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作  者:杨澜 著

出 版 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3997522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中国经济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著名媒体人杨澜女士部跨界作品。杨澜作为中国首位全方位探寻人工智能的媒体人,在2016年,带领团队历时一年,走访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二十多座城市,采访了三十多个实验室及研究机构的八十多位行业专家,制作出《探寻人工智能》纪录片。在剪辑纪录片的过程中,杨澜回味和沉浸其中,用媒体人的人文视角、独特的亲身体验以及细腻的情感,通过文字,全面记录了那些改变世界的人和事,书写了一段充满惊奇与惊喜、温暖与温度、哲思与展望的,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探寻之旅。

  杨澜在书中记录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IBM、微软、百度、facebook等国际性知名大企业,以及中国本土的诸如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新兴企业在深度学习、视觉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制造、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成果;展现了代表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水平的,可以上天入水,可以大若巨人、小若米粒的各式各样、让你“万万没想到”的机器人;分享了诸多重量级科学家、知名人士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或思考,比如“谷歌云”首席科学家李飞飞、“谷歌大脑”创始人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之父”扬·乐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微软研究院院长埃里克·霍维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智能语音专家邓力、“仿人形机器人教父”石黑浩、告诫人们要警惕“超级智能”的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尼克·博斯特罗姆、“个带着芯片行走的人”凯文·沃维克、“个亲历自动驾驶汽车事故”的资深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硅谷创业家杰瑞·卡普兰,以及参演过多部人工智能题材电影的好莱坞明星摩根·弗里曼等。

  AI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杨澜在书中用浪漫而理性的笔触,阐释了对于人工智能在社会、经济、伦理等方面的观察与思考。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做出选择的是人,不是机器。未来到底往何处发展,取决于我们如何设计、管理和应用人工智能。说到底,人工智能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人类智能的神奇与伟大。

 

TOP作者简介

  杨澜:资深传媒人士,阳光媒体集团和阳光文化基金会联合创始人、主席。曾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代表中国做申奥陈述;担任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陈述人,亦被聘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目前还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位中国形象大使、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及全球董事、美国林肯中心中国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曾获多项国内外荣誉,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及公共事务学院“环球领导力奖”、中华慈善奖行为楷模奖、中国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佩利媒体中心授予的女性“开拓者”荣誉,还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TOP目录

序言 /  李飞飞 

引言: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之旅 

 

01  机器会思考吗?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阿兰?图灵  

了不起的Watson 

Watson的跨界亮相 

深度学习有多“深”?   

?深度学习不是万能算法 

 

02 智能时代,『诸神』的狂欢

ImageNet的洪荒之力                                  

人工智能“她力量”   

机器认出了猫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语音识别:生不逢时与生逢其时   

一次不可忽视的人机小战   

机器翻译:重建人类“巴别塔”   

“中国声谷”: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  

胡郁的白发  

 

03  我歌唱『带电』的身体

MIT:机器人寒武纪物种大爆发

奇怪酒店:新来的服务生 

摔跤吧,机器人 

机器人的第一支舞

摊开你的掌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哆啦A梦”  

 

03  AI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

当石黑浩遇上“石黑浩”                 

假作真时真亦假   

我,半机械人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给我一双慧眼吧

牛津大学里的速度与激情   

放开方向盘 

 

05   『爱』是可以计算的吗?

会画画的傻瓜   

创作的另一种可能 

A+I=爱?   

让我陪在你身边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你好,助理 

落棋无悔   

 

06  洞见未来:AI无处不在的世界

最好的发明,最后的发明?   

好莱坞眼中的“人工智能” 

超级智能有多远?   

记忆总是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人类,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后记   

 

TOP书摘

序言(李飞飞): 

  受邀为杨澜女士的新书《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作序,我深感荣幸。2016年,杨澜带领她的团队为探究人工智能及其未来的影响力,寻访了全球三十多家顶尖实验室和研究机构,采访了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力求汇集众家之大成。

  我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被她的使命感感染,并有深深的共鸣。“AI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这才是关键问题。我们固然应该为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它所能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欢呼雀跃,然而,我认为,我们面对的更为深刻和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驾驭和运用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我会关注科技本身的创新和发展。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女性和一位母亲,我也会对人工智能有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关注得更多。人工智能恐怕是人类面临的一次最大的变革,而在人工智能各个领域,新一代的技术专家和领导者尚未成长起来。人工智能这一为社会而创造的技术需要反映全社会的整体价值。为此,我们需要能够代表“我们是人类”的技术专家,而不是金字塔顶端极少数的特权者。为了确保人工智能这项技术能够造福全社会,我认为对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下一代的技术专家和思想领袖的教育至关重要。

  世界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变化。事实上,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很大程度上是由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推动的,这是一股神奇的力量。我在人工智能领域工作近二十年,主攻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我亲眼看到人工智能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目前这场变革最大的助推器。但是,变革的规模有大有小,需要我们有想象力才能一一实现。以大家熟悉的自动驾驶汽车为例。自动驾驶技术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借助传感器和算法,自动驾驶汽车将降低事故风险,通勤时间可以用于工作、社交和放松。这是单独从一个驾驶者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如果数以千计的人选择自动驾驶汽车呢?突然之间,通过车辆协调,交通堵塞得以缓解,停车过程大为简化。当使用者达到百万级呢?我们对基础设施的利用方式会有根本性改变,甚至整个城市的面貌也会改变。人们参与程度、参与数量的不同,会带来不同规模的变革。当科技为更多人所使用,它的影响力也会更加深刻。

  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该是降低门槛,向所有人开放,向尽可能多的开发者、用户和企业社区开放。说到开放访问和大众普及,通过云计算这样的平台,可以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产品推送给超过十亿的用户。可见人工智能的参与者数量已经十分可观。杨澜在这本书中,也对人工智能做了更多解析。

  此书讨论的变革中,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医疗。医疗是人工智能最深入的应用领域之一,它真正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人工智能取得了一些了不起的成就。最近,“谷歌大脑”的同事们展示了一台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的计算机。这台机器可以达到眼科医生的水平,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可能导致全世界超过四亿人失明。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技术遍布整个医疗行业,很多形式的视觉诊断将会很快实现自动化,运营成本和错误率将会降低,医疗资源不足的人群也能够得到治疗。在斯坦福大学,我的团队和医学院的同事们已经在智能医院的项目上合作了三年。不久的将来,机器还能处理书面任务,比如记录就医信息、管理慢性疾病,帮助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医疗服务效率。而在综合型智能医院和养老院中,可以充分利用智能视频分析这种人工智能技术来跟踪记录医院动态、保障病人安全、监督卫生操作、规范手术方案。

  杨澜在本书中还穿插呈现了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人深省、令人信服。能否实现多样化和包容性是技术领域的一个巨大问题,不仅是硅谷,也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如果年轻人认为人工智能是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我认为他们应该明白,有梦想和激情的同时,也要承担起责任。这是生活的两面性。有时二者相互矛盾,需要我们找到连接这两个重要任务的线索。不能只追求梦想,不承担责任;当然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要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小时候,我读了许多关于科学、宇宙、太空和生命起源的书籍,那时候我的内心就住着一位科学家。我认为追求真理是美好的,而成为科学家最基本的信念就是“追求真理”:宇宙的基本法则是什么?生命的基本法则是什么?智能的基本法则是什么?我年轻时,来到一个语言和文化对我而言都是全新的社会,需要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物理专业。后来我追随了自己的科学梦想,选择了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方向,成为了今天的我,我很庆幸也很骄傲:这些我都做到了。开干洗店也好、在餐厅打工也好、帮人遛狗或是其他也好,这些看上去平凡的工作,对人的心灵却非常重要。起点越是低微,越能支撑你勇敢而坚韧地度过每一次艰难的时刻。

  这样的经历不仅影响了我的人生,也让我更能理解其他人的生活。无论我如今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会对他人存有同理心。虽然我不再需要打工,但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对其他人的艰苦和挣扎漠不关心。杨澜曾问我:“你们研究出这些技术是为了什么?”我想,对科技的研究和探索,肯定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或者是成立一家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最终的目的一定是为了人类的福祉。

  每一天,我们都见证着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医疗到农业乃至方方面面。但是我们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我想对年轻的朋友说,如果你正在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我强烈建议你考虑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我希望在你们当中能够看到下一代的人工智能领袖,研究方向也比今天我们现有的更加多元化。人工智能确实会改善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但是只有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的探究和创新过程中,才能使之成为现实。我要感谢杨澜,感谢她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让我们用更人性化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李飞飞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谷歌云”首席科学家

   2017. 8. 2

 

引言: 一个文科生的人工智能之旅

  一走进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帕特里克?温斯顿教授(Patrick Winston)的办公室,我就被墙上的一幅画吸引。那是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的壁画《创世记》(局部)的复制品:从天而降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亚当慵懒地斜卧着,似乎沉睡初醒,软弱中透着一些渴望,将自己的手伸向造物主。这是惊心动魄的一刻,上帝即将给人类的肉体注入智慧。谁能预见,亚当的子孙也将有一天试图模仿造物主的角色,把智慧注入机器,而拥有智慧的机器又将对人类怎么样?

  看出我的兴趣,温斯顿教授慈祥地说:“放心吧,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听了这话,我怎么更不放心了呢?

  做访谈节目近20年的我,习惯于收集那些改变世界的人和事。2011年,IBM认知计算系统Watson在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中打败两位人类选手,震惊世界。同年,预言家雷?库兹韦尔(RayKurzweil)所著的《奇点临近》大卖。其中,2045年“超级智能”将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预言,开启了巨大想象空间。如果人类可以把所有思维都下载到机器上,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获得在虚拟世界的“永生”?

  为什么人们对超级智能产生恐惧?因为这关乎人的本质。笛卡儿说:“我可以怀疑所有我看到的事物的真实性,但‘我怀疑’这个事实告诉我,我在思考,我有意识。而如果我拥有这个,我就必然存在。”——“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1999年我曾出版一本访谈集,借用他的名言将之命名为“我问故我在”。好奇心是我无可救药的本能,提问是我无法丢弃的习惯。我已经按捺不住探寻的脚步,于是有了走访世界顶尖实验室,向普通大众揭秘人工智能的想法。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因此进入策划阶段。

  就在摄制组在李开复、张亚勤、余凯等专家的指导下拿出十集纪录片框架时,传来了AlphaGo与李世石九段人机大战的消息。记得1998年在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打败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y Kasparov)的一年后,我曾采访围棋国手常昊。结束语中我赞叹这种源自东方的博弈游戏博大精深。所谓“千古无同局”,围棋的变化达10的172次方,比所知宇宙中的原子数量还要多。而国际象棋的变化在10的46次方左右。于是,我断言,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无法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

  打脸啊!赛前李世石本人也放出狠话,争取以4:1或5:0取胜,而结果是AlphaGo以4:1胜出。更让人们惊叹的是人工智能在打法上表现出原创性,突破了人类棋手的惯用套路!“深蓝”靠的是人类编程,让机器用蛮力“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并做出选择;但AlphaGo却是被赋予了深度学习的算法,经过海量的“训练”,自我优化的结果,其过程连设计师本身也被蒙在鼓里!

  这一人机大战标志着2016年成为人工智能爆发的元年,也加快了我们筹备拍摄的步伐。4月,冒着早春纷扬的雪花,我们出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人工智能先驱和主要奠基人之一的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就在这里创建了全球最早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而前面所提到的温斯顿教授当年就是明斯基的学生,并担任该实验室主任达25年。他用“魔幻”来形容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工智能是个很新的概念。我们挑战一切,质疑一切。教授和教授之间,学生和教授之间,总在热烈地争论。我们吃、睡都在实验室里,守着唯一的一台慢吞吞的计算机,工作到零晨3点钟是常态。就像米开朗基罗所描绘的《创世记》,每个人都感觉正处于一个伟大时代的发端。”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一词正式诞生,马文?明斯基、约翰?麦卡锡(JohnMcCarthy)等人工智能先驱满怀激情地宣告:“我们将尝试,让机器能够使用语言,形成抽象概念,解决人类现存的各种问题。我们的研究基于这样的推测——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和智能的任何特征,原则上都能被精确地描述,并被机器模仿。”

  当然,他们认为“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可以创造出与人类智慧媲美的人工智能,可能过于乐观了。人类有丰富的常识,具备抽象能力,能举一反三,并运用跨领域的知识和方法,综合性地解决问题,而这些并不是都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更何况,那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与今天有百万倍的差距(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与地面一只蜗牛爬行的速度差是50万倍),也没有海量的数据,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尚处于科研的边缘。人工智能不得不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经历两次“寒冬”。研究人员拿不到经费,承受着世人的嘲笑,但他们依然忘我地研究着。不疯魔,不成活,在科学领域亦是如此。

  天才,领先于时代,常常受到误解、非议甚至排斥,这并不罕见。不过,相比于阿兰?图灵(Alan Turing),“寒冬”中那些科研人员的运气还不算太糟。我探寻人工智能的脚步不可避免地踏上图灵走过的道路,地点就在英国一处世外桃源般宁静祥和的庄园,布莱切利庄园(Bletchley Park)。这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情报中心,27岁的数学家图灵被招募到这里破译称为“不可战胜”的德国密码机“恩尼格玛”(Enigma)。面对这部拥有1.59万万亿种变化、每24小时变换一次密码配置的机器,人力无法与其匹敌。图灵大胆设想:只有用另一台机器去破解这台机器。他研发出名为“炸弹”(Bombe)的解密机,每秒可以测试出几百种密码编译的可能。盟军因此提前知晓德军的行动计划,拯救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丘吉尔首相曾称赞图灵和他的同事们是战争胜利的最大功臣,可是出于保密原因,外界对此一无所知。我在想,如果图灵在战后能够因其卓越贡献受到应有的嘉奖,他还会在数年后因同性恋被判有罪并处以羞辱的化学“去势”疗法,而选择在1954年6月7日用一只浸染过氰化物的苹果结束自己年仅41岁的生命吗?(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他当时是误食毒苹果,但无论如何,他的遭遇都让人扼腕。)如果让他在被追认为“计算机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与有尊严地生活之间做出选择,他会怎么选?人类总是在事后毫不吝惜溢美之词,将受迫害者奉为神圣,却不能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给一点好脸色。这样的人类“智能”,也够让人无语的。

  然而,人类中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在寻求真理的路上坚持“虽千万人,吾往矣”。正是他们的一意孤行,不计代价,一次次更新了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知。我来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门口,在这里,一棵不高的苹果树开枝散叶。就是这棵小苹果树的祖宗老苹果树,在某个秋天把果实落到牛顿的脑袋上。其实,有关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与苹果树到底有没有直接关系,人们无法考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棵树充满好感,我们宁愿相信人类认知宇宙的里程碑有如此生机勃勃的证明!正当我透过树叶欣赏其间闪烁的阳光时,传来校园警卫的大声警告:“喂,女士,这片草地不得进入,请你赶紧出来!”

  哥白尼告诉我们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麦哲伦向我们证明地球是圆的,牛顿告诉我们物体运动背后的规律,达尔文告诉我们人类也经历了进化的过程,弗洛伊德带我们进入潜意识的梦的解析,爱因斯坦用E=mc2简洁优美地更新了我们对时空的理解??人类的智慧不仅是关于这些知识,更是关于把探寻的精神代代相传。机器能够模拟这样的精神吗?

  再“聪明”的机器,其设计者还是人。是人领悟到,就像飞机模拟鸟的飞行,并不需要设计羽毛和拍打的翅膀,人工智能也不需要全面模拟人类智能的运作方式。他们借鉴人脑中的神经元和突触网络连接的特点,建立机器的神经网络,简化参数,增加层次,并用反向传播的方式不断纠错。

  在基于规划和统计学的“专家系统”多年发展缓慢的时候,多伦多大学杰弗里?辛顿教授(Geoffrey Hinton)的深度学习理论和纽约大学扬?乐昆教授(YannLeCun)的卷积神经网络的研究,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领域带来革命。在计算能力和大数据的助力下,深度学习算法如虎添翼。2010年,吴恩达(Andrew Ng)在“谷歌大脑”项目中,用一万台计算机搭建了一个具有十亿个连接的神经网络。为了“唤醒”这个超级大脑,他们接入YouTube的视频,一周后,机器对“猫”的形象产生了极为活跃的反应,而在这之前,没有人“告诉”机器什么是猫。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历史性的了。

  与科学史上之前的重大突破主要仰仗少数科学家不同,在人工智能诞生60年后迎来的“第三次浪潮”中,亿万普通人加入到“训练”机器的行列中。2009年李飞飞在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发起的ImageNet项目,就吸引了全球167个国家五万余人,参与标注了1500万张图片,涉及22000个类别。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仅在中国就有数亿用户,以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背景噪声参与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的“优化”。2016年,机器在语音识别上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人类的平均水平。而微软开发的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小冰”,在中国已经拥有了1亿用户、300亿对话量,使用者与小冰之间一次多达23轮的对话数据,提供了人类情感反应模式的海量信息,使之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图灵测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以巨大的用户数据,庞大的工程师队伍,旺盛的市场需求,以及学术、商业、投资界的紧密合作,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巨额投入以及政府的大力推动,站在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华人及华裔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列出豪华阵容:吴恩达、李飞飞、李开复、张亚勤、陆奇、邓力、胡郁??其他学术领域的佼佼者也纷纷加入,如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张首晟,用拓扑理论设计出锡烯芯片,让电子“各行其道”,减少芯片运算产出的热量,从而突破“摩尔定律”遇到的材料瓶颈,提高计算能力。他甚至期待着人工智能日后能比人类科学家更好地发掘新的自然和数学规律。

  今天以及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正在进入智能互联网的时代。无人工厂、智能仓库、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正在成为现实。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让人工智能成为标配,像水、电一样无处不在。

  人,可以赋予科技“温度”。人工智能拓展了我们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在我的采访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暖心的瞬间。在英国牛津,留存微弱光感的盲人瑞德?赛尔,凭借“盲人眼镜”,能够分辨运动物体的轮廓,实现独立出行。更让他欣喜的是,时隔十几年,他再次看清了女儿们的面庞,并能亲自动手为她们准备早餐;在美国加州,被中风击倒全身瘫痪并丧失语言功能的亨利?埃文斯,凭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借助特殊制作的眼镜向电脑发射激光信号,收发邮件,并借助远程视频设备“参加”了侄子的婚礼;在日本的一家老人院,机器人帕鲁洛每天带领老人们做伸展操;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小熊机器人给白血病儿童讲故事、说笑话,提醒他们按时吃药??机器或许并不真的需要我们,但这不妨碍我们对机器产生情感。人们会给扫地机器人起名字,士兵怀抱着被炸坏的战地机器人泪流满面,失恋的小伙子向人工智能软件“倾诉”心事??机器还在大举进入人类的艺术世界,甚至表现出不凡的“创作”能力。它们可以按伦勃朗的画风作画,像巴赫那样编曲,写悬疑小说,创作剧本,写诗,编辑电影预告片。这些潜质的展现,似乎比下象棋、下围棋更让人惊惧:机器展现出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甚至幽默感,是不是对人类智能的冒犯呢?

  在英国西南部的法尔茅斯大学,西蒙?科尔顿教授(Simon Colton)以人工智能“绘画傻瓜”(Painting Fool)为骄傲。“绘画傻瓜”不傻,它已经学习了上万种绘画方法和风格,还能根据每天的新闻,选取合适的“情绪”来进行创作。它创作的作品“椅子”曾成功在巴黎的画廊里公开展出。作为它的第一位收藏者,我花了500英镑从科尔顿教授手里买下了这幅画,已经有朋友双倍开价要向我购买呢!如果按黑格尔给艺术下的定义“美就是理性的感性表现”,那么“绘画傻瓜”的作品算得上是艺术吗?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