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噪音(精装)
噪音(精装)


噪音(精装)

作  者:梁文道

出 版 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定  价:56.00

I S B N :9787503961007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随笔/散文  >  中国现当代随笔    

标  签: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梁文道的文艺专栏结集,分为“纯粹音乐怎么听”、“音乐原来不会死”、“悲剧照常发生”、“电光幻影迷什么”、“电视末日到了吗”、“娱乐到底是什么”六个部分。梁文道以多年的阅读、观察,谈论自己喜爱的音乐和电影,对电视和娱乐也有独到的体会和看法,或许能让读者在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里重新思考“噪音”的存在,而它们又如何在无形中影响甚至塑造着社会文化和生活。

TOP作者简介

    梁文道,1970 年生于香港。1988 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曾任凤凰卫视主持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现为网络视频节目“看理想”策划人、“一千零一夜”主讲人。主要作品有《常识》、《我执》、《味道》、《访问》、《读者》、《噪音》等。

TOP目录

自 序 ............ i

 

【纯粹音乐怎么听】

纯粹音乐 ............ 3

为一部小说配乐 ............ 7

电影音乐给谁听 ............ 10

摇滚精神?别开玩笑了 ! ............ 13

当摇滚老去 ............ 18

点指泰迪罗宾 ............ 21

摇滚不怕老 ............ 24

比真实还好 ............ 27

界定一个时代的歌 ............ 30

重金属遇上嘻哈 ............ 34

尼娜·西蒙 ............ 38

洪水中的蓝调 ............ 41

造神运动 ............ 45

复古莫扎特 ............ 49

耳朵以外:聆听的文化构成 ............ 53

“耳朵以外”以外 ............ 64

西蒙·拉特尔:古典还是现代? ............ 73

指挥的作用 ............ 77

老贝这关难过 ............ 80

哼一段勋伯格 ............ 83

强奸未遂的贝多芬 ............ 86

教宗对U2 ............ 89

《波兰安魂曲》到底没用上 ............ 93

布尔乔亚的伪装趣味 ............ 99

为什么真正的乐迷都不爱“歌王”? ............ 102

 

【音乐原来不会死】

点 歌 ............ 107

民歌的真面目 ............ 111

一种叫作命运的民歌 ............ 116

圣诞音乐情歌化 ............ 121

情歌的幻觉 ............ 124

九十五岁的情歌 ............ 128

iPod怎样分割了世界 ............ 132

单曲的复归 ............ 137

专辑年代的终结 ............ 140

音乐不死 ............ 143

主人的声音? ............ 147

美丽岛 ............ 150

一座城市的主题曲 ............ 155

怀念钟 ............ 158

那个时代早已结束 ............ 163

华丽演出的落幕 ............ 166

赈灾音乐为什么不是好音乐? ............ 169

音乐的社会声音 ............ 172

瓦格纳的诱惑:权力阴影下的艺术与政治 ............ 175

 

【悲剧照常发生】

看到电影 ............ 215

为什么看贺岁电影 ............ 218

大片的迷思 ............ 222

悲剧照常发生 ............ 226

唯美得寒酸 ............ 229

暴力的边界 ............ 232

cult到cut ............ 237

改编作为一种工业 ............ 241

不再抽烟的007 ............ 246

黑客帝国的学术幌子 ............ 250

《V煞》启示录:人民力量万岁 ............ 254

谁心上的一座断背山? ............ 260

从《断背山》回到西部 ............ 263

恶魔的人性会减少他的恶吗? ............ 266

病毒营销 ............ 272

《末世凶煞》为什么不好看 ............ 277

何谓真功夫? ............ 280

世界改变我们之后 ............ 283

当大导遇上小记 ............ 286

《四大天王》的悲剧与闹剧 ............ 289

为何让李安而非章子怡代表华人 ............ 293

 

【电光幻影迷什么】

中国人一百年前的眼睛 ............ 301

电影院里的领悟 ............ 305

智者王家卫 ............ 308

拯救一个国家的记者 ............ 314

电光幻影 ............ 320

怀念杨德昌—祖家不欢迎先知 ............ 324

纵欲年代的食物电影 ............ 330

历史性的长镜头 ............ 334

只要做爱 不要吸烟 ............ 337

给大国想象来点儿幽默感 ............ 340

星战迷迷什么? ............ 345

星战信仰 ............ 348

十五年,再看《两生花》 ............ 351

江湖香港 ............ 356

躲起来的导演 ............ 362

暗恋到偷窥 ............ 365

忘记电影,我们去看小说 ............ 369

 

【电视末日到了吗】

总统看来很上镜 ............ 375

球队为电视而战的年代 ............ 378

电视怎样改变了足球? ............ 381

足球评述的艺术 ............ 385

可爱的胖女人 ............ 388

无烟影视 ............ 392

美国天使 ............ 395

历史为何重演? ............ 399

电视末日的前夕 ............ 402

在YouTube里看电视 ............ 405

自己原来没有脚 ............ 408

我的AV岁月 ............ 411

大师的黑洞 ............ 416

 

【娱乐到底是什么】

娱乐到底是什么? ............ 421

以后我们自己娱乐自己 ............ 425

“超女”是一场游戏,不是一场梦 ............ 430

名人都是艺人 ............ 436

艺人是一种次等公民 ............ 440

明星的话几两重? ............ 445

明星慈善公关也是门专业? ............ 448

什么是奥斯卡? ............ 452

另类香港的消失 ............ 456

欣宜的悲剧 ............ 459

真人刘德华 ............ 462

《大长今》怎样占领中国市场? ............ 465

抵制韩流与消费型民族主义 ............ 468

 

TOP书摘

自序(节选)

 

少年时代的我完全无法接受任何流行而热门的音乐和电影,更无法忍受电视上那些虚假的俗华与面具的美丽(真是报应,我今天竟以此为业)。音乐与电影绝对不是娱乐,它们怎能是娱乐呢?有人问过讨厌文化工业以至一切娱乐的阿多诺:“你平常有什么消遣?”一向严肃的阿多诺简单而冷峻地回答:“我从不消遣。我用对待工作的同等态度去对待音乐。”诚然,聆听勋伯格确实是该比工作还认真。

可是我总不能只听勋伯格,只看布列松吧?生活在媒体环境之中,我们被迫接受大量噪音的包围,并且以噪音为沟通人我的工具。假如我也去看王晶,假如我也去听张学友,我会告诉自己,那只是为了和大众沟通而已(比方说,学会对一个女孩唱歌)。万一我在那些熟烂的曲调中得到吟唱的乐趣,在港产闹剧跟前笑得人仰马翻,我会忍不住自责,恍如一个修行者在犯禁的行为里感到愉悦,乃是一种“罪疚的享乐”。尤其在我开始写评论之后,更是极其扭曲地以挞伐流行文化为己任,似乎这种鞭打自己的动作可以减轻那种罪恶感。

也许是受到文化研究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多年之后,我才渐渐缓释这种正邪不两立、雅俗要分明的心结,试着在自己对周星驰的喜好里找出合乎道德的依据。更妙的是,这种依据竟然还可以用繁复的理论与晦涩的术语去表述,因此显得更为庄严。怪的是,在这个转向之后,我竟然也逐渐失去了写作乐评、影评以至于所有艺术评论的动力。当初推动我写作的欲望到底是什么呢?我忘了。

如今你眼前的这本集子绝非严格意义上的评论,它们只不过是些感想札记。回首往昔,十几二十年前我那些承载着过多负担的评论是大家不会再想看的;遥想未来,我大概连现在这批文字也写不下去了。定名《噪音》,只是因为我很喜欢法国学者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的《噪音》;他认为音乐基本上是一种组织和判别噪音的产物,同是声响,音乐与噪音的分别决定于一套政治经济学的逻辑。那么我这本集子和他的理论有关系吗?其实没有。

 

 

界定一个时代的歌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流行歌,又只想听一首歌的话,就是《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了。

 

曾经你穿得如此华美,

春风得意时丢给乞丐一块铜板,是不是?

人们说:小心,宝贝,你注定会跌下来的。

你以为他们全是在开你的玩笑。

 

这是鲍勃·迪伦《像一块滚石》开头第一段的歌词,它描述的似乎是个高贵美人往下坠落的过程。有点叫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是《滚石》等许多杂志心目中史上最伟大的流行歌曲,又为什么美国一位20世纪60年代的著名学运领袖会说“只有听懂了它才知道我们的运动是怎么回事”。

一首好的流行歌一定捉住了它那个时代的一点什么,但它和时代的关系却从来不是直接的,甚至不是和谐的。《像一块滚石》刚出来的时候,当时的商业电台不知拿它如何是好,因为没有歌像它这么长(六分半对当时的电台来讲是个超乎想象的负担)。至于那些追随迪伦多年的歌迷就更是受不了,他们完全不能理解一向清秀诗意的迪伦怎么会丢下木吉他,换上媚俗的皮外套玩起电吉他来!比起摇滚,对他们来说,民歌才是有品位的好音乐。

可是,渐渐地,随着60年代的反建制运动达到高潮,老式资本主义社会崩解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之后,年轻人好像一下子全都听懂了这首歌,明白它讲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

 

这是什么感觉?

这是什么感觉?

独自一人无依无靠,

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完全没有人认识你,

就像一块滚石。

 

美国头号乐评家马库斯(Greil Marcus)专门为这首歌写了一本传记,他说这首歌是对过去的总告别,所有曾经可以依赖的基础消失了,所有肯定的前路都不见了:“于是我们自由了。”它先是写出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彷徨无奈,继而宣告:“一切全在我们手上,一切从此开始。”

迪伦最伟大的地方是他先是懂得聆听。这是所有优秀流行歌手都该具有的素质,要学会用双耳去倾听同代人的心,然后帮他们唱出来。可是《像一块滚石》却超越了时间,在时代的心迹仍未化成耳语之前,在社会的气氛仍未摆脱层层重压之前,迪伦就已经把它变成了故事,然后石破天惊地嘶吼了出来。由于它太过超前,乃至于同代人一开始根本不能明白原来它就是自己最想说的话。

两年前我在一场迪伦的音乐会录影上看他表演这首歌。音乐一起,全场已然跃起。一到副歌,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十几岁的小伙子同声和唱。很明显,它甚至已经不只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了,而迪伦也不再只是60年代的信差。“这是什么感觉?/这是什么感觉?/独自一人无依无靠/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完全没有人认识你/就像一块滚石”,这是每一代人的共同感应。

 

 

可爱的胖女人

 

 

公元2000年英国布克奖的全年最佳作者是罗森(Nigella Lawson),她的得奖作品叫做《如何做一个家居女神》。能够拿到这么一个显赫的大奖,这位罗森到底是何方神圣?这本书又是怎么样的一本小说呢?其实《如何做一个家居女神》不是什么小说,而是一本教人烤蛋糕做甜点的食谱。至于罗森本人,虽然是牛津大学中古文学系毕业生,但她现在的身份却是英国最当红的煮食节目主持人。

我想,在我认识的男人之中,我算最喜欢看教人做菜的电视节目的了,因为我爱吃。尽管我不下厨,但知道那些被我吞下肚里的东西是怎么弄出来的,到底是件有益的事。一般的煮食节目主持不外两种,一是专业厨师,二是专业主妇。大师傅的示范总是手势干净利落,材料齐备,他们大显身手的厨房又总是那么干净,仿佛闻不着一丝油烟味。那些专业主妇不是什么国家特级技师,但在家下厨下了几十年,倒也练就一身本事,在电视里往往以一副过来人的姿态指导电视机前那些手都还没洗得脱皮的新嫁娘,什么是盐、什么叫醋。

看国际名厨做饭,纯粹是为了耳目之娱,长点见识,可别指望能学得一招半式。因为他们动作太快,设备太精,环境太优美,烹调出来的东西不是我辈能在家里小厨房可以复制的。那些专业得可以上电视作秀、设馆授学徒的主妇又老是令我联想起一堆紧张兮兮、心力交瘁的可怜太太观众群。她们经验不多,唯恐牛肉炒得过火,糖下得太多,于是这些节目总把煮菜搞得像做化学实验,量杯、匙羹、款式、分量一丝不差,程序公式化,完全不像真实的家庭厨房。但这些看来巧手贤惠的主妇型节目主持又总像看透大家心思似的,常对着镜头说:“每天要想新花样让小孩老公高兴实在不容易,别怕,今天我教你……”我总觉得她们说这些话时老带着一副不怀好意的微笑,似乎想教主妇们快乐地屈服在老式家庭结构之下,当现代社会里的好女人,实为我辈女性主义者所不齿。

结果我发现了罗森,她在英国的“第四频道”里的Nigella Bites红遍全球,不只凭食谱得了大奖,还被选做全英最性感的女人。罗森像是主妇又不是主妇,因为她虽然孤身带着两个小孩而且天天下厨,但又是个非常忙碌的时代女性。她的父亲是撒切尔夫人内阁里的二号人物,其死去的丈夫则是英国数一数二的名记者。她自己则为大西洋两岸多份知名报刊开专栏写文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尤其让大众受用的是她美艳非常,四十多岁的她在电视里一举手一投足尽显妇人风韵,叫人着迷。

在她的节目里,老是看到两个小孩跑来跑去搞事,不时有一堆友人来来去去,但她还是指挥若定,端出一道道看来十分美味的菜肴。与一般主妇不同,她的厨房外就是竖满了书柜的客厅,别具一股知性气息。这个节目没有一般煮食节目的沉沉暮气,色彩明亮鲜明,镜头运转灵活而有生活气息,剪接又节奏迅速。最重要的是罗森的厨房既没有大师傅的专业化,她的手法又不像一般主妇型主持那么科学呆板,而是尽量贴近现实。常见她在节目里娇嗔一声:“哎哟,没了青菜,那咱们就用柠檬吧。”随意得很。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下厨态度,不论男女都不该为做饭而苦,下班之后再进厨房不一定是苦差,反过来倒是调剂自己舒解心身的乐事。

我最喜欢的,是她够胖,而且毫不介意显露自己的肥胖。如今的女人都爱瘦,职业女性固然要瘦,主妇更是自虐狂般地炮制出一桌美食而不敢下箸。但罗森,却不断地在镜头前吃吃吃,绝无忌讳。刚刚我才看她教大家烤巧克力甜点,居然说:“吃完之后那盘子别忙洗,还有点渣待会舔干净。”节目结尾是她半夜起床偷尝那剩下的盘上残迹。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480

版  次:第1版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74.1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