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作  者:(美)芭芭拉·科卢梭

译  者:肖飒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 书: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译丛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定  价:52.00

I S B N :9787567565814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教师用书  中小学教辅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帮助父母和老师及学生应对欺凌现象的书。书中详细分析了欺凌现象中的三种角色: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他们各自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以及可能的成因,阐述了每种角色可以如何做出改变,父母和老师可以提供怎样的帮助和指导。

TOP作者简介

    芭芭拉·科卢梭(Barbara Coloroso)是著名的国际畅销书作者,并在过去45年中被世界公认为养育、教育、冲突解决和疗愈方面的演讲家和顾问。
    多年的社会学、特殊教育学、哲学的学习与训练,以及担任教师、大学导师、工作坊领导者、卢旺达的志愿者等的实践和经历,使她拥有独特、有效的养育和教学策略。
    她是“欧普拉脱口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的节目嘉宾,也多次被《纽约时报》《时代》《新闻周刊》等著名媒体报道。她写作了包括本书在内的四本国际畅销书。

 

    肖飒,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系,之后赴美工作数年。现居北京,是G.T.I国际认证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中科院心理所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中科院心理所儿童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生。

TOP目录

译者序001
前 言003
第一部分 欺凌者,被欺凌者和并不无辜的旁观者
第一章 三种角色和一部悲剧003
悲剧的场景 005
第二章 统计:演出背后的数据011
体重欺凌:“身体不丑陋,丑陋的是欺凌” 015
性欺凌 017
网络欺凌 020
第三章 欺凌:什么是欺凌,什么不是024
同理心,同情心和仁慈之心 025
轻蔑是关键 027
欺凌的定义 029
欺凌的四种因素 030
欺凌的类型和形式 031
欺凌的三种形式 047
伪装的骗术 053
喜剧并非悲剧的前奏——调侃并非嘲弄 057
少许是因为性,更多是因为轻蔑——性欺凌 060
种族主义欺凌:双重打击 066
什么不是欺凌 069
仇恨犯罪——刑事欺凌 072
错误定性 073
我们中间的大猩猩 074
第四章 欺凌者076
欺凌者的性格 077
第五章 被欺凌者081
羞愧,秘密和懊悔 088
欺凌式自杀和故意伤害罪 093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预警标志 096
第六章 不无辜的旁观者102
暴力循环——友谊的陷阱 104
“好鸟俱乐部” 111
第七章 勇敢的心——见证者,反抗者和守卫者113
“我还会这样做” 114
粉色衬衫 115
从欺凌对象到反抗者 116
挺身而出 118

第二部分 打破暴力循环,创建充满关爱的社区环境
第八章 家庭教育环境123
三种家庭教养模式 124
第九章 你家里有欺凌者吗?142
立即管教,干预欺凌 146
创造“做好事”的机会 151
培养同理心 151
教授交友技巧 154
密切关注孩子的活动 156
帮助孩子参加更有建设性、娱乐性和有活力的活动 159
培养孩子“始终做正确的事” 160
了解自我 161
第十章 你家里有被欺凌者吗?162
重申警告信号 163
应做和不应做的事 165
辨别告诉和告密 168
对抗欺凌的四种良药 171
强烈的自我意识 172
戈尔曼的世界 175
死党,朋友,以及曾经的陌生人 176
协商和冲突解决技巧 180
摆脱愤怒,平息情绪 183
自我防卫 186
第十一章 从旁观者到勇敢的人189
她用谣言伤害了她 191
没有无辜的旁观者 192
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193
始终做正确的事 194
分享,关怀,帮助和服务 195
另一个仁爱而有勇气的善举 198
做一个挽救生命的反抗者 199
冒险告诉成人 200
一个承诺 201
第十二章 让年轻人在网络社区保持参与、联系和安全203
“移民”,“本地人”和“专家” 204
制止网络欺凌 206
帮助网络欺凌的受害者 207
旁观者 210
从旁观者到证人 211
三个P:政策(Policy)、程序(Procedures)和项目(Programs) 212
红帽工程 212
破译编码 215
一些基本术语 216
第十三章 学校关心,社区参与218
三个P 219
优秀的项目 223
当心:零容忍可能会造成零思考 227
学校氛围和文化 229
派系 230
被欺凌 232
转还是不转 234
家门口的欺凌者 235
当欺凌成为了犯罪 236
涉及学校的社区事件 238
后院的欺凌者 239
重写剧本 241
附录1 应对网络欺凌242
附录2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专用词汇247
附录3 应对色情报复250
感 谢252
参考资源253

TOP书摘


悲剧的场景
    欺凌者、被欺凌者和并不无辜的旁观者是一部有着相同主题而被改写成不同版本的系列演出。每个版本都由不同的演员饰演,其道具和台词也不尽相同。
场景布置:
    鼓励和支持对权威盲目顺从的环境;残酷是惯例,“卑劣”是道德基准;个体被认为不值得尊重,常常被诋毁和非人性化地对待。
奖赏欺凌者和责备被欺凌者的文化氛围。
    学校假装欺凌问题不存在;在学生团体中建立了完善的等级制度;针对欺凌问题没有任何有效的规章制度或处理程序。
    家长在家中示范和(或)教授欺凌。
    成人看不见——或者选择视而不见——被欺凌儿童的痛苦呐喊。
第一幕:观察环境
    欺凌者观察操场的环境,试图通过对其他角色的试探来确定欺凌目标。同时,他把目光投向观众席,看是否有观众在专心观看。
潜在欺凌目标正对着校舍的墙壁玩球,没有注意到或仅依稀注意到有人在观察他。旁观者在一边的篮筐投篮,彼此开怀地享受着朋友的陪伴,然而,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一种“我们—他们”的想法已深植于他们的观念中。
第二幕:小试牛刀
    欺凌者假装无心地碰了欺凌目标一下,并暗暗观察欺凌目标和旁观者对这一举动的反应。随后,他使用粗鲁无礼的语言贬损欺凌目标。
    被欺凌者无奈地耸耸肩,他感到心神不安,虽然心有畏惧却不知何去何从。
    不无辜的旁观者们要么转移目光假装什么都没看到,要么就在旁大笑。他们的做法为欺凌行为带来了默许和无言的支持。对于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来说,旁观欺凌成为了一种娱乐,一种建立在被欺凌者痛苦之上的娱乐。
第三幕:开始行动
    欺凌者并不把被欺凌者看作同伴或是与之平等的人。在他眼中,被欺凌者只是一个可以被轻易嘲笑或污蔑的对象。他猛地撞向被欺凌者,一把抢过其手中的球,扔向球场的另一边。
    被欺凌者为自己所遭受的攻击感到自责,他用语言贬低自己(“我是个笨蛋,我啥也不是,我太弱了”),因自己的不足而备受打击。面对欺凌者,他感到无能为力,便试图说服自己欺凌者并不是要有意伤害他。
    一些旁观者假装什么都没有看见和听见,带着一丝没有阻止欺凌行为的自责离开现场。他们感到无助,并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人。另一些不无辜的旁观者在一旁为欺凌者加油打气。他们甚至加入欺凌行列,用语言嘲讽被欺凌者,把被欺凌者的球踢来踢去。在这种残酷行为的影响下,欺凌者和旁观者双方都会进一步地对被欺凌的孩子造成更严重的侵害。
第四幕:胆大包天
    欺凌者找到了新的方法来嘲弄和折磨被欺凌者。他使用更激进的肢体动作和更严厉的恐吓以便使被欺凌者感到更加恐惧。面对被欺凌者时,他感到自己强大有力。这种感觉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愉悦。
    被欺凌的孩子则用上课的时间来思考和寻找避免自己继续被欺凌的方法。他完全无法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开始感到身体不适;找寻各种避免去操场、卫生间以及午餐室的理由。他感到无助和绝望。
    旁观者再次分为两个阵营:一部分旁观者对欺凌者心存畏惧,他们与欺凌者划清界限,避免与之产生任何冲突;另一部分则有些崇拜欺凌者,并随后加入到欺凌行列中来。无论身处哪一类,所有的旁观者都在尽量说服他们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人。为了使这种想法更加真实合理,他们便认为发生这一切都是被欺凌者自找的,因为他懦弱无能,自作自受,而这种人是不应该在他们所关心的范畴中的。
第五幕:痛苦至极
    欺凌者越来越歹毒,他持续地折磨和伤害着他的欺凌目标。他逐渐地在“欺凌者”这个角色上定了型;没有能力再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无法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失去了同理心、同情心和仁慈之心;并且,他视自己为强大有力和备受欢迎的人——不得不说,在一些同伴甚至成人的眼中,他确实被看作领导能力强的“好孩子”。他的权力意识、党同伐异,以及对排斥他人的热衷反而给他带来了声望。
    被欺凌者在持续被侵害的环境下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他开始变得抑郁并向那些欺负他的人进行反击。他被同伴和成人们认为是个“大麻烦”。由于他总是缺课且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他的成绩开始下滑——这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羞辱。他无法找出建设性的方式来恢复正常生活,于是,他开始花时间想办法去报复。他可能会加入另一群“不良分子”,和他们一起计划图谋一场复仇;又或者,面对欺凌他一退再退,试图用隔绝一切和放任自己的态度来减轻痛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变得越来越像欺凌者试图把他塑造成的样子。
不无辜的旁观者的举动无外乎以下四种:
    1.抱着对欺凌的恐惧,继续把欺凌现象归咎于被欺凌者罪有应得;
    2.加入欺凌行列,从旁观者上升为欺凌者或欺凌者的支持者和追随者;
    3.由于看到没有任何人干预欺凌行为,他们耸耸肩,认为自己对此也无能为力;
    4.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第六幕:尾声
    伴随着不良的自我意识、自我膨胀、贫乏的社交技巧,以及对挑衅和怠慢的过激反应,欺凌者逐渐长大。恃强凌弱成了他个人、社交和工作的生活方式。由于把欺凌看作太平常不过的事,他常常用各种理由和借口去无视欺凌行为的危害,并将这种危害合理化。
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欺凌者则会受到社会文化的支持。他的行为被视为“规范”。而这种支持的作用仅仅是为他夸张的价值感和权力意识、自我优越感和要求身边人无条件顺从的期望提供了养分。他往往会成为他所在的高中、大学、社区,或商业、政治舞台的大人物。在后果并不明显的条件下,他会折腾和捉弄那些看上去不如他的,或者对他社会地位有威胁的人。
被欺凌者陷入更深的抑郁和(或)愤怒中。他对自己感到愤怒,对欺凌他的人、对那些旁观者,以及对所有不会或不能帮助他的成人感到愤怒。由于不再相信成人会对他伸出援手,加上生活中早已没有纯真的友谊,为了摆脱痛苦,他将无所不用其极。压抑已久的愤恨化作暴力向外爆发,欺凌过他的人、所有看似支持过欺凌行为的人、那些对欺凌行为装聋作哑的人和所有未能好好保护他的人都成为了他的攻击目标。另一种情况是被欺凌者将这种愤怒向内爆发,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摆脱痛苦。第三种情况则是综合了前两种情境,也是我们当下再熟悉不过的一种情况,即被欺凌者先狂暴地杀害许多人,之后以自杀或入狱的结局了此终生。
不无辜的旁观者要么是身处欺凌事件中,为自己没能挺身而出而深感内疚,要么变得对眼前的暴力行为麻木不仁,他们将这些行为大事化小,解释为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磨炼而已。
舞台重置。
复演
    悲剧刚刚落下帷幕,欺凌者和他的追随者们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再演一遍。实际上,他们这样做,并非是因为他们明目张胆地认为自己的欺凌行为或要求继续实施欺凌是合理的,而是因为他们觉得根本没有发生过欺凌,他们从未凌辱和责难过被欺凌者。他们声称这一切都是因为被欺凌者自身存在问题,他自己的或他人做的任何事都是其自身问题所造成的。在种族欺凌的案例中,被欺凌者常常被指责太敏感了。在性侵害的案例中,被侵犯者经常在事件发生后受到二次伤害,她会被贴上“过错者”的标签,被人指责为共犯或是她自己要求被侵犯的。
    如果将“他”换成“她”,将身体欺凌换作言语欺凌、孤立和流言蜚语,将造成被欺凌孩子被欺凌的原因改变为——诸如种族、国籍、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信仰、身体特征、心智能力、体重、身高、过敏反应、社会地位——我们将得到一场全新的演出,而这场演出与之前的演出有着相同的主题和扮演内容,以及相同的悲剧结尾。
这场悲剧已上演了太久。
    在第一部分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会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什么是欺凌而什么不是,统计资料——演出背后的数据,三种主要角色——他们的装扮、台词和行为,他们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他们共同制造的暴力循环和一些造成这个循环生生不息的谬见。第二部分,我们会探寻家庭、学校和社区在这场悲剧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是如何将欺凌悲剧的舞台搭起,如何将孩子们分配了角色安置到演出中去。最重要的是,我们会寻找一些方式,使三方共同努力打破这个暴力循环,并创造出更富有关爱的社区环境使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
    我们有这样的倾向,即用简单的原因来解释问题并由此幻想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可以是简单的……当你审视校园暴力时,会发现造成其愈演愈烈的原因是众多的——家庭暴力、暴力的电视节目、欺凌和被欺凌,以及一个鼓励将暴力作为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最有效方式的文化环境。摆在我们面前的局面不是由某个单个原因造成的,而是以上所有因素的集合体。
——霍华德·斯皮瓦克(Howard Spivak)博士
    霍华德·斯皮瓦克博士是塔夫斯大学医学院儿科及社区健康教授,首个有关校园欺凌的全国性大样本研究社论的作者,其社论发表于    2000年4月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56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5.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