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大英帝国衰亡史
大英帝国衰亡史


大英帝国衰亡史

作  者:【日】中西辉政

译  者:王敬翔

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55611888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维系数百年之久的“大英帝国”现象,概述其光辉的历史,并特别将大英帝国自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戏剧性的衰亡作为一大主轴,探讨它作为世界大国的本质何在,衰亡的原因又为何,是什么导致了大英帝国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第一章叙述大英帝国史的全貌与盛衰的概况,第二章与第三章则从帝国的本质来分析以衰亡为前提的“兴盛”;第四章以后进入衰亡史的主轴,例如第五与第八章主要讨论大英帝国经济实力的衰败,第七与第九章为对外政策与战略的变化,并尽可能将各章节整合起来,描绘出一部综合性的大英帝国衰亡史。本书荣获日本第6届山本七平赏、第51届每日出版文化赏。

TOP作者简介

中西辉政,1947年生于大阪,京都大学教授。主要著作为《日本人须知的外交课》《作为日本人应该知道的事》《国民的文明史》《日本的“分岔路”》《美国外交之魂》等。

译者:王敬翔,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现任玄奘大学应用外语系兼任助理教授,同时从事中日翻译与相关研究、教学工作。


TOP目录

第一章 “不列颠治世”的智慧 1

人类史上的奇迹之一  / 3

二百年兴盛,二百年的衰退  / 7

“不列颠战役”的代价  / 11

“以力量维持的和平”和“以外交维系的和平”

──“不列颠治世”的本质 / 15

作为一种精神倾向的“权力平衡” / 20

第二章 伊丽莎白一世与“无敌舰队” 23

三个“高峰”和两个“低潮” / 25

“低地”才是“英格兰的护城河” / 29

作为“典范”的伊丽莎白外交  / 33

将“背信”转化为“正义”的智慧  / 37

击败“无敌舰队”的关键 / 42

第三章 支撑英国的另类绅士 45

未失却坚持者  / 47

真正的“绅士”──威廉?坦普尔大主教  / 52

父子相传的“精神贵族”  / 56

打倒路易十四的男人  / 60

打败拿破仑、俾斯麦的勇士们  / 64

第四章 帝国殉教者查理?戈登 71

“喀土穆的戈登” / 73

“中国人”戈登  / 76

1851 年“伦敦万国博览会” / 81

大英帝国的“折返点”  / 84

未被“救出”的总督  / 87

第五章 “自由贸易”的束缚 91

被逼上绝境的霸权国家  / 93

想回归“田园”的英国人  / 97

自由贸易带来衰退时  / 101

唯一选择是“开放的封锁”  / 106

第六章 “布尔战争”的挫折 113

支持帝国的领导阶层  / 115

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  / 119

世纪末式的帝国主义  / 123

重大挫折的预兆  / 126

帝国主义的幻灭  / 131

第七章 走向美国世纪 135

打击英国的“门罗宣言”  / 137

巴麦尊首相的担忧  / 141

“盎格鲁—萨克逊”的幻想  / 145

操之过急的对美让步  / 151

“过度”与“脱轨”所导致的状况  / 153

第八章 改革论的季节 157

戈耳狄俄斯之结  / 159

试图改革的三个“自由派”  / 162

执着于招致衰退的“理念”  / 166

德国热与日本热  / 169

未能付诸实行的讨论  / 172

对财政紧缩的反动  / 176

第九章 悲伤的大战 18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烙印 / 183

加里波利的悲剧──大英帝国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  / 187

忘却纳尔逊的英国海军  / 191

走向幻灭与充满亡灵的战后  / 195

第十章 劳伦斯叛乱 199

复苏之钥──“石油”与“中东”  / 201

圣诞节大礼  / 205

为了封锁“帝国的本能”  / 208

劳伦斯“大幻灭”的日子  / 212

觉醒的印度  / 215

区域纷争的波澜  / 218

第十一章 “不列颠战役”到全面停战 221

“最好的时光”与“最后的时光”  / 223

大战所带来“豁然开朗”的气氛  / 227

我们绝不投降  / 230

虚幻的赢家  / 234

选择失误的丘吉尔  / 237

失去亚洲的日子  / 240

第十二章 米字旗降下的日子 245

“见真章”时刻的到来  / 247

连鲱鱼和马铃薯都没有的生活  / 251

“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  / 255

永远降下的米字旗  / 259

后 记 265

作者简介  269

译者后记  271

TOP书摘

第一章“不列颠治世”的智慧

二百年的兴盛,二百年的衰退

“不列颠治世”一词的来源并不是很古老。与“美国治世”相同,都是直到治世的现象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甚至将要走下坡路时才产生的用语。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当时英国的政治家张伯伦(Chamberlain)提出了贸易保护主义与殖民地组织化的必要性。主张与其达成英国在世界上的功能,不如专注于狭义的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内部,也就是“内部和平”的确保。此一路线有“不列颠治世”之称。

当时的英国面临经济上被新兴的美国和德国迎头赶上,以及同俄罗斯与法国争夺殖民地的竞争这些挑战。在大英帝国的所属区域,只好采取“封锁化”的拖延战术。因应此种状态而产生了“不列颠治世”一词。

历史用语常充满讽刺。今日“不列颠治世”一词,是用在英国为保持全世界的安定而发挥其力量的时代,已被普遍称为“不列颠治世之时代”。

姑且不论此语的起源,“不列颠治世”最早究竟可追溯至何时?一般而言,通常可说是始于击退拿破仑的侵略,维持往后一个世纪和平的 1814 年至 1815 五年维也纳会议之后。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时期区分。若要讨论不列颠治世的核心,也就是“作为大国的英国”本质,就需要再追溯到更久之前。若把视野放宽一些,与“大英帝国”的兴盛与衰退有关的历史重要战役有三场。

对“大英帝国”的兴起与昌盛有所影响的战争都与西班牙,

以及西班牙帝国之间的战斗有关,也就是:

① 十六世纪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战(1585—1603 年)

② 十八世纪“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 年)

③ 在伊比利亚半岛不断与法国决战的“拿破仑战争”

(1793—1815 年)

这几场战争有如三阶级跳远一般,成为大英帝国兴盛的重要

契机。

造成衰退的有以下三场战争:

①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年)

② 布尔战争(1899—1902 年)

③ 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 年)

这几场战争都导致政府与国内舆论彻底对立,除了布尔战争外,都是不光彩的败战。与其说是军事力量的败北,不如说是英国难得的“外交失败”。

如前面所见,或许我们可以说看到了英国这个大国花了两百年时间慢慢登上顶峰后又花了近两百年逐渐衰退的过程。也就是说,和先前(甚至包括以后)的大国有所不同,就历史事件的推进而言,其盛衰的过程相当漫长。尤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败北带给英国的打击甚大,但不久后的拿破仑战争又获胜,重振声威,这生命力的强韧备受瞩目。

更适当的区隔,应为 1815 年拿破仑战争的终结,到1899 年布尔战争爆发的八十余年间,可说是英国国力的“鼎盛期”。因为英国的力量而维持的和平,即“不列颠治世”,可说大约是指此一时期。

实际上,布尔战争与另外两场“衰退之战”相同,是一个使英国国内严重分裂,同时也遭到国际社会批判和孤立,饱尝内忧外患夹攻的事件。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的“主要敌人”其实并非美国殖民地人民,而是法国、西班牙、荷兰和俄罗斯等国,欧洲列强几乎都在外交和军事两方面对英围堵,再加上如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老威廉·皮特(William Pitt)等国内亲美派的反战论调。布尔战争让在南非殖民地战争下疲于应付的英国在外交孤立中更显现其衰弱。这是“不列颠治世”“走下坡的开始”,是当时有目共睹的情势。

到了苏伊士运河战争,不只是苏联,就连身为超级大国的同盟国美国都与英国为敌,成为英国“外交上的大失策”。实际上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国所不乐见的,就是那已经无法掌握任何主导权的英国,这也是英国作为大国的历史“完全结束”的象征。

也就是说,“从布尔战争到苏伊士运河战争”约半个世纪的时间,是英国踏上明显而不可逆的衰亡过程的时期。而在这半个世纪之中,无疑地也包括了造成“大英帝国折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91.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