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生命的认知——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文集
生命的认知——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文集


生命的认知——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文集

作  者:南怀瑾学术研究会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定  价:56.00

I S B N :978752070790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哲学/宗教  >  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7年9月在苏州吴江庙港举办的南怀瑾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活动的相关文集。分四

部分,第一部分缅怀篇收录纪念会嘉宾致辞,缅怀南怀瑾先生;第二部分分享篇是第五届太湖国际讲坛的专题报告,内容

涉及儒释道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脑科学与人文、如何认知自我生命等;第三部分互动篇是南怀瑾先生生前提倡的身心修养与

家庭教育答问会的问答记录;第四部分述怀篇收录成都、峨眉、庙港纪念活动中所赋诗词。

TOP作者简介

 南怀瑾学术研究会成立于2016年,由苏州地方政府发起,首任会长为朱清时先生,名誉会长刘雨虹先生。主要从事南怀瑾先生的生平、事迹及一切学问的研究、发掘、搜集、整理、总结、编纂、出版,并开展有关学术活动、纪念活动、交流活动,以保护、继承和发扬南怀瑾学术文化遗产。

TOP目录

缅怀篇

肖军致辞

朱清时致辞

胡德平致辞

孔丹致辞

张连珍致辞

李光富致辞

陈知庶致辞

易智峻致辞

郑宇民致辞

 

分享篇

在第五届太湖国学讲坛的致辞 肖仲伟

生命再造 宗性法师

中医药在当代的价值与作用 陈凯先

大脑与人生: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洪兰

南怀瑾大师开放型学理思辨风范 祁和晖

儒释道:东方信仰的三块基石 裴钢

 

互动篇

身心修养与家庭教育答问会(选录)

 

述怀篇

南师:您还好吗? 宗性法师

二○一七年九月廿四日登大坪日记 心定法师

大坪祭 马宏达

和宏达兄《大坪祭》兼怀南师 宗性法师

山王庙凭吊 马宏达

南怀瑾老师逝世五周年感怀 朱荣徽

和宏达兄《大坪祭》兼怀南师 朱荣徽

丁酉中秋前一日,值怀师辞世五周年忌辰,记日前登峨眉大

坪事 方放

丁酉中秋缅怀南怀瑾先生示寂五周年暨诞辰百年 亓效亮

TOP书摘

……认知生命这个主题呀,当时定的时候大家也商量过,这实际上是一个大的领域,是一个大的课题,但是每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去走进认知生命的世界。我觉得今天可能更多地从学术这个层面去探讨这个题目。

今天我发现整个社会呀,很多人都很关注生命,但是,今天普通老百姓关注生命,他不去关注生命的本体或本质,更多的是关注生命的现象。因此,大家关注生命,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算命。我曾经去乘飞机的时候,有一个乘务员,她一直追着我,说:“大师呀,我找你有点事儿呀!”我说:“啥事儿,你天天在这个飞机上服务好,别坠机就行了。”她说:“不行啊,我碰到你一次不容易。”那我说:“你说吧,有什么事?”她说:“你会算命不?”我说:“我不会。”她说:“人家讲的,大师都会算命。”哎呀,我一听这话就不好往下说,那我说:“你讲吧。”她就讲,她讲了半天,生辰八字一报,我说:“你命挺好的。”她说:“你还没看呢!”我说:“我怎么没看呢,你都上天了,命还不好,谁还比你好哇!”她后来再也不找我了。

所以,我的个人的看法是什么呢?今天的人们,很多用算命的方式来关注生命,我觉得这个需要改变。算去算来,没有用的,还得自己努力。所以我后来也送给她一句话,我说我这个“大师”呀不是算命的大师,我把我自己叫什么呢,认命的大师。当然,首先哪,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大师,因为她在飞机上要加一个“大师”,我就没办法,顺着她这个路就去了。所以我呢,顶多只是一个认命的人。

那么,为什么呢?首先我就讲,生命这个现象是很奇特的,古往今来,东西方,从哲学从宗教,包括今天的科学,都在探讨这个生命的话题。哲学有哲学的概括,宗教有宗教的说法,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说法。但是,我个人,是这样看,尽管我目前是一个宗教的身份,但是我也不能说宗教这个结论就可以让所有人共同去接受。但是我觉得,不管是哲学的认知,还是宗教的认知,还是科学的认知,它们都是我们在生命探索这条路上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它们至少可以共存,大家可以互相借鉴,而不能用一种方法去否定另一种方法,也不能用一个角度去否定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共同从哲学从宗教从科学的角度来一起探讨,生命这一个奇妙的世界。

因此,我第一个想跟各位分享一下的是,不用总是关注生命的现象,而要关注生命的本体。因为,我们儒家文化里头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我们不能知道这个生命的根本,总是在生命的现象外面转,我们很多时候,容易迷失方向。特别是今天,这个转型期的时代或者社会。因为这一百多年来,整个国家和民族走过很多曲折的道路。所幸的是,我们现在这三十年,我们国家和民族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大家物质生活条件都非常好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好像比较充分,可以上月球去,可以下海底里面去。但是呢,我感觉今天我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唯独认识自己的方法不够,包括认识自己本来生命的根儿也不够,因此就造成我们大家今天在物质条件的冲击下,容易浮躁,容易没有方向,甚至有时候没有安全感。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轻型纸

加载页面用时:109.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