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

作  者:[德] 汉斯·约阿斯、沃尔夫冈·克内布尔 著

译  者:张志超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 书:“剑与犁”译丛

出版时间:2017年05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67562486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霍布斯以后的社会理论家对战争与和平进行了大量阐述,本书则是第一部对相关研究作出全方位、批判性历史解读的著作。从前现代时期到德国唯心主义,到苏格兰与法国启蒙运动,再到19世纪末社会学的诞生,最后到当代理论,本书系统考察了过去350年间关于战争的重要理论表述,兼顾文献梳理的广博性与批判分析的原创性。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指出,无论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还是第一代社会学家,多数社会思想家缺乏理解战争的理论工具。除了少数例外,笃信社会进步的学者对战争这一大规模暴力冲突现象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将战争视为边缘或过时的现象。直至20世纪,大部分社会理论家对现代世界抱有过分乐观的展望,对战争与暴力现象或视而不见,或语焉不详。社会理论志在对我们所处的时代作出令人信服的诊断,但对战争有意无意的忽视是其最大的缺陷。由此,本书倡议重新审视战争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


TOP作者简介

  汉斯·约阿斯(Hans Joas),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恩斯特·特勒尔奇宗教社会学讲席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与社会学系教授,国际社会学会前副会长,欧洲科学院院士,哈贝马斯之后德国社会学界新一代领军人物。 

  沃尔夫冈·克内布尔(Wolfgang Kn?bl),德国汉堡社会研究院院长,曾长期担任哥廷根大学社会学教授。 

 

  张志超,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就职于中央编译局,并在北京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比较政治研究和文献翻译工作。


TOP目录

中文版序 / 1 

前言 / 1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二章 社会学诞生前的战争与和平:从托马斯·霍布斯到拿破仑战争 / 17 

第三章 19世纪的长期和平与社会学的诞生 / 79 

第四章 古典社会学家与20世纪大劫难 / 139 

第五章 社会学与社会理论:从“一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 / 185 

第六章 现代化理论之后:历史社会学与西方现代性的战争维度 / 227 

第七章 东西方冲突之后:民主化、国家失败与帝国构建 / 251 

第八章 结语 / 291 

 

参考文献 / 296 

译后记 / 339


TOP书摘

中文版序 

  战争是人类可能遇到的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其毁灭性的后果在其结束之后还长期发挥着影响。太多的东西因此而无法挽回。人的生命、文化财富、建筑、生产场所和交通线路都遭受了损失。除此之外,战争给心灵造成的创伤无法愈合,从而给子孙后代带来折磨。这些体验是如此的可怕,而且人人都认同这一点,但为什么战争还是一再地登场呢?关于战争的起因和后果,我们现在究竟知道些什么?哲学、历史编纂学和社会科学积累的广泛知识如今有助于维护和平吗? 

  这些问题正是两位作者经过长年的学术研究而撰写本书的动机所在。这部著作出版于2008年。关于成书的背景,我们在前言和绪论中较为详细地介绍过了。然而,我们的书现在要翻译后献给中文读者,此项殊荣促使我们再做两点补充性的提示。 

  第一个提示是,这本书显然受限于欧洲和北美的思想和政治传统。我们有意地不说它受限于“西方”传统,是因为西方这个概念是不清晰的,它本身也总是引发争议。就是在德国, 人们长期以来也一直认为自己和“西方”是有距离的。如果谁要求我们讲述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全球思想史,那本书恐怕难以胜任。就这一点而言,我们需要同比如在中国被推动的关于战争理论的思考进行比较,特别是同儒家的和平思想传统进行比较。中国的学者们多次合理地强调,在他们的文化中也有很多思想流派认为,侵略邻邦或某些国家自私地追求霸权的行为在道德上是成问题的。因而,他们甚至希望,中国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复兴将和平展开,中国的传统将对国际政策的文明化产生积极影响。然而,中国实际施行的政策和儒家的规范常常有着相当的距离。美国本土的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曾写道,正如美国的自由主义一样,儒家也容许人们以理想主义的方式谈论问题,但在追求各自的国家利益时以现实主义的方式行事。因此,每一种政治传统的要求和现实可能是完全背离的。 

  这句话也点出了我们要说的第二点。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这样一些理论,它们分析战争的起因,从中探寻防止战争的可能。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因此就只是专注于规范性的一面,从而低估或者拒斥强权政治现实主义等理论(在这些理论中,规范思考没有任何影响,或者说它们不考虑在规范的意义上约束战争的可能)对经验的解释力。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对世界政治中蔓延的某种汪洋恣肆的理想主义修辞抱持健全的怀疑态度是恰当的,因为在这套修辞背后往往隐藏着强权政治的目的。本书因此也证明了,只是专注于我们所讲述的某一种和平构想,比如说基于自由贸易促进和平的效果的自由主义构想,是不可取的。正如我们在本书结语部分所强调的,只有把各种各样的构想结合起来才是有用的。这一点在今天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因为世界局势近几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苏联解体之后可能出现的所谓大国战争阙如的划时代变迁在今天似乎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欧洲的和平秩序甚至也岌岌可危。超级大国美国和即将崛起的超级大国中国之间的武装对立也不能被排除在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天真的和平乐观主义,还是冷眼旁观的默认,都对此毫无帮助,大国竞逐世界统治权的斗争将永不停息、无法阻挡,并因而在规范的意义上将无法受到约制。与其如此,我们还不如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着眼于防止战争的目的来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同怀此志的中文读者感到本书有所助益,那么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汉斯·约阿斯/沃尔夫冈·克内布尔 

  2017年2月

 

前言

  我们在2004年出版了《社会理论》(Sozialtheorie)一书,试图对“二战”以来德语、英语和法语世界社会学理论及相近领域的进展做一番全面总结。本书是我们在理论和思想史方面的最新合作成果。相比上一本书,本书的历史跨度大了许多,但主题却更为集中。我们在本书中侧重考察战争与和平方面的社会理论史。我们关注的时段始于近代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研究引发的关注政治现实的思想革命,迄于当下。当然,关于战争与和平,在霍布斯之前就有了哲学、神学和史学方面的广泛探讨。然而,我们从霍布斯开始,遵循的是哲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这在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和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等人的著述中都有鲜明的体现。我们的论述重点是社会学理论的进展,但也扩及那些因其著作而对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家,而不管他们究竟属于哪个学科。我们不求百科全书式的面面俱到,只求对理论史(而非学科史)做一番连贯的梳理。 

  这项研究最重要的理由是,在探讨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时,相关论点只有置于其历史情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评判。通过历史的再现,即便是今天才提出的假设和结论,我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原初状态(in statu nascendi)对其进行考察。我们并不是在倡导历史化约论——我们不认为一切当下的思想只是古典思想的“回响”。但在论及当下时,将论点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有助于我们认清思考的“距离”。 

  为此,我们决定基本按照年代顺序来梳理浩如烟海的材料。一个备选方案是按照范式来论述,无论是方兴未艾的范式还是年代久远的范式(例如“强权政治现实主义”)作为叙述的原则。我们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它会迫使我们陷入过度的公式化和人云亦云,而那些最令人感兴趣的思想家极少把自己限定在单一的“范式”中。 

  与我们上一次的合作一样,这本书的部分内容也源自教学;就本书而言,政治主题的比重更大。此外必须提及的是,本书源于一个有所进展但最终弃置的研究计划。多年以前,我们打算写一本质量更高、内容更全面的书,来替代京特·瓦赫特勒(Günther Wachtler1983)那本饶有教益却篇幅过短的书,以及其中对武装力量做出重要的社会科学分析的简短段落。这本酝酿中的书的引论部分越写越长,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计划。因此,我们做了进一步的扩充,现将其独立出版。两位作者已经将该理论史的若干部分分别发表。在这本新书中,我们还从早期作品中摘引了部分段落。这主要指汉斯·约阿斯(HansJoas)的《战争与价值》(Kriegeund Werte,2000)中的段落,尽管理论史只是那本书的主题之一,且其侧重于价值元素与暴力冲突之间的关系。本书部分内容还来自沃尔夫冈·克内布尔(Wolfgang Kn?bl)和贡纳尔·施密特(Gunnar Schmidt)主编的《战争的在场》(Die Gegenwart des Krieges,2000)导言部分,以及沃尔夫冈·克内布尔关于暴力市场矛盾的文章《作为生意的战争》(Krieg als Gesch?ft,2006b)。 

  为了凸显这部社会思想与战争关系史的主题,我们采用了一个新的表述;据我们所知,迄今还没人使用过同样的表述。这就是“对战争的抑制”(Kriegsverdrngung)。这种表述基于这样一个观察:在我们所考察的整个时期——从霍布斯到哈贝马斯(Habermas),战争作为思想的经验背景,往往是理论建构的一部分,但在理论本身中,我们却从未或极少发现它们的痕迹。这至少让我们怀疑,其中存在着一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所描述过的机制。在弗洛伊德看来,作为负面的东西被感受到的恐惧和威胁的经验虽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但其效力并未因此消失。正如我们的论述将要证明的,战争和紧张局势升级的时期往往是诠释性研究猛增的时期,此时就会出现对自我的强烈的正面神化,以及对他者同等程度的负面神化。一旦敌意消除,这些诠释往往被惭愧地抛于一旁或遭到否认。这可能也适用于思想家和学者本人,或其继承者和仰慕者。战争总是体现为对思维的一种特殊的情感挑战,而人们往往对其采取逃避或神化策略,或加以历史意义上的自我安慰,即把一场战争诠释为和平来临之前的最后对决。 

  但若是认为我们试图对理论的产生进行某种心理分析,那就误解了我们选择这个术语的本意。我们既没有这样的知识,也没有这样的动机。我们不打算追溯抑制战争的倾向对受其影响最显著的作者的研究产生了哪些后果。我们感兴趣的是战争作为主题的凸显(Theamatisierung),而不管其多么边缘化,或被如何扭曲。对过去几个世纪的社会理论如何处理战争题材进行深入考察能够(也应该)克服“对战争的抑制”,从而使得当下的社会科学更加贴近现实。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60页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