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中文版)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中文版)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中文版)

作  者:秦大河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定  价:169.00

I S B N :9787030450739

所属分类: 专业科技  >  自然科学  >  地球科学    

标  签:大气科学(气象学)  地球科学  自然科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为更好理解气候变化与**天气气候事件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与灾害风险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中国气象局联合国内多个部门,由秦大河院士任主编,组织百余位专家共同编写了本评估报告。报告借鉴了国际、国内相关评估报告的方法和思路,综合分析了天气学、气候学、气候(系统)变化科学、大气化学、地理学、水文学,以及气候变化适应和灾害风险管理等多领域成果,并在总结过去应对**天气气候事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控制灾害风险的政策和实践方向,以期增进社会各界应对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管理的认识,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企业采取行动提供科技支撑,为全社会提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提供基础信息。

TOP作者简介

秦大河 著

TOP目录

目录 序i 决策者摘要 1 一、观测到的中国**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及未来趋势 5 二、中国灾害风险管理措施15 三、中国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的策略选择20 精华版 33 一、**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 :背景与内涵37 1.理论、政策与实践37 2.气候变化与**天气气候事件43 3.灾害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46二、**天气气候事件的特征、变化和成因48 1.中国**天气气候事件的特征482. 20世纪中叶以来**天气气候事件变化523.**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原因58 三、**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影响及脆弱性64 1.**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影响642.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69 3. 典型案例79 四、天气气候灾害风险管理实践与策略选择82 1.国家、区域和地方层面的天气气候灾害风险管理实践 82 2.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实践88 3.天气气候灾害风险管理实践的成效和不足91 4.未来**天气气候事件变化趋势和灾害风险92 5.策略设计与选择 94

TOP书摘

决策者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及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产规模日趋扩大,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天气气候灾害①的损失和损害趋多趋重,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天气气候灾害风险取决于致灾因子以及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与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直接相关,是气候安全的主要内容之一(图1)。气候安全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不受气候系统变化威胁的状态。作为一种全新的非传统安全,它与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密切相关,是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及国家安全体系中其他安全的重要保障。图1 灾害风险管理示意图 [图 1.3]①泛指以特定的天气气候条件或其变化为诱因的自然灾害。 本决策者摘要介绍了《中国**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的主要评估结论。报告分析了中国**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特点,评估了其影响以及灾害风险管理和适应相关问题,反映了国内外在**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总结并提出了中国灾害风险管理的行动方向和策略选择。目的是增进社会各界应对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管理的认识,以期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企业采取行动提供科技支撑,为全社会提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提供基础信息。 文框 1 基本概念定义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能够使用统计检验等方法识别出的气候系统要素平均值、方差、统计分布等状态的变化,且这种变化能够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都可以导致气候变化。 **天气气候事件(Climate Extremes):天气或气候变量值高于(或低于)该变量观测值区间的上限(或下限)端附近的某一阈值时的事件,其发生概率一般小于10%。暴露度(Exposure):承灾体受到致灾因子( hazards)不利影响的范围或数量。范围越大或数量越多,暴露度越大。脆弱性(Vulnerability):承灾体的内在属性,其大小取决于承灾体对致灾因子不利影响的敏感程度及其自身的应对能力。敏感程度越高或应对能力越弱,脆弱性越大。灾害(Disaster):由致灾因子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社会正常运行发生变化,并造成损失和损害的后果。 治理(Governance):一种全社会参与的综合风险应对体系,包括决策、管理和执行过程。适应(Adaptation):在人类社会层面,指针对已发生的和潜在的影响而制订和采取的趋利避害的政策与措施;在自然系统层面,指针对已发生的不利影响或新的变化进行调整的过程。有效的人为干预可能提升自然系统的适应效果。恢复(能)力(Resilience):人类社会或自然系统预防、承受和适应不利影响并得以复原的属性。 文框 2 灾害风险管理灾害风险(Disaster Risk):危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可能的不利结果。 灾害风险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为减轻灾害风险,对其进行监测、识别、模拟、评估和处置,旨在以*小成本获得**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体系。 风险防范(Risk Governance) :政府与利益相关者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互动和决策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管理和沟通等。风险防范也称为风险治理。综合风险防范(Integrated Risk Governance):从全球、区域和全灾种、全过程、全方位、全社会的视角出发,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要素统筹进行的风险防范,强调政府、企业、社区、公众协调互动,实现安全设防、救灾救济、应急响应、风险转移的结构综合和备灾、应急、恢复、重建的功能综合。综合风险防范也称为综合风险治理。风险转移(Risk Transfer) :将自然灾害风险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或多方而采取的相关手段或措施。一、观测到的中国**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及未来趋势中国**天气气候事件种类多,频次高,阶段性和季节性明显,区域差异大,影响范围广(高信度)。高温热浪、干旱、暴雨、台风、沙尘暴、低温寒潮、霜冻、大风、雾、霾、冰雹、雷电、连阴雨等各类**天气气候事件普遍存在,频繁发生,影响广泛。**天气气候事件区域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高温高发区较集中,干旱分布广泛,**强降水多发于南部,台风登陆时间集中,沙尘暴季节性明显,霜冻及寒潮北强南弱,大风区域性特点突出。[3.1]近 60年中国**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温日数和暴雨日数增加,**低温频次明显下降,北方和西南干旱化趋势加强,登陆台风强度增大,霾日数增加(高信度)。全国年平均**气温值、**气温值和高温日数均显著增加;全国平均冷昼日数略趋减少;区域性**低温事件频次以 0.6次 /10a的速率明显下降;冰冻日数以 0.6次 /10a的速率显著减少;全国性寒潮平均每 10a减少 0.2次;2007~2013年,区域性、阶段性低温冷冻时有发生。暴雨频率增高,强度趋强,影响范围扩大。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干旱化趋势明显, 1997~2013年中等以上干旱日数较 1961~1996年分别增加24%、15%和34%。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数呈下降趋势,但登陆中国台风的强度明显增强, 21世纪以来登陆台风中有一半**风力超过 12级,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降水趋于增多。沙尘暴频次呈波动性减少趋势,以1983年为界,后 25年较前 25年发生沙尘暴的站次平均值减少了 58%。中国中东部冬半年平均霾日数显著增加,尤其是华北地区因霾导致能见度明显下降。天气气候灾害影响不断加重,未来灾害风险会进一步增强(表1,图2)。[3.3]中国群发性或区域性**天气气候事件频次增加,范围有所增大(高信度)。1960~2013年,全国共发生 784次 10站以上单次群发性暴雨,平均每年 14.5次,每年发生的群发性暴雨事件从 13.5次增加到 17.3次,增幅 28%;暴雨强度和范围也有所增大。同期区域性热浪年频次普遍增加,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区域1997~2008年热浪事件的年均频次,比 1976~1994年的年均频次增加近2次。[3.4] 图 2 中国七大区**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的影响程度 据《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2012》改绘 (影响较重指**天气气候事件或灾害已造成很大损失或未来风险偏高 ;影响较轻指已造成损失较小或未来风险偏低;影响中等指损失或风险介于前二者之间;影响不确定指尚无法判断损失程度或风险水平)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20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5.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