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精装)
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精装)


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精装)

作  者:[德]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著

译  者:强朝晖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 书:甲骨文丛书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定  价:59.00

I S B N :978752010853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标  签:历史  中国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1925年5月30日将成为远东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日子,犹如欧洲的巴士底狱事件一般。

  五卅事件开启了从1925年至1927年这段风云跌宕的历史,中国史学界称之为“大革命”:在逐渐倒向共产主义的激进派学生的领导下,群众性示威活动在城市中展开。其激情澎湃的程度,唯有40年后的“文化大革命”堪与之相比。在1925年5月30日这一天,中国革命从无序的泄愤转入了有目标、有组织之行动的阶段……


TOP作者简介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德国知名历史学家,德国最高学术奖——莱布尼茨奖、汤因比奖得主。1952年生,曾在伦敦德国史研究所和弗莱堡大学工作。现为康斯坦茨大学近现代史教授。出版过大量有关18世纪以来的欧亚历史著作,如《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亚洲的去魔化》(均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引进出版)。目前,他正在从事20世纪的去殖民化史研究,并和入江昭(Akira Iriye)合作主编《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6卷本)。

 

  强朝晖,职业译者,译有《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中国冲击》《水的政治》等。


TOP目录

上海,1925年5月30日

 城市

 五卅事件及其后果

第一章 中国革命的前提条件

 革命—国家的瓦解—现代化

 农业帝国

 农业帝国的终结

第二章 现代化初期的城市氛围

 资产阶级与经济发展

 从官僚士大夫到知识分子

 社会底层与地下帮派组织

第三章 中国政治愿景与纲领 

 启蒙

 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第四章 政治乱局与扩张型政府

 军事主义

 官僚体系

第五章 农民与农村社会

 劳动与所有制

 商品化与经济停滞

 不稳定性与灾害

第六章 共产主义动员阶段

 实验与失败:1922年至1936年

 抵抗与扩张:1937年至1945年

 农村革命与军事占领:1946年至1949年

 

注释

缩略语

参考文献

索引


TOP书摘

出版说明

  《中国革命:1925年5月30日,上海》是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奥斯特哈默早期的一部史学著作,它从五卅运动着眼,通过对历史的简要阐述,说明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必然性,对其国内的、国际的、对手的、自身的因素均有分析。

  本书逻辑严谨、论述周密,是一部难得的关于中国近代革命的历史著作。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尔根·奥斯特哈默的某些观点我们并不认同,比如他对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的历史评价。为了让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奥斯特哈默的观点,我们对相关内容不做删减,也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甄别。

  以上种种,敬请读者了解。我们期盼读者的批评指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6月

 

中文版序

  本书的德文版最早是于1997年出版的。我很高兴看到,在时隔20年之后,它能有幸与中国读者见面。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大家在这里看到的是未经修订的原版。我本应通过注释,对书中许多内容加以修正。此外,在本书与我今天从事的工作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相通之处。本书出版后,我的研究方向从中国史转向了全球史。在全球史领域,中国扮演着重要,但并非核心的角色。了解拙著《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一部有关“长19世纪”的世界史——的读者想必会懂得,身为全球史学家,我所探寻并尝试论证的宏大关联是怎样的含义。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本书是一个历史文本,它代表了中国史研究中的一个特殊视角。该视角如今虽已变得较为罕见,但仍然值得人们予以关注。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社会学视角。这一点在书中并不十分醒目,因为本书是从对历史上的一天——1925年5月30日——的叙述开始的。其缘由如下:本书是《20世纪的20天》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其编纂者的初衷是,通过对这些特定历史日子的描述,对20世纪史的重要脉络加以梳理。当人们问到我,应当选择哪一天作为立足点来观察1949年前的中国史时,我首先想到的是1919年5月4日。但后来我觉得,选择1925年5月30日这一天或许更合适。

  这是中国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国主义浪潮开始的日子。然而它并非本书的核心主题,而只是后续阐述的一段序曲。本书以叙事作为开篇,后面的六个章节则以分析作为重点。在这方面,本书沿循了西方研究中国社会与政治问题的一项悠久传统。该传统早在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时就开始了,它在卡尔·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的著作《中国经济与社会》(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Chinas,1931年出版)中得以延续,此后又在以毕仰高(Lucien Bianco)《中国革命的起源1915-1949》(Les origines de la révolution chinoise 1915-1949,1967年出版,英译本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5-1949出版于1984年)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中得到了发扬。所有这些著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并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将关注点集中在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上,例如宗教、农业、官僚体制、军事主义等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书是从一个论点出发展开论述的,该论点迄今在中国和外国仍然经常被讨论,而且并非每一位读者都毫无异议地对其表示认同。它建立在一条假设之上,即论述从19世纪末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的最佳方法,是将革命与现代化的矛盾关系作为着眼点。我的另一条假设是:在这一时期,“革命”是相对更为重要的因素。早在1958年,我的汉语尊师傅吾康(Wolfgang Franke)在其著作《中国革命的百年》(Das Jahrhundert der Chinesischen Revolution,英译本A Century of Chinese Revolution于 1970年出版)中便以经典方式对这种观点做出了阐述。“革命”在中国并不简单意味着推翻旧的政治制度:先是1911年的清王朝,然后是1948/49年的国民党统治。“革命”更多是对一系列历史进程的概括性定义,在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各个领域,人们都可以观察到这些进程的发展。

  但是,这些进程所呈现出的特点是不规律和非对称的。因此,我一直在努力尝试在中国各个地域之间做出划分,并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文中涉及的究竟是中国社会的哪些阶级和阶层。思想同样是革命这一宏大进程的组成部分,为此我特意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来论述“中国政治的愿景与纲领”。在我眼中,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章节。特别是在这一章中,我尝试通过与欧洲民族主义的比较,来分析中国民族主义的特殊性。我认为,这种做法在今天仍然是有益的。书中的阐述主要是针对1920年代和1930年代,因此乍看上去,这些分析似乎已不再有意义。但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是对中国的整体历史思维具有塑造性影响的一个时期,在其他许多国家亦是如此。当时形成的一些基础性理念直到20世纪末仍然对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

  衷心感谢出版社促成了本书在中国的出版。特别感谢强朝晖女士,她凭借深厚的德文功底翻译了我的三卷本《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然后又翻译了本书。在我的书中不乏艰涩之处,这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于尔根·奥斯特哈默

  2017年5月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3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