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修订版(套装13卷共18册)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修订版(套装13卷共18册)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修订版(套装13卷共18册)

作  者:周振鹤 主编

出 版 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定  价:2113.00

I S B N :978730912696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整理工程  >  古籍整理    

标  签:历史  中国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在总论外,分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国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华民国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1.总论 先秦卷

周振鹤 李晓杰 著 

总论提要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三卷分别对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过程进行断代的具体考证,一般较少涉及理论与规律性的论述,而由卷前的《总论》来承担通代的政区变迁规律的研究,作出系统的理论性分析。

总论主要内容:一是论述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对象与意义,并对行政区划变迁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二是从政治地理的视角,分析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变迁的基本特点以及影响其变迁的因素;三是综述历代特殊形式的行政区划类型;最后以对于中国政治地理的两种基本格局的分析作总结。

先秦卷提要

本卷依据传世与出土的有关文献,首次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先秦时期行政区划的产生及其变迁,同时,兼而论及了与政区紧密相关的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疆域的演变过程。

全卷共计十一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从历史政治地理的角度,并参照已有的相关研究,对商周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新作系统的审视。

第二部分(第二、三章),主要探讨春秋时期县与郡的各自情况。首先,详细论述县与郡分别产生的经过;其次,对楚、晋两国各自所设置的数十个县,依年代顺序,逐一进行考证;再次,对有文献记载的周、秦、齐、吴、鲁、卫、郑等国所设之县亦作了梳理。

第三部分(第四至第九章),详尽考察和论证战国时期各国所设置的县与郡(都)。在对从春秋到战国时期郡县制度的变化以及战国时期各国设置郡县的概况作总体的描述之后,将各国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所设的二百余县及数十郡(都)的始置之年、县的地望、郡(都)的领域及其在不同年代的各自归属,又依次作了动态的具体考订。

第四部分(第十至第十一章),对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疆域的变迁作逐年的考证。由于政区与疆域之间的关系密切,理清其时诸侯国的疆域变动轨迹,对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政区的沿革是大有裨益的。本部分的研究,使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各自疆域范围有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界定。

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本卷还附有系列性图表,将主要的考证结论有层次地、直观地作了展现。

2.秦汉卷

周振鹤 李晓杰 张莉 著 

本卷依据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三编对秦、西汉、东汉的行政区划变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述。

第一编为秦代政区,重点对秦郡进行了探究。上篇分区域对秦郡置废分合的过程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篇末则以附章的形式将楚汉之际诸侯疆域的变迁过程进行复原。下篇首先对秦县设置的数目与分布作出估测,随后考辨了秦代具体县邑存在的可能性及其所属之郡。

第二编为西汉政区,主要涉及西汉郡国及其属县的变迁。上篇概述西汉疆域、地方行政制度及西汉郡国建置沿革。下篇以汉武帝十三刺史部辖境为考证区域,分述西汉一代各郡国及其所领县邑侯国的变迁过程,最后展示了两个时间断面的郡级政区面貌。附章对新莽时期的行政制度和政区变化予以考述。 

第三编为东汉政区,着重考证了东汉郡国及其属县的变迁。上篇概述东汉疆域、地方行政制度及东汉郡国建置沿革,对三个时期的郡级政区面貌进行了揭示。下篇以光武帝十三刺史部辖境为考证区域,分述东汉一代郡国政区及其所属县邑侯国的变迁过程。附篇考述了新莽东汉易代之际割据政权的势力范围。

本卷并附有大量图表,以直观地展示秦汉时期政区的变迁过程。

3.三国两晋南朝卷

胡阿祥 孔祥军 徐成 著

本卷旨在通过对传世文献与文物考古资料的精细考证、系统分析,并充分吸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进行全面讨论,对三国两晋南朝之政区建置,包括政区沿革、领属关系、治所变迁、境域盈缩以及置废并析诸般情形,作尽可能详尽的复原。

本卷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学术回顾、文献资料、基本思路、核心理论、关键原则等问题,置于“绪言”中加以说明;“结语”则从宏观的视角,统合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二者,归纳现象、指陈规律、思考利弊得失,并就相关的政治地理问题,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以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地理研究”开题。

本卷的主体撰述,分为十编。

第一编概述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疆域与政区为政治地理的一体两面,政区与区划又为地方行政的一体两面。本编先就三国、两晋、南朝各别政权的疆域变迁作出梳理与分析,再就这些政权的政区制度,分为一般制度如府州郡县乡里制度,特殊制度如尉部、遥领、虚封、侨置、双头以及宁蛮府、左郡左县、俚郡僚郡,加以说明与考证;所梳理与分析的疆域变迁,所说明与考证的政区制度,既为接续的九编张目,也以接续的九编之具体考述为基础。

第二编辑考三国两晋南朝都督区。都督区从临时设置到相对稳定,从单一的大军区设置到分层分级设置,逐步形成基于州、郡、县而又凌驾其上的另一套行政区划系列。本编即从实证的角度,全面展现了这一多头并进的历史进程。

第三编、第四编分别考述三国、西晋诸州郡县沿革,第五编至第九编分别考述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之实州郡县沿革;又与各编之考述文字对应,分别选择断代年份,排出其时行政区划,并配以对应的政区地图,展现各别政权相对稳定的政区状况。对于相应时段内其他独立的地方政权或政治势力,如汉末公孙氏、梁陈间之后梁与王琳的政区沿革考证,则附于相关政权之后。

第十编略依《晋书?地理志》所列州郡顺序,以考表的形式,通过原州郡县与侨州郡县的对照、州郡县侨置经过的叙述、附注与备考的说明,集中处理东晋南朝尤为复杂繁琐的侨州郡县,既力求呈现其沿革之全貌,亦与东晋、宋、齐、梁、陈实州郡县各编中的相关内容彼此呼应。

本卷之“附录”,除了梁、陈两朝难以绘制外,制作了三国、西晋州郡沿革表与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实州郡沿革表。由此沿革表,可以全面直观地从时间维度考察相关各朝政区变迁的诸多细节。

本卷可与《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两晋南朝部分相互参照,也可供高等院校历史、地理专业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4.十六国北朝卷

牟发松 毋有江 魏俊杰 著 

本卷从社会政治进程与政区演变关系的角度切入,依据相关正史、别史、地理总志、文集、墓志、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十六国北朝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尽考证和系统重建。内容既包括诸政治实体州郡县的设置与变动历程,也包括领民酋长、护军、军镇、行台等带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政区置废情况,展示了这些特殊政区与州郡县制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全卷共分三编,在考证政区设置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亦做出归纳总结。

上编以淝水之战(383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段,对十六国时期诸政治实体的疆域变动,行政区划的设置、分布及其沿革情况进行系统阐述,从行政区划演变的角度展示了十六国时期社会政治进程的图景。

中编为北魏疆域与行政区划的演变与设置,以北魏末年为基准考证了州郡县政区的沿革,反映了北魏与十六国、北朝这两个时代在政区设置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关联。

下编叙述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疆域变动,行政区划的设置、分布及其沿革,以《魏书?地形志》和《隋书?地理志》为参照,对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州郡县置废情况予以详尽考证。

附编对十六国诸政治实体治下的领民酋长、护军、军镇,以及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建置——行台,做了详细的研究,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本卷作者对这一时期行政区划演变过程的理解与把握。

本卷附有多幅图表,以更直观地展示十六国、北朝政区设置的概貌,以及政区演变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5.隋代卷

施和金 著 

本卷以传世及出土文献为依据,以隋代大业八年的疆域为范围,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隋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并总结了其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全卷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绪论考证了隋代的疆域范围,并从总体上论述了隋代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因、经过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从正面肯定了隋代变三级制为二级制、精简州县数量、加强对地方的监察等改革举措。

上编七章按时段论述了隋代政区变革的过程。首先,对隋初开皇元年全国州郡县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开皇三年在北方、开皇九年在南方所进行的变三级制为二级制的改革,并梳理了改制后的州县分布;最后论述大业二年省并州县及大业三年改州为郡的变迁历程,其间对开皇六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隋末增损州县和更改州县地名也作了简要的说明。

下编九章分地区对各地州郡县的沿革进行了详尽的考证。由于《隋书·地理志》是按《禹贡》九州的分区体例来加以编写的,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对比研究,本卷亦按雍州、梁州、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九大区的体例对各地所有州郡县进行考证和论述。

本卷还附有隋代政区图及沿革表,便于读者对照检索。

6.唐代卷

郭声波 著 

本卷依据《通典》、《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唐会要》、《太平寰宇记》、《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二百余种古代文献、地方志,并充分吸取古代沿革地理和近现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成果及文物考古资料,通过大量实地考察与精心考证,展示了唐代各级行政(含监理)与统治区划变迁的全过程以及变迁的细节。

本卷分为三个部分。

上编《经制地区(本部)》以唐代正州郡县的行政区划建置为主要内容。绪言论述了唐代疆域与政区的发展变迁概貌和层级划分,阐述了作者对道、都督府性质等有争议问题的观点。正文十六章分道详述跨高层及准跨高层政区(行台、大总管府、大都督府、道)、准高层政区(总管府、都督府、都护府、方镇)、统县政区(府、州、郡、军、镇守军)、县级政区(县、城、监)等各级政区(含侨置政区)的领属关系、名称由来、数量、沿革、治所变迁等,并概述了割据政权的疆域演变及政区沿革。

下编《羁縻地区(藩部)》以唐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建置为主要内容。绪言阐述了唐代羁縻地区可分为羁縻属国(藩属国)、羁縻政区、羁縻部落三种类型,羁縻政区可分为羁縻都护府、羁縻都督府、羁縻州、羁縻县四个层级,它们与大小不等的藩属国、羁縻部落都属于唐帝国疆域组成部分的观点,并论述了各级羁縻政区的设置与管理机制。正文十章分道详述羁縻州及其以上各级羁縻政区的建置沿革、领属关系、数量及治所,对藩属国的历史沿革情况亦予概述。

附录有贞观、长安、天宝、元和、咸通五个时间断面的唐代全国行政与统治区划(含羁縻地区)总图、总表,以及各道州级以上政区沿革表,从横、纵两方面将政区沿革变迁作了直观展示,还附有五百多种参考文献目录,便于读者查阅核对。

本卷以正文形式叙述各级政区的建置沿革情况,以近乎一半字数的注文注明资料出处、进行互勘,扼要阐明建置沿革与治所位置考证过程,并尽可能介绍与评价各家观点,极为翔实。

本卷以盛唐时期的天宝十三载行政与统治区划建置为基本时代断面,对其前后曾置政区、政权,均列为附目加以考述,并在各级政区概述中列有贞观、长安、元和、咸通四个时代的政区(含羁縻政区、藩属国)统计,以反映唐代各阶段的行政与统治区划面貌。

本卷将唐代新置(含名称变更)政区的治所及其迁移后的新址,尽量精确到今乡镇一级,可与《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部分互为表里,并可供编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参考使用。

7.五代十国卷

李晓杰 著

本卷依据相关传世与金石考古资料,全面而系统地逐年复原了五代十国时期(907—959)中原地区先后更替的后梁、后唐(晋王)、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王朝政权与在此期间南北方所出现过的前蜀、后蜀、南平(荆南)、楚(楚王)、吴(吴王)、南唐、吴越、闽(威武、闽王)、南汉(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北汉等十个地域政权的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同时,兼论其时曾存在过的岐王、卢龙(燕王、燕)、赵王、北平王、定难、归义(西汉金山国)、武贞、宁远、邕管(岭南西道)、江西、百胜、高州、新州、静海、殷、湖南及清源等或大或小的各割据政权(势力)的辖区范围的变迁。其中对存在于这一时期诸多纷繁复杂、悬而未决的政区地理相关问题,作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完整的揭示与廓清。

全卷除绪论与附录外,分为概述编与考证编两大部分。

概述编系综合考证编的所有结论撰写而成。此编又分为上、下篇,以政权为视角,划分章节进行叙述。上篇析为五章,简述后梁、后唐(晋王)、后晋、后汉及后周等五代所设置的行政区划的沿革;下篇分为十章,略叙前蜀、后蜀、南平(荆南)、楚(楚王)、吴(吴王)、南唐、吴越、闽(威武、闽王)、南汉(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及北汉等十国政权所设置的行政区划的沿革。其中主要涉及这些政权所置节度使(留守)及其属州、直属京(直隶)州(军)的各自辖区的逐年变化。另外,曾与五代十国在不同时期并存过的岐王、卢龙(燕王、燕)、赵王、北平王、定难、归义(西汉金山国)、武贞、宁远、邕管(岭南西道)、江西、百胜、高州、新州、静海、殷、湖南及清源等或大或小的各割据政权(势力)的辖区演变,亦按地域与出现时间附入此编相应各章节之中加以概述。

考证编系对五代十国时期的政区地理所作的逐年详尽考述,为全卷的重心所在。此编参照唐开元十五道的分野,按地域划分考证区域,以后梁贞明六年(920)为断,将其时所存在的各割据政权(北方:后梁、晋王、岐王、定难及归义;南方:前蜀、荆南、楚王、吴、吴越、闽王及南汉)所辖的高层政区与统县政区的置废分合及其各自辖境的盈缩作了系统而详赡的考订,共计十章,分置于上、下篇之中。此年之前或之后在南北方区域内出现的各割据政权(势力) [北方:卢龙(燕王、燕)、赵王、北平王、西汉金山国及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汉;南方:吴王、威武、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武贞、宁远、邕管(岭南西道)、江西、百胜、高州、新州、静海及后蜀、南平、楚、南唐、闽、殷、湖南、清源] 所辖的政区建置与领域的变动,则纳入上述相应考证区域的章节之中进行论述。

此外,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与理解,本卷还编绘了大量的图表(其中图53幅、表45项),试图从时间与地域上直观而形象地展现论述的结论。

8.宋西夏卷

李昌宪 著 

本卷依据《宋史》、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会要辑稿》、《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元和郡县图志》等史书及大量的地方志、文集、笔记等资料,从学术上首次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宋代地方行政体制与行政区划的变迁以及西夏的地方行政体制,填补了宋代及西夏政区地理研究的空白。

全卷共分六编,兼具理论性与工具性。

第一编对宋代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考证,论述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为三级制,及其兵财分治的原则和以转运司为主体的复式合议制。宋代路制分为以安抚司为主体的军事路与以转运司为主体的民政路两大系统,元丰以后则为十八路(转运司路)与二十三路(提刑司、提举常平司路)复合并行的路制。宋代州县制则呈现由隋唐州县制向明清府县制的过渡形态。

第二编设置十个断代年限,条列各路所辖州府军监及其治所、今地和所领之县,极便于读者检索。

第三、四、五编对两宋各路州县及省废州军沿革进行考证,并探讨了宋朝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羁縻州县制、羁縻部族制以及各特殊建制的地方民族政权的存在时间和控制地域。

第六编考证西夏的地方行政体制,首次指出并详尽论证了西夏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经略司路与转运司路两个系统。前者综治军民,后者仅负责赋税的征管。

本卷中宋朝省地政区沿革表,一目了然地呈现宋朝三百余年州郡的废置分合。宋朝疆域图、西夏疆域图和宋朝各路各断代年限的分幅图,较以往的图集更多层次地展现了宋及西夏疆域、政区的变动。

9.辽金卷

余 蔚 著 

本卷主要利用宋、辽、金、元四朝史书,辅以文集、方志及金石等考古材料,系统阐述了辽、金两代的地方行政建置,并对其疆域及行政制度作了全面的梳理。

全卷四编,前两编为辽代行政区划研究,后两编为金代政区研究。

第一编探讨了辽代疆域及政区制度。其中着重对辽代的道—路体制与州制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辽代的高层区划是五京道与军事路、财政路并行的体制,五京道虽非辽代自始至终最重要的高层政区,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并且是后两者的前身。此外,对州的种类划分作了全新的梳理,重点论述了方州形成的过程,并合路、州两级的研究,得出辽代政区是以四级制为主干的多种统辖模式并存的结论。第二编以道及军事路为纲,对辽代州、县建置沿革作了详尽的考述,并列出三个时间断面的政区设置情况,从而使辽代的政区在通代变迁的具体考证之外,更由几个时间上的剖面,配合地图,得到更直观的呈现。

第三编对金代疆域频繁变迁的状况与背景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推导出金代行政区划乃路、镇、州、县四级体制,同时对军事路的建置作了全面的探究。第四编以军事路为纲,对金代统县、县级政区作了具体考述,亦给出三个时间断面,使金代各个层级的政区得以展现其全貌。

本卷通过对辽、金两代行政区划沿革与相关政治制度的全面考述,力求给出两代政区制度的完整面貌及建置沿革的政治背景。因体例及研究便利的需要,本卷将辽、金两代分述,但笔者始终关注两个相承接的朝代之间制度、具体政区的延续性,力求体现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10.元代卷

李治安 薛 磊 著 

本卷在详细梳理各种史书、地方志、文集等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元代地方行政体制与政区的变迁过程,尤其在路、府、州、县的建置演变方面考述颇详,填补了很多学术空白。

本卷首先阐述了元代政区设置的概况,然后依次论述了腹里政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河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宣政院辖下吐蕃三道宣慰司的建置以及所辖路、府、州、县的建置沿革情况,并总结了元代政区地理变迁的轨迹和特色。

本卷指出,地方政区层级趋多、行省制的问世、边疆直接治理型官司取代羁縻州,这三者是元代政区建置方面最显著的变动与特色,也是与前朝迥然不同之所在。在元代政区建置的变动过程中,北方汉地和江南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政区层级趋多和实施行省制方面它们是一致的,但是,北方汉地的此类变化主要是借“画境之制”和投下食邑置路州来完成的,江南则是通过宣慰司接管南宋诸路和州县依户口数升格改造而实现的。

11.明代卷

郭 红 靳润成 著 

本卷依据《明史》、《明实录》、《明会典》、《大明一统志》、《寰宇通志》等史书及大量的地方志、文集、笔记等资料,对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构成即作为正式政区的布政司系统,以及作为非正式政区的都司卫所、总督巡抚的设置和辖区变迁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尤其是首次全面复原了明代特殊的“军管型政区”——都司卫所的设置全貌。

全卷共分三编,在考证政区设置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作出归纳总结。

第一编对明代正式的高层政区——布政使司,即通常所谓的“两京十三省”及其所属的府州县进行考证,揭示其设置过程及各级政区的沿革,指出从元代行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布政使司奠定了清代乃至近现代中国高层政区的边界基础。

第二编考证由五军都督府统领的都司、行都司及其所属卫所的设置和沿革,指出明代的都司卫所除“总方面之兵”外,也兼有行政区划的意义,尤其是实土、准实土都司卫所是极具特色的非正式政区,成为明代有效避免地方割据的主要因素。

第三编考证明代宣德以后为加强对地方尤其是部分省份边界地带的控制而设置的总督巡抚制,揭示其置废析并的变迁过程,论述明代后期总督巡抚由临时设置变为长期设置并有固定的管辖区域,既治军又理民,虽然终明一代未成为正式政区,但实际起着行政区划的作用。

本卷附有沿革表和多幅地图,展示了不同类型政区在不同阶段的置废分合与地理变化,更直观地表现出明代政区的特点与变迁趋势。

12.清代卷

傅林祥 林 涓 任玉雪 王卫东 著

本卷依据《清实录》 (含《宣统政纪》)及《东华录》。《东华续录》,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朝《清会典》及乾隆《清会典则例》和嘉庆、光绪《清会典事例》,已经出版的各种清代档案,《政治官报》、《内阁宫报》等政府公报,康熙.乾隆、嘉庆《清一统志》及各种地方志,以及奏议汇编和清人文集等原始资料,并充分参考、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清朝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考述。

全卷分为两编。

上编叙述清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过程及特点。对清代的京府制度、省和府厅州县及上司制度、东北地区的八旗驻防制度和旗民双重管理体制、藩部的设治过程和行政管理体制,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

下编分述清代各级行政区划的具体变迁过程,包括太平天国政权统治地区的政区变迁。

本卷对清初省制变化和江南等省分省过程、府厅州县体系形成过程、东三省旗民双重管理体制的演变、清初守巡道的设置、各厅的设置时间,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清朝在个别地区实施的较为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也进行了探讨。附录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了清代各地行政区划的变迁沿革,便于检索。

13.中华民国卷

傅林祥 郑宝恒 著

本卷依据各种政府公报、全国行政区划表、内政年鉴等官方资料及各省年鉴、新旧方志、地图、文集等对中华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考述。

全卷分为三编,注重全面掌握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并充分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绪编简述民国时期对行政区划变化产生过影响的各个政权从产生至消亡的过程。

上编阐述民国时期各种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下编分述各个行政区划个体,包括由国民政府划定的各省、直辖市、地区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具体变迁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与日本扶持的伪政权统治地区的政区变化。

本卷对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方各省的行政区划改革与变动,民国初年黑龙江省呼伦贝尔地区“自治”对当地行政区划的破坏,直隶、山东、河南等省的县佐设置过程,以及民国三十八年以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区域置海南特别行政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订,首次复原了事实真相;另外,对各政区置废过程的记载,在时间精度上也有相当提高。附录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了民国时期省级政区的变迁沿革,便于检索。


TOP作者简介

周振鹤,1941年生,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主治历史地理学,兼治中外文化交涉史。创立政区地理概念,并开创历史政治地理学研究。创新文化地理研究,始创历史语言地理与宗教地理研究,并倡立文化语言学概念,提倡语言接触研究方向。曾先后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爱尔兰根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关西大学、东洋文库,香港城市大学访学、任教、任职。主要论著有《西汉政区地理》、《方言与中国文化》(合著)、《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等十余种,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论著曾多次获全国及省部级各种学术奖项。

TOP目录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9.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