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和平的无形之手:资本主义、战争机器与国际关系理论
和平的无形之手:资本主义、战争机器与国际关系理论


和平的无形之手:资本主义、战争机器与国际关系理论

作  者:[美] 帕特里克·J.麦克唐纳 著

译  者:白云真 刘建伟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 书:战略与经济研究书系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定  价:78.00

I S B N :978750979283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军事  >  政治    

标  签:外交、国际关系  政治军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资本主义是否促成和平或战争的问题已成为数世纪以来哲学论断以及各种争论的主题,然而该问题并没有得到现代研究技术有力的检验。为此,《和平的无形之手》把统计分析、案例研究以及社会调查结合起来,考察了与资本主义有关的国内制度,即私人产权与竞争性市场结构是如何推动过去两个世纪国家间和平的。

  本书利用大量历史证据阐明了这些观点广泛的适用性及其对重大历史事件新颖的解释能力,如19世纪末英美友好关系的出现,一战的爆发等。这些研究发现表明,与民主国家间和平相比,这种资本主义式和平在历史上似乎更具说服力,而且在后“9?11”世界当代美国对外政策应该推动经济自由化而不是民主。 


TOP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J.麦克唐纳(Patrick J.McDonald),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系副教授。2002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政治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国际政治研究中心做了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白云真,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副主任,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博士,中央编译局政治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后。

  刘建伟,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博士。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大课题,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等课题多项。

陈波,男,1971年生。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国防大学国防经济学博士,国防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国防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防经济、国防管理与国防教育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担任《国防经济学》、《国防经济思想史》等专业课程的主讲任务。       


TOP目录

致 谢

 

第一章 美国大战略与自由和平论

 对自由和平论的修正

 和平的无形之手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战争观

 市场对公共权威的约束

 古典自由主义的战争观

 战争的原因:利益与结构

 新古典自由主义的战争观

 总结

第三章 解读无形之手

 和平的钱袋子

 全球化、创造性毁灭与和平

 总结

第四章 自由经济制度与2世纪的和平

 公共产权与军事冲突:一项经验性检验

 自由贸易与和平:一项经验性检验

 总结

第五章 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自由贸易与和平

 自由主义经济秩序?

 19世纪自由贸易与和平?

 总结

第六章 从竞争到友谊

 英美关系、方法以及自由和平

 俄勒冈争端

 委内瑞拉、金本位以及全球性权力的出现

 俄勒冈、委内瑞拉与自由和平

 资本主义与和平?美国全球性权力的出现

第七章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阿喀琉斯之踵”?

 为战争做好准备:铁、黑麦与德俄冲突

 资本管制、法俄联盟以及195年后俄国复苏的开始

 公共产权与俄国凤凰涅槃

 俄国与军备竞赛

 俄国与德国预防性战争的决策

 总结

第八章 台湾海峡的和平?

 两岸关系

 经济改革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克制

 中国经济轨道与台湾创造性毁灭的政治

 所有其他条件并不相同

 总结

第九章 无形之手或投票箱?

 一战后民主和平的出现

 私人产权、民主与1945年后的和平

 总结

第十章 资本主义与美国和平性市场权力

 资本主义与和平

 理论发展:趋向全球市场结构

 从理论到政策意义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表目录

表3.1 战争的一般机制

表4.1 国家每年参与新军事冲突的平均值

表4.2 成对国家的检验(197~21年)

表4.3 模型1所预测冲突的可能性

表4.4 成对国家的检验(197~21年)

表4.5 以贸易与关税交互方式对成对国家的检验(197~21年)

表4.6 模型1与表4.4所预测的冲突可能性

表5.1 主要经济体出口额指数(182~1989年,1913=1)

表5.2 关税收入占中央政府总税收的比例

表5.3 单向国家的统计检验(1865~1914年)

表5.4 所预测的冲突可能性(1865~1914年)

表7.1 一战前俄国政府收入与开支

表9.1 成对国家的检验(1816~21年)

表9.2 单向国家的模型(1816~21年)

表9.3 成对国家的检验(197~21年)

表9.4 表9.3模型2中“民主”与“公共产权”变量有条件的系数与标准误差

表9.5 单向国家层次的结果


TOP书摘

导读:译后记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于战争的原因、和平的手段提供了诸多不同的解释模式与解决办法。民主和平论者认为,由于定期的竞争性选举过程、承诺的可信度、民主国家的政治文化等因素,民主国家彼此并不兵戎相见。相比之下,商业和平论者认为国际商业促进国家间和平。与之相对应的是,受其政治文化的影响,美国历届政府往往向国外扩展其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或扩展民主,或支持经济自由化。

  为此,本书作者麦克唐纳致力于理解经济活动组织方式的历史发展对于国际体系稳定所具有的意义。当政府控制全球化力量的能力有限,而且市场在协调社会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之时,国际体系是否以国家间或多或少的军事冲突为标志呢?与自由市场型资本主义相关的国内制度,即私人产权与竞争性市场结构是否会导致和平?相比于民主制度与国际稳定的假设性关系,麦克唐纳博士坚持并发展了贸易促进和平的观点,即国家间深度的商业往来与相互依赖提高了军事冲突的代价,从而有助于和平。《和平的无形之手》一书从竞争性市场结构等经济因素或角度来理解经济活动的历史发展对于国际体系稳定所具有的意义,并解释了一些关键性历史事件,如19世纪末英美友谊关系的形成、一战的爆发、台海冲突的变迁等。

  一 经济自由化与美国大战略

  本书挑战着自由和平的知识基础,与美国大战略的政策争论有着密切的关系。麦克唐纳强调,自由经济体系的国内制度促进了国家间和平,因而建议当代美国对外政策应该是推动经济自由化而不是推进民主化。这个观点根植于自由和平论的两个概念性转变,即私人产权在国内经济的优势地位、政府限制全球化促使国内市场更具竞争性的能力。

  尽管选举与民主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发展,麦克唐纳认为委内瑞拉、俄罗斯、巴勒斯坦、玻利维亚等地区的民主进程不会确保其选举对美国利益有利。

  即使美国并不完全放弃推进民主的战略,美国也应该使其大战略拥有超越使用军事威胁的各种机制或手段。“近来民主推进已表明其在西方国家之外的民主化对美国政策的支持是有限的。然而贸易壁垒的消除有助于促进经济专门化以及融入全球劳动分工的一体化,从而有助于促成不同社会之间的共同政治利益。今天与之相似的是,美国能够单边地取消贸易壁垒以与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建立一系列自由贸易区,从而能够获得无数的好处。”由此,麦克唐纳认为,资本主义促进和平与共同政治利益的历史趋势表明,美国大战略应该把其关注点从推进民主转向推进市场,从而推动那些陷入战争风险或正在避开战争的社会进行变革。该战略能够以共同利益的方式把大国整合在一起,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有机会逐渐进行自由化改革,从而抑制许多战争爆发的原因。

  二 经济治国方略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在俄勒冈危机期间,英国政府废除《谷物法》,从而形成了英美在俄勒冈领土问题上和平性妥协的基础。英国外交大臣阿伯丁寻求通过废除《谷物法》解决俄勒冈争端。在给罗伯特·皮尔的信件中,阿伯丁认为英国市场对美国谷物出口的开放会促成美国西部和南部议员们形成大多数联盟,从而支持危机的和平解决。与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经济治国方略相比,美国尝试着以《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建二战后的全球经济。正如麦克唐纳博士所指出的,在过去两个世纪,巨大经济体的政治领导者已经意识到对准入其国内经济的控制能够被证明是一种强有力的政治资产。禁止这种准入的威胁将迫使外国公司为其商品寻找更小的市场,从而使外国经济体付出巨大代价。这些代价可能会促成和解性政策,激发了限制贸易的经济制裁能够成为当代经济治国方略的一种有效工具的信念。现在相似的逻辑促使美国决策者对缅甸、伊朗、朝鲜以及苏丹等国家实施经济制裁。政治领导者也意识到使用经济胡萝卜而不是经济大棒的政治好处。

  当今中美关系更好的历史类比是19世纪末英美关系。这种可能性表明中美之间广泛发展的经济联系正在塑造着双方的既定经济利益及维持现状的希望。此外,不像19世纪末那样,开放的全球市场正在促使中国维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长,同时避免了以往的帝国主义行径。当代中美关系深深地根植于互补的经济利益之中。这或许提示了当代中美关系与一战前几十年英美竞争的相似性。许多经济动机与利益被用来促使其政府在谈判桌上做出妥协,那么中国能够充分利用美日等国家内部保护主义利益与国际取向的竞争性经济利益的社会斗争与政治角逐,从而建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当下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2010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崛起。虽然我们政策界和学术界已经意识到软权力的重要性,但更关注文化软权力,很大程度上却忽视经济权力的实质性意义。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经济权力将成为世界政治中成功的关键。胡萝卜日益比大棒重要”。对于经济手段,奈认为,“国家努力通过多种手段塑造对自身有利的市场结构:通过关税、配额和许可等控制市场准入,丰富供应链,购买企业股票,利用援助获得特殊优惠,最终能否获得成功与具体市场的不对称性相关”。在此背景下,我国需要借助市场规模、资本力量等经济资源、战略性贸易与援助、经济制裁与激励等经济手段,统筹双边、多边、区域经济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与经济一体化战略,从而提升我国经济治国方略的能力进而维护国家利益。为此,中国更多地以经济胡萝卜而不是军事武器作为对外政策工具,从而规避战争,和平解决领土争端,进而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大战略。

  三 和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也许我们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也许作者的一些判断和分析是不确切的。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这本书有助于思考规避战争的路径及其促进和平的方式。

  第一,本书作者打破了学科藩篱,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等多学科角度研究自由经济体系的国内制度的和平效应。麦克唐纳运用古典自由主义理论、贸易理论、选举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战争的讨价还价模式,解释了私人产权与竞争性市场结构如何赋予社会行为体阻止战争的权力。这种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从而逐渐改变学术研究局限于某一两个学科的局面。

  第二,统计分析、档案研究以及田野调查等传统与现代研究技巧的综合运用。麦克唐纳并没有停留在对古典自由主义战争与和平观的思想史论述中,而是以较为翔实的历史材料进行了广泛的多元(multivariate)统计分析,核实各种假设在经验上的准确性,然后修正之。对此,著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家戴维·莱克(David Lake)指出,“他灵巧地以数据分析历史材料对民主和平论提出了挑战性的国内政治经济新解释”。

  第三,理论探讨与政策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作者首先从美国大战略的政策争论中寻找到了理论困惑的问题,最后又将研究结论运用到美国大战略的政策设计上。当美国面对着诸如中国崛起、伊斯兰主义、恐怖主义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反对全球化等挑战时,对于21世纪美国对外政策而言,这个资本主义式和平意味着什么呢?麦克唐纳认为,对市场与民主扩展的相对强调应该在美国大战略中得以改变。美国拥有全球经济中最大、最具活力的市场。美国大战略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这种独特的政治资产。

  总之,麦克唐纳不仅论述了和平的国内经济制度基础,也考量了全球化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影响所导致的政治反应及其对对外政策的影响。如迈克尔·多伊尔(Michael Doyle)所指出的,麦克唐纳“富有洞察力地把政治理论、定量分析与案例研究结合起来,从而阐明了国际史与当代政策争论”。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有助于拓展对当前内战以及国际冲突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此外,麦克唐纳对资本主义式和平的论述促使我们重新界定资本主义的概念,并且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及其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性质。

  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部分中青年学者承担了部分内容的补译和校对工作。衷心感谢陈波教授邀请主译者负责本书的翻译。中译本得以顺利完成翻译出版与很多领导、同仁与朋友的帮助分不开,特别是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的各位领导及其同事,他们的关心与支持成为本书翻译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非常感谢剑桥大学出版社全力支持中文版的授权,也特别感谢麦克唐纳副教授全力支持中文版的出版工作。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麦克唐纳的观点与论述暗含着预先的理论假设与价值观判断,我们并不完全认同其观点,但是作为一种学术争论,希望读者批判地审视西方学者的话语与看法,多提出宝贵的建设性建议,并且以中国视角与立场审视民主和平、商业和平的各种理论形式,而不是完全陷入西方学者的理论论述与政策分析之中。

  白云真

  2014年10月10日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62.9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