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黄河之旅
黄河之旅


黄河之旅

作  者:[美]比尔·波特

出 版 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41147777

所属分类:   

标  签:旅游?地图  旅游随笔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深度对话中华母亲河的行走笔记,书中囊括了黄河沿途重要历史遗迹、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及作者的所思所感。本书文笔、译笔流畅优美,娓娓道来中尽显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作者的外国人的特殊视角,使得其对途中遇到的诸多现象拥有独特的感悟与思考,这不仅再现了九十年代中国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也展示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TOP作者简介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 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 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以及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TOP目录

001  第一章  上海:殖民者后裔的狂欢

008  第二章  青岛:老道长与茶树仙女

016  第三章  蓬莱:一去不返的寻仙船

021  第四章  临淄:此曲只应天上有

025  第五章  东营:黄河入海流

030  第六章  济南:不能承受之重与大庙的墓冢

040  第七章  泰山:中国最大的朝圣中心

049  第八章  曲阜:圣人是怎样炼成的

059  第九章  开封:穿越到北宋

071  第十章  郑州:有龙就有“新天子”

076  第十一章  嵩山:盘古的肚子

087  第十二章  洛阳:翩翩白马自西来

096  第十三章  三门峡:峡与关——帝国的辉煌

103  第十四章  芮城:神仙们的新家

110  第十五章  韩城:大人物的“终审判决书”

121  第十六章  延安:从“七百匹马”到“东方红”

133 第十七章 榆林:短命王朝的长命都城

142 第十八章 呼和浩特:两千年的政治棋子

151 第十九章 银川:九座枯坟一局古残棋

162 第二十章 青铜峡:黄河边的一百零八种烦恼

169 第二十一章 临夏:丝绸之路十万佛

182 第二十二章 日月山:公主的魔镜从天而降

195 第二十三章 黄河源头:五千年文明五千里路


TOP书摘

上海:殖民者后裔的狂欢

  我想嗅嗅上海这座城市的气息,于是便请服务员来打开饭店的窗子。上海只是此次黄河之旅顺路经过的地方--这次我从香港过来,打算从黄河的入海口一直走到它的源头。一到上海,我便忍不住盘桓一两天,因为今年海滨娱乐团(CoastBall)的中国狂欢派对就在上海。本来这个一年一度的聚会,主办方和服务对象都是在香港的外籍人士社团,通常每年三月份在澳门的荟景阁举行。但是今年荟景阁要重新装修,主办方就选择了上海的和平饭店。“文革”期间,和平饭店的整幢大楼都被木板封死了,因此那些华丽的内部装饰得以完好地幸存下来。

  我从机场打车到和平饭店,不巧的是客满了,而且外滩沿街的其他宾馆也全部客满。海滨娱乐团的主办方预计,前来狂欢的客人将超过五百人,因此他们在六个月前就将所有的客房预订一空。

  幸好只隔几个街区的原俄国总领事馆一周前重新对外开放,更名为海鸥饭店。我选好房间住了进去。饭店走廊新装的镶板还散发着浓烈的塑胶气味。服务员打开窗子,黄浦江从海鸥饭店以及外滩的其他宾馆面前缓缓流过,江面上吹来的风冲淡了饭店内混浊的气味。我谢过饭店服务员,远眺外滩,不禁浮想联翩。从这里往北二十公里,黄浦江与长江二水并流,再流入中国的东海。正是这些水道的交叉汇合,孕育了上海这座城市。中国十多亿人口,大多居住在长江流域,上海就是将他们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结起来的节点。二三百年以前,上海还什么都不是,到了近代却迅速崛起,后来居上。

  1917年英国传教士库寿龄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谈到上海时他写道:“整座城市建立在一片泥泞的沼泽地上,缺少自然风光,建筑也不美观,只有外滩的几幢大楼差强人意。”今天,这座城市变了,差强人意的大楼不再是几幢,而是几百幢。但我不是来见证历史巨变的,我只是想参加海滨娱乐团的狂欢。现在离派对开始还有几个小时,我得出去溜达一圈。

  从海鸥饭店一路往北,刚路过原美租界的所在地,天空就飘起了雨,不过我的派克大衣当雨衣用也还不错。又走过几个街区,我步入虹口公园,来到了鲁迅墓前。

  鲁迅是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他在上海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于1936年去世,终年五十五岁。墓前铸有一尊他坐在藤椅上的铜像,线条简练朴拙,堪称杰作。我从小贩手里买了些鲜花,放在一个日本参访团敬献的花圈旁边。鲁迅曾在日本留学多年,后来他重新回到中国,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尽管鲁迅有社会主义倾向,但在日本,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一直被视为英雄。虹口公园里还有一座鲁迅纪念馆,展出他的各种遗物,搜罗完备,巨细悉陈:怀表、伞、他的书和期刊,还有一套他早年刻制的木版画,比文字更生动地反映出了他对同胞苦难的同情,令我想起了版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

  出了虹口公园,我继续向北,寻找鲁迅的故居。在停下来问了几次路之后,我终于在一条弄堂里找到了这幢简朴的砖宅,门前的一块牌匾上写着“鲁迅故居”几个字。这宅子通常都会对外开放,可今天却大门紧闭。一位过路的男子告诉我,只要下雨这宅子就关门,因为怕游客弄得满屋泥泞。闲聊中这位叫李厚的男子说自己是个画家,并请我一块去喝茶。我在他家客厅的扶手椅上刚坐下,他就给我看他的画,主要是水墨画和水彩画,一张张铺满了房间的水泥地。通过这些长长的卷轴,我仿佛看见鲁迅简具行囊,一步步走过弄堂,从他年轻时的现实主义走到晚年的象征主义……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我谢过李厚,回到了饭店。黄昏时,从窗口眺望外滩,幢幢大楼华灯齐放,倒映水中,一片辉煌。“外滩”的英文词“Bund”来自北印度,本义是河流的堤岸或海边人行道。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英语就吸纳了这个词,然后这个词又跟鸦片一道,被英国人带到了上海。今天晚上,这些殖民者的后裔,将为这座城市一掷千金,点亮和平饭店那些华丽的灯饰。这些灯饰通常只在特殊的节日才会被点亮,比如中国的春节和国庆节。

  远远地,我看见出租车频繁出入和平饭店,狂欢客纷纷从车上下来。于是,我连忙出门跨过苏州河上的一座桥,混进了他们的队伍,与几对夫妇一同走进和平饭店的旋转门。

  派对在八楼举行,门口有领班,凭请柬才能进入。我可没有请柬,而且我的紫色风衣,与那些狂欢客的衣冠楚楚也很不协调。于是领班把我揪了出来,示意我站到一边。不过,我早有准备。我向他出示了香港记者证--我正为香港的一家英文电台工作,参与一档与旅游相关的节目制作。为了让我看上去更可信,我还在脖子上专门挂了一部相机。这领班大概没有想到电台记者其实是不用相机的,反正他一挥手,就让我进去了。这样我就加入了这个由五百多人组成的狂欢组织,加入到这些穿着晚礼服的绅士淑女当中。

  一开始,派对的音乐由和平饭店的老年爵士乐队演奏。乐队成员都七老八十了,虽然现在还能演奏《查塔努加火车》,但毕竟年龄不饶人,几首曲子之后,就换上了一支摇滚乐队,他们演奏了吉米·亨德里克斯的两组曲子。气氛逐渐浓烈起来,我只象征性地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手舞足蹈地加入到这场狂欢中了。狂欢一直持续了一整夜,第二天中午,我登上一艘轮船,继续北上。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3.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