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先醒来的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先醒来的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先醒来的人: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作  者:叶克飞 著

出 版 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定  价:32.00

I S B N :9787308171434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中小学用书  >  小学阅读    

标  签:历史  中国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19世纪70年代,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的清朝政府,派遣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官费留学生。这批留学生远赴重洋,接受西方先进科学和文化的洗礼。这些学生回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介绍留学生派遣产生的背景及受教育的情况,旨在指出首批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历史。


TOP作者简介

  叶克飞,现供职于中山日报,专栏作家,历史畅销书作者,同时也是腾讯“大家”成员,长期关注历史写作,著有《金庸政治学》(一、二)、《故人何寂寞:风雨中的民国故居》、《民国style》等历史文化类作品。


TOP目录

黄宽 

001 留英第一人 

黄胜 

015 香港第一位华人太平绅士 

容闳 

025 “中国留学生之父”的人生断章 

044 香山文化中的留学因子 

唐绍仪 

051 民国首任总理 

唐国安 

065 清华首任校长 

梁敦彦 

083 清朝最后一任外务大臣 

欧阳庚 

093 专注外交45年 

蔡绍基 

101 北洋大学首任校长 

蔡廷干 

107 军政文三界名人 

梁诚 

121 促成庚款留美的功臣 

丁崇吉与曾笃恭 

140 两位曾经的报人 

梁如浩 

153 其实他并非汉奸 

张康仁 

164 第一位在美国执业的华人律师 

詹天佑 

174 中国铁路第一人 

邝孙谋 

194 他举荐了詹天佑 

罗国瑞 

198 中国第二位铁路总工程师 

黄仲良与黄季良,梁普时与梁普照 

203 两对兄弟,各有一人献身铁路 

周万鹏等人 

207 电报群英目录


TOP书摘

  他是孤独的。或许,先驱总是孤独的。

  他是黄宽,广东香山县东岸乡人。18岁那年他与容闳一起赴美留学,两年后赴英留学,成为“中国留英第一人”,也是中国第一位医学博士。

  免收学费的马礼逊学堂

  旧时的香山县东岸乡,如今是珠海唐家湾镇的东岸村,毗邻海畔,不过已不复渔村旧观。

  当年的香山,包括如今的中山市、珠海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珠江出海口,来往商船极多,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此地农村也因此而开明,近代史上如孙中山、郑观应和容闳等名人,都出自香山,中国现代百货业的先驱——上海四大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与大新)也都由香山人创办。

  翻阅旧时笔记,我常感慨沿海地区多先驱。他们人人胆大,幼年便敢言能言,年少出洋之举更是屡见不鲜。这“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想来与见识较广有关,黄宽亦是一例。

  这个幼年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的少年,聪颖好学,却一度因贫困而辍学。1840年,1l岁的他前往澳门,进入免费的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学习。

  马礼逊学堂是西方人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为纪念去世的马礼逊而建。马礼逊是从西方来到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他出身雇农家庭,年轻时便有前往中国传教的心愿,并自学中文。鉴于清政府闭关锁国,他选择学习医学,以此作为进入中国的途径。他在中国居住了25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汉汉英字典——《华英字典》,他也是将《圣经》译成中文的第一人,还在澳门开办了第一家中西医合作的诊所。

  1818年,他在马六甲创办英华书院,这是近代传教士开办的第一所中文学校,为中国培养教牧人才,只是校址不在中国本土。1825年,该校开始招收女生。1843年,该校迁至香港,开办至今。2003年,该校迁入香港深水埗区的千禧校舍,所在街道亦命名为英华街。这所学校出过不少知名校友,如曾在歌坛如日中天的许冠杰,曾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的梁锦松等。

  1834年8月1日,马礼逊因病猝然离世。他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好友便计划创办马礼逊教育会,并着手开办学堂,最初是附设于郭士立夫人所属女校,1839年11月独立成校。学堂对贫困学生免收学费,还提供食宿、衣服与图书。黄宽得知后,立刻央求乡亲带他前往入学。

  在我所查到的史料中,有一个细节出现了严重分歧:黄宽究竟是第几批入学的学生?有文献引马礼逊教育会的记载,指1840年入学的黄宽是学堂招收的第二批学生之一。另一种说法则指他位列学校第一批所招的6名学生中,而且6人名字均可考,除黄宽外,还有容闳、黄胜、李刚、周文和唐杰。据说,其中一人本是乞丐。我还读过一些资料,称黄宽入学时间为1841年,此说法可确定为谬误。

  日后被称作“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可算是马礼逊学堂的“熟人”。早在1835年,时年7岁的他便已进入附设于女校的马礼逊学堂学习,并成为学堂独立成校后的首批学生之一。

  ……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32.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