/062


第三章  丝路航道:逐鹿大洋的角力

第一节 夜航南海:穿越中国“海上生命线”/077

第二节 强国的通道:角力南海/088

第三节 中国-东盟:共奏跨海和声的智慧/094

第四节 从“马六甲困境”到“冰上丝绸之路”/104


第四章  深蓝力量:海洋强国的支撑

第一节 以日月星辰为伴,与惊涛骇浪共舞——筑梦“海丝”的大力水手/122

第二节 颠簸在印度洋上/128

第三节 与索马里海盗擦肩而过/138


第五章? 丝港浮沉:海洋文明的重构

第一节  过苏伊士运河记/155

第二节? 希腊比港:“海丝”上的明珠/165

第三节? 古希腊人:历史回廊中的“海上民族”/177

第四节? 增强海洋意识,重塑强国文明/184


第六章? 海洋世纪:强国之路的探寻

第一节? 深海极地探路:海洋科技为先/200

第二节? 拓展蓝色空间:做强海洋经济体系/208

第三节? 守护蓝色家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15

第四节? 深化全球海洋治理:拓展蓝色“朋友圈”/222


附录:感谢信 / 231

后记:一次随船,一世情缘 / 235


TOP书摘

我们是幸运的,

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

但这个时代依然暗流汹涌。

身后强大的祖国,

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中远海运的巨轮和海员们,

长年穿梭于大洲与大洋之间。 

和平时期,他们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使者,

危难关头,他们是浮动的国土、生命的通道。

——向历次危难时刻参与共和国撤侨的海员们致敬 


2011年2月17日,北非地区国家利比亚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安全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2月22日,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发言人证实,部分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和机构遭歹徒抢劫,在遇袭受伤的中国人当中,有15人伤情较严重,另有一些人受轻伤。

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当时在利比亚开展投资合作的企业共有 75 家,工程项目50个,人员 36 000多。截至 2月23 日,共有 27 个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和抢劫,部分人员受伤,所幸无人员死亡。

局势动乱和武装冲突给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多家中资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车辆、施工机具、材料、办公设备及现金等被抢劫、打砸或烧毁,饮用水只能维持 3 ~ 5 天……为保护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撤侨行动,刻不容缓。

“同胞危急,当时,我们日夜兼程,克服风大浪急和缺少海图水文资料等困难,加速前进,按上级要求,及时抵达指定位置,与中国驻当地使馆和中远海运驻外机构密切配合。”已经退休的“天福河”号老政委杨连海回忆起当年的撤侨经历,至今仍印象深刻。 

2011年 2月23日9点35分左右,“天福河”号接到上级指令,紧急前往利比亚撤侨。当时,“天福河”号轮船正航行在从欧洲返回中国的途中。

一接到上级命令,船长周明朗和政委杨连海便立即组织海员做好相应准备,将货轮开赴利比亚海域,参与撤侨行动。

当时,关磊是中远海运“天福河”号的三管轮,也是“天福河”号撤侨事件的亲历者。关磊回忆说,“天福河”号主机的一台增压器出现了故障,但由于情况紧急,在船长的指挥下,轮机部将这台故障的增压器封闭,克服困难,全力奔赴利比亚米苏拉塔港。

几经周折,当地时间 2月26 日深夜,“天福河”号抵达并靠泊在撤侨的目的地——米苏拉塔港区。晚上9点30分左右,第一辆满载中国撤离人员的大巴车停在货轮边。

在中国驻当地使馆工作人员和海员的组织下,撤离的中方人员排队快速上船。“爆炸声很密集,我们在船上听得很清楚。559名中国同胞等待撤离,护送他们的车辆在港区排起了长队。”直至今日,关磊依然清晰地记得,就在距他们不远的地方,爆炸燃起的火光将漆黑的夜空撕裂。

559 名中国同胞中,有7名妇女和 1 名伤员,其余大部分是在当地从事铁路、通信和石油等行业的中国工程劳务人员。子弹横飞的危险,连续多日的奔波和劳累,让中国同胞的脸上写满了不安。 


登船:妈,我到家了

关磊说,撤侨的情景让他一辈子难忘,正是在这种危急时刻,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身处异国他乡,身后强大的祖国,才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559 名中国同胞有条不紊地快速登船。在“天福河”号的舷梯一侧,悬挂着一条横幅,写着“祖国欢迎你”。此情此景,让许多中国同胞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是‘天福河’号船长周明朗,请允许我代表‘天福河’号全体海员,向你们道一声:大家辛苦了。这些天来,大家在利比亚担惊受怕。踏上‘天福河’号,就是踏上了祖国的一片浮动国土。”

“大家现在可以安下心来。‘天福河’号全体海员欢迎你们。尽管船舶条件有限,但全体海员将与大家同甘共苦,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后勤保障。”船长周明朗通过广播,对几百名刚刚登轮的同胞说。

不少同胞眼里闪着泪花,紧张的心情终于舒缓下来。还没安顿好,从骚乱中撤出来的中国同胞,使纷纷向家人报平安。“我们出来了”,“我们上船了”,“我们安全了”……

人群中有一位女同胞,她对着电话颤抖地说道:“妈,我踏上祖国的轮船了,马上到家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艘高悬五星红旗的“天福河”号巨轮,就是他们的家。

因为是临时接到的紧急任务,“天福河”号货轮原本仅配备了满足24名海员的所需食物和淡水。接到撤侨命令后,全船即刻开始控制饮用淡水。接上559名中国同胞之后,问 题接踵而至,如何解决几百名同胞的吃饭问题,摆在大家面前。 

经商议,为了让每一名同胞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海员们决定在合理范围内尽量节约食物,每天只安排两餐,以保证基本的食物摄入。于是,海员们将有限的蔬菜剁碎,混合大米和肉,煮成稀粥分给大家。

在“天福河”号的生活区,走廊里都挤满了撤离的中国同胞。排队、盛饭、吃饭,一个人匆匆吃完后,把碗递给工作人员,经清洗后再次投入使用。流水作业,忙而不乱。

大厨舒伟任和服务员高飞在餐厅打地铺,凌晨3点,便摸黑起来开始准备第一顿饭。厨房里3个电饭煲、 4块电炉板和一个水汀缸连续运转,一直到晚上10点。他们连续奋战几天,眼睛都熬红了。 经过约42个小时的航行,535海里航程,2月28日晚上8点左右,“天福河”号安全抵达希腊克里特岛伊拉克里翁。

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同胞们,也将从这里踏上回家的路。2月的伊拉克里翁,夜晚宁静而迷人。相信这个充满温情的异乡之夜,会被许多中国同胞铭记一生。


远洋货轮:浮动的国土

和平时期航行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远洋货轮,是沟通中外贸易的使者,架起的是中国与世界互联互 通、合作共赢的桥梁。危难时刻,这些驰骋在大洋上的远洋货轮,是一片片浮动的中国国土,海员就是中国同胞的亲人。

在此次利比亚撤侨行动中,除“天福河”号外,“中远上海”号、“中远青岛”号、“康诚”号、“天杨峰”号、“新秦皇岛”号、“新福州”号等6艘货轮也在指定海域集结待命,随时等候祖国母亲的召唤。

此次利比亚撤侨,经中央军委批准,第一次动用了中国海军,海陆空联动,共 9 天 8 夜,规模空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撤侨行动。

3月1日,中国海军“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抵达任务海区,与中国政府租用的希腊“卫尼泽洛斯”号商船会遇,开始执行护航任务。彼时,“卫尼泽洛斯”号商船搭载了 2142名中国同胞。 

同一天,中国空军首架伊尔-76运输机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按照计划,在喀土穆国际机场加油之后,中国空军运输机将直接飞往利比亚南部城市塞卜哈,执行接运在利比亚的中国同胞的任务。

截至3月2日晚上11点,分散在利比亚各地的 35860名有意愿回国的受困同胞先后全部安全撤离。

作为共和国的航运长子,中远海运在历次海外撤侨工作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1959 年,印度尼西亚出现一股反华、排华的逆流。当时,为了接侨和发展远洋运输,中国政府决心组建自己的远洋船队。

在国家经济困难、外汇收入极少的情况下,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拨专款从希腊轮船公司购进一艘二手船,经修复后改名为“光华”号,这也是中国第一艘远洋船舶。20世纪 60年代,“光华”号、“新华”号等一直活跃在新中国的撤侨战线上;到了70年代,“明华”号等赴越南、柬埔寨撤侨;90年代,“富清山”号赴刚果撤侨……

2000 年6月12日清晨,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运”)“阳江河”号接到命令,前往发生政变的所罗门群岛执行撤侨任务。在克服海况条件恶劣、安全形势严峻等重重困难后,“阳江河”号成功接救117名侨胞。整个撤侨过程,绕航 2 389 海里,历时 99小时。

“阳江河”号撤侨行动开创了新中国在没有外交关系国家撤侨的先河。同年7月 3 日,中国外交部举行撤侨工作表彰仪式,从正门铺设红地毯迎接和感谢撤侨海员,船长丁海弟等获颁奖状。 


撤侨后记:一封封感谢信

同胞们离船后,“天福河”号的一些海员回头整理腾让出来的房间时,看到同胞们留下的一封封感谢信。中铁十一局四公司的同胞在感谢信中说:“利比亚沿海铁路项目部机械五队全体员工感谢祖国,感谢中远海运‘天福河’号全体领导和海员”。

一位名叫胡冀鹤的同胞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感谢‘天福河’号全体海员的无私、无畏、舍己助人的援助,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祝全体海员及你们的家人平安、幸福。”

尽管同胞们归乡心切,但在离船时也难掩对“天福河”号的不舍和眷恋。就要离开“天福河”号了,让我们在一起合影留念吧。寥寥数语,温暖着“天福河”号的海员们,也扫清了他们几日来的疲惫!“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会即刻到达!”关磊说。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56

开  本:大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18.9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