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我的寻根记
我的寻根记


我的寻根记

作  者:白先勇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4月

定  价:69.00

I S B N :9787559816467

所属分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我于一九四四年湘桂大撤退时离开桂林,就再没有回过山尾村,算一算,五十六年。“四明狂客”贺知章罢官返乡写下他那首动人的名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的乡音也没有改,还能说得一口桂林话。在外面说普通话、说英文,见了上海人说上海话,见了广东人说广东话,因为从小逃难,到处跑,学得南腔北调。在美国住了三十多年,又得常常说外国话。但奇怪的是,我写文章,心中默诵,用的竟都是乡音,看书也如此。语言的力量不可思议,而且先入为主,*先学会的语言,一旦占据了脑中的记忆之库,后学的其他语言真还不容易完全替代呢。

——白先勇

《我的寻根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白先勇经典作品集,怀抱着一份对文学、对故园的眷念,展示着白先勇个人色彩的文学、艺术轨迹和生命历程。文分三辑:第一辑小说,共8篇,收入《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与《谪仙怨》等,以及获郁达夫文学奖的*新作品《Silent Night》,篇篇皆是精品;第二辑散文,共9篇,收入《树犹如此》、《明星咖啡馆》与《第六只手指》等,满眼是乡愁与亲情;第三辑评论,共6篇,包括《与奚淞对谈三章》与《大观红楼》等,集结了近年来演讲、访谈、文论,可一窥文学大师的文学观与个人体验,也相当全面地呈现了白先勇这些年的文学活动。


TOP作者简介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近年来致力于两岸昆曲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与推广,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无名氏《白罗衫》,著有《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TOP目录

(代序)蓦然回首/白先勇

【小说:从东方到西方】

玉卿嫂

寂寞的十七岁

芝加哥之死

香港—一九六○

谪仙记

Danny Boy

Tea for Two

Silent Night

【散文:从过去到现在】

明星咖啡馆

《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

翻译苦、翻译乐:《台北人》中英对照本的来龙去脉

为逝去的美造像:谈《游园惊梦》的小说与演出

我的昆曲之旅:兼忆一九八七年在南京观赏张继青《三梦》

第六只手指:纪念三姐先明以及我们的童年

树犹如此:纪念亡友王国祥君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

父亲与民国

【评论:从当代到古典】

谈小说批评的标准:读唐吉松《欧阳子的〈秋叶〉》有感

我想文学最后还是一个“人”字:南方朔对谈白先勇(节选)

与奚淞对谈三章

昆曲的魅力 演艺的绝活:与昆曲名旦华文漪对谈

大观红楼

在当代接续古典:我心中的《牡丹亭》、《红楼梦》


TOP书摘

【白先勇谈文学】

※我在写作时是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看人、看别人、看人生的人。人生的沧桑或痛苦,恐怕是一直在那里的,那些是我个人的,也是我看到人生里别人也有的,我一写就写到那边去了,很奇怪的。……真的看破了就不必写了,就修行去了,我有些朋友他们就比我看得破,到了这个年纪,他们真的把人生看得很透,很超然。好像我对生死大关,对于情,大概还是没破。可能我在写作的时候是完全投进去的,而且我感到的、看到的,痛的时候多。

※文学不以大小分优劣。我借用王国维讲杜甫的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两个都好。因为人生的几个大题目都一样,就是生老病死,谁也逃不掉。其实人生最大的就是这个,可能外界的转变大起大落,但生老病死的定律,是注定的,谁也抵挡不了。

※“今朝呀鲜花好/朝朝呀落花飘/飘到哪里不知道/郎呀寻花要趁早啊/哎呀哎哎哟/郎呀寻花要趁早啊/今朝呀走东门/明朝呀走西口/好像那山水往下流/郎呀流到几时方罢休”(《东山一把青》的歌词)。如果没有经过战争、死亡与飘零,歌声里不会沉淀这种沧桑的情感。……白光是时代之声。就像邓丽君用歌声安抚了飘零到台湾的人,白光抚慰了战后中国受伤的灵魂。……白光的歌就是《台北人》的调子。她歌里的沧桑,就是《台北人》的沧桑。

※韩愈的古文运动,“文起八代之衰”,反对魏晋的骈文,可是骈文那么美,我宁愿看那个也不看韩愈,对“文起八代之衰”再打一个问号。如果我们的美文从魏晋再发展,而非韩愈的散文,从那些美得不得了的文字,发展我们的文学,不知会怎样?

※我对中国的话剧有批评,肢体语言不够美,没找到大方向,把西洋话剧照样搬来。有中国味道是要在血液里面的、骨子里头的,把中国传统都抛掉,不是中国人的,不适合中国的味道,洋腔洋调的。每一个民族的表演艺术都有绝活,代表整个民族最高雅的艺术,如意大利的歌剧、日本的能剧、英国的莎剧、希腊的悲剧,每一个国家都有古典、高雅的戏,中国选择什么剧种代表呢?最能代表的是昆剧,它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艺术家的锤炼,无论音乐、舞蹈都到了高雅艺术的境界。我有个法国朋友班文干教授,在巴黎大学专门研究中国文学、戏曲,收集中国戏曲资料,建立一个图书馆。法国人最能欣赏的是昆剧。法国人修养很高,以他的看法,昆剧最能代表中国的“雅乐”。

※历史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力是怎么来的呢?我是学西方文学的,有一点粗浅了解。最重要的恐怕是由于欧洲从十四至十六世纪重要的文艺思潮运动,即他们的“文艺复兴”。人们重新发掘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又将文明的种子经意大利撒播到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直接影响了西方文化后来的成就。从这一点我联想到中国。我在念书时就有一种希望,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文化也像欧洲那样来一个“文化复兴”,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和面貌,让全世界欣赏、了解和尊重我们的文化。这是我的渴望,相信我们整个民族这两个世纪以来也都有这种渴望。

※《红楼梦》创作于十八世纪,可它是超越时代的。今天再看它的结构、内容、手法,依然非常现代,不输于任何西方现代经典小说。现代小说技巧里所谓象征性、预言式、魔幻式,在《红楼梦》中都有。某种程度上,《红楼梦》就是一部象征主义小说。它的宇宙是神话的、象征的、超现实的,如书中的太虚幻境、女娲、和尚、道士;另一方面又是写实的,那就是贾府大观园。了不起的是,写实写得最深刻的时刻也是最象征的。一道菜、一件衣服、两块手帕都有象征,背后意蕴一层又一层。除却文学技巧,《红楼梦》讲哲学和宗教思想也讲得很深刻,中心主题是贾府兴衰也就是大观园枯荣,最后指向的是人世沧桑无常,“浮生若梦”的佛道思想。它将中国人的哲学以最鲜活动人的故事和人物具体呈现出来。《红楼梦》在我们民族心灵构成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488

版  次: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03.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