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2:文明的基因

作  者:杨照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0868873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系列(全13册)考察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清王朝结束数千年的历史轨迹,充分运用近百年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丰硕成果,以广泛的社会结构、社会思潮、文学艺术、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将那些被搁置在学术象牙塔的新知识、新方法一一呈现给普通读者。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

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

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

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TOP作者简介

杨照,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史硕士,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杨照现任台湾诚品讲堂与敏隆讲堂讲师,他的创作包括文学、历史、经典著作导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迷路的诗》《想乐》《永远的少年》《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寻路青春》《推理之门由此进》《呼吸》等。

TOP目录

总序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第一讲 中国古地理的基础

01 百年来中国历史研究的硕果- 002

02 百年来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超过以往两千年- 005

03 百年来中国古代史的关键点- 009

04 中国文明的主流来自周文化- 012

05 周人的遗产之一—— 世界观- 015

06 周人的遗产之二—— 宗法封建制- 021

07 周人的遗产之三—— 非表音文字- 025

08 周人的遗产之四—— 中国文明核心地理区域- 029

09 古代中国的人文地理- 033

10 古代中国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的互动- 037

11 一位被忽视的地理学天才- 039

第二讲 中国古文法的基础

01 与时间对抗的不朽文字- 044

02 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字系统- 046

03 中国文字的造字原则- 049

04 中国文字分成三类- 052

05 沿用至今的汉字文法- 055

06 文法没变,为什么我们还是看不懂古书? - 059

07 中国语文独特之处—— 数词和量词- 063

08 中文文法的内在简约性- 067

09 中文文法没有明确的时态变化- 070

10 中文文法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073

第三讲 中国文字与中国语言

01 从海伦·凯勒学习语言说起- 078

02 文字创造新世界- 082

03 语言和文字决定思考- 085

04 语言和文字,哪个更重要? - 088

05 文字在中国拥有更高的权威- 092

06 “文献中心主义”- 095

07 历史记录的“大传统”和“小传统”- 098

08 “文”与“言”的巨大差距- 102

09 何炳棣从“小传统”着手研究历史- 105

10 何炳棣的另一项研究- 109

11 最古老的中国典籍——《尚书》与《周易》- 112

12 克服语言与文字之间的巨大落差——《诗经》- 116

13 维系宗法制度——《周礼》- 119

第四讲 古代城市与城邦

01 拦在我们与历史之间的透镜- 124

02 透镜的例子—— 美国议会制与中国郡县制- 127

03 另一个透镜—— 系统化整理- 131

04 正确理解先秦时代的“国”- 134

05 古史中的“国”与今天的“国”迥异- 138

06 中国古代的城从何而来? - 140

07 谁是“国人”? - 143

08 “国人”从何而来? - 147

09 周朝的城与周朝政治运作- 149

10 爵制与西周向东周的转变- 153

第五讲 从封建到诸国

01 不要把历史人物看得太重要了- 160

02 寻找历史发展的其他因素- 162

03 周公是第一位真正的历史人物- 166

04 周公的伟大功绩- 169

05 封建的本质就是武装殖民- 173

06 周人的统治策略—— 分封- 176

07 周人的政治制度—— 昭穆制- 179

08 昭穆制的深远影响- 183

09 周人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186

10 周人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189

11 “氏”与“姓”的建立- 191

12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解读考古资料- 194

13 宗法制度中的父子关系- 198

14 总结:周朝的教化根基- 200

第六讲 王官学与诸子学

01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经历过层层筛选- 204

02 有效的历史知识需要历史学家的呈现- 207

03 历史学家必须不停追问- 210

04 为什么诸子百家出现于东周而非西周? - 213

05 诸子的源头—— 周人的知识创新- 216

06 西周到东周宗法关系的松动- 219

07 周幽王时期为何“诸侯不至”? - 222

08 封建宗法制的衰落与诸子的兴起- 226

09 儒家源于周人的王官学- 231

10 道家和阴阳家的王官学源头- 234

11 总结:从西周王官学到东周诸子学- 237

第七讲 重新认识孔子(一)

01 孔子与我的电影梦- 242

02 子路与我的电影剧本- 244

03 “君子死,冠不免”- 246

04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一)- 249

05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二)- 253

06 孔子及其弟子的性格(三)- 257

07 孔子的家世背景- 260

08 “三十而立”- 264

09 孔子的开创性—— 大胆的教育- 267

10 孔子的开创性—— 对学习的推崇- 270

11 孔子的开创性—— 对礼的全新阐释- 274

12 小结:孔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开创者- 277

第八讲 重新认识孔子(二)

01 孔子的时代—— 诸侯坐大- 282

02 孔子在鲁国的理想- 286

03 孔子的生平(一)—— 鲁国大乱- 289

04 孔子的生平(二)——大夫专权- 292

05 孔子的生平(三)——夹谷之会- 295

06 孔子的生平(四)——去鲁至卫- 299

07 孔子的生平(五)—— 困于陈蔡- 302

08 孔子的生平(六)—— 周游列国- 305

09 孔子的生平(七)——卫国内乱- 309

10 孔子的生平(八)—— 晚年归鲁- 312

11 孔子的快乐- 315

12 孔子的教导- 320

13 礼教的真义- 323

第九讲 重读《老子》

01 三支道家对“道”的不同理解- 328

02 老庄有别- 332

03 《史记》关于老子记录的糊涂账- 335

04 《史记》中的好几位“老子”- 338

05 老子年代的错置与楚文化- 341

06 考证《老子》年代的五种方法- 344

07 老子论“道”- 348

08 老子论“自然”- 351

09 老子的生存之道- 354

10 老子的处世法则- 357

11 老子论“圣人”- 361

12 老庄结合- 365

13 《老子》是不折不扣的“乱世之书”- 367

14 老在庄前还是庄在老前? - 371

第十讲 重读《庄子》

01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76

02 先理解庄子的时代背景,再读《庄子》- 379

03 《庄子》的风格- 382

04 《庄子·天下篇》的惠施十条(一)- 385

05 《庄子·天下篇》的惠施十条(二)- 389

06 理解名家,更能理解《庄子》- 392

07 庄子的名实之辨(一)- 394

08 庄子的名实之辨(二)- 398

09 庄子的名实之辨(三)- 401

10 回头再问庄子是谁- 403

11 庄子哲学的重点- 407


TOP书摘

正确理解先秦时代的“国”

由重重透镜看过去,长期被扭曲,很不容易看清楚的历史现象之一,是周朝的“国”。古史上的关键事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而这一事件又是从春秋就开始的国与国争斗兼并的最高峰。东周开端时,封建制的体系里有几百个“国”,然后“国”的数字一路减少,到公元221 年,只剩下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那就是“秦”。

但“国”是什么?“国”长什么样子,我们真的知道吗?想到“国”,讲到“国”的时候,我们心中很自然地浮现的图像,是疆域国家,也就是可以在地图上画出每个“国”的领域,“国”与“国”之间有疆界,从这里到那里属于这“国”,过了这条线,则属于那“国”。

关于战国时期,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也几乎都知道这“七雄”是秦、齐、楚、燕、韩、赵、魏,还知道这“七雄”的地理分布,秦在最西边,齐在最东边,楚在最南边,燕在东北,韩、赵、魏则是从原来的晋分出来的,处于中间偏北的区域。

但往前推,推到春秋时期,有一个相应的代表性名称,是“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的概念,其实和“战国七雄”决然不同。

“七雄”指的是当时仅存的几个主要的国家,“五霸”说的却是五个人——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七雄”可以用地图概念标示出来,这七个“国”差不多就覆盖了当时的中国。但“五霸”不是,“五霸”的政治势力,不是疆域式的。

这中间牵涉了从春秋到战国,很不一样的“国”的形态。那个时代,有很多“国”错落分布在这块地方,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国”的所在,但“国”与“国”之间没有明确的国界。

过去一百多年间,有过几位真正下苦功的学者,如顾栋高和陈槃,他们将先秦史料彻查过,一条一条比对,想办法还原画出古地图来。他们找到了许多春秋时期有记录的“国”,在地图上把它们标记出来,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修正观念,那就是春秋的“国”数量惊人,在数百之谱。

然后到了1943 年,侯外庐先生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国”的新理解—— 城市国家说(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这是什么?侯外庐主张从西周到春秋,文献上所提到的“国”,其实就是一个“城”,是一个“城”的体制,而不是常识中有领土,领土中有村镇分布的形态。

侯外庐提出的意见,在中国撼动不了根深蒂固的传统看法,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反而是在日本,有两位研究“东洋史”(日本人对中国历史的称呼)的学者,受到了启发,并借鉴西方古希腊的历史,差不多同时进一步发展了“城邦国家说”。

这两位学者,一位是贝冢茂树,另一位是宫崎市定。他们从中国古代史中划分出一段特殊的“城邦时代”。从西周到春秋中期,中国分成许多单位,每一个单位,诸侯之“国”和大夫之“家”,是一个个独立的城,借由封建制让这些独立的城联结起来,构成了周朝的政治系统。

《战国策·赵策》中记录了一句话:“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这句话显示到战国时代,人们仍然留有对于之前“城邦时代”的记忆,而且清楚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与之前时代的差异。

我们当然不必认真相信古代有“万国”,“万”只是用来形容数量众多的概数。和战国时相比,原来的“国”数量一定是极多的。《逸周书·世俘解》中记录武王伐纣,一共灭了99 个“国”,自动臣服的有652 个“国”。古文献里也多次提到,武王第一次发兵翦商时,大会孟津,来了“八百诸侯”。这些数字,都显示了那个时代的“国”一定不大。对应《战国策·赵策》中的说法,那么一个“国”的规模,是每一边几百米的墙围出来的城,城里住着顶多万人左右的居民。

这样的主张,在后来出土的周朝考古遗址中,进一步得到了证实。例如1998—2000 年在河南焦作挖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北边的城墙长295 米,另外三边都是270 米长。城墙的高度约9米,城基最宽的地方有5 米,城上方则大约3 米。

综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我们能够重新整理这一段古史。之前提过,新石器晚期,可能在夏人手中,有了夯土技术的突破,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城墙工程。夯土需要动员大量人力,也就同时促成了中国国家组织的第一步关键扩张。早期的夯土城墙规模较大,周朝以后的,反而变小了。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

早期只有少数掌握特殊动员能力的部族,才有办法筑城。筑城是一件少有的大事。能组织、安排筑城的部族,拥有高阶的统治地位。然而随着夯土技术的普及,再加上统治形态的改变,到了周朝,筑城已经不再是多么稀奇、多么了不起的事了。较边缘的地方、较少的人,都知道如何筑城,都有能力为自己筑一座城。这种条件下筑起的城,规模就不会那么庞大惊人了。于是,有一个时期,在中国这个地域范围内,大家竞相筑城,两三百年间,绝大部分聚落都重新规划了自己的居住区,改造为以“城”为中心的居住形态。

周公是第一位真正的历史人物

从人物的角度看中国上古史,会有特殊的困扰。中国古代史中的许多人物,明显介于神话与事实之间。关于他们的种种描述,一来出现得很晚,二来和更实证的考古资料对不上。三皇五帝,尧舜禹汤,关于他们的故事,有太多不可信的部分,还有更多根本无从验证的部分。将来还会仔细说明,这些上古人物,大部分都出现于战国时代,来自战国特殊思想环境中的想象,我们没有道理把他们直接视为古代史实。

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到周公之前,中国历史的主要动力是群体性的,那样的环境还没有足够的条件让个人能够发挥较大的力量与关键的影响。因而在周公之前,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探究理解,也就应该相应地以集体、群体的眼光,看部族之间的互动,看集体文化的成就与突破。自新石器时代之后,我们看一个个“文化”,无法更细致地去看一个个人。我们无法认识个人,只能认识他们群体生活所留下来的遗迹。

钱穆的看法,写在《周公与中国文化》这篇文章里。对于他的看法,我们可以有一些补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我们能够理解,要让个人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政治体系。在原始氏族环境中,政治权力的安排方式基本是集体共权式的,部族内部成员的权力分配相对平均,没有高度的层级划分,在大家权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不会有后世认定的“人物”,也就不会有“人物史”。缺乏权力机制与结构,让一个人能够做出改变众人的事。不能影响众人、改变集体,也就算不上是“人物”。

依照钱穆的说法,中国历史发展到了周公的时代,才有了让“人物”崛起的成熟条件,所以可以把周公视为第一位“历史人物”。除此之外,以周公作为第一位“历史人物”还有另一个理由,那就是我们对于周公的史料掌握,远超过在他之前的任何人。换句话说,我们相对比较有把握能将周公视为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组后世拼凑起来的“神话”。

《史记·殷本纪》中罗列了商朝诸王的名字,其中大部分名字又在甲骨文中出现,证实了他们的存在。然而从《史记》到甲骨文资料,我们能得到的,毕竟只有名字,顶多加上一些零星的事件,不足以勾勒出一个“人物”。没有足够资料让我们理解这个人一生中究竟做了哪些事,发挥过怎样的影响力。

周公不一样。文献史料上留下来的记载,比商王要多得多。例如从《尚书·金匮》中,我们能够看到他在哥哥武王重病时的反应——向天祝祷,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哥哥的性命,那是一种“人”的反应,留下了从“人”的角度来认识、理解的空间。

更重要的,还有庞大的周朝金文材料。这些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最坚实、最可信的周朝记录,经过几百年金石学到古文字学再到考古学的多方考证研究,可理解的周朝金文到今天已经非常丰富。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32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