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义的写作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义的写作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义的写作

作  者:王维审 著

出 版 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丛 书:教育发现书系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532956241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为“叙事教育”倡导者和实践者、“叙事者”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发起人、“国培计划”中小学班主任研修项目授课专家、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功勋指导教师王维审,“觉者为师”个人写作书系的第三本。

  本书内容融合了作者关于教育的经历、理念、追求和方法,以自身的成长经历现身说法,为普通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书中介绍了“叙事者”团队从“一个挑战”的机缘发起到追随者众的历程,记录了作者从“一个人坚持写作”到“带着一群人写作”的行走改变,以自身的改变、同行者的改变以及团队的成长等实际案例来倡导“教育叙事”及至“叙事教育”。

 

 

TOP作者简介

  王维审,现就职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育体育局,《湖南教育》等教育报刊专栏作者,应邀在全国各地作教育写作、班级管理和教师成长讲座100余次。

TOP目录

自序: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

 

第一章 教育写作:教师的自我成长之路

把现实敞给你看

世界的好坏由你来定

成为自己的样子

我的教育写作三阶段

我是什么样的“样本”

 

第二章 问题性写作:改变教师的教育实践

问题是教育写作的起源

叙事是最基本的写作形式

教师写作的基本姿态

 

第三章 专题性写作:修炼教师的教育情怀

针对一个人的叙事写作

朝向成长的随笔专栏写作

以班主任工作为主的专题写作

 

第四章 研究性写作:建构教师的教育理念

发现故事的教育价值

叙事写作与叙事班会

叙事写作与国旗下讲话

叙事写作与叙事德育

 

第五章 写作挑战:带给更多人成长的可能

从逼自己开始

开花是未来的事情

注定是一种力量

一位挑战者的成长样本

从“挑战活动”到“成长团队”

 

第六章 叙事者:教师成长团队的形成样本

叙事者的文化形象及启示

共同体是如何形成的

叙事者·共写:让写作成为生命的常态

叙事者·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叙事者·讲堂:照见彼此的未来

“叙事者·望亭团队”的成长叙事

 

后记:觉者为师


TOP书摘

研究性写作:从优秀走向特色

    有一次,我给“国培计划”班主任项目的一个高级研修班学员上课。在互动环节,一位学员发问:“王老师,你觉得对一个班主任来说,优秀与特色哪一个更重要?”我知道,这个话题用一两句话肯定说不清楚,便来了个反问:“大家觉得呢?”一时间,教室里乱作一团,两种观点交锋不断。

    好在,上课之前,我就通过辅导老师对这个班级的学员情况做了了解,并且知道研修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学员之间彼此已经非常熟悉。眼见争论无法分出高低,我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大家马上静了下来,直看着我,等待我的答案。

    我扫视整个教室后,小声说:“在座的获得过县区级优秀班主任的请举手!”齐刷刷,教室里的人一个不落地全举起了手。示意他们放下手后,我又说:“获得过地市级优秀班主任的请举手!”三分之二的人举起了手。“省级的呢?”仍然有十几个人。“国家级的呢?”五个人举起了手。见他们狐疑不止,我顺口开了个玩笑:“咱们这个高级研修班确实高级,国家级的优秀班主任都有五个,了不起!”停顿了一下,我问:“听说咱们班里有位学员做了一个书信课程,颇有些名气,大家指一指他是谁?”几乎所有的人,一起指向了最后一排的一位老师,高声喊:“他!是他!”

    “我的回答结束!”我笑着向大家拱了拱手。学员们先是一愣,随后都会心地笑了起来。一个念头从脑子里蹦了出来,我迅速在电脑上轻轻敲打,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没有特色,优秀拿什么来区分?

    在各地讲课时,我经常说,人的成功有两种方式:一是雕琢,就是通过不停地改变和修正,让自己逐渐趋向于某种既定的成功标准;二是凿井,就是守住身上的某一特质,坚定地走下去,让自己在某一领域做到极致。第一种成功,其实就是我们教育行政搞的各种评先树优、荣誉奖励,他们预设了一个成功的标准和数量,众多的人改变和提升自己,以期通过筛选而获得认可。这种成功,呈现的是一种金字塔体系,越往上人越少,绝大部分的人注定会成为抬托他人的基石。第二种成功,是一种特色型的成长,没有标准格式,没有名额限制,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种特色,更适合草根教师的自我生长。严格地说,这两种成长都有优劣,最理想的成功方式是二者合一,在把自己雕琢到一定优秀的层面后,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倘若因各种条件限制,我们无法获得行政上的认可,那么就转而选择深凿自己的井。由此,我们说,无论是优秀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都应该学会凿自己的井。

 

                                       ——摘自《我的教育写作三阶段》

 

TOP 其它信息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43.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