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阿波罗的天使:芭蕾艺术五百年
阿波罗的天使:芭蕾艺术五百年


阿波罗的天使:芭蕾艺术五百年

作  者:[美] 珍妮弗·霍曼斯 著

译  者:周晓宇 杨菁 吕本明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定  价:198.00

I S B N :9787213091407

所属分类: 艺术  >  戏剧舞蹈  >  艺术舞蹈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芭蕾的历史可上溯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之后,芭蕾辗转流传至法国宫廷,在法王路易十四的推动下,奠定了芭蕾基本舞步和手势动作的雏型。此后,芭蕾一路穿行于欧洲各地宫廷,深受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时代、浪漫主义,以及布尔什维克、现代主义、冷战等各种主义和社会变革的浸润……时代变迁给芭蕾烙下了深刻印记。此后,法式、俄派、英风、美流各有面目,各自精彩。

  芭蕾是存在于记忆中而非历史中的艺术:舞码的数据库不在书页中,不在图书馆里,而是在舞者身上。于是,作者不只阅遍各类文献,更亲访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与前辈舞星,将芭蕾放进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中,透过描绘政治、经济、社会等时代脉动,详述芭蕾的沿革与流变。同时,作者尝试着客观评析芭蕾的技巧、编舞和演出,生动刻画历届艺术家对芭蕾所作的演绎和创发,大胆为历史下脚注。

  作者将芭蕾在意大利、法国的发轫、传承、流转、发展,在俄罗斯与美国的大放异彩,尽显于融故事与考证为一体的流畅优雅行文中。第yi部分“法兰西与芭蕾舞的古典起源”,讲述了芭蕾在法国和意大利的发轫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东方荣光:俄罗斯艺术世界”呈现了芭蕾流入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华彩诗篇,重点讲述了俄罗斯芭蕾舞团和美国几大芭蕾舞团的光辉岁月。

  本书是首部芭蕾舞艺术文化全史。作者以60多万字的篇幅,详细叙述了芭蕾的发轫、传承、流变和发展,第yi次完整呈现了芭蕾艺术的文化历程。芭蕾艺术深受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影响,从最初的宫廷礼仪发展成为一门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高贵艺术。作者将芭蕾置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艺术的广阔背景下进行研究,揭示出芭蕾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信仰与社会文化的象征符号。本书是公认的芭蕾艺术文化史的开拓性巨著,论述详实、考证严谨、行文典雅,是了解西方文明史的一部佳作。

 

TOP作者简介

  珍妮弗·霍曼斯(Jennifer Homans),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纽约大学现代欧洲史博士。早年是一位专业芭蕾舞演员,曾在北卡罗莱纳州艺术学院、美国芭蕾舞剧院及美国芭蕾舞学校学习,在芝加哥抒情歌剧院芭蕾舞团、旧金山芭蕾舞团和太平洋西北芭蕾舞团表演。目前她还是一位卓越的舞蹈艺术与文化学者,为《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书评》和《澳大利亚人报》撰稿,还是《新共和》杂志的舞蹈评论家。

 

TOP目录

引言 大师与传统

 

第一部分 法兰西与芭蕾舞的古典起源

 

第一章 热衷舞蹈的君王

第二章 启蒙运动与情节芭蕾

第三章 法国大革命与芭蕾

第四章 浪漫主义幻想与芭蕾舞女演员的崛起

第五章 斯堪的纳维亚正统:丹麦之风

第六章 意大利异端:默剧、炫技以及意大利芭蕾

 

第二部分 东方荣光:俄罗斯艺术世界

 

第七章 沙皇之舞:俄罗斯帝国的古典主义

第八章 东舞西影:俄罗斯的现代主义和狄亚基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

第九章 红色芭蕾的遗落流离: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

第十章 欧洲孤峰:英伦芭蕾之光

第十一章 美利坚百年舞影(一):俄罗斯人揭开序幕

第十二章 美利坚百年舞影(二):纽约舞台

结 语 大师已去,再无大师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TOP书摘

  然而,《王后喜剧芭蕾》首次明确表达的想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直至十七世纪,卓越的科学家、诗人和作家回顾学院的实验,依然对此充满敬意,特别是在三十年战(1618—1648)中欧洲重新面临暴力冲突之时。梅森神父的家位于巴黎皇家广场的米尼美修道院(Convent of Minimes),在十七世纪上半叶成了欧洲思想家的“邮局”。他动笔写过宫廷芭蕾,他的很多朋友和同伴,包括勒内·笛卡尔,也探讨了这一艺术形式,有时还尝试创作芭蕾舞剧。1649年,笛卡尔在去世前夕还将芭蕾舞作品《和平的诞生》(La Naissance de la Paix)献给了瑞典女王。在宫廷里,芭蕾舞依然占据核心地位:出生于佛罗伦萨的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Marie de Medici)每周日都要在住处举办芭蕾舞表演,并增加了宫廷的表演场次。她的儿子路易十三(Louis XIII,1601—1643)也舞技出众,热衷表演。

  但事情还是发生了变化。在路易十三时期,学院长期秉持的新柏拉图理想被一种更加有用的国家利益所取代。路易十三和他的强大宰相、红衣主教黎塞留(Cardinal de Richelieu)一起,着手将法国那些互不相干或互相征战的军队收编起来,整合到日益强大的法兰西国家麾下,并使国王君临天下,掌握绝对权力,于是芭蕾舞的含义和特征也随之改变——它不得不变。路易十三和黎塞留更加关心权力而非上帝,宫廷芭蕾也不再揭示宇宙秩序,而是彰显国王的伟大。就这样,《王后喜剧芭蕾》所蕴含的思想严肃性让位于一种更加夸张而谄媚的风格。这也将是芭蕾舞长期存在的一种面貌。

  路易十三创作芭蕾舞剧,设计服装,并常在宫廷表演中担任主角:他喜欢扮演太阳神阿波罗,将自己描绘为降临大地的神和万民之父。不过,路易十三宫廷的芭蕾舞剧一向既不沉闷,也不浮夸:其中掺杂插科打诨、男欢女爱和杂技表演的元素,包括稀奇古怪的猥亵场面和对宫廷流言蜚语的巧妙影射,这反而令剧目魅力大增,效果卓著。一名观看者抱怨说,大约有四千人试图挤进卢浮宫的大厅,国王发现自己的通道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人人都希望一睹国王的表演。现场常驻一群弓箭手,防止观众往里挤,有一次,王后因为无法穿过拥挤的人群而大发雷霆。

  当时,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剧场尚未出现,芭蕾舞通常是在宫廷、公园或其他大场地表演的,座位和布景都需要专门建造和设置。没有舞台,也没有舞台口抬高或框住演员——表演只是广义的社交活动的一部分。观众通常坐在露天看台般的阶梯上,从上往下观看芭蕾舞表演,最适合观看演员在场地中按照神圣的图形和图案移动队形的场景。因为没有静态的背景幕,也无所谓舞台两侧,舞台布景装在推车里,推进去放到演员身旁或身后。不过,到了路易十三时期,这个情况逐渐改变。在前卫的意大利布景设计师的影响下(很多人是工程师),舞台被从地面往上抬高了几英寸,并加上了舞台两侧、幕布、活板门、背景布以及用于将云彩和战车升到“天上”的机械装置。黎塞留对现场表演和写剧本很感兴趣,并于1641年在自己的宅邸建造了一座剧院。这座剧院后来得以翻修,成了巴黎歌剧院的发祥地。

  这些重大创新背后的想法很简单:要制造幻觉。现在有了改进,就可以制造更加宏大而魔幻的舞台效果,取得从现实和凡人的角度看起来不可能达到的效果,将演员,特别是国王本人,笼罩在一片充满魔幻感的气氛中。这一点非常关键。实际上,随着黎塞留想方设法提升国王的权威,国王的形象和肉体也开始变得日益重要。政治理论家们一度提出,法兰西只因国王而存在,而国王的肉体既是不可分割的,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认为,国王的肉体容纳着国土。在一位著名作家的笔下,国王是国家的头颅,神职人员是国家的大脑,贵族是国家的心脏,而第三等级(人民)则是国家的肝脏。这不只是一种理论上或形而上的提法:国王死后,他身体的各个部分——包括心脏、内脏——通常要作为遗骸赏赐给与君主关系亲近的教堂。在十七世纪,君主制是血统继承而非王朝继承的观点越来越得到强调,而国王的肉体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在政治和宗教上献殷勤的对象。理论家们宣称君权神授:他凭借血统和出身,已经更接近天使和上帝。

  没有任何君主比路易十三的儿子兼继承人路易十四(Louis XIV)更强调对国王肉体的尊崇。小路易对舞蹈的热衷在国王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这也不是偶然的。从1651年他十三岁初次登台开始,到十八年后的1669年在《动植物芭蕾》(Ballet de Flore)中最后一次亮相为止,路易大约参加了四十场重大演出。路易天生拥有比例绝佳的身材和一头漂亮的金发,他的家庭教师曾称之为“几乎天神般的外表和身姿”——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上帝的标志,路易自己也这么觉得,同时他也勤学苦练以开发天生的身体禀赋。每天上午,在起床仪式结束后,他就退回到一个大房间里,练习跳马、击剑和舞蹈。指导训练的是他的私人芭蕾舞老师皮埃尔·博尚(Pierre Beauchamps),二十多年中每天都和国王在一起训练。路易长时间排练芭蕾舞,有时甚至晚上回去练习,直到深夜方止。

  路易对芭蕾舞的兴趣并不只是年轻人的放纵,这也是国家大事。据他本人后来回忆,这些表演讨好了他的朝臣,也俘获了人民的心智,“也许,甚至比赏赐礼物和做善事更加有效”。在狂欢节和宫廷娱乐场合,他甚至颠覆(也因而提升)自己的国王形象,扮演滑稽角色,比如怒汉或醉鬼。不过,他的绝对信心和远大志向,是通过严肃高尚的舞蹈充分表达出来的:在《时间芭蕾》(Ballet du Temps,1655)中,所有的时间都聚在他的统治下;在其他节目中,他扮演战争、欧洲或太阳,还有最出名的太阳神阿波罗(他一身古罗马装束,饰以羽毛,象征着权力和帝国)。路易后来出现了发热和头昏症状,据推测是由于过度紧张的练习引起的,这迫使他停止了表演,但他对宫廷表演的关注度依然不减。比如,在1681年的头几个月内,对于场面宏大、服饰华美的戏剧表演《爱的胜利》(Le Triomphe de lAmour),他就出席了不少于六次彩排和二十九场正式演出。

  路易为什么如此深爱芭蕾?路易十四统治期间,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而古典芭蕾也作为一种具有充分表现力的戏剧艺术崭露头角。要准确地描述两者的关系——这种关系确实存在,我们必须去了解路易的早期生活,以及他的宫廷的特质。在路易十四统治下,舞蹈远不止是一种展示王室富裕与权力的生硬工具。他将舞蹈融入宫廷生活,舞蹈成为一种贵族身份的象征和必备要求,被贵族根深蒂固地内化吸收,以至于芭蕾艺术将永远与他的统治紧密关联。正是在路易十四的宫廷里,王室演出活动与贵族社交舞蹈才得到提炼和完善;也正是在他的支持下,支配古典芭蕾的规则和惯例得以出现。

  ……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