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徐志摩全集(精装全10卷)
徐志摩全集(精装全10卷)


徐志摩全集(精装全10卷)

作  者:徐志摩 著,韩石山 主编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定  价:1080.00

I S B N :978710017599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商务印书馆《徐志摩全集》(全十卷),由著名作家、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徐志摩研究专家韩石山先生编订,共收集了徐志摩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日记、书信、翻译作品七类作品,为目前收入文章最多的一套《徐志摩全集》。

  ★在《徐志摩全集》的编法上——分类编年,便于阅读和研究,能系统地看出徐志摩写作的历史,人格成长的轨迹。

  商务印书馆《徐志摩全集》对徐志摩作品的编排,不分单行本与散见诗文,全部按体裁分作七大类——第一卷至第四卷:散文、第五卷:诗歌、第六卷:小说·戏剧·日记、第七卷至第八卷:书信、第九卷至第十卷:翻译作品。为了弥补难以显现徐志摩全部著作系年与无单行本目录的缺憾,书末附有《著译系年》与《单本著作目录》。与前面分类编年参照,不难窥知徐氏著述的全部情况。大类之内,再以发表或写作的年月日顺序编次成集。除此之外,又将学界这十几年间所发掘的徐志摩佚文、佚诗、佚简百余篇,按分类编年体补入了“全集”,将原来的八卷本增排为十卷本。

  ★融合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十几年来的发现,收录百余篇已版全集失收的徐志摩佚文。

  此套书系增补了近年来百余篇未被先前全集版本收集的徐志摩佚文,融合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十几年来的发现。其中不乏徐志摩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论文、与美国学者奥格登的通信原文等对于研究徐志摩生平交游和中外学术交往极为重要的佚作,一系列泰戈尔来华演讲的译文;以及为陆小曼译文所写的附注,赠张幼仪《志摩的诗》上的题字;结婚日记等。

  经过众多徐志摩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徐志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他的面容与风采,看得也就越来越清楚了。

  ★邀约研究徐志摩的资深专家、学者,对《全集》进行全面严谨的修订和审校,对相关的资料进行了严谨考证。

  此番出版,对明显的缺漏与错讹进行了订正,对遗留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查证与校改。编校过程中,特约四川大学的龚明德老师对徐志摩书信二卷的内容进行了专门校订。《徐志摩全集》(八卷本)出版前,由复旦大学英国文学教授谈峥先生对全集中的西文词句做了注释;这次出版十卷本,根据谈先生整理的《全集英文错误》,将他所指出的问题一一更正。

  ★每套均附赠藏精美藏书票一张,徐志摩手迹书签十张。书中附有数十张徐志摩珍贵照片、手迹、绝笔,包括徐志摩给林徽因的信、给罗素的贺卡手迹、给胡适的信之信封等。

 

TOP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文学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前改名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府中学校,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及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先后取得克拉克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21年赴英国留学,先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后入剑桥大学为特别生。1922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又曾编辑《晨报副刊》。1926年回到南方,先后任教于光华大学和中央大学。1931年春,复回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同年秋,乘飞机在济南遇难。主要著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自剖》及日记书信集《爱眉小札》。

 

  韩石山,著名作家、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徐志摩研究专家。1970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文学》主编、《黄河》杂志副主编。韩先生研究徐志摩作品数十年,编著的徐志摩专著十余部,商务印书馆《徐志摩全集》是他苦心收集整理、严谨考证、精心编订的高水平成果。加之韩先生独特的编辑方式,让读者能全面地去认识徐志摩。

 

TOP目录

第一卷·散文(一)

第二卷·散文(二)

第三卷·散文(三)

第四卷·散文(四)

第五卷·诗歌

第六卷·小说 戏剧 日记

第七卷·书信(一)

第八卷·书信(二)

第九卷·翻译作品(一)

第十卷·翻译作品(二)

 

 

 

TOP书摘

书前赘语

  韩石山

  十卷本的《徐志摩全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距我1997年夏天动手开始这项工作,转瞬已是二十二年。

  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生前死后,出版全集的,不在少数,而像《徐志摩全集》这样艰难曲折的,少之又少。据曾任良友图书公司编辑的赵家璧先生说,早在1936年5月底,他来北京组稿,就有意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且得到郑振铎先生的支持。回到上海,又得到茅盾先生的赞同。当年秋天,便与陆小曼一起着手进行,很快编起九卷本的《志摩全集》。两人估计,一切顺利的话,1936年下半年可以开始出书。没料到的是,同年10月,胡适先生来到上海,闻知此事,建议陆小曼将《志摩全集》改交商务印书馆出版,且可预支一笔版税。小曼同意后,赵家璧便将全部书稿送给小曼,由小曼转交商务印书馆。而后抗日战争爆发,《志摩全集》的出版也就搁置了下来。中间种种变故不说也罢,好在这部书稿的清样,总算保存下来。直到1983年,香港商务才据此出版了《徐志摩全集》五册。又过了差不多十年,再由香港商务出版了《徐志摩全集·补遗》四册。(赵家璧《徐志摩和〈志摩全集〉》)

  在这之前,20世纪60年代末,在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倡议下,徐志摩的表弟蒋复璁和好友梁实秋主编,于196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徐志摩全集》六卷。20世纪80年代之后,又有四种“全集”出版:一种是上海书店出版社版,将香港商务的《徐志摩全集》五册与《徐志摩全集·补遗》四册合为九卷本《徐志摩全集》;一种是广西民族出版社版,为赵遐秋等人编的五卷本《徐志摩全集》;一种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版,为顾永棣编订的六卷本《徐志摩全集》;再就是由韩石山编订,200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徐志摩全集》。与其他版本的全集不同的是,天津版“全集”采用了分类编年的体例,就当时来说,收入的文章该是最多的。

而这多少年来,更不断有徐志摩的佚文被发现。最该称道的是陈建军、徐志东二位编订,于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出版的《远山——徐志摩佚作集》。

  十卷本的《徐志摩全集》,就在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八卷本《徐志摩全集》基础上,多方采集佚文、精心编辑而成。种种辛苦,不必多说。唯一可说的或许是,胡适先生当年建议陆小曼的话,总算在八十多年后,落到了实处。

  韩石山

  2019年7月16日于潺湲室

 

出版说明

  自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先生1931年罹难后,其亲友和学界便开始了对徐志摩生前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1936年,胡适得知陆小曼已将《志摩全集》编好后,便向陆小曼提议,将《志摩全集》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当时的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云五欣然应许,并与陆小曼谈妥了稿酬、签订了合同。遗憾的是,《志摩全集》的出版工作,终因时局动荡而未能在当时顺利进行下去。

  为弥补当年未能成功印行《志摩全集》之憾,我们决定接受韩石山先生的授权和委托,在我社出版由他编订的新版《徐志摩全集》。更主要的原因是,近十余年,学界对徐志摩作品的研究及佚作的收集又有不少新的进展,有必要对既有的“全集”进行修订与补充。

  除商务印书馆与“徐志摩全集”的渊源之外,徐志摩的著作在我国文学史、文化史上更是有着相当的地位与意义。因此,面对韩石山先生的委托,我们慎之又慎,本着遵循我国出版方针、尊重编者编校要求的总体原则,进行了适当的增补与修订。

  首先,我们将学界这十几年间所发掘的徐志摩佚文、佚诗、佚简百余篇,按分类编年体补入了“全集”,将原来的八卷本增排为十卷本。同时,在八卷本的基础上对所收徐志摩著作进行了梳理,对明显的缺漏与错讹进行了订正,对遗留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查证与校改。然而,因新文化运动前后文字的使用新旧混杂,现代出版业方才萌芽、未成规范,如今对当时作品的校勘也就愈加困难。所以,本着对徐志摩著作本身的严谨态度和对韩石山先生编订初衷的充分考虑,我们对作品中难以解读、疑阙难辨的字句保留如旧、未敢妄加校订,以待学者进一步考证、释读。除此之外,对于所收徐志摩西文作品的已版译文,为尊重译者之故,除翻译误漏及其他明显错误外,基本保留其初版原貌,不加改动。

  编校过程中,特约编辑岳洪治先生协助我们通读、通校了全部书稿;四川师范大学的龚明德老师对徐志摩书信二卷的内容进行了专门校订。《徐志摩全集》(八卷本)出版前,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谈峥先生(笔名谈瀛洲)对全集中的西文词句做了注释;这次出版十卷本,我们根据谈先生整理的《全集英文错误》,将他所指出的问题一一更正。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时隔八十余年,《徐志摩全集》终能在我社出版,实乃我等之幸。希望这一版《徐志摩全集》,能够为读者和学界提供一个比较完备、准确的徐志摩作品文本。我们企盼着得到读者和学界的批评与指正。

  商务印书馆

  2019年8月

 

凡?例

  一、本全集意在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较为完整也较为准确的徐志摩著作的读本,不是校注本。

  二、本全集按分类编年的方法排列。全部著作分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书信、日记、翻译作品七类。其中翻译作品又分译文、译诗、翻译小说、翻译戏剧四类。书信以收信人分类。

  三、本全集共分十卷。第一卷至第四卷为散文,第五卷为诗歌,第六卷为小说、戏剧和日记,第七卷和第八卷为书信,第九卷和第十卷为翻译作品。第十卷后附有徐志摩“著译系年”和“单本著作目录”。

  四、所采用的文本,尽量保持原貌。作者生前出版的诗文集,不管有无改动,均采用收入该诗文集中的文本。遇有疑难处,以初刊文本校订。有他人补写的文字,作为附文收入,在题注中说明。

  五、所收诗文,是作者依照当时的表达习惯写下的,有些是作者的独特语言表达方式,凡意思可以明白的,纵有些别扭,均不做改动。因原文多系竖排,文中出现“左列”、“右列”类似用字的,虽与现在的版式不符,也不做改动。

  六、所收入的作品均作题注。题注内容包括写作时间(推断的时间不甚确切的,前面加“约”字)、初发表时的报刊名称与时间或期数、非“徐志摩”的署名、初收入作者何书或他人编辑的何文集、采用何种文本。采自初发表报刊的,标明;采自他人编辑的文集的,一般不再标明。

  七、正文里的注释尽量简略。外文译名,与现在通行译名不符的,据各自是否容易理解的情况处理,如歌德译作“葛德”,不注;列宁译作“蓝宁”,则注。有的译名,作者不同文章中用字不同,如泰戈尔,在最初写的文章中作“太戈尔”,后来作“泰戈尔”,不改不注。只求同一篇文章中译名统一,不求全集所有文章一致。

  八、本全集中的标点符号,通常以国家现行规定为准。有些与现在用法稍有不符,只要意思可辨,不改。个别原文没有或遗漏标点符号,酌加。保留句读形式不加标点的,另注。诗歌的标点往往别有蕴意,尽量保持原样不动。

  九、由于当时处于由文言向现代汉语过渡阶段,加之作者落笔比较随意,因此,某些词语的运用,并不统一。从尊重作者,也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两方面考量,只要是不会使读者发生误读的文字和词语,基本未做改动。原作品中有疑问的文字,按下列几种情况处理:明显错字,径改。如:书棹(书桌)、转湾(转弯)。当年通行用法与现今用法不同,而意思可辨的,不改。如:那里(哪里)、到不如(倒不如)。一般繁体字、异体字,径改简体。有特殊含义的,不改。古今字、通假字,在同一篇文章中用法尽量统一,即以出现频率较多的通假字为准。如:澈(彻)底、发见(现)、顽(玩)耍、沈(沉)痛、狠(很)快、著(着)、检(捡)东西、钜(巨)大、阑(栏)干、凭藉(借)、发楞(愣)、化(花)钱、禽(擒)住,等等。“的”、“地”、“底”,“做”、“作”等部分用字,不做改动。古体文中,通假字、假借字不做改动。明显漏字,用[]补上所缺的字,如:帝[国]主义。明显衍字,用【】括出该字,如:我们有幸【福】在书本上结识他们。无法确定是漏字或衍字的,不改动。一字意义难辨者,改字用〈〉号标出,如:引起历史上屡现不一现〈致〉的争论。原文辨别不清的字,用□代替,一个方框代表一个字。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3816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78.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