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120年纪念版)(精装)
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120年纪念版)(精装)


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120年纪念版)(精装)

作  者:蔡元培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丛 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定  价:92.00

I S B N :978710015214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专题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伦理学史》全书分绪论、先秦创史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宋明理学时代四大部分32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并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本书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阐述了从孔子到王阳明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附录中列叙了戴震、黄宗羲、俞正燮三人的道德学说。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蔡元培所编《中学修身教科书》,如其例言所说“悉本我国古圣贤道德之原理,旁及东西伦理学大家之说,斟酌取舍,以求适合于今日之社会”。


TOP目录

中国伦理学史

序例

绪论

伦理学与修身书之别

伦理学史与伦理学根本观念之别

我国之伦理学

我国伦理学说之沿革

我国之伦理学史

第一期先秦创始时代

第一章 总论

伦理学说之起源

各家学说之消长

第二章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伦理思想之基本

天之观念

天之公理

天之信仰

天之权威

天道之秩序

家长制度

古先圣王之言动

皋陶

商周之革命

三代之教育

(一)儒家

第三章 孔子

小传

孔子之道德

忠恕

学问

涵养

君子

政治与道德

第四章 子思

小传

中庸

率性

结论

第五章 孟子

小传

创见

性善说

浩然之气

求放心

孝弟

大丈夫

自暴自弃

政治论

结论

第六章 荀子

小传(22)学说

人道之原

性恶说

性论之矛盾

修为之方法

礼之本始

礼之用

礼乐相济

刑罚

理想之君道

结论

(二)道家

第七章 老子

小传

学说之渊源

学说之趋向

道德论之缺点

因果之倒置

齐善恶

无为之政治

法术之起源

结论

第八章 庄子

小传

学派

世界观及人生观

理想之人格

修为之法

内省

北方思想之驳论

排仁义

道德之推移

道德之价值

道德之利害

结论

(三)农家

第九章许行

小传

义务权利之平等

齐物价

中学修身教科书

例言

上篇

下篇

蔡元培先生学术年表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伦理学史》


TOP书摘

  《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 120年纪念版)》:

  言诚者,含有神秘之智力也。然此惟生知之圣人能之,而非人人所可及也。然则人之求达于至诚也,将奈何?子思勉之以学,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弗能弗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言以学问之力,认识何者为诚,而又以确固之步趋几及之,固非以无意识之任性而行为率性矣。

  结论子思以诚为宇宙之本,而人性亦不外乎此。又极论由明而诚之道,盖扩张往昔之思想,而为宇宙论,且有秩然之统系矣。惟于善恶之何以差别,及恶之起源,未遑研究。斯则有待于后贤者也。

  第五章孟子

  孔子没百佘年,周室愈衰,诸侯互相并吞,尚权谋,儒术尽失其传。是时崛起邹鲁,排众论而延周孔之绪者,为孟子。

  小传

  孟子名轲,幼受贤母之教。及长,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学成,欲以王道干诸侯,历游齐、梁、宋、滕诸国。晚年,知道不行,乃与弟子乐正克、公孙丑、万章等,记其游说诸侯及与诸弟子问答之语,为《孟子》七篇。以周赧王三十三年卒。

  创见

  孟子者,承孔子之后,而能为北方思想之继承者也。其于先圣学说益推阐之,以应世用。而亦有几许创见:(一)承子思性说而确言性善;(二)循仁之本义而配之以义,以为实行道德之作用;(三)以养气之说论究仁义之极致及效力,发前人所未发;(四)本仁义而言王道,以明经国之大法。

  性善说性善之说,为孟子伦理思想之精髓。盖子思既以诚为性之本体,而孟子更进而确定之,谓之善。以为诚则未有不善也。其辨证有消极、积极二种。消极之辨证,多对告子而发。告子之意,性惟有可善之能力,而本体无所谓善不善,故曰:“生了为性。”曰:“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对于其第一说,则诘之曰:“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盖谓犬牛之性不必善,而人性独善也。对于其第二说,则曰:“戕贼杞柳而后可以为桮棬,然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言人性不待矫揉而为仁义也。对于第三说,则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哉?”人之为不善,亦犹是也。水无有不下,人无有不善,则兼明人性虽善而可以使为不善之义,较前二说为备。虽然,是皆对于告子之说,而以论理之形式,强攻其设喻之不当。于性善之证据,未之及也。孟子则别有积以经验之心理,归纳而得之,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人皆有之,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智之端也。”言仁义礼智之端,皆具于性,故性无不善也。虽然,孟子之所谓经验者如此而已。然则循其例而求之,即诸恶之端,亦未必无起源于性之证据也。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68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7.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