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
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


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

作  者:杨渡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108054456

所属分类: 文学  >  小说  >  生活小说  >  社会小说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一个一百年前从大陆避祸逃到台湾定居的农民家族,迄今已经繁衍了五代。他们从晚清到日据时代,再到光复后国民党主政的七十年,这一路走来的真实故事,将给熟知海峡两岸国共斗争史,却不了解对岸社会演变和民间生活史的大陆读者,带来非常鲜活的全景式画面。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体验了时代的创痛,同时也领受了历史赐予的经验智慧,他描绘出台湾社会五光十色的世相,和几代人在时代变迁中磕磕绊绊、摸爬滚打、艰难奋斗的故事,不啻一部台湾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商业社会的演进史。

TOP作者简介

     杨渡:台湾诗人、作家。1958年生于台湾台中农家,写过诗、散文,编过杂志。曾任《中时晚报》总主笔、《中国时报》副总主笔、辅仁大学讲师,主持过专题报导电视节目“台湾思想起”、“与世界共舞”等。2008年起,任“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筹办过《两岸汉字艺术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合办,已举办第五届), 筹办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大辞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合作,进入第五年), 举办两岸大学生书法交流展等十余项两岸文化活动。著作主要有:诗集《南方》、《刺客的歌:杨渡长诗选》,散文集《三两个朋友》、《飘流万里》,报告文学《民间的力量》等,传记《红云:严秀峰传》、《激动一九四五》、《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暗夜里的传灯人》及专著《日据时期台湾新剧运动》等十数种。

TOP目录

序曲

第一章:三合院

第二章:通灵人

第三章:农村的奋斗

第四章:铁工厂时代

第五章:青春俱乐部

第六章:夜路流亡

第七章:母亲的家园

第八章:温泉乡的吉他

第九章:告别的年代

第十章:真像一场眠梦

终曲 

TOP书摘

3 妈妈在哪里

    我转而打妈妈的手机,但回音却是“对不起,您拨的电话未开机”。我边走边打,心中逐渐着急起来。大约是第五次吧,终于有人来接听。

    一个东南亚年轻女子的口音说:“哦,阿嬷,阿嬷不在,不在。”声音很陌生,我都怀疑是不是打错电话。

    “阿嬷不在。她去哪里了?”我用英文问。随后我想起来了,上一任的菲律宾女佣离开后,妈妈一直在找接替的外佣,但申请的人还没到,只能暂时请中介公司帮忙找一个印尼的女佣来帮忙,所以英语也不通。我赶紧改口用国语说:“阿嬷不在,她在哪里?”

    “不知道,不知道。”她的声音短促,四声不分。

    “阿嬷去哪里?阿嬷去哪里?”我重复说着。

    “不知道,不知道。”她只是这样回答。我只好放弃了。

    还有谁知道妈妈的去处呢?

    我继续打电话给弟媳妇。她和弟弟共同分担越南工厂的经营与管理,二人轮流往来。

    弟媳妇在手机里说:“医生说爸爸要开刀,要妈签字。妈叫我来医院,和医生商量。可是我来了,也没看到,她可能非常害怕,自己先坐车回家,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我也找不到。”

    “哦,妈妈!”我在心中轻呼。瘦小的妈妈,一个人,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她会去哪里?

    我完全可以了解她的恐惧。以前祖父就是因为牙龈生了一个小肿瘤,远赴台北台大医院开刀。刀一开,癌细胞扩散,就一去不回,死亡方归。自此我们家族都非常害怕住院开刀,仿佛刀一开,就再也回不了家。祖母晚年也是这样,骨骼老化疏松,她宁可承受痛苦,也不愿意住院治疗,直到最后,在父亲的怀中过世。父亲也有一样的观念。妈妈怎么敢下这个决定去签字呢?

    不管如何,先找到妈妈再说。我决定走路回家。

    我想起读大学的时代,从台北回到台中时,父亲常常在台中火车站等着接我。台中火车站是日据时代的建筑,那种浓厚的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红白相间的正面,典雅的对称色泽,有一种庄重的气质。车站的月台,总是飘着煤油和蒸气的白雾;穿过长长的检票口,出了车站,外面老排着一条长龙似的出租车;出租车之后,才是等候家人的自用车。我看见父亲倚在车子旁边,斜靠着车子,抽着香烟,遥遥地挥一挥手,口中仿佛还哼着日本的演歌。

    见了面,他常常问一声:“吃饭了没?”

    “有啊,吃了便当。”我说。

    “很久没回来了,要不要去吃台中肉圆?”爸爸总是这样问。

    台中肉圆离车站很近,转个弯就到了。我还没回答,爸爸就自己说:“去买几个回去吧!你阿嬷也喜欢吃。”阿嬷年纪大了,肉圆软软的,她吃得动。

    飘着老火车站的气味、台中肉圆的香味、爸爸等候的身影、老“长寿”牌带一点呛鼻的烟味,仿佛构成了我回乡的记忆。

    想不到走路出高铁,是如此曲折。我先下到一楼,再从等候区的中间穿过,在车群之间,还是找不到通往外面的人行步道。最后,我只好趁着空档,直接穿越,才走出高铁站的建筑,来到天空下的马路上。

    我步上一座天桥,望着一大片广阔的平野,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些被财团买下的土地,现在还未开发,全部用来当停车场。这是我第一次用徒步的方式,近距离感受着高铁和家乡的关系。它更像是一个被围起来的孤岛,荒凉而有几分寂寞。

    “真奇怪,家乡什么时候变成这样?”我有一种仿佛置身异乡的陌生。

    

4 空寂之屋

    “妈妈,你在哪里?”我的脑海里迅速闪过几个地点。她曾在夜半走荒凉的田埂路去巡视水田;曾逃亡几个月躲避警察的通缉;曾独自支撑工厂财务让爸爸再站起来;她可以调动几十个工人,重建工厂;她可以当媒婆,帮工人成家。她一生好强,从不喜欢麻烦别人。现在的她,应该不会去找亲戚帮忙,她和父亲最熟悉的郑添兴医师也老了,不再看诊,她不会去找他询问。最可能的地方,只有朝天宫妈祖庙。

    那是父亲中年后投入最多心力的地方。他担任寺庙主委二三十年,出钱出力,一砖一瓦,石雕神像,烧香金炉,都是自己去台南、鹿港、泉州、厦门找木匠、石材师傅定做来的。这是父亲毕生心血所在,也是妈妈信仰的依托。

    P5-7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24

版  次:第1版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46.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