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西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1943-1983)
西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1943-1983)


西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1943-1983)

作  者:常利兵 著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丛 书:田野·社会丛书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定  价:72.00

I S B N :978710017676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西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1943-1983)/田野·社会丛书》从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的分析路径研究了集体化时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成长史。自抗战年代就已出名的西沟,先后产生了李顺达和申纪兰两位全国劳动模范,从此西沟人家的命运开始与整个国家的现代历史完全关联在一起。那么,西沟村是如何由原初的不毛之地一步步地成长为家喻户晓的红色样板村的?一条穷山沟是如何生产出其普遍意义的,也即“红旗”是如何在西沟村上空飘起来并持续至今的?“红旗飘飘”背后的实践逻辑和运作机制是什么?它在贡献于国家的同时又是如何实现自我前途的?国家意义上的西沟树与当地村民生活中的西沟村有着怎样的关系和表现?诸此等等,作者在书中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富有见地的研究,也为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历史经验文本。

TOP作者简介

       常利兵,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史,尤为注重对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农村卫生医疗和农民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专著《窦庄往事: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合著《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在《开放时代》、《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读书》、《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TOP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相关研究回顾
第二节 问题提出及概念界定
第三节 本书结构和资料说明

第二章 西沟原型:流民之地
第一节 地理生态环境
第二节 人地状况与村落形态
第三节 地主与农民
第四节 生计与心态

第三章 星火燎原:革命到西沟
第一节 成立党支部:开始干革命
第二节 民兵自卫队与减租减息
第三节 李顺达互助组
第四节 土改:翻身与生产

第四章 走向辉煌:西沟农业合作化
第一节 爱国丰产竞赛
第二节 合作社:“逐渐集体化”
第三节 合作社的危机
第四节 治山治水

第五章 金星公社:西沟人家的悲欢历程
第一节 “大跃进”:西沟金星公社的建立
第二节 “四清”、“文革”中的西沟
第三节 西沟学大寨
第四节 “红旗”不倒

第六章 西沟展览馆:一种历史记忆
第一节 展览馆:制造历史
第二节 历史记忆与政治认同
第三节 历史并不遥远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西沟:一个晋东南典型乡村的革命、生产及历史记忆(1943-1983)/田野·社会丛书》:
  韩丁在《翻身》-书中对张庄的地主与农民生活状况的描述对于我们理解西沟贫苦农民生计问题不无启发意义。“对于劳动农民来说,地主生活的可羡之处,就在于他们免于饥寒之苦。他们至少有房子住,有暖和的衣服穿,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有绸帛可以打扮,晚上睡觉有被子盖,做饭热炕有柴火烧。他们的膳食稍有花样,经常能够吃到白面,时而还能吃上一回肉。如果是地主,那么在地里、家里都不用干活,地有雇农和佃农种,丫鬟和佣人为他们做饭、缝补、浆洗和清扫,他们自己则除了忙于管理放债、宗教或家族事务以外,整天都沉湎于玩弄女色、抽大烟和赌钱之中。”①平顺县的西沟距离潞城县的张庄六十余公里,两地同属于长治市管辖,韩丁的论述基本反映了晋东南境内农村社会的一般状况。因此,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使得西沟境内的各社会阶层的生计存在根本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当地的地主与农民身上,而农民又具有土客之分。生活更为悲惨的就是那些流落到西沟的河南林县农民了。虽然土著农民的生活也许在某些方面要好于那些劳作于山沟的流民,但他们仍旧因生计问题而可能走到一起。
  显而易见,一边是富人,一边是穷人,他们之间因地租、高利贷、捐税、劳役等问题生成了错综复杂的生活关系,在既有的统治秩序和权力结构不发生根本变革的条件下,两者间的关系格局很难会有大的改观。但是,我们也不能由此就轻视了他们关系之中那些可以导致或加速已有制度裂变的可能因素。心态即是诸多事发因素中的一个。简单地说,心态是指一定的心理状态,属于主观范畴。通过对农民心态问题的讨论,可以为理解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民行为提供一个新视角。其实,笔者对心态的思考已有较长时间。既有田野调查时的感受,也有文本记录的触动,还有在农村的生活经历。重视农民心态问题,经历了一个由视而不见到重新解读的过程,并试图在论述农民主体性这一点上能有所突破。
  与一定的物质生活相伴随的必定是建立于其上的精神生活,观念、心态、思维方式、话语等即是构成这一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精神生活的元素又制约着人们如何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世界。尤其是后者,往往又以复杂多变的形式或明或暗地存在着,只要有它们施展身手的机遇,那将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实际上,探讨农民持有怎样的心态和他们怎么去思考他们与地主相互生成的生活世界,并赋予其怎样的意义,或许远比搞清楚他们只是做了些什么更加重要。
  为此,笔者选择了两类访谈对象,一类是逃荒到西沟的流民,如李菊仙老人、张双虎老人;另一类是土著的农民,如张俊虎老人,李富田老人。另外,还就此问题与申纪兰、吕桂兰、马俊昭三位老人进行了访谈,后两位也是西沟村年纪最大的。申纪兰老人则是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全国劳模和人大代表。这三位也都是从外村嫁到西沟的媳妇。通过这些人对旧时西沟生活的讲述,可以从中去触摸他们的心迹。
  李菊仙老人是1929年由大哥李顺达用箩筐担着逃荒到老西沟的。现已是80多岁高龄,除腿脚行走不便外,李老身体状况很好,记忆力也很清晰。老人19岁时由大哥发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年后嫁给了老辉沟里的王聚则,土改后因分房分地,便搬迁到南赛村,一直生活至今。她在讲述对老西沟生活的感受时,用词最多的就是“苦”字。她说:“过去那会哇,吃不上,穿不上,住人家地主郭昭孩用来圈羊的三孔破窑洞,难熬了,可是没想到能活到今天。我记得饿得直哭,我妈就带我上山挖野菜,可是山上尽是石头,也挖不到多少。现在的社会好了,过去那会儿苦啊,要不是我大哥扛着,可咋办啊?有时候收上地蔓菁了,给地主交了租能留下一些,可是没面啊,就用糠麸和地蔓菁一起煮着吃。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7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1.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