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拉萨藏传佛教建筑/西藏藏式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拉萨藏传佛教建筑/西藏藏式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拉萨藏传佛教建筑/西藏藏式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

作  者:牛婷婷,宗晓萌,汪永平

出 版 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定  价:178.00

I S B N :9787564174842

所属分类: 艺术  >  建筑艺术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拉萨藏传佛教建筑/西藏藏式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前半部分梳理了拉萨地区寺庙建筑的发展历程,从选址、布局、职能、类型、形制等多方面对拉萨地区寺庙建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前弘期典型寺庙大昭寺和后弘期典型寺庙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的发展及特征。后半部分为拉萨地区重要寺庙调查实录,以照片、图纸和文字记录了拉萨地区范围内各教派寺庙共计48处。全书列举了大量的寺庙建筑实例,并附有详细的测绘图纸,均为宝贵的一手资料,是目前有关拉萨地区寺庙建筑研究的代表性专著。
  《拉萨藏传佛教建筑/西藏藏式传统建筑研究系列丛书》可供国内外建筑工作者、文物工作者、历史学者和藏学研究者参考,也可供建筑、旅游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TOP目录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1.1 历史研究
0.1.2 文化研究
0.1.3 寺庙研究
0.2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0.2.1 研究方法
0.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0.3 拉萨古城历史沿革
0.3.1 拉萨古城选址
0.3.2 拉萨古城建设
0.3.3 政教合一的城市格局

1 前弘期佛教寺庙建筑的萌芽
1.1 藏传佛教的萌芽
1.1.1 佛教传入吐蕃
1.1.2 佛苯之争和藏传佛教的萌芽
1.2 寺庙建筑的萌芽
1.2.1 大、小昭寺和十二镇妖寺的修建
1.2.2 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的建立
1.2.3 赤热巴巾(赤祖德赞)时期寺庙修建的又一次高潮
1.2.4 其他的寺庙
1.3 前弘期寺庙建筑的特点
1.3.1 寺庙建筑的形制
1.3.2 寺庙建筑的风格

2 后弘期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的发展
2.1 佛教的再度复苏和寺庙修建活动
2.1.1 佛教在西藏的再度流传
2.1.2 百花齐放的藏传佛教教派
2.1.3 再度兴起的寺庙修建活动
2.1.4 后弘期寺庙建筑的特点
2.2 政教合一体制的成型和寺庙建筑的发展
2.2.1 元政府支持下的萨迦政权
2.2.2 政权的再次起伏交替
2.2.3 多元化风格的寺庙建筑
2.2.4 政教合一体制下寺庙具有的新特点
2.3 “新噶当派”时期——寺庙建筑逐步定型成熟
2.3.1 格鲁派的建立
2.3.2 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
2.3.3 清政府扶持下日益强盛的格鲁派
2.3.4 蓬勃发展的格鲁派寺庙营建活动
2.3.5 寺庙建筑的成熟定型

3 藏传佛教寺庙的选址和布局
3.1 寺庙选址
3.1 1 自然因素
3.1.2 社会因素
3.1.3 宗教因素
3.2 寺院的建筑布局
3.2.1 平川型建筑布局
3.2.2 山地型建筑布局
3.3 寺庙与城市

4 寺庙的职能和建筑类型
4.1 寺庙的职能
4.1.1 宗教职能
4.1.2 政治职能
4.3 社会职能
4.2 格鲁派寺庙的经院教育制度
4.2.1 寺庙的组织形式
4.2.2 学位制度
4.3 寺庙中建筑的类型
4.3.1 寺庙职能与建筑的关系
4.3.2 大殿
4.3.3 佛殿
4.3.4 僧舍
4.3.5 拉章
4.3.6 印经院
4.3.7 辩经场
4.3.8 厨房
4.3.9 佛塔

5 寺庙建筑的教育空间
5.1 经院教育的发展概况
5.2 寺庙教育空间分类与特性
5.2.1 教育空间分类
5.2.2 教育空间特性分析
5.3 寺庙建筑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5.3.1 寺庙内僧侣的生活方式
5 3.2 特殊的教学方式
5.4 寺庙建筑教育空间特点分析
5.4.1 空间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5.4.2 层次丰富的空间布局
5.4.3 教育空间在建筑中的等级变化

6 格鲁派寺庙建筑的特点
6.1 建筑形制定型化
6.1.1 平面形制
6.1.2 立面形制
6.2 建筑结构本土化
6.2.1 墙体
6.2.2 木构架
6.2.3 柱网
6.2.4 屋顶
6.3 建筑装饰象征化
6.3.1 建筑色彩
6.3.2 装饰图案
6.4 建筑空间宗教化
6.4.1 “三界”
6.4.2 光与影
6.4.3 佛的世界
6.4 4转经道
6.4.5 辩经
6.4.6 宗教性标识
6.5 寺庙建筑等级化
6.5.1 建筑等级化产生的背景
6.5.2 横向等级变化
6.5.3 纵向等级变化

7 大昭寺
7.1 大昭寺简介
7.1.1 大昭寺的历史沿革
7.1.2 大昭寺的地位
7.2 大昭寺的建筑特点
7.2.1 寺庙选址
7.2.2 建筑朝向
7.2.3 建筑发展阶段
7.3 建筑布局特色
7.3.1 平面布局及立面构图
7.3.2 建筑空间处理
7.3.3 建筑装饰艺术
7.4 大昭寺周边建筑与道路
7.4.1 小昭寺
7.4.2 林廓路区域内的宗教建筑
7.4.3 大昭寺周边道路系统
7.5 以大昭寺为代表的吐蕃王朝时期寺庙的特点
7.5.1 外来文化传入吐蕃
7.5.2 吐蕃时期(前弘期)的寺庙

8 哲蚌寺
8.1 哲蚌寺的建立
8.1.1 哲蚌寺的创建
8.1.2 寺庙僧众的组织、等级和职能
8.2 哲蚌寺选址和建筑群体布局
8.2.1 寺庙选址
8.2.2 建筑群体布局
8.3 主要建筑的等级特点
8.3.1 寺庙内主要建筑的设置
8.3.2 措钦大殿
8.3.3 四大扎仓
8.3.4 康村、米村
8.3.5 其他类型的建筑
8.3.6 建筑的等级差异
8.4 寺庙中的宫殿——甘丹颇章
8.4.1 甘丹颇章的历史背景
8.4.2 建筑概况
8.4.3 建筑特色
8.5 建筑空间特点
8.5.1 满足世俗生活要求的建筑内部空间
8.5.2 满足宗教活动要求的建筑外部空间
8.5.3 空间更多地体现出功能上的需求
小结

9 甘丹寺
9.1 寺庙选址与布局
9.1.1 择址特点
9.1.2 建筑群分布现状
9.1.3 建筑群布局特点
9.2 寺庙建筑
9.2.1 集会大殿——措钦大殿
9.2.2 学院——扎仓
9.2.3 宿舍——康村
9.2.4 其他建筑概况
9.3 建筑形制特点
9.3.1 措钦大殿形制特点
9.3.2 扎仓形制特点
9.3.3 康村形制特点
小结

10 色拉寺
10.1 寺庙的选址与布局
10.1.1 寺庙的选址
10.1.2 寺庙的布局
10.2 寺庙建筑
10.2.1 集会大殿——措钦大殿
10.2.2 学院——扎仓
10.2.3 宿舍——康村
10.2.4 其他建筑概况
10.3 建筑形制特点
10.3.1 措钦大殿形制特点
10.3.2 扎仓形制特点
10.3.3 康村形制特点
小结
附录:重要寺庙调查实录
参考文献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0.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