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作  者:【美】杰罗姆·B.格里德

译  者:叶凤美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508687025

所属分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是费正清奖获奖作品,哈佛东亚研究经典。

中美跨文化交流先驱,哈佛东亚研究经典论著。

李泽厚、庞朴、朱维铮推崇,费正清奖获奖作品。

著名汉学家杰罗姆·B.格里德成名作。

不只开美国研究胡适风气,更深入革命,勾勒中国文艺复兴中的阻力与动因。

带你领略一个与罗斯福、蒋介石平起平坐的男人。

读得懂胡适,才能更懂中国。

  胡适倾其一生,见证中国文艺复兴的起落,并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

  胡适的幼年,历经中国传统教育的洗练,他本人一生的思想却与传统背道而驰。胡适崇尚美国文化和开放态度,对激进思潮一直深表怀疑。胡适的思想与当时的政治变动息息相关,他本人却公开声明不谈政治,而提倡“多研究具体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推崇的实用主义影响了一代知识青年,却又因自己超然而略显天真的政治姿态,被热血青年们所抛弃。

  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期间,胡适更是中国自由主义政治和社会观点的重要倡导者。他自称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约翰·杜威的门徒,是一位对教条主义不断提出批评的评论家,也是一位持续倡导社会进化与务实改革的学者。最终,他的立场很容易受到革命人士与保守的传统主义者的质疑。本书中,格里德立意深远,在中国近代危机的背景下,审度胡适思想的生发和展开。

  胡适所经历的,是一个严峻的时代。革命、战争、政治阴谋过早地耗尽了人们开朗的精神活力,以至于许多人将胡适政治公正的主张,看作是对当时政治无能的辩护。但即便在最后,胡适的乐观态度也并未完全丧失。即便他感受到,在过去四五十年里,“有某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把什么东西都完全地破坏了”。

  这部作品无意于盖棺论定,却仍不失意味深长。胡适想象的中国未来,是温和、宽容、尊崇法律与理性的准则的。如此明确清晰的宏伟蓝图,他本人已不可能亲眼看到。他的无休止的受挫和真诚混合在一起,为所谓“中国的文艺复兴”添上了浓重的色彩。"


TOP作者简介

"  杰罗姆·B.格里德(Jerome B. Grieder)

  汉名贾祖麟,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史等。所著《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获费正清奖(John K. Fairbank Prize)。

  在格里德的研究生涯中,胡适不但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还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在《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格里德用重要的篇幅,讲述了1917—1937年间,由胡适等知识分子引领的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和广泛影响力,充分展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变革中的英勇,和在社会革命浪潮中的乏力。

  格里德的研究涉及的实用主义发展历程和中国文艺复兴的珍贵史料,有重要的思想史、文献学研究价值。他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为中美历史学界的交流提供了经典的参考模式,其成果也是跨文化研究的典范。"


TOP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一个中国文人的求学经历

第一章 早年时期,1891—1910

第二章 在美岁月,1910—1917

第二部分 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

第三章 文学革命

第四章 新的人民与新的社会

第五章 中国与西方

第三部分 自由主义

第六章 北京,1917—1926

第七章 上海,1927—1930

第八章 重返北京(北平),1931—1937

第四部分 尾声与评价

第九章 晚年

第十章 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

    中国的自由主义与中国革命

附录

A. 胡适生活中的女人

B. 出席第八届世界学生联合会大会的中国代表团,1913(略)

C. 中国共产党对胡适的批判

参考书目"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