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

作  者:[美] 杨·T.格罗斯 著

译  者:张祝馨

出 版 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1173343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世界政治  政治军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1941年的一个夏日,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的一半人谋杀了另一半人:所有的犹太男人、女人和儿童,共计1600人,仅7人幸存。镇上的犹太人被棍打、溺毙、烧死,这一系列恶行并非出自抽象的“纳粹”,而是拥有真实面孔和姓名的人们,这些犹太人所熟识的人:他们过去的校友、向他们买牛奶的人、与他们在街上闲聊的人——他们的邻人。 

  证词、证据,杀人凶手、杀人动机,犹如一本侦探小说,7月那一天发生的事被一步步复原和重构。格罗斯在本书中以“二战”期间的波兰—犹太关系为讨论核心,揭开了人类现代史上公认的受害者波兰人在极端环境下残暴的一面,也引导我们思考普遍潜伏的危险:人类的兽性在何种情况会被激发?为何会有民族之间的仇恨?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民族失败和黑暗的历史?

  本书为我们反思历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立场,它是几十年来关于波兰—犹太关系最重要的研究,亦是大屠杀写作的经典。


TOP作者简介

  杨·T.格罗斯(Jan T.Gross,1947—),波兰裔美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1996年,格罗斯及其夫人因其“杰出的学术成果”而被波兰总统授予波兰共和国勋章。已出版专著及合著十余部,包括《恐惧:奥斯维辛之后波兰的反犹主义》(Fear: Anti-Semitism in Poland after Auschwitz)、《来自域外的革命:苏联对波兰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的征服》(Revolution from Abroad: Soviet Conquest of Poland's Western Ukraine and Western Belorussia)等。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是格罗斯的代表作,一经出版便引发巨大的反响和争议,它在波兰激起了长达两年的关于波兰—犹太关系的集中讨论,波兰议会在本书出版后发起了对耶德瓦布内大屠杀的调查,波兰导演瓦迪斯瓦夫·帕西科夫斯基(W?adys?aw Pasikowski)受到本书和相关讨论的启发,拍摄了电影《沉默的共谋者》。


TOP目录

致谢 

前言 

事件梗概 

资料来源 

 

战前 

苏联占据时期(1939—1941) 

苏德战争的爆发和拉兹沃夫大屠杀 

准备 

谁谋杀了耶德瓦布内的犹太人? 

谋杀 

掠夺 

私人传记 

不合时宜 

人们记得什么? 

集体的责任 

对资料的新诠释 

有可能同时成为受害者和施害者吗? 

通敌 

对斯大林主义的社会支持 

为了一种新的史学 

 

后记 

图片资料 

注释 

索引


TOP书摘

前言

  20世纪的欧洲经两个男人之手被塑造成形。阿道夫·希特勒和约瑟夫·斯大林为我们带来了极权主义——就算极权主义不是他们发明的,也是由他们全面施行的。要想清楚认识极权主义真正的毁灭性,光用已经发生的事去衡量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看见那些未发生的事情,用一位作者的说法便是:“未被写出的书的数目”。除此以外,还有未被想到的想法、未被感受到的感觉、未被完成的作品、未能自然终结的生命。

  极权主义的政治方法与其政治目标一样,会使社会彻底瘫痪,而这些政治方法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对憎恨(resentment)的制度化。服从于斯大林或希特勒统治的人们总是受到怂恿而敌视对方,彼此间的敌意就如兽性的本能一般。社会中任何细小的裂痕最终都会进裂为鸿沟,任何对立情绪都会不断恶化、加剧。曾有一度,城市与乡村对立,工人与农民对立,中农与贫农对立,儿童与父母对立,青年与老人对立,不同种族之间相互对立。秘密警察怂恿人们公开指责彼此,前者的队伍靠着这些冲突而不断壮大:“分而治之”的策略昭然若揭。此外,由于政府开始进行社会动员,并要求公众遵循国家支持的制度和规范,人们逐渐在不同程度上与政府共谋,镇压了他们自己。

  极权主义统治者还在他们所征服的疆土上实施了一种新的侵占模式。其结果就是,如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所写,“纳粹最早的帮凶和助手,真的不知道他们自己做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和什么人打交道。”。事实证明,欧洲的各种语言中没有任何一个词能准确地定义这种关系。“collaboration”(合作/通敌)这个词语——其令人不快的“与敌人勾结合作”之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语境下才开始使用的。鉴于武装冲突、征服、战争、侵占、镇压、领土扩张以及伴随这些行动而来的后果史不绝书,你可能会好奇,“二战”期间德军的侵占现象到底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竟能催生出一个新的概念?对这个问题的全面性回答,要去一系列德国侵占体系的研究中寻找。

  战后,几乎所有欧洲人民都表现出了对与纳粹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接触之极度反感(毫无疑问,这种反应是出于自利,且往往欠缺严谨的思考)。“要想准确计算遭到‘战后报复’(postwar retribution)的人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便是根据最保守的估计,也至少有几百万人,即先前在德国占领下人口的2%一3%,”伊斯特万·戴阿克(IstvanDeak)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写道,“对有罪者的惩处各式各样,从战争最后几个月里的私刑,到战后的死刑判决、监禁或苦役,不一而足。除此以外,还会将‘通敌’定罪为‘国耻’,剥夺‘通敌者’的公民权利,以及/或对其施以罚款。另外还有一些行政手段,如驱逐、警察监督、剥夺他们在某些地方旅行或居住的权利、撤职、剥夺退休金权利等。”’引用海达‘科瓦莉①在其沉痛的布拉格回忆录中的话来说:“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人真正幸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所有欧洲社会在20世纪后半叶中的政治结构和命运,但波兰受其影响尤为深刻。正是在1939年以前的波兰领土的问题上,希特勒和斯大林首次结成了同盟(苏德于1939年8月签署的互不侵犯条约包含了一条瓜分波兰的秘密协定),之后一场恶战才在二者之间逐渐展开,直至其中一方彻底覆灭才得以告终。波兰因此遭遇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浩劫:近20%的波兰人口死于战争及其相关因素。这个国家失去了其少数族群——犹太人死于大屠杀,乌克兰人和德国人因战后国界变动或人口迁移而离开。所有领域的波兰精英都急剧减少。战争接近尾声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都失踪了。55%的律师、40%的医生、三分之一的大学教授和罗马天主教神职人员都死亡了。

  ……

  在犹太大屠杀研究的更广泛的背景下,本书不应该被简单地置于一个功能主义一意向论的层面。本书偏离了这种理论模式,该模式在近年的大屠杀历史学研究领域内被模糊化了,被归为另一种专门抨击“犯罪者一受害人一旁观者”坐标的研究范畴,“直到最近才得到学界一定的注意”。但这本书也证明了,这些范畴的界限都是模糊不明的,它提醒我们,大屠杀过程中的每一个片段都有其独特的情景动力学(situational dynamics)。这一点并非无关紧要,因为它意味着,在每一个片段情节中,其场景中的不同演员都会做出许多特定的、独立的判断,他们对剧情的走向和结果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我认为,在这方面,还有更多深入的研究能证明耶德瓦布内的悲剧并不是个案。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设想,如果那些“演员”当时做出了不一样的抉择,那么更多的欧洲犹太人就有可能在战争中幸存。

  然而,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层面上,本书却是一本很典型的关于大屠杀的书。因为不像有关其他问题的历史研究,关于大屠杀,我的结论是开放式的。换言之,读者在结束阅读时,恐怕不会得到知识获取上的满足感;我在完成写作时,也同样没有这种感觉。写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无法对自己说出“嗯,我现在能理解了”这样的话,我想我的读者也不会。

  当然,在写书的过程中,你必须做出阐述和分析,就好像你有可能理解一样,还要在书中囊括一些一般性的、解释性的史料内容。但我认为,在故事的结尾我们必须提出疑问——这样如何?那样如何?——这是深入这个题材之骨髓的特质。同样,在直面大屠杀时,能缓解我们的不安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提出这些似乎永无穷尽的问题,如此我们才能继续寻求答案。因此,大屠杀实则是人类从其经验中吸取教训的一个起点,而绝非终点。我们永远也不会“理解”大屠杀为何会发生,但我们必须明白,它的前因后果牵动着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大屠杀已然成了一起揭示现代情感的功能性事件,也将永远是反映人之境况的重要议题。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40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92.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