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印度的发现(精装)
印度的发现(精装)


印度的发现(精装)

作  者:[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著

译  者:向哲濬 朱彬元 杨寿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20813768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整理工程  >  古籍整理    

标  签:历史  世界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一个国家的民族自信来源于其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尼赫鲁对印度的历史进行重新阐释,恢复了印度人的自信。不仅如此,他还以真挚情感与优美笔调描述了印度的历史、文化、哲学、艺术,重新唤起了印度人的文化自觉和身份意识。

    本书是尼赫鲁于1944年5月—9月在狱中写就的关于印度往昔、现状和未来的经典名著。尼赫鲁从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等诸方面追溯了自古代到中世纪的印度悠久历史,生动描绘了印度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同时,他冷静地回顾了近代印度壮阔的民族解放历程,并且热切而又不失理性地展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民族命运。

    本书英文版自1946年面世以来,多次重版,常销不衰。

TOP作者简介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1889—1964),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也是印度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他毕业于剑桥大学,长期投身争取印度独立的运动,多次担任国大党主席。在政治家的身份之外,他因学识渊博而常被人称为博学尼赫鲁,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称呼为伟大的学者。1921年至1945年他先后9次被捕,过了将近9年的铁窗生活。他在狱中撰写《自传》、《世界历史一瞥》和《印度的发现》等重要著作,体现出极高的史学、哲学、文学和宗教学等方面的修养。

TOP目录

 

第一章 亚马那加堡垒

一、 二十个月

二、 饥荒

三、 争取民主的战争

四、 在狱中对时间的感觉

对行动的要求

五、 “过去”对于“现在”的关系

六、 人生哲学

七、 过去的负担


第二章 巴登外勒,洛桑

一、 卡麦拉

二、 结婚和婚后

三、 人类的关系问题

四、 一九三五年圣诞节

五、 死亡

六、 墨索里尼

回国


第三章 探索

一、 印度历史的全景

二、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三、 印度的力量和弱点

四、 寻找印度

五、 印度母亲

六、 印度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七、 旅行全印度

八、 大选

九、 群众的文化

十、 两种人生


第四章 印度的发现

一、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二、 亚利安人的到来

三、 什么是印度教?

四、 最古的记载

经典与神话

五、 《吠陀》

六、 人生的肯定与否定

七、 合并与调整

种姓制度的开始

八、 印度文化的持续性

九、 《奥义书》

十、 个人主义哲学的好处与坏处

十一、 唯物主义

十二、 史诗

历史、传说与神话

十三、 《摩诃婆罗多》

十四、 《薄伽梵歌》

十五、 古代印度的生活和工作

十六、 大雄和佛

种姓

十七、 旃陀罗笈多王和阇那迦

孔雀王朝帝国的建立

十八、 国家的组织

十九、 佛的教义

二十、 佛的故事

二一、 阿育王


第五章 世世代代的回忆

一、 在笈多王朝下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二、 南印度

三、 和平发展与作战方法

四、 印度对自由的要求

五、 进步与安定

六、 印度与伊朗

七、 印度与希腊

八、 古代印度戏剧

九、 梵文的生命力与持久性

十、 佛教哲学

十一、 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十二、 印度教怎样同化佛教

十三、 印度的哲学看法

十四、 哲学的六大派别

十五、 印度与中国

十六、 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和印度文化

十七、 印度艺术在国外的影响

十八、 古代印度艺术

十九、 印度的国外贸易

二十、 古代印度的数学

二一、 发展与衰微


第六章 新的问题

一、 阿拉伯人和蒙古人

二、 阿拉伯文化的繁盛及其与印度的接触

三、 伽色尼的麦哈慕德和阿富汗人

四、 印度—阿富汗人

印度南部

维查耶纳伽尔

巴卑尔

海权

五、 混合文化的合成及成长

闺阃制度

克比尔

师尊那纳克

艾密尔?胡斯鲁

六、 印度的社会组织

集团的重要性

七、 农村自治

苏克拉的《政术精华》

八、 种姓制度的理论与实际

大家庭

九、 巴卑尔与亚格伯

印度化的过程

十、 亚洲及欧洲在机械进步及创造能力上的对比

十一、 共同文化的发展

十二、 奥朗则布开倒车

印度民族主义的滋长

西瓦吉

十三、 马拉塔人和英国人的争夺霸权

英国人的胜利

十四、 印度的落后以及英国人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优势

十五、 兰杰?辛格和杰?辛格

十六、 印度的经济背景

两个英国


第七章 最后阶段(一)英国统治的巩固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 帝国的思想意识

新的种姓

二、 孟加拉的掠夺物帮助了英国工业革命

三、 印度工业的摧毁和农业的衰败

四、 印度初次成为另一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附属体

五、 印度土邦制度的成长

六、 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矛盾

罗姆?摩罕?罗易

报纸

威廉?琼斯爵士

孟加拉的英国式教育

七、 一八五七年的大起义

种族主义

八、 英国统治的伎俩

均势与对称

九、 工业的成长

各省不同之点

十、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的改革以及其他的运动

十一、 凯末尔帕夏

亚洲的民族主义

伊克巴

十二、 重工业的开始

铁拉克和郭克雷

分别选举单位制


第八章 最后阶段(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一、 中产阶级的束手无策

甘地出现

二、 甘地领导下的国民大会党成为一个生气蓬勃的组织

三、 各省的国大党政府

四、 印度的动力与英国在印度的保守主义

五、 少数派问题

伊斯兰联盟

默?艾?真纳先生

六、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七、 国民大会党与工业

大工业与农村工业

八、 政府阻碍了工业发展

战时生产是正常生产的转变


第九章 最后阶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国民大会党拟定一种外交政策

二、 国民大会党对战争的态度

三、 对战争的反应

四、 另一次国民大会党的提议和英政府的拒绝

温斯顿?丘吉尔先生

五、 个别人的和平抵抗

六、 珍珠港事变以后

甘地与非暴力主义

七、 紧张

八、 克里浦斯爵士来到印度

九、 挫败

十、 挑战:退出印度的决议


第十章 还是亚马那加堡垒

一、 一连串发生的事件

二、 两种背景:印度和英国

三、 群众的骚动和被镇压

四、 国外的反应

五、 印度的反应

六、 印度的疾病

饥荒

七、 印度的动力

八、 印度发展受到阻挠

九、 宗教、哲学和科学

十、 民族观念的重要性

印度变革的必要性

十一、 印度:分割的还是成为强有力的民族国家,或是超民族国家的中心?

十二、 现实主义与地理政治学

世界的征服或世界的联合

美国与苏联

十三、 自由与帝国

十四、 人口问题

出生率的降低和民族的衰微

十五、 理解旧问题的新途径

十六、 结束语

 

后记

索引

TOP书摘

序言

  在历史的黎明期,古代文明在一些国家中成长起来。它们经历了多次的中断,虽然留下了若干使我们追怀往昔的丰碑,但差不多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但是,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里,不仅在历史开始之际就有了这些早期文明,而且尽管有一切的盛衰隆替,变化更迭,它们连绵不绝,从未中断。因此,中国和印度具有这种长远的不中断的传统和文化遗产。在过去,它们曾经彼此相互影响;在将来,它们也会这样的。它们彼此的关系,不仅对这两个国家本身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对世界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这两个国家有着彼此间几千年来和平相处的值得自豪的记录。它们已经有过许多交往,但这些交往是和平的,是文化上的。这是举世无双的记录。

  现在,我们以自由国家的身份再度相会,各自努力安排它们的命运。各自可能有若干适合于对方的教训。

  我们已经共同奠定了我们称之为“潘查希拉”的国际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五项原则已经传布到许多其他国家,并且日益获得世界各族人民的同情。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世界上一切国家所接受,并以诚实正直和一种合作的精神来奉行,那么确实就不会有战争或冲突的危险了。

  现今世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憎恨和暴力。几天以前,我们纪念了释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周年。他的和平教义过去曾经那么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和中国。在这个多难的烦恼的世界上,我们今天正在为和平而努力。为了创造和平的气氛,我们必须廓清恐惧与仇恨的气氛,并且鼓励各国之间的真正了解。

  这对于亚洲国家尤其是必要的,它们在不久的过去冲破了殖民地的外壳,并且在努力改进自己。在一年前的万隆会议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了解。

  我这本书是十二年前在监狱里写成的。因为那时我不能有所行动,我不得不回忆过去,并试图窥探将来。我想了解我为其自由而奋斗的我的祖国。

  这本书不是一部印度的历史,甚至也不是一部关于这个国家所发生过的事件的连续性记载。这本书仅仅企图了解它的悠久历史中的生活的某些方面,了解激动着它的思想和感情的某些方面。我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古国的现在,对它过去的这样一种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我希望:读这本书可以使伟大的中国人民对我国有所了解;对于伟大的中国人民,我们珍爱他们的友谊,我们希望和他们的关系日益紧密。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一九五六年六月九日于新德里

 

印度历史的全景

  在这些年来的思想及活动中,我的脑中充满了印度问题,竭力想了解印度并分析我自己对它的态度。我回想起儿童时代,并且追忆当时的感想,在我那正在成长的心胸中,这个概念是怎样的一个模糊形象,后来又怎样地以新的阅历而使它形成。有时候这个概念退藏到后面去了,不过它总是存在的,只是在慢慢地改变着,成为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和近代事实混糅在一起的古怪东西。它引起了我的自豪的感觉,而同时也使我感到惭愧,因为我在周围所见到的许多事物,如迷信恶习、陈腐观念,尤其是,我们所处的被奴役和穷困的地位,都使我感到无地自容。

  当我长大成年,献身于可望引导印度获得自由的活动中的时候,我被关于印度的思想所困惑。这支配住我的,不断向我招着手的,促使着我采取行动的,要使我们可以实现心坎上的一些渺茫而又深切感到的愿望的印度是怎样的呢?我想最初的推动力是个人和民族的自豪感,和那人类共有的愿望,要抗拒他人的统治和自由享受我们所安排的生活。我觉得像印度这样伟大的国家,有一个昌盛而年代久远的历史,竟让一个远方小岛把它的手足捆绑起来,任意支配,这是一桩荒谬绝伦的事。而这个强迫结合的结果产生了无可测度的穷困堕落,这就更为荒谬了。那就是我和其他人所以要采取行动的充分理由。

  然而这还不够解答我心中所引起的问题。除开它的物质和地理方面的外在以外,从其他方面看来这是怎样的一个印度呢?它过去所代表的是什么?在过去赋予它以力量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地失去了以及是否完全失去了那种旧有的力量呢?它除了是一大群人类的栖 息之地外,现在是否还代表任何重要的事物?它又怎样与现代世界相适应呢?

  当我愈来愈认识到孤立是怎样地既不妥当又不可能的时候,这更远大的国际局势方面的问题,就向我提出来了。在我心目中形成的“将来”是印度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亲密合作。但在“将来”降临以前,现在还是“现在”,藏在“现在”后面的是悠长而混乱的“过去”,“现在”则是从悠长而混乱的“过去”中成长出来的,因此我就到“过去”中去寻求了解。

  印度和我是血肉相连的。印度的许多事物本能地使我激动。不过我差不多是以一个外国批评家的身份来认识它的,对于它的“现在”和我所见过的许多“过去”遗迹充满了厌恶的心情。在某种程度上我是通过西方来认识印度的,我像一个友好的西方人那样地观察着它。我急切于要改变它的前途和外貌,并且使它披上现代的服装。可是我的心中发生了疑虑。我这个胆敢抛弃它的许多“过去”遗产的人真懂得印度么?有许多东西确是不得不抛弃,而且必须抛弃的;但是如果印度不曾拥有一些富有生命力的、耐久的、有价值的事物,它肯定就不能够像“过去”那样伟大,也不能够继续维持几千年的文化生活。那些事物究竟是什么?

  我站立在印度西北部印度河流域的摩亨殊?达鲁土冈上,在我的周围据说是一个五千年以上的古城的房屋街道;即使在当时,它也已经有一个古老的、很发达的文明了。柴尔德教授写道:“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表现出一种使人类生活适合于特殊环境的非常完备的安排,只有多年的、充满耐心的努力,才能有这种结果。而这种文明已经长久保持下来了。它是印度的特色,并且构成了近代印度文化的基础。”想到这里,真是令人惊奇:一种文明或文化竟绵延不绝达五六千年以上,而且在意义上并不是静止的、毫无变化的,因为印度一直都是在不断变化进步之中。它与波斯人、埃及人、希腊人、中国人、阿拉伯人、中亚细亚人及地中海各民族皆有亲密的接触。虽然它影响过他们,可也受过他们的影响,然而它的文化基础还是相当坚实,足以垂于永久。这种力量的秘密是什么呢?它是从何而来的呢?

  我读过印度历史,而且也读过一部分丰富的印度古代文学,其思想之活跃、文字之通晓、智力之丰富,均给我以强烈的印象。中国、西部亚洲、中亚细亚的大旅行家们在古代就来过印度,留下了他们的游记。我读了他们的著作,就好像和他们结伴在古代的印度旅行了。我想到印度在东亚、在颜可尔(Angkor,现多译为吴哥)、布罗蒲达(Borobudur,现多译为婆罗浮屠)以及许多其他的地方所成就的事业,我漫游过喜马拉雅山,这山和古老的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大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和文学。对于高山的爱好和对于克什米尔的血族关系尤其会把我吸引到那边去,我在那里所看见的不仅是“现在”的生活,雄伟和美妙,而且还看到“过去”各个时代记忆中的可爱。从这条大山边境发源的几条大河引起我的兴趣,使我想起印度历史上不可胜数的事件来。我们的“印度”或“印度斯坦”这个国名就是从印度河也就是辛头河或信度河的名称得来的 。几千年中有许多种族、部落、商队及军旅渡过这条河流。布拉马普特拉河(即雅鲁藏布江)与历史的主流虽有些隔绝,但在古老的故事中却是活跃的,它在东北群山峡谷之中冲出一条道路,进入印度,然后又在大山和森林蔚茂的平原之间弯弯曲曲地流过。朱木拿河和那些流传着的许许多多的舞蹈、游艺和戏剧的传说有关。殑伽河也就是恒河,更是印度一条首要河流,它抓住人民的心坎,从有史以来就吸引了数不尽的人们来到它的岸边。恒河的故事,从它的发源到海口,从古代到今天,就是印度文明及文化的故事,是多少王朝兴亡的故事,是华美壮观的城市的故事,是印度思想家们这样关心的人类的冒险和心灵的探索的故事,是人生的丰裕和满足以及人生的否定和厌弃、成功和失败、成长与衰朽、生存与死亡的故事。

  我参观过阿旃陀、爱罗拉、艾勒潘达(Elephanta)诸洞窟以及别的地方的古老的文物及遗迹,古代的雕刻及壁画;我也曾经在亚格拉及德里看见过历史后期美好的建筑,这些地方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述说着印度过去的故事。

  在我自己居住的阿拉哈巴城或哈德瓦城,我常参加伟大的贡布麦拉节 ,眼见着几十万人,像他们祖先几千年前从全印度各处来到一样,都到恒河去沐浴。我常会想起一千三百年前中国的香客们及其他的人们所描述的这些节日情形,就是在当时已经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只是代远年湮,起源都不可稽考了。我不禁惊奇,这是怎样了不起的信仰啊,居然能够吸引我们无数世代的人民都来到印度这条有名的河流!

  我的这些旅行参观,再加上我读过的书籍作为背景,使我把过去看得清楚了。在质朴的理智的了解之外再加上一种感情的体会,我心中的印度的图景不知不觉地逐渐有了一种现实的意义,我的先人们的土地对我说来渐渐成为曾经住着有生命的人的土地了,他们欢笑过,哭泣过,恋爱过,痛苦过,他们中间看来是懂得人生和了解人生的人,并且用他们的智慧建立起一种组织,使印度文化稳定,维系了数千年之久。这些过去的千百种生动的景象充满我的内心,当我参观一个与它们有关系的特殊地方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在靠近贝拿勒斯附近的沙尔那特(“鹿野苑”),我仿佛看见佛陀第一次在说法,他的一些记载下来的话语好像远方的回声似的透过两千五百年的岁月传到我的耳鼓里来了。阿育王石柱上的铭刻好像用它的庄严辞句向我诉说着,它告诉我有一个人虽然是个皇帝,但比任何国王或皇帝更要伟大。亚格伯忘却了他的帝国,坐在法提普尔—西克里与各种信仰的学者们交谈辩论,好奇地追求新知,并且在寻求着人类的那个永恒问题的答案。

  就这样,印度历史漫长的全景,它的兴衰成败,在我的面前缓慢地展开了。印度的文化传统经过五千年的侵占及激变的历史,绵延不绝,广布在民众中间,并给予他们强大的影响,我觉得是一种稀有的现象。只有中国有这样的传统及文化生活一脉相传。而这幅过去的全景逐渐消失在不幸的现在中了,过去的印度虽然是伟大而安定的,现在却是一个奴隶国家,是英国的附庸国。而在整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可怕的、毁灭性的战争正猖獗地奴役着、摧残着人类。但是五千年的回顾给我一种新的远景,现在的负担好像减轻了。英国在印度一百八十年的统治,在印度悠久的历史中不过是不愉快的插曲之一而已;印度会返本归源的,而这章历史的最后一页已经在书写中了。世界在今日的恐怖中也将要巍然不坠,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

  印度与中国

  中国与印度互相接近,并开展了很多接触,这得力于佛教的传播。在阿育王朝以前,是否已经有过这样的接触,不得而知,但是可能已经有过海上贸易,因为丝一向是中国输入的。不过在更早些时期,一定还有过陆路上的接触和民族的移动,因为蒙古人种面貌的特征,在印度东部各边区时常见到,在尼泊尔更为显著,在阿萨密(旧称迦摩缕波)和孟加拉也很明显。按照历史的说法,阿育王的教徒是开路先锋,自从佛教在中国开始传布以来,一千年的悠长岁月中,拜佛求经的香客和学者们络绎不绝地往来于中印之间。他们越过戈壁沙漠,中央亚细亚的平原和高山,翻过喜马拉雅山,这是一段漫长、艰苦、充满危险的旅程。很多印度人和中国人死在途中,据说这些香客的死亡率最高曾达百分之九十。很多人幸而到达了目的地之后,并没回去,而是选定新的土地安居下来了。还有另外一条道路,虽不见得更安全,但是可能稍近些。这条路就是经过印度支那、爪哇、苏门答腊、马来亚和尼可巴群岛的海道,也是经常有人走的。拜佛求经的香客也有由陆路出去而由海道回家的。佛教和印度文化当时已传遍中央亚细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某些区域。无数的庙宇和学术中心罗布于这些广大区域之内,因此往来中印间的旅客们,无论在陆路上,或是在海道上,都可受到招待而得到投宿之所。从中国来的学者们,有时在半路上停留在印度尼西亚境内印度人聚居之所达数月之久,先学梵文,然后再来印度。

  印度学者访问中国的第一篇记载,是关于摄摩腾(Kashyapa)的,他在公元六十七年、汉明帝时代到达中国,可能是被邀请而去的。摄摩腾住在洛水旁边的洛阳。竺法护就是伴同他去的,在此后的一些岁月中,到中国的印度著名学者还有佛驮跋陀罗(觉贤)、佛藏(Jinabhadra)、鸠摩罗什、真谛、阇那崛多和达摩大师等。这些学者们每人都带有一群僧徒同行。据说某一时期(六世纪),单在洛阳境内就曾经有过三千以上的印度僧人和一万户印度家庭。

  这些去到中国的印度学者们不仅随身带有许多梵文写本,并把它们译成中文,其中有些人还能用中文来著书。他们对于中国文学包括诗词都有相当的贡献。鸠摩罗什在公元四〇一年去到中国,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传留下来各种不同的书籍,多达四十七种。他的中文风格,据说是很优美的。他把印度大师《龙树菩萨传》译成中文。阇那崛多是六世纪下半期去到中国的。梵文著作由他译成中文的有三十七种。他的博学宏才受到很大的敬仰,连唐朝某一个皇帝,也成为他的信徒。

  中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流的,许多中国学者也来到了印度。在最著名的学者之中,遗留有旅程记录的是法显、宋云、玄奘和义净。法显在五世纪到达印度,他是鸠摩罗什在中国时所收的门徒。当他在去往印度的前夕向他的师父辞行的时候,曾有过一段有趣的记载。鸠摩罗什嘱咐他不要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只是寻求宗教知识上面,而应该详细地研究印度人民的生活和习惯,这样才能够了解整个的印度人民和他们的国家。法显曾留在波吒厘子城佛教寺院里求学。

  在到印度的中国旅客中最著名的是玄奘,他是在七世纪唐朝极盛时代,也正是戒日王统治印度北部的时候来到印度的。玄奘是由陆路横过戈壁沙漠、吐鲁番、库车、塔什干、撒马尔罕、伯勒赫、和阗和叶尔羌(莎车县),越过喜马拉雅山来到印度。他告诉我们途中许多惊险的经过和他所克服的危险,有关中央亚细亚的佛教统治者和寺院以及热诚皈依佛教的突厥人。他游遍印度各地,到处受到款待和崇敬。他对这些地方和人民作了精确的观察,并记载下他所听到的一些令人快乐的和奇幻的故事。他在距离波吒厘子城不远的伟大的那烂陀佛教寺院度过许多年。这个寺院是以有多种学科著名的,它吸引了穷乡僻壤的印度学生来就学。据说多至一万名学生和僧徒曾住在寺中。玄奘在那里得到学位,最后成为这个寺院的副院长。

  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玄奘来自一个具有高度文明并历经变迁的国家,它的首都长安是当时艺术和学术的中心,所以他对印度情形的评论和记载是宝贵的。关于当时的教育制度,他说道:“开蒙诱进,先遵十二章。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流别。二曰巧明,技术机关,阴阳历数。三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谓因明,考定正邪,研核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他特别为印度人民的好学不倦所感动。初等一类的教育普遍发展,因为和尚和僧徒都是教师。关于印度人民,他说道:“性虽狷急,志甚贞质。于财无苟得,于义有余让……诡谲不行,盟誓为信。政教尚质,风俗犹和。凶悖群小,时亏国宪,谋危君上,事迹彰明,则常幽囹圄,无所刑戮,任其生死,不齿人伦。”他又说:“政教既宽,机务亦简。户不籍书,人无徭课……商贾逐利来往,贸迁津路,关防轻税后过。国家营建,不虚劳役,据其成功,酬之价直。”

  玄奘由原路回国,途中经过中央亚细亚,随身带了许多佛教著作的写本。从他的记载上可以得到一个生动的印象,就是说从呼罗珊、伊拉克、摩苏尔直到叙利亚的边境为止,佛教仍占着很大的势力。不过实际上正在这个时候,佛教在那些地方已经渐趋没落,而阿拉伯已经开始奉行的伊斯兰教正在发展,很快地就传布到上述各地了。谈到伊朗人民,玄奘作了一个有趣的观察,他说道:“人性躁暴,俗无礼义。文字语言,异于诸国。无学艺,多工伎。凡诸造作,邻境所重。”

  伊朗在当时和过去及后来一样,都集中力量于增加生活上的美好和优雅方面,它的影响广泛地传布于亚细亚。玄奘告诉了我们在戈壁沙漠边缘一个奇异的小王国吐鲁番的情况,而这情况我们近年来从考古学家的考证中知道得更多了。在这个国家里,各种文化传入以后,互相融合,结成了一个丰富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从中国、印度、波斯甚至希腊方面吸取灵感。吐鲁番的语言是印欧语系的,是由印度、伊朗来的,在某些地方类似欧洲的凯尔特(Celtic)语言。宗教来自印度,生活方式来自中国,他们所有的许多艺术作品来自伊朗。他们所塑造的精美的佛身和男女神的雕像和壁画上,往往有印度的帷幕和希腊的冠戴首饰。格罗塞说道:“这些女神的神像代表了印度的温柔、希腊的流丽和中国的秀美,而集其大成。”

  玄奘返国后,受到皇帝和人民的欢迎,于是安居下来著书立说,翻译他从印度带回去的经典写本。有一个故事上说,当多年以前玄奘要启程的时候,唐太宗拾了一撮尘土弹入酒杯中说:“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玄奘的访问印度,受到了中印两国人民极大的尊崇而导致两国君主发生了政治上的接触。曲女城的戒日王和唐朝的皇帝交换了使节。玄奘本人仍和印度保持接触,与印度朋友互相通信,并接受经典写本。有两封原来是用梵文写的有趣的信还在中国保存着。一封信是一个印度佛教学者慧天尊者在公元六五四年写给玄奘的。在问候和报告朋友近况,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之外,他说:“今共寄白一双,示不空心。路远莫怪其少,愿领彼。须经论,录名附来,当为抄送。”玄奘在他的复信上说:“又往年使还,承戒贤法师无常。奉问摧割,不能已已……玄奘所将经论,已翻《瑜伽师地论》等大小三十余部……又前渡信渡河失经一驮,今录名如后,有信请为附来。并有片物供养,愿垂纳。路远不得多,莫嫌鲜薄。”

  玄奘告诉我们不少有关那烂陀佛教寺院的事,而且在别的记载上也提到这个寺院。几年前,当我去看已发掘出来的那烂陀废墟的时候,我对这个寺院设计规模的宏大感到惊奇。已经发掘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的上面现已成为住宅区。单单掘出来的这一部分,就包括许多大院子——周围环绕着用石头建筑的堂皇大厦。

  玄奘在中国示寂不久后,另一位著名的求经者来到印度,他名叫义净。他在公元六七一年从中国启程,两年以后才到达耽摩栗底——胡格里河口的印度口岸。他是由海道来的,在室利佛逝、现在苏门答腊的巨港(Palembang)停留了几个月学习梵文。他所以取道海上是有某种意义的,因为那时候中央亚细亚可能有不安情况和政治变动正在发生。许多星罗棋布在中央亚细亚的友善的佛寺,也许已不存在。另一个取道海上的可能缘由是海道较为方便,因为在印度尼西亚侨居的印度人增多了,而且印度和这些国家间的经常贸易及其他接触都有了发展。从他和别人的记载上可以看出,那时在波斯(伊朗)、印度、马来亚、苏门答腊和中国之间已经有了定期的航线。义净是搭波斯船从广东先到苏门答腊的。

  义净也在那烂陀佛教寺院研究过一个长时期,带回了数百种梵文经典。他最关心的是佛教典礼和仪式的细节,对这些事情,他叙述得很详细。关于风俗习惯、衣服和食品,他也说得很多。小麦和现在一样是印度北部的主要食物,在南部和东部则是食米。间或也吃肉,不过很少见。(义净所说大概关于佛徒的多而其他方面较少。)澄清过的牛酪油、油、牛乳和乳酪到处都有。糕饼和水果也都很多。义净又观察到印度人对于某些仪文上的纯洁性非常重视。“然五天之地云与诸国有别异者,以此净触为初基耳。”“然而神州斋法,与西国不同,所食残余,主还自取。”

  义净提到印度时,总称它为西方,但他说西方又名“阿离耶提舍”(Aryadesha),“阿离耶”是“圣”的意思,“提舍”是“方”的意思。因为这个地方不断地产生圣哲,所以人们都用这个名字称赞西方。这个地方又称为“末睇提舍”,就是指居于百亿国家中间的中天竺大国。这是人们都熟谙的名字。只有北方部落(胡人或蒙古人或突厥人)称这“圣方”为“呬度”。然而这并不是通用的名字,只是地方的土语,并无特殊意义可言。印度人并不知道这个称呼,对印度最恰当的名字还是“圣方”。

  义净的论述“印度”是有趣味的,他说:“或有传云,印度译之为月,虽有斯理,未是通称。且如西国名大周(唐)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他也提到梵文中的高丽和其他国家的名字。

  虽然义净对于印度及许多印度事物赞扬万分,但他明白表示他的家乡——中国——应居第一位;印度也许是“圣方”,而中国则是“神州”。“五天之地,自恃清高也,然其风流儒雅,礼节逢迎,食啖淳浓,仁义丰赡,其唯东夏,余莫能加。”至于“针灸之医,诊脉之术,瞻部州中,无以加也。长年之药,唯东夏焉。……故体人像物,号曰‘神州’,五天之内,谁不加尚?四海之中,孰不钦奉?”

  在古梵文内,中国皇帝这个词是“提婆弗呾”(Devaputra),“提婆”是天,“弗呾”是子,正确的译文是天子 。

  义净本人是一个精通梵文的学者,他赞美梵文,说这种文字在远方的南北各国尚且都受人敬重,“岂况天府神州,而不谈其本说”。梵文的研究在中国一定相当普遍。令人感兴趣的是有些中国学者曾试图将梵文的语音学介绍到中国语文方面去。人所共知的一个例子,就是唐朝的守温和尚曾经按照梵文字母的方式创造了中文字母。

  佛教在印度的没落几乎使中印两国学者的往来完全间断,虽说中国的香客仍偶然有来印度访问佛教圣地的。从十一世纪发生政治革命以来,成群的佛教徒捆载着大批的经典到尼泊尔,或越过喜马拉雅山到西藏。有大部分古老的印度文学就是这样地或在此以前传到了中国。近年来在那些地方重新发现不少原文,而译本更为常见。很多印度古典文学保存在中文和藏文的译本中,这些书籍不但是关于佛教的,也有关于婆罗门教、天文学、数学、医书等等的。据说中国的松坡图书馆 曾经收藏大约有八千种之多。西藏也充满了这类书籍。中国、印度的学者们经常合作,著名的例子是他们用梵文、藏文、中文三种文字编成的佛学专门词典,那时是在九至十世纪。这本词典叫做《翻译名义集》。

  从八世纪起,在中国所发现的最古的印刷品就是梵文的书籍,这些书是用木版印刷的,在十世纪中国成立了官书局,以后一直到宋朝,印刷的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令人不解的是,中印两国虽然往还密切,学者们互相交换书籍和写本达数百年之久,但是没有迹象可以证明印度在那个时期也曾有过印刷的书籍。木版印刷很早就由中国内地传到了西藏地区,我相信目前仍在西藏地区实行着。中国的印刷技术传到欧洲是在元朝时期(一三六〇——一三六八年),最初传到德国,到十五世纪才传到其他各国。

  甚至在印度被印度—阿富汗人和被蒙古人侵占的时代,印度偶然和中国仍有外交上的往还。穆罕默德?宾?突格拉格——德里的苏丹(一三二六——一三五一年),曾派了一个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为驻中国朝廷的使节。孟加拉那时已经摆脱了德里的宗主权,成为一个独立的苏丹王国。在十四世纪的中叶,中国朝廷派遣了侯显与费信两个使节到孟加拉,这样就导致孟加拉国王厄雅素丁在位时不断地派遣使节去中国。这是在明朝时代。后来由国王赛福丁于一四一四年派遣的一个使臣,带了一些名贵礼物前去,其中还有一只活麒麟 。这个麒麟如何到达印度是一个谜。大概是非洲运来,而又把它转送给明朝皇帝作为一件珍贵稀有的礼物。麒麟在中国的确大受赞美,因为儒教门徒认为麒麟是祥瑞的征兆。无疑地,这只奇兽是麒麟,因为除见于记载者外,中国还将麒麟画在绢本之上。这位画麒麟的宫廷画师还写了长篇文章来赞美这麒麟和它所带来的祥瑞。“朝臣和庶民都聚集来看它,他们看得快乐无比。”

  中印间的贸易在佛教时代曾经盛极一时,在印度北部先后被印度—阿富汗人和蒙古人侵占时代仍然继续着,不断地交换商品。这个贸易在陆上是越过北部喜马拉雅山各口,并沿着中央亚细亚旧骆驼道路而进行的。海运贸易亦复不少,主要的是经过南洋群岛直达印度南部各海港。

  在千年以上的中印两国的交往中,彼此相互学习了不少知识,这不仅在思想上和哲学上,并且在艺术上和实用科学上。中国受到印度的影响也许比印度受到中国的影响为多。这是很可惜的事,因为印度若是得了中国人的健全常识,用之来制止自己过分的幻想,是对自己很有益的。中国曾向印度学到了许多东西,可是由于中国人经常有充分的坚强性格和自信心,能以自己的方式吸取所学,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体系中去。甚至佛教和佛教的高深哲学在中国也染有孔子和老子的色彩。佛教哲学的消极看法未能改变或是抑制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爱好和愉快的情怀。过去中国有句谚语说:“碰着官,要挨打;碰着和尚,要饿死。”

  十六世纪中国著名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曾由阿特尔?威莱译成英文)。书中叙述着玄奘赴印度取经途中的神怪和荒诞的故事。在书后题了一个给印度的献词,说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

  中印两国在隔绝了若干世纪以后,又被一种新奇的厄运所支配。因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影响,印度曾经在长时期中,不得不含辛茹苦,而中国与东印度公司的接触虽然不多,但也带来了鸦片和战争。

  世运巨轮,周而复始,印度与中国彼此互相瞻望着,引起满怀的忆旧心情。新的香客正越过或飞过两国分界的高山,带着欢欣友好的使命,正在创造着新的持久友谊。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541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9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