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科学精神:创新驱动的核心
科学精神:创新驱动的核心


科学精神:创新驱动的核心

作  者:李春蕾

出 版 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515824826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励志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科学不再仅仅是看不懂的化学公式,也不再是玩不转的高科技,科学离我们不再遥远,它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无数科学家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更感受到了无怨无悔奉献的忘我精神。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揭开了科学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精神的真正内涵,为我们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方法。

TOP作者简介

      李春蕾,法学硕士,旅英管理学硕士,深交所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并购交易师,13年创业及公司管理经验,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吉林省立德联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立德讯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多家企业担任管理顾问。

TOP目录

Chapter1

理性精神/001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001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003

不盲信盲从,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006

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009

时刻保持警戒,认清易从众的情形/013

正确的孤独,胜于错误的喧嚣/015

偏见源自无知,却比无知离真理更远/017

正确认识科学,摒弃对科学的误读/020

尊重真理,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026

Chapter2

崇实精神/031

——“一切推理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031

华生:让心理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033

科学的结论来自观察与实践/036

秉持精确思维,杜绝“差不多”/039

有效地使用精确化的符号工具/042

理论与实践,两者要并肩而行/045

打造行动力,让科学精神落地/048

在实践中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051

Chapter3

探索精神/057

——“人的天职是勇于探索真理”/057

牛顿:夜以继日地思考,探索自然奥秘/059

探索真理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可走/063

科学就是不断提问,不断满足好奇心/067

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069

“异想天开”是科学探索的起点/074

放心大胆地假设,小心谨慎地求证/077

不要让认知闭合阻碍探索的脚步/080

重建科学认知,勇敢面对不确定/084

寻求科学真理,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086

Chapter4

察微精神/093

——“小事上轻率真理的人,大事上也不足为信”/093

莫顿:从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095

严谨的科学精神,蕴含于细节之中/099

成败的分水岭,往往都在细微处/102

避免小的失误,可以减少大的挫折/104

小事上轻率真理,大事上也不足为信/108

任何错误和隐患,都不能视而不见/111

不急不浮不躁,才能做到精益求精/112

Chapter5

质疑精神/117

——“尊重而不迷信权威,追求而不独占真理”/117

黄万里:正谬交给时间,精神值得敬畏/119

尊重事实与真相,而不是尊重权威/122

没有质疑精神,就没有科学发展/125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128

虚心地接受质疑,理性地回应质疑/130

分清“怀疑病”与科学的质疑精神/134

时移势迁,批判精神永不褪色/136

批判是为寻求真理,而非发泄情绪/139

Chapter6

进取精神/143

——“科学的永恒性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143

高伯龙:一生恋激光,矢志永不悔/145

不畏惧失败,更不畏惧承认失败/149

一切贪图安逸的想法都要不得/152

用100%的热情去做1%的事/156

提升学习力,才能提升竞争力/160

持续的动力是找到做事的意义/163

Chapter7

创新精神/169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169

刘先林:匠心六十年,不断追求创新/171

走出思维的栅栏,培养创新精神/174

不要被经验和常规扼杀了潜能/178

拒绝慢动作,创新必须抢先一步/181

见他人之所见,想他人之不想/185

找到突破口,解开“高尔丁死结”/188

Chapter8

奉献精神/193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193

林俊德:为报效祖国,甘愿隐姓埋名/195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199

以大局为重,舍得牺牲个人利益/202

注重团结协作,杜绝单打独斗/204

传承的是精神,不变的是情怀/207


参考文献/213


TOP书摘

Chapter1

理性精神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地球是球体这一事实,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然而,在公元前四世纪,那样一个信息闭塞、没有任何科技可言的时代,有一个希腊人站在地球上,也看到了地球的全貌。他是通过对月食的观察,看到了地球在月亮上的投影是圆形的,继而了解到自己脚下的这片大地是一个圆球。

      这个聪明的希腊人,就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相对于雅典,这里只能被称为乡下。不过,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他从小就生长在宫廷里,并自幼随父学医,受到严格训练,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作风。

      亚里士多德还未成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后来,他被姐姐送到雅典,进入著名的柏拉图学院学习哲学。从17岁到37岁,亚里士多德一直跟随柏拉图学习。他是柏拉图的众多弟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位,柏拉图称他为“学园之灵”。不过,亚里士多德并非是唯唯诺诺崇拜个人权威的人,他尊重自己的老师,但他保持独立的思想。他曾隐喻地说过,智慧不会随柏拉图一起死亡。

      柏拉图曾邀请不少知名学者到学院讲学,他们发表学术演讲,各抒己见,激烈辩论。这让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亚里士多德受益匪浅。他认真聆听每位学者的演讲,虚心请教,但他也善于独立思考,不会盲从。在这些学者面前,他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不同的看法。时间久了,他受到了师长们的重视,也赢得了同学的尊敬。

      有一天,天气晴朗,微风拂面。柏拉图带着学生们在学院里散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讲学。柏拉图走到一棵树前,摘下一朵小花,问学生:“你们头上的青天,眼前的大树,我手中的小花,是真实的吗?”柏拉图的外甥斯培西波说:“不是真实的,物质的世界只是幻影。”另一个学生也说:“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

      “对,物质世界背后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这个理念是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有不少哲学家都曾经多次阐述过。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也跟多位学者探讨过,但他得出的结论和老师的看法不同。他一直想跟老师探讨,却无奈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刚好是个不错的机会。

      于是,亚里士多德走到柏拉图面前,接过老师手中的小花,问道:“老师,您说这朵小花是不真实的?”柏拉图反问:“你怎么认为呢?”亚里士多德直率地说:“这朵小花就在我的手里,我看到了它鲜亮的颜色,闻到了它浓郁的芳香,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能说它不是真实的呢?我认为理念世界才是幻影,它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柏拉图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但作为知名的大学者,他很少听到反对的声音。这一次,他只是勉强地笑了笑,说:“这个问题很重要,你们再认真讨论一下吧!”说完,就离开了。

      斯培西波批评亚里士多德:“你怎么能当着老师的面这样说呢?”

      亚里士多德回答:“我只是想跟老师讨论问题。你注意到了吗?在最近的讲课中,老师不是已经坦率地承认了他过去在理论研究上的失误了吗?我认为我是对的。”

      刚刚回答问题的另一个学生补充说:“老师是我们追求真理、勇于自我批评的典范。”

      亚里士多德回应道:“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在柏拉图去世两年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开始游历。大约是在公元前343年,他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召回故乡,给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做老师。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进行了政治、道德及哲学的教育,他本人也直接影响了亚历山大的思想。正因如此,亚历山大大帝一直关心科学事业,尊重知识。他曾经说过:“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使我明白如何生活才有价值的,则是我的老师。”

      然而,亚历山大大帝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点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便重新回到雅典,走上了与他老师柏拉图一样的教育之路,在雅典的东郊建立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在执教期间,亚里士多德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的著作。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雅典人开始反对马其顿的统治。亚里士多德曾是亚历山大的老师,雅典人指控他不敬神,就像当年苏格拉底的遭遇一样。为了避难,他逃到了欧比亚岛,把学园交给了弟子德奥弗拉斯特。第二年,亚里士多德染病去世,走完了他不懈追求真理的人生之路。

      不盲信盲从,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启蒙主义者对“理性精神”有一个解释:一切所谓的真理、教义、常识,都必须接受理性的审判,并为自己的存在寻找理由。简单来说,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不人云亦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唯是,追求真理和真相。

      从这一点上来讲,亚里士多德做到了。他所说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就是一种理性精神的体现。“爱吾师”,意味着对老师充满了尊敬和爱戴,这是道德、伦理、感性方面的;“爱真理”,是要把追求客观规律和真理当成学习的终极目标,不会因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而不敢去质疑老师的观点,而是秉承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去追求真理。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踏上一条未知道路的时候,总有人会告诉我们:这条路你跟着大多数人的脚步走就行了,因为这是一群人达成的共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冷静地思考:多数人的观点就一定代表真理吗?

      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后,他的这一学说受到了科学界广泛质疑。有人告诉他:“有一百位科学家联名上书,说你的理论是错误的。”爱因斯坦说:“如果确实能够证明我是错的,只要有一位科学家拿出足够的证据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用一百个人呢?”

      爱因斯坦道出了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真理的判定标准,不是谁的声音大谁就代表真理,而是谁的证据更充分,谁才更有说服力。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简单的四个字:实事求是。爱因斯坦后来的成功,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声音大真的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目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金庸先生在《袁崇焕评传》中,透过一处情节,讲述了这一事实。

      袁崇焕的罪名终于确定了,是稀里糊涂的所谓“谋叛”。崇祯始终没有叫杨太监出来作证。擅杀毛文龙和擅主和议两件事理由太不充分,崇祯无论如何难以自圆其说,终于也不提了。本来定的处刑是“夷三族”,余大成去威吓主理这个案子的兵部尚书梁廷栋:“袁崇焕并非真的有罪,只不过清兵围城,皇上震怒。我在兵部做郎中,已换了六位尚书,亲眼见到没一个尚书有好下场。你做兵部尚书,怎能保得定今后清兵不再来犯?今日诛灭袁崇焕三族,造成了先例,清兵若是再来,梁尚书,你顾一下自己的三族罢。”

      梁廷栋给这番话吓怕了,于是和温体仁商议设法减轻处刑,改为袁崇焕凌迟,七十几岁的母亲、弟弟、妻子和几岁的小女儿充军三千里。母家、妻家的人就不牵累了。


      袁崇焕在前线舍生忘死地抗击敌人,最后就因为有些人认为他有通敌的嫌疑,将其杀死。那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也轻信了这个说法,对袁崇焕恨之入骨。我们无法想象,袁崇焕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有多少悲愤,有多少无奈,有多少叹息?虽然历史最终还了袁崇焕的清白,可那又怎样呢?在最需要澄清真相、最需要被信任的时候,袁崇焕还是遭受了不白之冤,谁也无法让时光倒回,改变这一事实。

      从这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用发展的目光来看,大众的认知总会回归理性,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人多声音大,真的会让人失去理性和判断力,盲目地随从。所以,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当下的后果,必须要掌握独立判断一件事情正确与否的是非观。只有这样,才不会轻易被舆论所裹挟,作出错误的决策。

      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

      曾经有人设计过这样一个实验:

      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邀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发明不久的某种挥发性液体。活动当天,主持人在阶梯教室把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所有学生,而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对学生们说:“最近,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液体,现在我要开始做实验,并会记录下它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所用的时间。在这期间,如果你闻到一点味道,请马上举手,我要做下记录。”说完之后,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很快,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后排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不到2分钟,所有学生都举手了。

      见此情形,“化学家”没有说话,而是扯下了脸上的大胡子,拿掉了墨镜。所有的学生都惊呆了,原来他不是德国人,而是本校的一位德语老师。他笑着说:“瓶子里装的不是什么特殊液体,它就是蒸馏水。”

      看过之后,你一定也知道,这个实验说的是“从众心理”,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共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人云亦云”和“随大流”。

      有研究表明,人群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够做到不从众、保持独立。大部分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习惯跟着主流走。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从众心理呢?

      第一,群体的规模。

      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的意见,你很可能会坚持己见;如果有100人反对你,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最终从众了事。通常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第二,群体的一致性。

      当个体的想法与群体的想法有很大不同的时候,个体所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

      假如,明天你第一天到新单位上班,发现单位里所有女同事都穿着干练的裤装,唯独你穿着连衣裙,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第一天你可能无动于衷,第二天、第三天……用不了多久,你可能就会不自觉地也穿上精干的裤装,这就是群体一致性带来的压力。

      第三,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之间的依赖性及对群体规范和标准的从众倾向也越强,个体会为了群体的利益而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表明,个体在有共同目标的群体中更容易从众,因为不这样做的话,可能无法达到目标。

      第四,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通常来说,地位高的成员经验丰富、资历较深、能力较强、信息较多,能够赢得低地位者的信赖,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能对群体产生较大影响,并使低地位者屈从,而地位低的成员则难以影响他们。

      从众有消极的一面,它会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让人变得没有主见和墨守成规。很有可能,在选择从众的那一刻,他就选择了远离真理。

      有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在一项研究工作时,需要测量固体氦气热传导度。不过,他用的测量方法是全新的,因而得出的结果比按照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觉得,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如果公布于众的话,怕是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因此他就没有声张。

      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量出的结果跟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的科学家马上就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很快在科技界引起广泛的关注。福尔顿听说后,内心懊悔莫及,他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

      福尔顿说的那顶“习惯的帽子”,就是“从众心理”。他的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不敢坚持真理,在“多数人”“多数声音”面前妥协,一味地怀疑自己,是多么不可取。

      那么,对于“从众”,我们是否应该完全杜绝呢?不尽然。

      哲学里讲过“辩证思维”,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一项事物,“从众”也如是。从众的积极面在于,我们可以去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自己的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而且,在一些客观存在的公理和事实面前,我们也不得不“从众”。

      在人际交往中,点头通常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可这种肯定和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的某些地方却是恰恰相反的。当我们到了该地区,如果不“入乡随俗”,就无法顺利与人沟通交流,甚至无法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又能不从?

      对于“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没有主见,“不从众”就一定是有独立思想。要尽量去发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免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既要慎重地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看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增加判断的正确性,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总而言之,凡事都“从众”或都“反从众”,属于走极端的行为,也违背了理性精神。

      时刻保持警戒,认清易从众的情形

      我们怎样才能在“众口铄金”的大环境下,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理性分析的科学精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一个事实: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从众?

      第一种情况:人在焦虑的时候,更容易从众。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选择缺乏自信,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随大流。这样的情况不可避免,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会碰到。可是,有一点我们需要警惕,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总是焦虑,总是不知所措,总是随大流”的情形中,那就意味着,你可能进入到了人生的迷茫状态中。越是在这种时候,你越需要保持理性,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和状态,早日从迷茫中走出来。

      第二种情况:群体庞大,共识强烈,人更容易从众。

      在只有两个人的情况下,你有自己的想法,往往不容易被对方说服,也不容易完全听信对方。如果是三个人在一起,另外两个人的意见是一致的,而你却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候就比较容易动摇了。如果是四个人、五个人,甚至是成百上千的人呢?当他们达成共识,而你却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你还敢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吗?恐怕很难。这个时候,不少人可能连说出自己意见的勇气也没有了。

      个体在舆论的压力下,特别容易从众,这是正常的现象。可即使如此,我们也该对“群体”保持一定的戒备心理。正如之前所说,群体的意见未必永远都是对的。如果你因为融入了一个群体,而失去了基本的是非观,那是十分危险的。

      始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说要跟大众对着干,而是说在接受一个意见的时候,无论这个意见是谁告诉你的,已经被多少人采纳了,也一定要自己思考一下。如果这个意见是对的,思考的过程能让你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个意见的价值;如果这个意见是错的,思考的过程能让你避免犯下大多数人都犯下的错误。

      第三种情况:情况越复杂,情景越模糊,人越容易从众。

      当我们面临复杂情况,自己难以做出决断的时候,往往更容易跟着别人走。因为分析复杂系统,需要消耗极大的资源和大脑能量,选择从众、跟着别人走,却能省时省力。

      假设在电影院看电影,黑乎乎地一片,什么也看不清。这时候,突然有人大喊:着火了!大部分人都慌不择路地往外跑,这个时候,人们的第一反应永远是跟着群体跑,而不是冷静下来看看:到底是哪儿着火了?往哪跑才是最安全的?

      这就提醒我们,即使是在复杂和模糊的情况下,在无法独立做出准确判断的时候,也要尽量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利用有限信息、独立思考,去把握那些自己能把握的细节。

      换句话说,我们既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也要保持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算不得已跟着群体一起跑,也要尽量用自己的判断去规划逃跑的路线。如果一味盲目地从众,很可能被第一个跑的人带进死胡同。

      从众不完全是坏事,它能够使群体保持一致性,扩大群体规模,组建一个目标一致、行动一致的群体,增加凝聚力,在团队协作中起到重大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个体情况的差异,选择一味地盲从。我们要尽量扩大自己的信息源,做出客观判断,理清新闻、谣言、娱乐、恶俗、知识、经验,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

      正确的孤独,胜于错误的喧嚣

      从众心理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东西。

      这种警惕,不是说要警惕自己和别人一样,如果你认为大家的看法是正确的、合理的,那你和别人一样也没有问题。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明明你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却害怕与众不同,违心地选择“随大流”。当我们在从众心理的怂恿下,放弃了独立的意志和清醒的思考,就很容易丧失理性,做出错误的决断。

      多数人都渴望有不凡的人生,但多数人最终都过着平凡的日子。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缺少机会,而是从一开始在内心给自己设置了太多的约束,不敢打破潜在的世俗规则,不敢遵循内心真正的声音去选择,不敢迈出“非常规”的第一步。

      因为,当你和别人不一样时,就意味着你是“另类”,你的言行举止都很“惹眼”。游离在大多数人之外,注定要承受外界的舆论非议和异样的目光,你所有的一切都可能被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正因不愿背负额外的压力,多数人都情愿或被迫地选择了“和别人一样”。

      金正勋在《不谄媚的人生里》说过:“生活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最可怕的是不知不觉中已然放弃了对自己、对生活的警醒和觉察,任由别人灌输的信念和过去的惯性来支配自己的生活。人生最悲凉的笑话,莫过于用尽毕生努力成功地成为别人。人只有一辈子,为自己而活才是最大的奢侈。”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跟别人一样呢?爱因斯坦说“反对者一个就够了”,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你也可以成为那个“反对者”,不必事事都跟在他人身后亦步亦趋。通过观察,我们也会发现,那些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克服了从众心理的人。当然,他们有时也会因此而孤独。但是,正确的孤独,好于错误的喧嚣。

      马云曾说:“CEO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岗位的一举一动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他不能跟在别人身后走,因此才显得孤独。

      雷军也说:“孤独是一个创业者与生俱来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劝我把小米产品卖贵的时候,我感到孤独,因为他们不了解我的梦想和追求。”

      柳传志说:“创业者要有孤胆”;任正非说:“我得忍受这种寂寞”;郭广昌说:“在追求商业真理的过程中,你永远是孤独的”……这都是拒绝从众的理性考量。

      为什么如此之多的成功企业家都在强调孤独二字?就是因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离不开独立的思考,不能被所谓的多数派牵着鼻子走,哪怕是那些已经成为定论的事情,只要你有足够的认识,有可以追溯的方法,也不是不可以去质疑的。

      即使是科学,也是容许怀疑、容许反对的,何况是世俗与活法呢?很多时候,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不随波逐流,活出真实与坦然,这既是理性的精神,也是幸福的选择。

      偏见源自无知,却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盲目从众,是缺乏理性思维,偏离科学精神的,它可能会让真相悄无声息地被埋没,但还有一种情况,比从众更加可怕,它不仅会埋没真相,还可能让人彻底丧失理性,变得疯狂和不可理喻,那就是偏见。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24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加载页面用时:98.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