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

作  者:[美] 兰德尔·柯林斯 著

译  者:刘冉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 书:培文书系·社会科学译丛

出版时间:2016年06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30127103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在受动作片电影和畅销惊悚小说影响而产生的流行误解中,在社会科学家的常规解释中,暴力往往与贫困、种族或意识形态仇恨、家族疾病等特定情况联系在一起。《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从微观社会学角度出发,借助视频录像、民族志调查,近距离研究暴力真正发生时的情况,引导读者进入真实而令人不安的人类冲突世界:从军队暴力、警察暴力、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抢劫、运动暴力到武装冲突,进而揭示了暴力动力学,解释了为什么暴力通常会是对弱者的暴行、为何通常会在众人面前进行仪式性展览,或进行秘密恐怖袭击和谋杀;以及为什么少数人能够操控暴力;最后则提供了应对乃至消除暴力的方法。

TOP作者简介

  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1941—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冲突论的代表人物,宾夕法尼亚大学Dorothy Swaine Thomas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社会学、关于政治与经济变迁的宏观社会学、社会冲突等。 

  代表作品:《互动仪式链》(2004),被列入商务世界学术名著译丛。

TOP目录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暴力冲突的微观社会学

第一部分 暴力的肮脏秘密 

 第二章 冲突性紧张和无能的暴力

 第三章 恐慌进攻

 第四章 攻击弱者(一):家庭暴力

 第五章 攻击弱者(二):霸凌、拦路抢劫、持械抢劫

第二部分 净化后的舞台暴力 

 第六章 公平搏斗表演

 第七章 作为娱乐的暴力

 第八章 运动暴力

第三部分 暴力情境的动力与结构 

 第九章 打斗能否开始及如何开始

 第十章 少数暴力人士

 第十一章 情绪注意力空间中的暴力主导

 第十二章 尾声:实用的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TOP书摘

中文版序 

  我开始研究暴力,是因为我意识到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无法解释它,而微观方法则可以带给我们崭新的发现。最初的头绪来自二战中马歇尔的资料:他在战斗结束后立刻访问士兵,发现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向敌人开了火。之后,随军心理学家格罗斯曼发现,士兵们并不是因为害怕受伤而畏缩不前(因为在某些情境下他们也会奋不顾身,如医护人员和那些未佩戴武器的军官);他们之所以无力进攻,是因为心中深植着对杀死他人的恐惧。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在社会学上,我们却能将其与一些更加普适的规律联系起来。 

  在各种各样的暴力冲突中(如街头斗殴和骚乱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无疾而终。在这些情境中,大部分人都会表现得像马歇尔研究的士兵一样,只是让群体中的极少部分人去实行全部的暴力行为。现在,有了暴力情境中的照片与录像,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在这些时刻,大部分暴力参与者脸上的表情都是恐惧。民间普遍相信暴力中的情绪应该是愤怒,但事实上,愤怒大都只存在于暴力发生之前,而且大都是在受到控制的情境中,敌对个体彼此保持一段距离互相虚张声势。我将愤怒中的情绪称为冲突性紧张/恐惧;是冲突本身制造了紧张,而不是因为担心自己身上可能会发生什么而恐惧。冲突性紧张会让人变得虚弱;我们观察到(资料主要来自警方在开枪事件后的报告),它能扭曲人的感知,让人心跳加快,促进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人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这也解释了另外一个罕为人知的规律:当暴力真正发生时,它通常都是软弱无力的。当人们瞄准他人开枪时,大部分时候都无法命中目标;子弹会偏差很远,有时甚至会击中错误的对象,如旁观者乃至友军。这正是冲突的产物。我们得知这一点,是因为士兵与警察在靶场上的命中率比直面人类目标时要高得多。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推论:与敌人的距离越远,阻止人们开火的力量就越弱;所以炮兵部队要比携带小型武器的步兵更可靠,战斗机和轰炸机组及海军也是如此。近距离作战的士兵之所以表现不佳,并不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可能会在敌人的攻击中受伤或死亡。在这一光谱的另一端,面对面的近距离冲突会令射击的准头变得更加糟糕;两米之内的射击是非常不准的。这是一个悖论吗?恰恰是正常的社交距离让一切变得如此困难。看到敌人的面孔,同时也被对方看到,正是这一点制造了最大的紧张感。使用望远镜瞄准器的狙击手可以做到百发百中,哪怕他们能够看到目标的面孔也没关系;这是因为目标并不会看到他们,也就是说,双方并不是互相注意到彼此。黑手党杀手喜欢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出其不意地对目标发动攻击,并且大多是从背后出手,主要也是为了避免发生正面冲突。这也是为什么刽子手曾经会佩戴面罩,以及为什么蒙面者会比其他人作出更多的暴力行为。 

  冲突性紧张/恐惧是互动仪式论的延伸。双方的互相关注——意识到彼此的意识——形成了一种高度的双向浸润。通常情况下,双方共享的情绪都会水涨船高,形成一种集体性的兴奋与团结。但是,冲突却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面对面冲突激发了我们内在的一种倾向,即建构双方共享的节奏;但与此同时,它却又恰恰与这种倾向相悖,因为一方会试图支配和控制另一方。这也就无怪乎面对面冲突会如此让人紧张。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紧张,主要并不是因为害怕受伤;但要说是害怕伤害对方,可能也不尽准确。事实上,正是双方互相关注之下所产生的紧张感,才导致这种内在的矛盾。 

  面对面冲突会激发肾上腺素的分泌,并制造出紧张感;对此,我们能够从人们的面部表情与身体姿态中看出端倪。随着心跳上升到每分钟140次以上,人们在举枪瞄准等精细动作上的协调性会出现下降;当上升到每分钟170次以上,人们的感知会变得一片模糊;当上升到每分钟200次以上,人们就可能会动弹不得。尤其是当面对面冲突与其他行为(如奔跑、飞车追逐、激烈争吵或紧急电话等)产生的紧张与兴奋感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导致我们在暴力情境中看到的几种模式。如果双方都进入了高度紧张和兴奋的状态,争斗就可能会无疾而终;哪怕他们真的发生冲突,也并不会造成多大伤害。除了枪之外,使用其他武器时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包括刀、剑、棍棒和拳头等。由于这些武器都需要近距离使用,所以它们能够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也就很低;这与那些充满刀光剑影的电影给我们造成的印象不同,哪怕电影中可能出现的是武士或是犹如施了魔法的超能英雄。 

  为什么暴力有时也能成功地造成伤害呢?关键在于出现了不对称的(asymmetrical)冲突性紧张。如果一方能让其受害者进入高度紧张和无力的状态,同时让自己不至于紧张到无法控制身体,他就能赢得上风。与其说暴力是身体上的冲突,不如说是情绪上的冲突;只要能够获得情绪上的支配权,就能获得身体上的支配权。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现实中的打斗看上去都十分肮脏,例如其中一方在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时仍然对其大打出手。在极端情况下,这很可能就会是军事战斗中的一场大胜:一方因其心跳超过每分钟200次而动弹不得,另一方则将其心跳维持在每分钟140次以下,因此能够展开屠杀。这种不对称极其危险,因为支配者一方仍有可能处于兴奋状态;如果心跳在每分钟160次左右,他们就无法完全清醒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肾上腺素是一种“要么逃跑,要么进攻”的荷尔蒙;如果敌人看上去软弱可欺,流露出恐惧、无力的姿态,或是转过身去暴露出其自身弱点,那么这就很可能会引发我所谓的“恐慌进攻”。 

  那么,我们能否预测出究竟哪种模式会出现呢?事实上,只要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人们就能绕过冲突性紧张这一障碍:

  第一个条件是攻击弱者。成功的攻击者懂得如何挑选软弱的敌人,有时这指的是身体上的软弱,但更重要的还是情境中的软弱。 

  第二个条件是一群高度团结的暴力行动者从彼此身上获得社会支持;只要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节奏上,与敌人之间的冲突性紧张就会成为一种微不足道的体验。 

  第三个条件是有一群观众围观打斗。这种情境下会产生最持久和伤害最大的打斗。此时的冲突性紧张降低了,因为打斗参与者会关注自己在围观者眼中的表现;冲突双方形成了一种策略性合作,因为他们在该情境中都有着精英的身份,他们是在共同为观众进行一场表演。 

  此外还有一些技术也能让人们无须发生正面冲突就能实施暴力。像自杀式炸弹袭击等隐秘的攻击行为就避开了冲突性紧张,因为直到炸弹爆炸的那一刻,它都在避免发生冲突。 

  暴力的冲突论也有乐观的一面。最具威胁性的冲突并不会导致暴力。我们之所以一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是因为直到最近,关于暴力的大部分证据都存在选择因变量这一问题。暴力很难发生,这有着深植于互动之中的原因。大部分时候,双方都能保持对等;他们同样会怒发冲冠,也同样会虚张声势地互相威胁。这些冲突都会无疾而终,因为它们无法绕过冲突性紧张这一障碍。 

  与关于阶级或种族不平等的传统宏观理论,以及关于男性霸权与荣耀的文化理论相比,暴力的微观社会学理论要乐观得多。那些宏观因素往往长期不会变化,但是它们必须先要克服当时当下的情境条件,才能让冲突发展为暴力。微观互动理论指出了需要克服的情境条件,并为普通人提供了在生活中受到威胁时该如何脱身的微观行动指南。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96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