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走近钱学森(修订版)
走近钱学森(修订版)


走近钱学森(修订版)

作  者:叶永烈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定  价:58.00

I S B N :978722009801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杰出学者  >  科学家    

标  签:传记  科学家  数理科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被美国海军部次长称为“抵得上五个师”,何况他还不止“抵得上五个师”,他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实现强国之梦,钱学森功不可没。
本书是关于钱学森传奇一生的生动写照。纪实名家叶永烈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多次采访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及多位钱学森的同事、秘书等,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明白流畅的语言,还原一个真实的钱学森:
◆出身杭州华丽家族的他,如何一跃成为美国航天业界杰出的火箭动力专家?
◆他和蒋英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大半生,当初经历了怎样的恋爱过程?
◆一度能出入五角大楼的钱学森,为什么会被美国当局怀疑是间谍?钱学森归国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关于钱学森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传闻,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如何在钱学森的领导下成功研制出导弹?
◆“反右派斗争”中,钱学森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

TOP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TOP目录

小引:形形色色的评价

第一章 冲破罗网

美国要给钱学森授奖

“火箭专家返回红色中国”

“怀疑的乌云扫过我的头上”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中国“原子弹主将”幸运漏网

托运的行李被细细“研究”

牢狱之灾突然降临

四面八方的声援

被监控的生活是痛苦的

在“工程控制论”中闪光

中美在日内瓦的较量

躲过特工寄出至关重要的信

头等舱的故事

菲律宾华侨的信与合众社的评论

第二章 华丽家族

杭州方谷园大宅门

钱家祖辈乃丝行大亨

作为教育家的钱均夫

父亲是第一位老师

浓浓的“宣武门情结”

名牌小学的熏陶

17位深刻影响钱学森的人

在中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跨进交通大学校门

伤寒突然袭来

请求老师扣分的故事

从地上跑的到天上飞的

母亲早逝使钱学森痛心疾首

进京赶考

幸遇伯乐叶企孙

三位名师的指点

第三章 美国深造

横渡太平洋

戴上硕士方尖帽

钱学森的“影子”

冯·卡门的传奇人生

在冯·卡门麾下

冯·卡门访华受到高规格接待

“卡门—钱近似”公式

加盟“火箭俱乐部”

“约翰·狄克”之谜

罗斯福总统关注研制火箭

“卐”旗下的秘密火箭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诞生

第四章 火箭专家

进入五角大楼

神秘的“回形针行动”

以美军上校身份飞赴德国

三代空气动力学家的会晤

提审德国“火箭之王”

重返麻省理工学院

双喜临门的1947

“内定”交通大学校长

从干女儿到儿媳

“声震屋瓦”的女高音歌唱家

良缘天成 佳话传世

再度来到加州理工学院

钱学森的“红色”挚友

“北方当局”的召唤

第五章 一将难求

“钱先生,请坐车”

陈赓大将专程飞往哈尔滨

在大和旅馆密谈导弹

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关注

跟大将、上将、中将研究导弹

第一个提出组建“火箭军”

毛泽东要钱学森坐在他身边

叶剑英的宴请与周恩来的看重

中央决策研制导弹

公开的身份——力学家

走进力学研究所

在中关村“海归楼”安家

举办《工程控制论》讲座

有什么说什么

女秘书眼中的“国宝”

聂帅挂帅“两弹”

“黄带子坟”的绝密研究院

关于“中将”军衔的传说

美苏争霸太空

手心上的神机妙算

满洲里车站的庞然大物

苏联导弹成了中国的“过继儿子”

“响尾蛇”与“萨姆”导弹的较量

1957年的“震撼弹”

“三钱”之中倒了钱伟长

庄严的入党时刻

讲坛上的风采

“三起三落”物理力学

第六章 两弹一星

“1059”导弹的诞生

聂荣臻秘书柳鸣的回忆

“争气弹”终于飞上天

如影随形的警卫秘书

身边的工作班子

增添了学术秘书

“两弹”差一点下马

“失败是成功之母”

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小插曲

钱学森“失踪”

“黑寡妇”的穷途末路

中国放了“大炮仗”

钱家来了化验员

“邱小姐”与导弹结合

挚友郭永怀不幸遭遇空难

“导弹+氢弹”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探空火箭从上海起飞

起用年轻人挑起研制卫星的大梁

“富有人情味”

在“文革”的风暴中

“武力保护”钱学森

中国卫星终于飞上太空

“海中蛟龙”核潜艇

水下“杀手锏”

第七章 梦圆飞天

“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

中国小狗飞上天

“曙光号”飞船搁浅

毛泽东在病中记起钱学森

与钱学森的零距离接触

目击中国航天员的训练

飞船与航天飞机之争

力荐王永志挂航天之帅

第八章 金色晚年

第三大贡献

三次激动

亲手剪报

“铁杆”广播迷

科普高手

钱学森写信

郝天护·茅以升PK钱学森

“集大成,得智慧”

“中国航天”打造香港大佛

关注“现代帝国主义研究”

首创“山水城市”

留住阳光 改造沙漠

草产业使内蒙古绿起来富起来

从美国归来的“宝贝”

“钱永健旋风”

钱学森的“再传弟子”

丰硕的人生秋天

“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最后的岁月

万众送别科学巨星

附录一:钱学森年表

附录二:钱学森著作一览

后记

TOP书摘

“怀疑的乌云扫过我的头上”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竟然被美国“驱逐(deport)出境”,这令人愤忿的一幕虽然发生在1955年,但是起因在1950年。
自从1934年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于1935年来到美国留学,他本来就没有打算在美国工作一辈子。诚如钱学森自己所说:

我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有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退休之后用。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美元也不存。他们听了感到奇怪。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到1949年底,我得知新中国成立,认为机会到了,应该回祖国去。

    当时,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回到新中国,在通过罗湖口岸前夕,发表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使钱学森为之动容:“中国在迅速进步着。1949年的胜利,比一年前人们所预料的要大得多,快得多……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不过,那时候钱学森在美国还有诸多未了的工作,他并没有打算马上回国。在跟朋友谈起的时候,他也只是说,打算回国一趟,把父亲接到香港,再回到美国。
    1981年2月19日,加州理工学院前院长杜布里奇在接受该校档案保管员古德斯坦(Judith R. Goodstein)的采访时,回忆说:

1950年的一天,钱(学森)来看我,并且对我说:“你知道我在中国有年迈的父亲。我很久没见到他了。当然,在打仗时我是不可能回去的,但我现在也许可以回去了。我只想请一段时间的假。”我问:“多久?”他说:“嗯,我实在不知道自己想和他住多久,这取决于我父亲的健康,总之是几个月。”我说:“当然,你可以离开一段时间。”因此他完全公开地做了安排,并且告诉了所有人。结果有人告诉了当时是美国海军次长的丹?金贝尔(Dan Kimball),钱(学森)将要回中国访问。丹说:“哦,不行,我们不应该让他去中国。”你知道,中国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钱显然知道这一点,金贝尔觉得让钱(学森)回中国对钱(学森)以及对美国都有点冒险。我却不那样认为。我对钱(学森)有足够的信任,我相信他不会带很多文章和一些航空理论工作回去做。麻烦的是,有人把金贝尔的评论看得很认真,说:“我们必须阻止他。”怎样去阻止呢?他们想到的阻止他的办法是指控他为共产党人。

杜布里奇院长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很清楚,起初钱学森当面向他请假,回国探望父亲,已经获得他的同意。钱学森打算回国探亲,“完全公开地做了安排,并且告诉了所有人”。如果不是“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应当很顺利。
然而,钱学森惊动了那位“程咬金”金贝尔先生,形势陡然发生剧变……
金贝尔是美国海军次长,亦即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为什么金贝尔作为美国海军次长,会干涉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的回国探亲之事?钱学森所从事的研究,固然跟美国海军关系不大,但是金贝尔此前曾经担任航空喷气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曾经深入了解过钱学森的学术成就,评价说“钱学森是美国最优秀的火箭专家之一”。
钱学森的学生郑哲敏也说:“金贝尔与钱学森曾是很好的朋友,早年,钱学森参加
的‘火箭俱乐部’与美国军方有过合作,用火箭改进飞机起飞时的助推器,大大缩短了跑道的距离。后来,‘火箭俱乐部’的几个成员创办了一家公司,钱学森是技术顾问,金布尔是公司的管理人员,负责经营。他们很早就认识。如今,这家公司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火箭与推进剂制造企业——通用航空喷气公司。”
金贝尔一听说钱学森要回中国,立即出面阻拦。金贝尔给美国移民局打了电话,表示“说什么也不能放他回到红色中国”。
于是就在钱学森想走而未走的当口,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件突然降临了。那是1950年6月6日,钱学森正在洛杉矶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公室里工作,两个陌生人进来了。对方一脸严肃,出示了联邦调查局的证件。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们宣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党员,早在1939年就成为美国共产党帕萨迪纳支部第122教授小组的成员。据说美国共产党帕萨迪纳第122教授小组中有一个化名“约翰?M.德克尔(John M. Decker)”的党员,联邦调查局确认“John M. Decker”就是钱学森。他们对钱学森进行盘问,尤其是盘问他与他的朋友马林纳、威因鲍姆的关系。尽管钱学森坚决否认自己是美国共产党党员,他们仍不以为然。
当时,正处于冷战的严峻岁月。1950年2月9日,威斯康星州的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威灵市的共和党妇女团体集会上,发表了惊人的演说,矛头直指民主党人、国务卿艾奇逊。麦卡锡扬言,手中握有“一份205人的名单”,“这些人全都是共产党和间谍网的成员”,“国务卿知道名单上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但这些人至今仍在草拟和制定国务院的政策”。麦卡锡的演说,如同一颗猛烈的炸弹在美国政坛爆炸。尽管麦卡锡夸大其词,在人们的追问下把“秘密名单”上的共产党员从205人减到81人,最后减到57人,然而,在麦卡锡的大声鼓噪之下,美国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共运动”,从美国国务院扩大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军事机要部门。麦卡锡因此一举成名,他的反共排外的政治主张被称为“麦卡锡主义”。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也都被列进了黑名单。
黑名单不断扩大,联邦调查局把目光投向了钱学森。钱学森在美国参与研制导弹、制定美军尖端武器发展规划等,均属美国国防事务,而钱学森的好友之中,马林纳、威因鲍姆等都是美共党员。钱学森曾经参加过威因鲍姆领导的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尽管那个学习小组并非美共组织,钱学森却被认定是美国共产党员。于是,钱学森也被列入黑名单。马林纳是钱学森多年的老朋友,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实验室执行主任,而威因鲍姆是喷射推进实验室的研究员。
    就在联邦调查局派人盘问钱学森的当天,加州理工学院校方接到美国第六军团本部的秘密信件,要求校方从此严禁钱学森从事任何与美国军事机密相关的研究工作,吊销了钱学森的安全许可证。钱学森是在1942年经他的导师冯?卡门的推荐、经过美国宪兵总司令部人事安全主管巴陀上校的安全审核,于该年12月1日获得安全许可证的。这样,钱学森从事美国军事机密研究工作已经长达8年。到了1950年,钱学森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大部分与美国军事有关,没有安全许可证,意味着钱学森再也无法做他已经从事多年、驾轻就熟、成绩斐然的工作。
冯?卡门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曾经专门写了一章《中国的钱学森博士》,他清楚地说出了钱学森遭到迫害的起因:

麦卡锡反共浪潮席卷了美国,掀起一股怀疑政府雇员是否忠诚的歇斯底里狂热症。对大学、军事部门和其机构几乎天天进行审查或威胁性审查。在这种情况下,素以聚集古怪而独立不羁的科学家著称的小小加州学府,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注意。凡是1936—1939年间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过的人,都有可能被视为40年代中的不可靠分子。后来,很多好人不得不通过令人困窘而可恶的审查程序证明自己的清白。
有一天,怀疑终于落到钱的身上。事情可能是这样开始的:当局要钱揭发一个名叫西尼?温朋的化学家,此人因在涉及一件共产党案件中提供伪证,当时正在帕沙迪纳受审。钱和温朋本是泛泛之交,只是替他介绍过职业,还不时去他家欣赏欣赏古典音乐。
我听说,由于钱拒绝揭发自己的朋友,引起了联邦调查局对他的怀疑。这事是1950年7月,军事当局突然吊销了他从事机密研究工作的安全执照。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560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1.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