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

作  者:[美] 卢汉超 著

译  者:段炼 、吴敏、子羽

出 版 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定  价:86.00

I S B N :978720310466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霓虹灯外》是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著作。本书梳理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转变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上海各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层次,并以人力车夫为例,描摹了移民群体在当时的生存状态。通过对上海棚户区及石库门里弄的生活场景再现,卢汉超对上海中下阶层市民的居住空间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和细致的描摹,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近代上海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全方位展现了传统力量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非凡韧性。


TOP作者简介

  卢汉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历史学博士。现任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艾伦人文学部教授。曾在纽约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院校任全职或客座教授, 并任中国留美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历史评论》主编、美国福特基金会和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评审、上海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城市史。主要中英文著作有《赫德传》《霓虹灯外》《叫街者》《一个共和国的诞生》等,其中《霓虹灯外》获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叫街者》获美国第三世界研究学会塞西尔·柯里最佳著作奖,《一个共和国的诞生》获中国旅美历史学会最佳学术荣誉奖。


TOP目录

第一部    寻求都市梦

 第一章 到上海去

 第二章 人力车世界

第二部 立锥之地

 第三章 逃离棚户区

 第四章 小市民之家

第三部 上海屋檐下

 第五章 石库门后

 第六章 石库门外结论

 

附录1 一项对于上海居民背景的调查

附录2 被采访者情况列表

参考文献

致谢

译后记

索引


TOP书摘

导论

  近年来,上海近现代史越来越受到中西方学者的关注。在西方,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出版的各类有关上海的学术著作,其多样性和学术深度吸引了广大的读者。上海城市史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上海开埠前的状况到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从清代的道台衙门到会审公廨,从传统的行帮到现代的企业家协会,从公共卫生到高等教育,从巡捕房的建立到黑社会组织,从工人罢工到学生运动,从同乡会到社会歧视,从知识分子的类别到妓女的等级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像任何高质量的区域性研究一样,已发表的上海史研究著述所关注的都是超*上海城市本身的大问题,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

  对于海外学者来说,幸运的是他们对上海史的研究与上海本地学者几乎是同步的。1978年起,传统的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恢复。上海的研究人员努力延续了著名学者柳亚子(1887—1958)先生所领导的上海通志馆的工作。在这一形势下,上海研究已超*了以往的领域,已不再是简单的地方志类的汇编物了。上海史研究材料种类繁多,有专题历史资料、档案史料、回忆录、掌故逸事和老照片,还有一大批高质量的专著和论文。更重要的是,上海研究已成为国际性东方学中的一门显学。尽管在学术规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相互理解等方面,中外学者还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在上海史领域内的交流堪称一流。

  然而,在生动丰富的上海史研究长廊中,对上海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描述显然还不够。如果说人类历史的首要因素是人,而影响人类思想和活动的因素包括人在哪里居住和劳动,那么日常生活史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本书的意图就是描绘20世纪上半叶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注重一般居民区内每日的活动。

  上海这个繁华的城市是世界上*大的国际都市之一。它容纳了形形色色的人。虽然在大部分年份,上海的外籍人士还不到3%,但他们却来自世界各地,从流浪汉、妓女到外交家和暴发户,应有尽有。上海的中国人从某种意义而言也是外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是乡下人。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上海,希望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些移民可分为两部分:小市民(他们被这样称呼)和城市贫民。3/4 的城市住房是一种简单的建筑样式——里弄房子。从19世纪80 年代起的一个多世纪里,这儿是普通市民(即小市民)的住所。仔细观察这片极具特色的生活区域,这儿有超过一半的居民来自乡下——揭示上海中产阶级和中下层阶级的生活状况,就是本书的主题。像小市民一样,城市贫民也几乎全部来自乡下,在城市的贫民窟内生老病死,他们的生活也是我研究的对象。

  小市民和城市贫民的经历显示出了传统风俗、习惯的巨大影响力,这些“昔日的农民”逐渐融入了城市,适应了城市全新的、现代化的、西化的市民生活方式。作为关注的焦点,我注重描述上海城市里的小人物——至少在精英人物的眼中他们显得无足轻重——的日常生活,而精英人物的生活则非本书的重点。

  随着我的研究逐步展开,三个主要的问题出现了。虽然本书的研究是地域性的,但它所涉及的问题却与整个中国有关。当研究结束之际,这些问题已成了本书的理论框架。而本书的素材也围绕着这些问题铺陈展开,并检验一些理论问题的正确性。第1个问题是关于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特征:当中国人迅速地抛弃那种认为城市是乏味或危险的老思想,开始有了城市优越于农村的观念的时候,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是否真的如此现代化、如此成熟和西化了?上海是否成了与中国内地完全不同的异类?上海的商业文化是如何使局外者形成了对上海感到陌生而格格不入的概念?从这个问题又引申出了上海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上海人意味着什么?如果上海人有社区认同概念的话,这概念是否来自大家同住在那些拥挤的居民区?*后,作为关于近代化和认同感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还要讨论如何恰当地运用西方的观念去了解中国城市中日常生活的问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加载页面用时:4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