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国企变法录(珍藏版)
国企变法录(珍藏版)


国企变法录(珍藏版)

作  者:周闻道

出 版 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21809268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经济  >  经济学读物  >  中国经济    

标  签:经济  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国企变法录》是一本纪实散文集。《国企变法录》以作者亲身经历以及多年调研处理的国企改革真实案例为主线,通过非虚构散文写作重回历史现场和还原历史个性细节,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企改革以及中国经济制度转型的挣扎、痛苦、揪心的历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重提国企改革议题,《国企变法录》在此政策背景下出版,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国企改革,一曲国家经济命运交响乐,写的是经济,说的是时代。回望制度转型历史现场,透视国家经济发展未来。

TOP作者简介

    周闻道,本名周仲明,现供职于四川眉山市某部门。文学硕士,作家,经济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委员,天涯社区—散文天下首席版主,《在场》杂志主编。汉语写作第一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中国第一位创立文学流派的政府官员。发表作品500余万字,出版文学专著13部,330余万字;财经评论专著3部,100余万字。先后获得全国及省市级多项文学奖,作品入选多种年选、选本、大学教材,被上海、湖北、河北、河南、陕西、浙江等省市中学选为高考联赛试题。

TOP目录

第一章  你看这匹老马
《三套车》,一个体制的挽歌    
历史绕了二十年    
坚冰从长江源头打开缺口    

第二章  红旗下的蛋
青春作伴    
初经沧海,我心里咚咚乱跳    
身体还软    

第三章  都是一家子
改革改到书记头上    
这个问题难倒了“王克思”    
“左耳书记”的忧虑    
教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圆    

第四章  这世界变化快
我与县长悻悻而归    
不是我不明白    
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要资本不要主义    

第五章  法律无能?
厂长在江边偷偷哭泣    
指挥部指示钻狗洞逃离    
情况突变:破产缓行    
“法大,还是国务院文件大?”    
只谈生存权    

第六章  突围战
“你们要把一个好好的企业折腾垮”    
书记站着汇报了两分钟    
厂长作揖谢谢大家支持    
财务部长诧异:这是不是太玄乎了    

第七章  破与被破
“嘿嘿,我只是个杀猪匠”    
“这一架把我们打清醒了”    
下岗工人说,还是社会主义好    
检察院叫把问题说清楚    
“我们是国企,请你放心”    
收购不成,我们做永久的朋友    

第八章  用活吃够
又收到棉纺厂破产申请    
律师质疑:这是股东会还是政府办公会    
要把政策用活吃够    

第九章  未完赌局
上海滩,一个赌王的故事    
废品的报复:不加油,只加水    
新环巷:律师们咄咄逼人    
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第十章  国企老总
黄永亮:丹心永亮    
毛自雍:我还要回来    
陈可夫:永远的留守    

附录:
一个人的风雨彩虹——读周闻道《国企变法录》(邓芳)    
国企变革的文学在场书写——读周闻道《国企变法录》(杨献平)    
国企变法的在场性推衍——评周闻道《国企变法录》(李伯勇)    
重述转型中国——周闻道在场主义散文的价值与意义    (唐小林)    

再版后记

TOP书摘

《三套车》,一个体制的挽歌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
……

    第一次听《三套车》,是在1998年深秋。只是,唱歌的不是那赶车的人,而是一位叫叶琳娜的俄罗斯美女。
    正是“碧云天,黄叶地”,却不是一个谈收获的季节。
    我们眉山地区经贸代表团一行8人,在团长黄峰率领下,考察刚从苏联解体中独立的俄罗斯。任务是明确的,与莫斯科克林斯基区洽谈,建立友好区际关系。我却多了一份心眼,何不乘机了解一下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为我们步履维艰的国企改革提供些借鉴。
    飞机从我国新疆出境,一直向西北而行,越过广袤的黑土地,把静美的山川河流,还有一片片无边的白桦林抛在身后,然后平缓着陆,把我们送上异国他乡,开始了一段好奇之旅。先后到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经过沙皇夏宫的流连,荷兰湾的望海,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睹物神伤,瞻仰了莫斯科红场的圣火,感受了列宁墓的苍凉,此刻,我们正漫步于美丽的伏尔加河畔。
    时值深秋,莫斯科虽还不是冰雪覆盖,却已有了明显的凉意。干凉的风,不知从什么地方吹来,不留意就吹进了领口袖口,贴着皮肤满身乱钻,一股幽幽的凉,便浸入心里,禁不住打了几个喷嚏。明媚温暖的阳光,把天空装扮得清爽而亮丽,云被高高托起,飘逸或聚集。
    不知谁突然冒出一句:“喂,琳娜,你会唱《三套车》吗,那歌唱的就是这伏尔加河畔呀。”琳娜也不推托,骄傲地回答没问题没问题,如果不会唱就不是俄罗斯人了。话音刚落,歌声即起,轻婉,凄美,忧伤。先是俄语,接着是中文,充分展示了她留学北京大学4年的语言优势。
    我只顾眼前,只顾陶醉于歌声的优美抑扬里,并没有注意到里边深藏的忧郁和伤感。也许,穿过百年尘烟,这首歌里隐忍的忧伤早已沉淀,或被岁月风干成一种符号,伴随一个民族的沧桑历史,隐匿于歌声那优美的韵律里,非一般人随意可以捕捉和理解。
    理解是在此后,在考察了克林斯基化纤公司之后。
    克林斯基作为莫斯科的一个直辖区,与我们北京的区差不多。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像他们。我们旧有的机构建制和企业制度,本来就是一切照搬社会主义老大哥的模式。
    1992年,戈尔巴乔夫宣告共产主义的试验在苏联失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改革上推行了激进的“休克疗法”。具体说来,就是在政治上全面推行西方式民主,在经济上全面推行私有化,改革一步到位,将整个国家体制置之死地而后生。私有化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大私有化,即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资源性产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实行股份制改造,一般由国家控股;另一种是小私有化,即对一般竞争性产业和中小企业,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私有化和公司制改造,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抓大放小”。
    显然,克林斯基化纤公司,属于小私有化范围。
    冷清,懒散,漫不经心。这是我们来到克林斯基化纤公司的第一印象。
    是的,冷清,懒散,漫不经心。没有想象中的热火朝天,那种变革体制,解放生产力后的生气和热火朝天;没有我们在《东方红》史诗中感受到的“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解放区的人们好气派”那种豪迈喜悦气氛。不仅在这个刚完成变法的公司,甚至在整个俄罗斯,我们都是这样的感受。只有在海关边检时,准确地说,是在我偷偷塞给美丽的验关官员10美元后,才看见一丝鲜活的生动。我们同行的老李,则因这个小小的疏忽,被生硬地叫到旁边,将行李翻了个底朝天。
    改制前的克林斯基化纤公司,叫国营克林斯基化工厂,是一家计划经济时的国有中型企业,现在则是小私有化的“作品”。按理,是不该如此冷清的。公司主要生产化纤纱和产成品,或者说叫轻工产品。这样的产业,这样的冷清,在冷战时期,在过去长期的以重工,特别是以军工为宠儿的军备竞赛阶段,是完全正常的。然而在此刻,在柏林墙早已被推倒,整个东欧国家都在追求温饱的时候,明显不合时宜。改革中,这个企业的5000余名国有职工,每人分得约5000股股份(每股1000旧卢布),以资产换取了职工身份;其余资产,则按市场价格和自愿的原则,卖给了个人。同时,企业还保留了5%的国有股。现在看来,这5%的象征意义,也许大于实际意义;它背后折射的,应当是一种暂时割舍不了的念国情绪。改制后,企业完全按市场规则运作,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董事会成员按股份确定,经营管理者由董事会聘任,政府不再任免。
    应该说,就当时而言,这样的改革已走在我们前面。
    我们现场考察时,该公司刚进行完改制。厂长给我们考察团成员每人送了一份礼品,就是他们生产的长筒丝袜,化纤与棉混纺的,质量一般。导游说,这已是厚礼,当时的俄罗斯,轻工产品奇缺。有点感动。只是不知这是对我们远道之客的热情,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潜规则惯性。在国内下厂,这种事总是常见,名称是产品宣传推广或品评指导。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这里的许多方面,仍残留有昔日痕迹;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职工、产品等,尚未走上市场化正轨;从政府、企业领导到职工,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生产力解放的激情与希望。相反,他们的脸上布满了一场大动荡之后,前程未卜的疑虑与忧郁。联想到我们正在全力推进的国企改革,情绪被现实拉长,我心里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
    思绪又回到伏尔加河畔,叶琳娜的歌声又萦绕于耳际——

    你看那可怜的老马
    今后苦难在等着他
    ……


历史绕了二十年

    我国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早在1985年就正式拉开帷幕,其标志是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当然,改革的冲动与发轫,还要更早。
    不由得想起20多年前的农村包产到户。虽然,那场发轫于安徽农村的改革,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历史绕了一圈,仿佛又绕到跟前。一切是如此惊人地相似。不信,我们可以稍一举步,踏入历史,走进那晚的“黄花会议”。那时可不比现在,虽然“文革”结束了,但“左”的幽灵并没绝迹,人们的观念还停留于从前。三中全会决议上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不可能不让人们感到,改革虽可行,但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坎。我相信有点天意,或许是老天的成全,不忍心再看见一个饱经沧桑、灾难深重的民族再这样继续挨饿。就在此前那个夏天,老天给这里安排了一场罕见的大旱,让庄稼枯死,人心动荡,政府无法收拾。中晚稻绝收,秋种种不下去,来年的饥荒迫在眉睫。

    不能坐着等死!于是,有了那晚的密谋。1978年9月15日晚,安徽无为县肥西山南区黄花大队的20余名党员,秘密聚集在一起,召开了那次“离经叛道”的会议。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多收点粮食度过饥荒;解决之道则是:把地“借”出去分给村民,包产到户,责任到人。殊不知,这一“借”一“包”,就创造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
    “不能坐着等死,要度过饥荒!”
    这振聋发聩的呐喊,朴实,坚定,摧枯拉朽。只是,此时发出这样呐喊的不是农民,而是国企,来自我们国体政体赖以立身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国家统计局关于国企“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明亏,三分之一暗亏,三分之一微利)的残酷现实,击碎了改良主义经济学家们一切美好的梦呓。人们越来越明白,要救国企于危难,必须脱胎换骨,彻底变法,从根本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职工身份上解决问题。修修补补的改良是行不通的,比如纠缠了十多年的减税让利、扩大自主权、政企分开……
    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人为的禁忌一旦被打破,回归规律,就成了一种难以违逆的大势。再高的围墙,也禁锢不住放飞的思想,再深的四合院,也阻挡不了越洋而来的春风。改革注定了成为整个僵化体制的洪水猛兽和掘墓人,从农村蔓延到城市,从农业渗透到工业和整个城市经济体系。犹如春暖花开,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可不可能,可不可行的问题。
    此时,理论的先行似乎显得更为迫切。就像农村的春播秋收冬藏,需要24节气指引。儿时就经常听父亲念寒露胡豆霜降麦,说的是播种。
    虽然,离改革开放中第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1977年开始的那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已过去整整10年。但是,坚冰还没有完全打破,航线也还没有完全打通;许多市场经济中的常识,还被不少人视为改革中不敢逾越的雷区;每一次的突破,都总是磕磕碰碰,而非一帆风顺。比如计划、所有制,比如股份、资本,比如企业中的党组织,还有工人阶级,这个国家体制的主人,等等。毕竟,几十年了,整整两代人啊,我们天天被灌输的,就是那些主义、经典、原则,那些与老祖宗的本意相差甚远的东西。当一种常识被妖魔化后,可能白开水也会变味。
    但是,既然春天来了,禾苗还不发芽吗?
    童年在乡下,我曾亲眼目睹一株幼小的巴地草,撑开一冬冻土。当时,我震惊了,真的不可理解。那么孱弱,那么稚嫩,甚至不堪指尖,怎能与强大的冻土层抗衡?现在想通了,那是大道之理。
    此刻,正是大道显灵,在中国这片千年冻土上发威的时候。
    也许是宿命,也许是必然,革命总是与新生结缘。几位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资本主义十恶不赦教育,正就读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学生首先发难,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公开倡扬在中国发展股份制和证券市场。接着,国家体改委于1984年4月召开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旗帜鲜明地指出,股份制应当成为城镇集体企业和国有小型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并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分红;同年7月25日,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公司,
    在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全国闻名红旗单位——北京天桥百货破茧而出,轰动冰封的中国企业界。国企变法的大潮,以从未有过的破竹之势,席卷中国。这一切,显然为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充分的思想和实践基础。这就不难理解,这次全会为何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且对此前的股份制探索与试验给予充分肯定。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早早起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远没有农村改革那么单纯、顺利,不是三五年可以解决的,前进的旅途是如此艰难曲折。改革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决策层到操作者,似乎都犹抱琵琶,谨遵“摸着石头过河”的神训。没有谁敢像农村改革那样,一下把田地包到一家一户。
    先是给企业减税让利。国家希望勒紧自己本就干瘪羞涩的裤腰带,给企业还魂。可是,直至让到国库也“多乎哉,不多也”,仍是难挽大势。不得不另谋他计。又想到简政放权。想法不谓不对,经济学家们的逻辑,可推演出许多精彩之理:企业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内在活力,增强造血功能,给企业扩权松绑,不就得了。可是一触及才发现,企业的绑,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复杂得多,松了手还有足,松了身还有心,松了心,还有外部生长环境——旧有体制机制和规则潜规则惯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啊。还想到企业党政分开,厂长负责制,全员劳动合同制。就这样修修补补,试验来试验去,甚至病急乱投医。也许是确实没有经验,也许是基于一种感情,就像一辆老爷车,虽然破旧,但毕竟跟随多年,且是最重要的家当,不忍心舍弃,总希望奇迹出现,在修修补补的改良中,又继续前行。
    当然,最艰难,最根本的,还是体制、机制和人。这三个沉重的问题,远不是伏尔加河畔行走的三套车。即便春天已至,冰消雪融,也不是哪位赶车的老人眉头一皱,轻轻收缰挥鞭,就能够如意驱使。
    何况,冰雪仍覆盖着国企这片尘封的土地。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52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6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