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红案白案
红案白案


红案白案

作  者:刘一达

出 版 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定  价:52.00

I S B N :9787569919387

所属分类: 文学  >  小说  >  按地域分  >  中国近现代小说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一块案板,切菜的叫红案,揉面的叫白案。两块案板合起来,就是一个传统的中餐厨房。于、彭两家,世代都是掌案板的大厨,两家在厨艺上较劲,在厨房外的人生大舞台上,也较着劲。从老佛爷的御膳房到李鸿章的私人大厨、从王爷家的后厨掌*人到公私合营后老字号饭庄的领导,你方唱罢我登场。

 

《红案白案》以当代人在老屋中寻宝为线索,抽丝剥茧,讲述了于、彭两个厨师大家族一百多年的恩怨纠葛。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营造了一种令人信服的氛围。作者以虚实交错的笔法,从容的叙事手法,严谨的故事链条,构筑了一个具有北京特色的典型文学空间。

 

TOP作者简介

刘一达,1980年开始从事写作,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14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等称号。其创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京味儿风格,深受读者喜爱,被读者誉为京味儿文学的“掌*人”。

 

其创作的多部作品屡登图书畅销榜、中国好书榜,另有三部作品入选北京阅读季“首批百部北京主题推荐图书”、北京市“京味语言进校园工程”。

作为我国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老师自身有着浓浓的读北京、游北京、爱北京、讲北京情怀。北京人、北京人的生活,以及北京的城砖、城墙和城门、名人故居、老字号、大杂院、王府……所有这一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聚焦在作者眼中、浓缩在作者的笔下。

TOP目录

第一章/001

第二章/011

第三章/023

第四章/035

第五章/047

第六章/059

第七章/073

第八章/081

第九章/091

第十章/103  

 

……

 

第三十二章/407

TOP书摘

红案白案,这个“案”字,会让您立马儿想到血哩呼啦的谋杀案。其实,红案白案的这个“案”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特指切菜或做面食的案板。

中华饮食博大精深,灶上灶下分工明晰,但大体分为炒菜和做面食的两工。按北京话说,所谓红案儿,就是专门炒菜的,白案儿呢,就是专门做面食的。但念的时候,一定要加儿化韵,说成红案儿白案儿。

这个“案”字,跟案件或案子是两码事儿。不过,您看到的这本书,红案白案的两层意思都含在里头了。换句话说是红案和白案里的案情。

老北京人管餐饮业叫“勤行”。早年间,入勤行学徒,您首先得认案儿。跟着红案儿师傅学,您这辈子就只能在灶上掂炒勺,跟着白案儿师傅学,那您就要跟面食打一辈子交道了。没辙,这是行里的规矩。

红案儿跟白案儿,虽说都在一个厨房里练活儿耍手艺,但红白分明,各走一经,通常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案板是死的,人是活的。案儿上的手艺是高是低,一动筷子就能见分晓。人心却隔着肚皮,它什么样,您拿显微镜也瞅不出来。

于宗信倒霉就倒霉在案儿上了。因为当初学的是白案儿,所以他认准了这辈子得吃这碗饭,别的工作他压根儿就没走过脑子。当然,他的脑子也不会拐弯儿,因此他在老字号饭庄德兴楼干了大半辈子白案儿,也受了几十年的委屈。

他的头脑透着简单,很长时间也弄不明白,他干的是白案儿,但在他脚底下使绊儿的偏偏是红案儿上的彭长霖。直到快退休了,他才醒过昧来,敢情于家和彭家是世仇。他跟彭长霖的恩怨,从他们的老祖那儿就结下了。

不过他也为此犯起糊涂来,虽说他们的老祖当年都是宫里御膳房的厨师,专门侍候乾隆爷的,宿怨也是那会儿留下来的。但是到彭长霖和于宗信这儿,已然有七八代了,干吗还要纠缠那些历史的恩怨呢?

于宗信不会想到彭家到现在还保留着家谱,而且代代相传的祖训,明明白白写着自己的仇人是谁。祸根也许正是打这儿来的。

造物主也好像有意捉弄人,让彭、于两家的红白案儿手艺一直没断桩(北京土话:一直在相传的意思。),而且还让于宗信和彭长霖凑到了一块儿。都在一个饭庄混事由儿,打头碰脸的,您想能没有故事吗?

不过,我跟这两位爷的相识,可不是因为红案儿或白案儿上的碴口儿,而是因为一间年久失修,将要倒塌的小平房。

这间小南房在西城的一条老胡同里。这是2008年前后的事儿。当时的西城要扩建金融街,许多老胡同都面临拆迁的命运,包括这间小南房。

龚二跟我老熟人。他知道我那会儿正在构思长篇小说《传世猫碗》。有一天,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哥,有档子奇事儿,你想不想听?”

龚二比我大两岁,却总是管我叫哥,透着他对我的敬重。

他的大号叫龚晓健,龚二是他的外号,但他在家里是独苗儿。北京的爷儿们管二百五叫“二货”或“二B”。知道这个,您就明白他的外号是怎么来的了。

龚二已经四十出头了,但我到现在也弄不清他的真正职业是什么。他一天到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不知道他吃的是哪碗饭。但是他有一门儿灵的绝活:不管哪一界的名人,他都够得着(北京土话:接触到的意思)。也搞不清他是什么路数,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只要出了名儿,他都像苍蝇扑肉似的踪上人家。在名人面前,他那种殷勤和热情,似乎能让木头疙瘩开花。

据说他小时候挺聪明,长得也咕立(北京土话:结实挺脱的意思),本来能有点出息,但却让一个电影明星给毁了。

那年他八九岁,他爸爸带他到动物园看老虎,回家坐公共汽车。车上,一个慈眉善目的长者一直瞄着他。快下车的时候,那位长者走过来,摸了摸他的脸蛋说:“小家伙长得挺有意思。想不想演电影?”他爸爸一愣,打量着这位长者说:“他够格儿吗?够,就让他试试。”长者说:“我们正要拍一部电影,里头有个小孩儿,我觉得他合适。”他爸爸仔细端详,认出这位长者敢情是赫赫有名的电影明星。于是把家里的地址写给这位明星,和儿子期待着他的召唤。

但是爷儿俩望眼欲穿,明星那儿却杳无音信,做了一番美梦,这事儿如石沉大海。敢情那位明星没多久因为一部电影受到批判,被发配农村思想改造,就此息影了。但被明星摸脸蛋儿这件事,却让龚晓健幼小的心灵受了伤,也添了病。他一直认为自己是电影明星的坯子,只是怀才不遇而已。这种气迷心闹得他后来成了龚二。

龚二在名人身边跑前跑后,好像不为混吃混喝,就为能跟名人照张合影,或者在首日封和笔记本上签个名。这成了他的资本,转过身,他会跟人吹牛:瞧见没有?我跟谁谁是老朋友!脸上到得意之色就好像他挨着名人照相,自己也成了名人了似的。

他媳妇好像也是头发长见识短,居然以此为荣,平时短不了拿出龚二的影集,对人炫耀,好像她丈夫有多大出息似的。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416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3.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