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增订本)
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增订本)


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增订本)

作  者:章启群 著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丛 书:北大美学研究丛书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220108686

所属分类: 艺术  >  艺术史论  >  艺术理论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美学有三大理论遗产:第1是蔡元培、朱光潜等为代表介绍的西方的美学思想和理论;第二是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等为代表的立足于中国人美感独特性的美学理论;第三是以蔡仪、李泽厚、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其中以李泽厚等人的“实践美学”成就*高,影响*大,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学界的主流理论。“实践美学”与蔡仪和朱光潜的美学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截然分开。因为,“实践美学”是马克思主义这根藤上结出的瓜,李泽厚、朱光潜、蔡仪的美学在这个根本理论上是一致的。而从王国维和宗白华等人的观念和方法中,可能找到中国美学健康发展的正途,找到在真正学术意义上研究中国美学理论的不二法门。基于这种考虑,本书不是一种中国美学一百年的编年史,而只是把一百年来能够称作学术研究的中国美学著述梳理出来,勾勒一条大致的线索,以当下中国美学研究现状作为一种批判与反思的立足点,试图从中寻找中国学术发展的一种内在惯性和理念,为21世纪的中国美学建设提供一种历史的参照。因为,对于中国美学的很多问题,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很多方面,著者也在思考和探索之中。

TOP作者简介

章启群,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美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诠释学》《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新编西方美学史》《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等。

TOP目录

序: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性问题

上编

第一章 王国维的美学研究:在中西学术交叉口上的思考

第一节、西学与美学

第二节、中国哲学辨证:中国美学的基础

第三节、从“古雅”到“境界”

第二章 蔡元培的美学研究:以美育代宗教

第一节、中国哲学史的学术观念

第二节、西方美学:理论和历史

第三节、以美育代宗教

附:梁启超的“趣味”说和美育观

第三章 邓以蛰和滕固的美学研究:艺术的思考

第一节、邓以蛰的美学研究:艺术·诗·历史

第二节、滕固的美学研究:中国艺术史与美学

第四章 宗白华的美学研究:现代中国美学的体系意识、观念和方法

第一节、中国形上学及其最高境界

第二节、中国艺术的理想与特质

第三节、中国美学研究的独特方法

附:于民的“气化谐和”论

第五章 徐复观的美学研究:什么是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为人生的艺术——孔子的最高境界与音乐

第二节、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

第三节、究竟什么是中国艺术精神?——对徐复观观点的质疑

下编

第六章 “美是典型”说——蔡仪的美学研究和理论

第一节、《新美学》的历史唯物论

第二节、“美是典型”与“美的规律”

第七章 “物的形象”说——朱光潜“主客观统一”论的现代学术意识

第一节、“物甲”与“物乙”

第二节、思辨的与实证的

第三节、朱光潜美学与20世纪西方哲学

第八章 “积淀”说——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及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回归

第一节、从“自然人化”到建立“新感性”

第二节、《美的历程》

第三节、回归儒学

附录:北京大学美学学科史(1012—2012)

编外

一、“实践美学”为什么走向终结?

二、美学与新文化

小引

议题一:从“四部之学”到“中国美学史”

议题二:以美育代宗教

议题三:美学与“文以载道”

小结

二、美学的范式、问题和史料——一个论纲或断想

主要引用书目

再版后记

 

TOP书摘

序: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性问题

任何学科里的核心问题总是非常专门化的,能够真正讨论和回答这些问题的人被称为“专家”。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在一些学术的前沿问题上,只有极少数专家才有真正的发言权。就像只有少数专家能够真正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我们也不能要求人人都能够真正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因此,进行严肃的美学学术研究工作,在本质上说与研究物理学的前沿问题一样,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艰难的理论探索。学术研究离开专门化的轨道,就会泛化,也就是非学术化。

在美学领域,诸如“美的本质是什么”、“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等问题,都属于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不同于“我喜欢红颜色”、“我喜欢柴可夫斯基”、“我喜欢林黛玉,不喜欢薛宝钗”等问题。后者只是表述一种个人的爱好,无需进行论证。而对于前者的回答则是一种学术的探索。20世纪中国出现的所谓“美学热”,就是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大讨论,正是学术研究的一种群众运动,是非学术化倾向最典型的表现。[1]

中国学术研究的非学术化倾向至今仍未消失,只是变换了一些名目和花样而已,美学界的情况更甚。这仍然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大患。

1.

清理中国美学研究中非学术化倾向的根源,应该从检索20世纪中国学术的整体情况入手。

20世纪中国学术界有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几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大家、权威,都出现在50年代以前。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真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虽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中国的学术却辉煌灿烂。我们不仅看到以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所展示的崭新的学术境界,也看到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对传统学术所作出的精彩阐发。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可谓大师辈出,权威云集。仅哲学一科,即有胡适、洪谦、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熊十力、梁漱溟、钱穆、贺麟、宗白华、张岱年、王宪均、艾思奇等名家。这种群星灿烂、异彩纷呈的景象,在几千年的中国学术史上也不多见。

令人奇怪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大师和权威,中国学术似乎停滞甚至是倒退了。随着这些学术大师的自然逝去,有些学科的学术研究基本上终结了。有人把钱钟书的逝世说成是当代中国最后一个大师的消失,并非危言耸听。这些大师和权威至今仍然矗立在许多领域的峰颠。当下学人只能在这些前辈的阴影下徘徊、摸索。人们已经失去超越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而常常把接近这些大师和权威当成一种莫大的荣誉。

这种整整一代人落伍的原因,是当下中国学术研究非学术化倾向的总根源。这种带有全民族整体性的学术停滞和倒退的现象,应该是当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2]

中国学术的这种整体的状况决定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命运。

20世纪的上半叶的中国美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蓬蓬勃勃的景象。以蔡元培、朱光潜为代表的学者对于西方美学作了完整、系统的介绍。多种美学思想和理论渐渐成型,尤其是从王国维到宗白华的美学研究,已经勾勒出中国美学自身建设的大致轮廓。正如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开幕之前,已经奏出了有声有色的序曲。但是,在20世纪的下半叶,这种富有生机的景象被一种肤浅的、表面化的喧闹所代替。除了与意识形态相关的一种美学理论呈现出畸形的繁荣以外,其他的美学理论和思想几乎无学可谈。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美学大讨论”,虽然规模和声势不亚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大跃进”运动,然其学术意义大概仅仅能与80年代哲学界的“真理大讨论”相似。论战中有所谓“四大派”之分,实则只有一家(后来四大派的逐渐统一就是一个证明)。其代表理论就是“实践美学”。

因此,不难看出,20世纪的中国美学与整个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术命运几乎完全相同。

2.

中国美学研究非学术化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术与意识形态的缠绕。

从20世纪初的文化论争开始,中国学术界就出现了混淆学术与意识形态的现象。学术界的这种现象与中国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内在的关联。在面临亡国灭种的救亡运动中,任何学术的讨论都自然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纯粹的学术活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谓“问题与主义”之争,就是典型的学术与意识形态互相缠绕的一场争论。

学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难以否定的,两者在某种意义上难以分割。但是,学术与意识形态之间毕竟有着严格的界限。例如,我们把马克思的《资本论》称做学术著作,却不能把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称为学术论文。前者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典范,尽管它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而后者只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一种手段或工具。历史上有些意识形态的斗争具有真理的性质,不能一概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价值和意义决不能取代学术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20世纪下半叶,从批判胡适、胡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意识形态斗争几乎达到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程度。这样的论战文字具有什么价值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有些人把一些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政治宣传口号当作学术问题,而把一些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为正常的学术争论设置禁区,也把很多学术讨论导向误区......

3.

中国美学研究的非学术化倾向,还与学术研究的观念和方法问题有关。

自从19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以后,西方的学术、文化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转型与改造,就成为中国的传统学术在现实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其中人文学科的建设显得尤为艰难。就像“什么是中国哲学”(What is Chinese philosophy?)而不是“什么是在中国的西方意义上的哲学”(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China?)至今仍然是中国哲学界的困惑一样,“什么是中国美学”的问题,至今也横亘在我们艰难探索的途中。应该说,20世纪中国美学的第一个的问题,就是对于美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综上所述,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出现的非学术化倾向,主要是由于真正学者的断层,意识形态的干扰,以及研究的观念和方法的失误造成的。这三者之间也互有影响。由此可见,清理中国美学研究的非学术化因素,仍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至少需要一代学人的不懈努力。

从这个视角来回首一百年来的中国美学研究,我们的感受还会有“辉煌的历程”那样的自豪和骄傲吗?

余下还谈谈这本小册子的写作思路。

一百年来的中国美学著述难以尽数。不单单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美学热”,20世纪上半叶出版的美学著述也是洋洋大观。仅上海书店编纂的《民国丛书》中,就收录了除我们熟知的朱光潜的《谈美》、蔡仪的《新美学》之外,还有商务印书馆20年代出版的5种著作,即吕澂的《美学概论》《现代美学思潮》(从附录中知道他还出版了《美学浅说》)、黄忏华的《美学略史》、范寿康的《美学概论》、陈望道的《美学概论》等。已经出版的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研究著作约有几十种。这些著作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的基本史料进行了耙梳和述评,有很多真知灼见和闪光之处,但总体上关注学术外在的东西比较多。我的不同之处可能在于,这本小册子偏重于对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本身发展的内在研究。作出这样一种表述和评价,当然与我对于学术史的理解有关:我所理解的学术史,应当是提出真正的学术问题和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的历史,在这种学术的对话中展示学术本身的意义来。因此,学术史不是学术编年史,不是按照历史时间的先后把一些谈到美学的文字编排成列,或者把这些文字的作者的经历和现状进行现象的描述和介绍。

简而言之,20世纪中国美学有三大理论遗产:第一是以蔡元培、朱光潜等为代表介绍的西方的美学思想和理论;第二是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等为代表的立足于中国人美感独特性的美学理论;第三是以蔡仪、李泽厚、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其中以李泽厚等人的“实践美学”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学界的主流理论。“实践美学”与蔡仪和朱光潜的美学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截然分开。因为,“实践美学”是马克思主义这根藤上结出的瓜,李泽厚、朱光潜、蔡仪的美学在这个根本理论上是一致的。我认为,从王国维和宗白华等人的观念和方法中,可能找到中国美学健康发展的正途,找到在真正学术意义上研究中国美学理论的不二法门。而用这样的眼光来检视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界,我们发现,真正具有原创性的著作为数并不多,中国学者中对于“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内在涵义有真正认识和体悟者寥寥无几。

基于这种考虑,这本小册子不想写成一种中国美学一百年的编年史,而只是把一百年来能够称作学术研究的中国美学著述梳理出来,勾勒一条大致的线索,以当下中国美学研究现状作为一种批判与反思的立足点,试图从中寻找中国学术发展的一种内在惯性和理念,为21世纪的中国美学建设提供一种历史的参照。这就是我所要阐明的根本意图和目的。

我的这些想法在根本上与当下学界不会有很大距离,但在具体人物的思想和理论的评价及写法上,也许与现有的美学史著有些不同。之所以写成如此,是我认为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本来状况就是如此。这也算是一种“个性化”的写作方式吧。

一部真正的学术史的价值和意义,是在真正进行学术研究的人们的心灵和思想深处引起惊异和震撼,所谓会心之处不需多。因此,我不关注这本小册子拥有读者的数量,但却期待着真正的、严肃的批评。因为,对于中国美学的很多问题,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很多方面,著者也在思考和探索之中。

[1] 关于“美学热”的现象及其原因,可参见祝东力:《精神之旅——新时期美学与知识分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从思想史的角度,以独到的眼光和鲜明、犀利的文笔,对于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作了入木三分的分析和论述,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与美学研究的思想历程,同时也从一个角度揭示了中国当代思想发展的线索。这是目前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外部原因和条件所作出的最好的研究,是一本颇具思想深度的力作。

[2] 我认为,造成这个原因是多种的,有意识形态的因素,有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但是,最根本的还是“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观念的因素。彻底反传统的文化观念,影响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教育体制、文化传播、道德行为甚至审美趣味。在这种彻底反传统的过程中,不否认有些工作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则呈现出一种深远的历史负面效应。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68

开  本:16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69.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