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日间的思想
中日间的思想


中日间的思想

作  者:赵京华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10806441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构筑思想、文学上的中日同时代史。上编以日本与亚洲—中国的相互关联为主要议题,下编则以中国与亚洲—日本的彼此互动为讨论对象。这样的结构安排,目的在于努力实现中日间你来我往的“思想连锁”。

书中的“亚洲”,既是作为思想传播媒介的实体空间,也是方法论视角上的想象空间。正如我们不能在一国内部讨论近代历史一样,中日间的思想、文学也需要在广阔的亚洲空间下叙述。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出现以来,中国学界受其影响形成了从西方或日本的“冲击”下来思考20世纪中国问题的思维定势。中日同时代史的构筑,则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还原20世纪东亚思想、文学的历史原生态。

TOP作者简介

赵京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1997年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在日本埼玉大学、爱知大学、东京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著有《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三联书店,2007)、《周氏兄弟与日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转向记》(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等。译著有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苦住庵记》《人歌人哭大旗前》;子安宣邦《日本现代思想批判》;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世界史的构造》等。另,主编有中文版六卷本《柄谷行人文集》。


TOP目录

代序 世界政治秩序的重组与东亚现代性问题

——以日本“近代的超克”和“脱亚入欧”论为例

上 编 日本与亚洲—中国

一 福泽谕吉“文明论”的等级结构及其源流

——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

二 近代日本有关“中国”和”东洋”的知识生产

——橘朴中国社会思想论与东洋共同社会的构想

三 社会革命与亚洲改造的大视野

——尾崎秀实的现代中国论

四 战后日本的中国革命及鲁迅论述

——东亚同时代史视角

五 在东亚两洋间重述“亚洲—中国”

——近代日本的东洋学/中国学谱系

六 另一时代语境下的日本亚洲主义

——战后日本的亚洲经援外交

下 编 中国与亚洲—日本

七 亚洲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消退及其后果

——以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为讨论中心

八 在东亚历史剧变中重估鲁迅传统

——论鲁迅的“东亚意识”及其影响力

九 五四时期有关“道教中国”的认识互动

——鲁迅与橘朴关系考

十 国民时代的中国文学史编撰体制之创建

——鲁迅与盐谷温的学术互动与政治歧途

十一 普罗文学的政治性与世界性

——小林多喜二、鲁迅兼及19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

十二 游走于中日间的文化人的宿命

——论周作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外 编

我观“骡子文化”

灾难共同体与文化国家的选择

鲁迅后期的国际主义问题

被遗忘的那一代学人

后记:构筑中日间的东亚同时代史

TOP书摘

对国民政府的观察与敏锐的战况跟踪剖析

一般认为,国民党南京政府在 1936 年前后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虽然依然危机四伏。因此,在尾崎秀实有关中国社会的论述里,讨论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及其经济社会基础的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在 1937 年出版的最初两本著作中便有所呈现。中日开战之后此方面的讨论增多,而且伴随着时刻变化的战况分析,愈发显示了其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动态感。这些文章大部分收录在他的第三本著作《现代支那批判》(1938)中,将此与以上他对中共及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综合起来,便大致构成了尾崎秀实中国论述的整体。

另一方面,“七七事变”的突发在中国已然成为全民国家意识高涨的契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也成了全民族的战争。传诵一时的蒋介石庐山谈话会上的讲演(1937 年 7 月 17 日)—“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便是一个象征。而不愿见到中日两民族兵戎相见的尾崎秀实,开始带着感慨激越的心情密切关注着战事的推移,写下了一系列跟踪剖析的文章,文中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他个人对中国与日本乃至亚洲问题的思考变化。他所关注的焦点是战争的长期化和中国持久抗日之国家意识的凝聚,他苦口婆心地告诫日本政府不要抱有速战速决或一定胜利的幻想。也由此开始,他的思想重心渐渐由中国和中日关系转移到日本内部的改造乃至亚洲秩序重建的方面,其思想出现了巨大的飞跃。上面提到的由战争导致革命最后实现亚洲社会主义的构想,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渐次清晰起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尾崎秀实自 1932 年回国后,又先后五次到访中国。其中,1937 年 12 月至 1938 年 3 月的上海、香港和1940 年二三月的大连、北京、上海之行,最为重要。前者是从南京失守到台儿庄大捷敌我双方准备徐州决战的时期,大规模正规军之战呈一进一退之势而异常激烈艰难。后者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然爆发,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际。两次访中都使尾崎秀实受到巨大冲击,并引发了他基于持久战争和世界大战认识上的新思考。另一方面,如藤井昇三敏锐指出的那样,1938 年 4 月从香港返回日本后,尾崎秀实的言论发生了变化。直到 1937 年底为止,他对于中日战争时局的分析和判断都十分准确,语言也比较明晰。但随着军国政府言论控制的强化,其文章的论述方式变得隐晦起来。例如《长期抗战的前途》(1938年 5 月)、《长期战争下的诸问题》(1938 年 6 月)等,都是先肯定所提出的观点或论题,然后依据事实和状况分析而曲折委婉地加以否定,最后以暗示的方式告诫日本国民,战争复杂曲折甚至有无法取胜的危险。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情景和尾崎秀实总体的思想倾向,努力从字里行间解读其真实的意思。

如前所述,早在中日战争爆发前的 1936 年,日本舆论界曾出现有关“中国统一化”,即中国是否已经是资本主义化之统一国家的论争。其中包含着三种观点。一个是传统的殖民地、封建性中国论或军阀国家论,代表着当时日本帝国和保守派的立场。另一个是新出现的“中国再认识论”,认为有必要重新理解以蒋介石南京政府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派论点一时成为日本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论调。第三种观点是,充分理解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民族统一战线之确立的历史意义,并将其定位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环,在此基础上逐步阐明今日中国问题的核心所在,告知人们目前日本帝国主义的冒险行为将陷入泥潭。这一派在合法的范围内代表着日本部分反战的声音。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96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