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

作  者:[美] 沃尔特·李普曼 著

译  者:阎克文,江红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 书: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前沿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定  价:50.00

I S B N :978720806080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标  签:社会科学  社会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对舆论问题的系统分析的专著。分析了现代舆论的形成、流动、分化,各种成见、偏见、情感和利益诉求对它的影响,以及现代国家的决策同舆论之间互动关系。

  《公众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TOP作者简介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日益流行,最后被不止250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外国报纸同时刊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

TOP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

第二部分  对外部世界的研究

 第二章  审查与保密

 第三章  交往与机会

 第四章  时间与注意力

 第五章  速度、词语和清晰度

第三部分  成见

 第六章  成见

 第七章  作为屏蔽的成见

 第八章  盲点及其价值

 第九章  规则及其敌人

 第十章  发现成见

第四部分  兴趣

 第十一章  兴趣的激发

 第十二章  重新思考自我利益

第五部分  公意的形成

 第十三章  兴趣的转移

 第十四章  是或不

 第十五章  领袖与平民

第六部分  民主的形象

 第十六章  自我中心的人

 第十七章  独立的共同体

 第十八章  压力、自由授权及特权的作用

 第十九章  旧物新装:基尔特社会主义

 第二十章  新形象

第七部分  报纸

 第二十一章  赢得公众

 第二十二章  永恒的读者

 第二十三章  新闻的性质

 第二十四章  新闻、真相与结论

第八部分  有机化情报

 第二十五章  打进楔子

 第二十六章  情报工作

 第二十七章  诉诸公众

 第二十八章  诉诸理性

TOP书摘

  社交圈子一旦形成之后,其准入标准就不再那么讲究经济地位,在有些事情上甚至更加类似于一个生物群。成员之间由于恋爱、婚姻和儿女的关系,或者更确切地说,由于共同的态度和愿望而联系得非常紧密。因此,在这种社交圈子中,外部舆论就会与家族传统、体面、礼仪、尊严、趣味和惯例发生冲突,这些东西组合成了社交圈子的自身形象,而这种形象则会绵绵不绝地嵌入子孙后代的意识。不言而喻,这个形象的很大一部分画面就是一种对每个圈子的公认的内在要求,据此来接受其他圈子的社会地位。比较常见的是要求公开表现出应有的服从,其他圈子对这种无形中存在的服从有着自己的理解,并且得体而敏感地保持着沉默。但是,那种理解是对一大堆倾向——即特罗特对一般情况下大众本能所作的分类——的综合,在一次婚姻、一场战争或者一场社会动乱中就会显露出来。

  每个社交圈子都有“天真的时代”的范·德尔·吕当和曼森'明戈特夫人那样的占卜官,他们被认为是社交模式的看护人与解释者。他们说,只要范·德尔·吕当理解了你,你就被接受了。他们这种职能的体现就是他们出头露面时以及他们的身分所给人的暗示。对于社交生活来说,推举这样的人物就是确定社团领袖,而社交生活是被小心地分出了等级的,并且这种等级是得到普遍承认的。这些负有基本的优生学责任的社交领袖无不特别敏感。他们不仅要清醒地意识到什么东西有利于自己这个圈子的完善,而且要养成一种特殊才具,就是理解其他社交圈子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动就像外交部长。一个圈子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会满足于生活在这个圈子中,实际上是把它看作了整个世界,社交领袖们除了要熟知自己这个圈子的情况以外,还要不断认识它在整个社交界的等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事实上,这种等级体系是由社交领袖们共同确定下来的。每一个层次几乎都可以叫做社交领袖们的社交圈子。现实的社会还有着通过社会交往而达成的纵向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却是由那些不同凡响而且经常令人生疑的人物实现的,就像《天真的时代》中四处出没的朱丽叶丝·博福特与艾伦·奥伦斯卡一样。于是,各个圈子之间就通过这种个人渠道串联了起来,由此而启动了模仿的“行规”。不过,人口中的大部分并没有这种渠道。他们能够得到的只是公开的社会新闻和反映上流社会的电影。他们可能会发展出自己的社交等级制,几乎引不起别人的注意,比如黑人和“外来移民”,而他们当中已被同化的群众则会始终认为自己属于这个“民族”,尽管与各个圈子有着很大的鸿沟,但是通过种种个人交往使不同的社交准则得到了传播。

  某些社交圈子被罗斯教授称作“惯例的亮点”。正因为有了他们,上流社会才有可能被下层社会模仿,掌权者被从属者模仿,更成功者被不大成功者模仿,富人被穷人模仿,城市被乡村模仿。而模仿是没有止境的,强者的、上流社会的、成功者的、富人的、城市的社交圈子,在整个西半球基本上都是国际性的,而且在许多方面都是以伦敦为核心的。它所网罗的成员大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包括外交使团、金融大亨、陆海军高级将领、某些教会巨头、少数报业大王,以及他们具有社交影响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它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谈话圈子,一个实际的社交圈子。不过它的重要性乃是出于这一事实:至少在那里面,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的区别实际上已经消失。这个圈子中的私事就是公事,公事也是私事。马戈特-阿斯奎斯的局限就是皇室的局限,一如哲学家们所说,他们人人谈论的都是同一份税率表或者同一场议会辩论。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58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