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童立方•节日里的中国:中秋(精装)
童立方•节日里的中国:中秋(精装)


童立方•节日里的中国:中秋(精装)

作  者:[中]孙亚敏

出 版 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34069819

所属分类: 少儿  >  少儿图漫  >  绘本/图画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导读

“春花秋月”“花朝月夕”,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大自然美的景象。

可是对中国人来说,“月”绝不是一个寒冷遥远的星球,而是一个有男(吴刚)、有女(嫦娥)、有植物(桂树)、有动物(玉兔)、有宫殿(广寒宫)、有故事的神话世界。月亮既是神仙,可以赐福给人类,又是人类的朋友,可与人进行心灵沟通。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远古的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自周朝起,中国帝王就有祭月礼制,后来又传到民间。此外,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对月亮就有细致的观察,发现农历每月十五总是月圆。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传统大节。太阳总是圆的,而月亮变动不居,

于是又给不同时节不同形态的月亮起了很多名字:朔、望、晦;上弦月、满月、下弦月……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的敬畏心理逐步减淡,观赏心态逐步加强。在对月亮的观察中,人们逐渐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加上这时正值秋收时节,五谷丰登,瓜果满架,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人们的心情是喜悦。到唐代,中秋节正式形成,赏月吟诗逐渐成为非常流行的活动。

宁静而朦胧的月夜,文人墨客一边赏月,一边思考:月亏而盈,盈而复亏,却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空。人生短暂,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样生生不息?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李白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亮纵览古今,还可勾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对故乡的回忆,正如那句妇孺皆能背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外,“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月光普照大地,背井离乡的人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面对共同的皓月,还是会产生心理共鸣:“海上生明

月,天涯共此时。”

在宋代,中秋已经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节日。但宋代外敌侵扰,山河破碎,中秋的节义有了不一般的内涵。国家领土完整叫“金瓯无缺”,金瓯是圆的,没有缺欠。“圆”在中华文化里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完整”“周全”“没有缺欠”。天上月圆之时,人们希望人间也圆圆满满:家人团圆、亲友团聚、民族团结。国破家亡之时,“团圆”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出来,人们把“拜月”的仪式和对“团圆”的期盼合二为一,使中秋节的习俗内涵变得完整而更富有意义。至此,中秋节变成了一个寄托相思之情、阖家团圆的日子,“团圆”便成了中秋节的核心意义。

中秋的节令食品,月饼,外形也是圆的,寓意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月饼的馅可以多种多样,但甜是主要的。因为在蔗糖和蜂蜜出现之前的农业社会,“甜”是人们非常向往的味道。所以,到现在我们还在用“甜”来表达好的日子:甜蜜蜜的生活。月饼的甜味体现了一个饱尝辛酸苦辣的民族,长期以来对生活,特别是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中秋,一个富有想象力和浪漫色彩的节日,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力量的节日,一个凝聚文化认同和爱家爱国情怀的节日。让我们在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节日中,好好感受生活的团团圆圆和甜甜蜜蜜吧。

 

TOP作者简介

孙亚敏。工作单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编审,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著作:儿童文学出版与推广、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儿童文学的教学实践,理论著作有《儿童文学中的老人形象研究》。儿童文学作家、儿童语文教师。曾为梅子涵老师的博士毕业生,在读博期间陆续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曾在出版社担任编辑,策划了“当代名家名作精粹系列”、“诺贝尔奖作家童书系列”“外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系列”“俄罗斯当代童话”“孙幼军童话”等书系。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9.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