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科幻编年史:银河系伟大科幻作品视觉宝典(精装)
科幻编年史:银河系伟大科幻作品视觉宝典(精装)


科幻编年史:银河系伟大科幻作品视觉宝典(精装)

作  者:[英]盖伊·哈雷

译  者:王佳音

出 版 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定  价:278.00

I S B N :9787514617283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宇宙科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科幻编年史》涵盖1818年至今200年科幻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28种作品形态、35种科幻类型的超过2000种作品,几乎收录了所有重要科幻作品的基本信息。这里既有好莱坞大片,也有小众邪典;既有漫威、日漫,也有图像小说;既有休闲读物,也有文学经典;既有动画片,也有网络游戏 ……全书3175幅插图,其中约2000幅是出版物封面、影视海报等,还有约1000幅插图、剧照、人物头像等。本书用信息图呈现重要科幻作品的年表、故事概览等,图文并茂,既美观又便于查看,是每一位科幻迷的必备珍藏。 

 

TOP作者简介

盖伊·哈雷(Guy Haley),科幻作家与评论家,英国科幻与奇幻杂志《特效》的副总编辑,曾主编游戏杂志《白矮人》和科幻杂志《死亡射线》,著有《战锤40K:黑暗帝国》、《现实36》、《欧米伽点》和《火星战士》等20多部科幻作品。

TOP目录

序(史蒂芬?巴克斯特)

引言

使用指南

第1章:科幻早期:一种文艺类型的诞生(1818—1919)

第2章:通俗岁月:科幻的“黄金时代”(1920—1949)

第3章:原子时代:科学的奇迹与危害(1950—1969)

第4章:黑暗未来:世界末日与太空战争(1970—1989)

第5章:继续冒险:现代科幻(1990年后)

著名的宇宙飞船

科幻作品年表

科幻作品类型

撰稿人

图片来源

 

TOP书摘

(更多内页请见试读文件)

引言

 

尽管有争议,但科幻这种题材最能带给人兴奋及愉悦感,没有其他故事叙述方式能像科幻一样流行至今,并对我们的文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许你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科幻迷,但回忆一下你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电视节目,或玩过的计算机游戏,无论你是谁,你最钟爱的某些娱乐活动一定会在这本书里被提及。

开始阅读本书前,我们自问一下:何为科幻?答案貌似简单,事实上却很难明确表述出来。以下是我们所下的定义:

科幻是一种虚构类型。它的叙述动力在于那些不可能的、不真实的,或是发生在未来、过去或是二度创造的世界中的事件、科技或社会。因现实性、可能性、概率性及作者创作意图的不同,这种类型作品展现出不同的特征。科幻与其他奇幻恐怖类的“荒诞派”作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科幻作品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之上。由理性带来的科学是可推测的——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从唯物主义世界观来看又是可以解释的。这并非要借助超自然力量(尽管在一些情境中超自然元素与科幻是并存的)。科幻可能是披着伪科学虚假外衣的纯粹幻象,但只要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魔法创造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就无可厚非。这样看来,《绝世天劫》(Armageddon,关于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和《哥斯拉》(Godzilla,讲述一只因核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的巨兽)都是科幻,尽管前者是可能发生的而后者则绝无可能。两部电影都可被称为科幻作品是因为两者的叙事语言都是科学语言。

关于科幻,一直存在着某种偏见。主流评论家会说诸如《1984》、《末日危途》(The Road)或《人类之子》(Children of Men)并非科幻。这种说法的评判标准似乎是这些作品为“好的艺术”,而“好的艺术”不可能是科幻。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曾把科幻这种文体描述为“太空中会讲话的乌鱼”,尽管她的作品几乎都是科幻。我无法理解她究竟为何如此羞于与科幻为伍。

科幻作品涉猎之广使其受到了最多的指责。它可能陶醉于荒唐的现实逃避主义——例如《恐龙战队》(Power Rangers),尽管它根本称不上“好的艺术”,但孩子们却看得津津有味。

关于科幻与未来的关系,还有一个巨大的争议。科幻并非要预言未来,而且科幻世界日新月异,尽管看起来似乎正好相反。科幻作家们预知未来独特科技的例子屈指可数,比如20世纪早期的科幻作家们几乎完全忽略了计算机将带来的冲击。科幻并非预言,“假设……将会怎样”只是其惯用手法。

然而,科幻又的确对未来有影响力。

科幻是时代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的未来是有关核导弹和管道吸烟工程;20世纪60年代的未来充满了对登月和自由恋爱的渴望;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则幻想着整个世界被邪恶的公司所操控或被核灾难洗劫毁灭。尽管科幻的内容相对偏狭,却很有价值,它在现世面前竖起一面镜子,因此是一个时代真实的写照。但科幻并不一定要严格遵循某个时代的规则,反其道而行可能更有成效。因此最出色的科幻作品具有无穷的力量。当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写《1984》时,社会还没有完全感受到极权主义所带来的恐怖。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笔下的莫洛克人(Morlocks)和埃洛伊人(Eloi)正是对19世纪90年代社会不公的控诉。美国银幕上不同种族之间的爱情之吻第一次出现在《星际迷航》中。通过对现实或夸大或简化的描写,科幻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相,并以此为大灾难的发生做好预防措施。  

科幻对世界的这种大胆绚丽的描述给真正的科学家以灵感。我们常常听到科学家或技术专家说:“我在一期科幻节目中看到过这个,我就想该怎样把它做出来。”《星际迷航》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多亏了它,我们拥有了手机;甚至多亏了它,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心灵运输及超光速旅行。同样,假设我们征服了另一个星球,许多科幻作品已经探讨过我们在那个星球上如何生存的问题,甚至如果我们遇见一个外星人,科幻作品也在许多场景中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应对(正如某些阴谋论者别有用心地宣扬的那样)。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这个宇宙中孤立无援,我们愿意作好准备。在世俗社会中,科幻为那些神秘现象留有一席之地,它是西方现代社会思想和精神的花园。

有时科幻也像一枚烟雾弹,给作家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

然而这种艺术类型并非完美无瑕,其狭隘性常常为人诟病。它排除异已、思想狭隘,是西方男权社会的思想产物。它并不精美,单纯幼稚,并且让人分神。即便如此,它仍精美绝伦、令人愉悦。   

也许你已经意识到,科幻是一个宽广的领域,内含许多子类型,我们不可能尽述。因此我们竭力提供一种概观,一些能说明科幻历史、宽度及影响力的事物。省略的部分必然存在一些主观性,但很遗憾地无法避免。

科幻可能不会给出预言,但我们愿意如此预言它——当未来的学者们回顾这些科幻作品时,会将它们当作20世纪、21世纪文化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加入我们吧,我们一起在这一题材的前世今生中做一次神奇漫游,它所描画的未来将会让我们大饱眼福。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560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铜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9.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