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转折时代:报纸覆盖下的美国五十年
大转折时代:报纸覆盖下的美国五十年


大转折时代:报纸覆盖下的美国五十年

作  者:[美] 茱莉亚·瓜尔内里 著

译  者:李瑞

出 版 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4115379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印刷术及造纸技术扩大了纸媒的影响力,媒体开始左右人们的生活;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的城市格局,社会阶层悄悄发生了变化;移民文化融入了美国主流文化,城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城市的蓬勃发展成为美国繁荣发展的缩影,并默默地影响着美国的未来。

TOP作者简介

  茱莉亚`瓜尔内里,美国社会与文化史学家,耶鲁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研究员,并在该学院教授美国文化史,其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史。

 

  李瑞,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曾参与编纂《大学英汉实用翻译教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辞典》等图书。

 

TOP目录

序言/ 001

  商业化的新媒体领域 / 005

  见证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幻 / 009

 

第一章 公共对话与商业运作的wan美结合/ 017

  工业变革引发的传播效应 / 019

  大众角色的颠覆 / 025

  文化城市的塑造 / 037

  商业影响力的较量 / 045

第二章 都市时代和消费者社会/ 055

  庞大的女性消费群体 / 060

  产品与服务:从阶级分明到阶层融合 / 063

  生产型转向消费型 / 077

  服务于大众市场的媒体 / 082

  塑造现代男女的灵魂 / 089

第三章 时代赋予的城市精神/ 105

  城市文化的蜕变 / 110

  见证城市的发展历程 / 119

  进步时代下的城市改革 / 126

  开放的社区 / 133

  城市的品牌 / 141

第四章 区域经济的发展/ 149

  区域经济的兴起 / 153

  独特的经济互动模式:郊区连接城区 / 164

  小城居民的“都市化” / 169

  向外延伸的经济触手 / 175

第五章:辛迪加推动下的quan球化/ 197

  密尔沃基的全新定位 / 202

  报纸的全国化 / 208

  移民人口的“美国化” / 214

  悄然而至的辛迪加模式 / 219

  寻求平衡:构建新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 / 226

  

后记/ 233

注释/ 247

 

TOP书摘

精彩语录:

  1.报纸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参与了历史;报纸不仅是信息的仓库,也是变革的工具。

  2.这本书带领读者走入独家新闻的多彩世界,它在娱乐读者的同时,也让读者领略到如何应对这个充满未知和变化的世界。

  3.报纸作为城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在历史中留下了持久的印记。

  4.各项公民运动、商业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处在世纪之交的城市的多样性,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贯穿整个20世纪的报纸模式。

  5.不同的新闻类别常常会让读者觉得这些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让很多人感觉到新闻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试读:

  纽约市的发展进一步将这个城市分割成富人区和穷人区、种族聚居区和特别商业区。富裕的纽约人搬到越来越远的纽约上城区—一片越来越排外和单一的地区。由于新移民来到这里和亲人团聚,再加上曼哈顿街区的郊区人口,使得这里的人口迅速膨胀。从记者雅各布·里斯1890年所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下东区聚集着大量的意大利人、波兰人、犹太人和中国人。城市中非裔美国人居住中心从曼哈顿下城区转移到了面积更大的哈莱姆区,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地区从南向北延伸了35个街区,从阿姆斯特丹大道一直延伸到东河。在纽约市人口密集而又区分严格的行政区,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居民可能很少与其他社区的居民之间产生互动。

  在断断续续的发展过程中,纽约市的多个行政区和岛屿组成并融合成了一个更加一体化的大都市。宏伟的布鲁克林、威廉斯堡、曼哈顿和昆斯伯勒大桥将纽约人和东河连接在一起。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一系列建筑工程打通了桥梁、隧道和马路,为汽车的通行提供了便利。在某种意义上,更加便利的交通促进了城区的融合,人们可以轻松地游览城市中的不同区域。与此同时,扩张的空间带来了更加专业化的社区。比如:出身工人阶级的波兰家庭搬到日落公园;中产阶级的意大利人搬到了湾脊区;中产阶级的犹太人搬到了菠萝园,来自工人阶级的犹太人搬到布朗斯维尔。

  这座城市广阔的地域及其居民的多样性表明,居民们可能很难在这座大都市形成一个连贯的身份认同,也很难与数百万纽约人产生共鸣。即使密集的城市发展蔓延开来,这座城市仍然是如此的广阔,广阔到它依然拥有几乎所有类型的定居场所。在纽约,人们居住的地方有可能是史坦顿岛上的一处地产,也可能是皇后区的一个奶牛场,还可能是遥远的洛克威上的一个海滨避暑别墅,或是市中心高耸的摩天大楼。纽约成功地培养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并激发出居民心中对纽约深深的依恋之情。

  报纸充斥着纽约,通过读报,读者对这个越来越广阔的城市更加熟悉,人们感觉这个大都市就像是一个大村庄。19世纪90年代末,《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知名度达到了顶峰。每三个纽约人或者每四个曼哈顿居民手中就各有一份《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20世纪20年代,《纽约世界报》《纽约新闻报》和《纽约每日新闻》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公用语言。其他报纸则开辟了更加专业化、更有针对性的受众。例如《纽约论坛报》吸引了富裕的郊区共和党人;《纽约环球报》吸引了中产阶级女性和妈妈们;《晨报》也赢得了“洗衣妇公报”的绰号。来自工人阶级的保守派会读《纽约太阳报》;大多数商人会读《纽约时报》;知识精英们读《纽约晚报》。另外还有九份用外语发行的日报—四份德语版,两份法语版,捷克语、依地语和意大利语版的各一份。社区、种族、贸易、宗教和政治团体的周报也加入了进来。所有这些报纸都建立起并巩固了城市内的小社区。

  即使是zui大的报纸也没有覆盖到所有的城市居民,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会对纽约身份和社区产生一定的认识。但从《阿姆斯特丹新闻报》到《犹太前进日报》再到《纽约先驱报》,每一家纽约报纸都为市民展现了纽约市整体的风貌,以供纽约市民浏览、评判和保存。每份报纸都把自己的读者与更广阔的城市联系起来。出现在报纸上的城市和市民帮助纽约人在头脑中构建出一个大的都市,并在努力让自己生活的地方变得更有意义。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64

印  次:1

版  次:1

开  本:32

纸  张:轻型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