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文化的演进
文化的演进


文化的演进

作  者:[意] 路易吉·卢卡·卡瓦里·斯福尔扎 著

译  者:石豆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定  价:59.00

I S B N :978752032390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文化理论与研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基因和文化是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的,在人类进化早期,基因对文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书讲述了人类伟大的迁移史、人类基因的秘密以及基因与文化的深刻互动和相互影响,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宏大的人类文化演进的历史画卷。所有这些内容会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种族差异、文化差异以及人类本身。

TOP作者简介

  路易吉·卢卡·卡瓦里·斯福尔扎,意大利著名遗传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20世纪70年代开始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因其在种群遗传学、人类历史大迁移、遗传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等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意大利总统授予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大十字骑士勋章”。

TOP目录

前言

译序

 

第一章 文化和文化的演进

第二章 文化传播和文化演进

第三章 文化的动物

第四章 人类作为遗传学动物

第五章 人类进化的标准模型

第六章 人类的性质与人类学

第七章 基因、种群、“表型”和环境

第八章 对遗传学历史的回顾

第九章 从基因到基因组

第十章 生命的秘密

第十一章 全球遗传多样性

第十二章 “走出非洲”的扩张

第十三章 系列奠基者效应

第十四章 农牧经济时代:人口新的飞跃

第十五章 社会单元:部落,民族,种族

第十六章 文化演进的要素

第十七章 文化作为适应机制

第十八章 文化的传播

第十九章 稳定的文化遗产和快速的文化变异

第二十章 自然选择控制文化变动

第二十一章 遗传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第二十二章 人类行为的理性和非理性

第二十三章 创新的代价与裨益

 

参考文献

TOP书摘

译序

  《文化的演进》一书的作者路易吉·卢卡·卡瓦里·斯福尔扎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意大利遗传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名誉教授,意大利共和国“大十字骑士勋章”获得者。

  本书第一版于2004年在意大利出版发行,并于2005年获得意大利第三届“Merck Serono”科学类文学奖。2016年本书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全新的章节。2叭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引进本书,委托我作为译者,我深感荣幸。

  文化的历史,说到底是人类的历史。只有了解人类的进化史和迁移史,才能够真正地认识文化。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但我们并不是唯一“有文化”的动物,人们在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中也观察到了文化现象。但是,人类拥有一个任何其他动物都不具备的能力,即传播文化和推动文化演进的能力。这种能力得益于人类拥有一件强大工具——“语言”。正是凭借语言,人类得以把知识世代相传,让知识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中累积,形成文化。

  本书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类比文化的演进,为读者打开了认识人类文化的全新视角。作者认为,生物进化和文化演进之间存在根本上的差别:人类繁衍一代的时间需要20一30年,而借助现代通信工具,文化的传播能够在顷刻间完成;然而,两种机制也存在着深刻的相似性:生物进化中突变、自然选择、迁移、传播以及漂变等机制,均在文化的演进中发挥着作用。

  在作者看来,基因和文化是相互影响、共同演进的。在人类进化早期,基因对文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人类强大的“语言”能力,正是基因突变,或者说进化带来的结果。10万一20万年前生活在东非的现代人祖先,正是凭借这种能力才得以“走出非洲”,最终征服整个地球。而人类的灵长类近亲,如黑猩猩,却没能进化出能够产生语言的器官。文化也会反过来影响基因。进入农牧经济时代后,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也带来了遗传学上的变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同地区人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肤色差异。这是因为作为人类主食的麦子中,缺乏一种合成维生素D必要的酶,而这种酶只能在紫外线照射下才能被激活。非洲人的黑色皮肤是由于黑色素累积形成的,它能够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的危害。在阳光越强烈的地方,人的肤色就会越深;随着纬度的升高,黑色素沉积就会减少,肤色也就会越来越浅。

  本书从遗传学家的视角,讲述了人类伟大的迁移史、人类基因的秘密以及基因与文化的深刻互动和相互影响,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宏大的人类文化演进的历史画卷。所有这些内容会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种族差异、文化差异以及人类本身。

  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本“小册子”,但却是一本密度极高的小册子:它融合了作者数十年在遗传学、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之间对比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一本学术价值很高的科普类作品。写作本书时,作者并未加任何脚注或尾注。但考虑到本书客观的专业性和跨学科性,我为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重要概念和人名等增加了译注,以方便读者理解和进一步查阅文献。因此,书中标注皆为译注,特此说明,后文不再标注。

  本书从意大利语原文翻译而来。意大利语和汉语是差别巨大的两种语言。翻译时,我尽力忠实原文,并使用易于读者接受的文字,避免语言西化。翻译期问,我得到了诸多亲友的帮助,在此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王雅婷,她给了我巨大的支持;还要感谢我的意大利同事Roberto Parcu和好友Silvia Caputo,他们从意大利语角度,对译文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意见;最后,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信任和侯苗苗副编审的悉心编辑。

  本书虽是一本小册子,但专业性很强,译文可能有不妥之处,还望专家与读者雅正。

  石豆

  2018年2月4日于南开大学

 

文化的动物

  动物也拥有文化,但人类凭借语言,把文化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尤其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我们也观察到了文化现象,这是它们对习惯和创新学习的结果。通常,它们从父母那里学习这些行为,但有时也会向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甚至是其他物种学习。 

  文化作为可传承的知识的总和,并非人类独有。然而,毫无疑问,人类的文化水平是最高的,这也是人类区别于绝大多数动物的地方。人类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类拥有语言, 它使个体间能够相互交流。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特征。动物之间也存在一些形式的交流,但永远无法达到人类语言那样的复杂度和效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且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动物之所以无法学会人类语言,并且无法像人类一样熟练地使用它, 是因为它们缺少一些人类在600万年进化过程中所发展出的器官。而正是这些器官,将人类与他的灵长类近亲——黑猩猩区分开来。这里我们提到的器官,指的是那些用于发声、理解,尤其是承担那些至今仍未被完全理解的复杂的大脑功能的器官。正是它们使人类的智力活动成为可能,并且变得丰富。

  虽然我们还不敢断言,但很有可能,人类语言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出现在最近的十万年前,并且可能出现了遗传学性质的改变。我们认为,语言才是当时生活在东非的一个特殊人类部落(当然,不是当时存在的唯一的人类)惊人地发展,并最终扩散到整个地球的真正原因。考古研究表明,现代人,即解剖学意义上与我们相同的人,最初生活在东非,随后才扩散到整个世界。所有的现代人都有能力学会任何一门语言。人们说的语言,是他们在生活的环境中所习得的,所有人都能把任何一门语言学得同样好。与现代人不同的另外一支人类——尼安德特人(三万至四万年前生活在欧洲,如今已经灭绝),他们似乎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至少无法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像现代人一样的高度。很有可能,生活在远古时期其他分支的人类,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对此我们就所知甚少了。

  动物之间的交流虽然很低效,但是它们同样有能力发明、生产、学习使用新工具,尽管这些能力十分有限。猫科动物的妈妈们有一项明确的任务,就是教会子女狩猎的技巧。对于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而言,在开始群体生活时,它们就要学会使用警报信号,通知群体的其他成员危险(比如蛇或其他捕食性动物)来临。它们要学会运用一些技巧,去获取食物或保持与伴侣良好的关系,从而繁衍后代。黑猩猩会利用吸水的材料在树洞中收集雨水;它们还会在树枝上设置通道引导白蚁,将它们收集在小树枝上,然后饱餐一顿。在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不同鸟类之间流传着一项技术——用喙把放在房屋门槛上的牛奶瓶瓶塞啄开。这项技术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让人们不得不改进瓶塞设计,使鸟类无法啄开。欧洲的老鼠学会了打开在河床上找到的贝壳类动物硬壳的方法,并发展出了不同的方法。一些日本科学家曾对一个猕猴种群展开实验,给它们设置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当地猕猴以土豆和麦粒儿为主要的食物来源。科学家们将潮湿的沙子与土豆和麦粒儿混合,这样一来猕猴就会很难吃到食物,或者吃起来很难受。其中有一只年轻的母猴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它把土豆带到海边,用海水清洗;把掺有沙子的麦粒儿浸泡在海水中,等待麦粒儿浮出水面。正如我们所知,许多动物群体中存在着明确的等级关系,种群成员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习这些关系。在竞争关系中,等级决定了种群成员获取食物或伴侣的顺序。等级关系通常通过决斗确定,之后很难改变。由于种群内年轻成员和雌性成员地位很低,成年猕猴拒绝学习那个年轻母猴发明的技术。

  文化的传播以及对文化的学习在动物中几乎不存在,然而人类学习文化的时间很长,并且还在持续增长。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人类从三四岁时就开始学习语言。语言学习存在一段明确的时间节点,过了这个阶段,任何其他语言都难以被完全掌握。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科学家针对动物的文化传播研究超过了针对人类本身的研究。教育方式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但人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学校——这一近期才出现的文化产物之上。极少数的一项针对没有学校(或只有极少数有特权的村庄拥有学校)的种群研究,由人类学家巴里·休莱特(Barry Hewlet)领导完成。他研究的对象是中非共和国俾格米人部落。该部落的绝大多数人仍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以采集狩猎为生。这种最古老的经济模式一直延续到了1万年前。从那时起,一些气候温和的地区开始发展出了农业。这些研究表明,在丛林中生存所必要的所有技能中,父母直接传授的有针对男孩的狩猎技能,以及针对女孩的采集植物、收集小型猎物等技能。孩子需要在青春期结束前,从父母那里学会上述技能。其他能力的学习的对象是部落的其他成员,这些能力在不同的群体活动中习得,包括唱歌、跳舞。从采集狩猎向农业经济模式的转变(是近期的变化),给当地人的习俗、习惯和生存技能上带来了巨大改变。目前,极少数仍以采集狩猎为生的部落,生活在极端恶劣气候环境之中,如热带雨林和北极。显而易见,这种远古的经济形式几乎销声匿迹,而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分布却仍然十分广泛。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