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
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


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

作  者:施芸卿 著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 书: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0977451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社会发展与变迁  社会科学  社会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旧城的再造”与“公民的生产”构成《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两个前后呼应的部分,既记录了平城全面城市化初期的两段重要历史,又展现出社会变迁中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形塑。其间,“城”与“民”的再造,体现出 “中国式”的社会行动逻辑,也诠释了中国转型的独特进程。

TOP作者简介

  施芸卿,女,1983年10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青年研究》编辑。曾就读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入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工作至今,期间曾赴挪威、台湾、德国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言,赴日本、瑞典、瑞士、比利时等多国访问,并于2010年10月-12月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心理学系做访问学者。

TOP目录

导 论 社会转型中的国家与个人

  一 为何研究都市运动:社会转型的运动视角及独特进程

  二 如何研究都市运动:公民的"中国式"生产

  三 案例及方法

  四 国家与个人的相互形塑

第一章 权利的抗争

  一 一个私有小院的前世今生

  二 从个人维权到区内动员

  三 从区内动员到跨区整合

  小 结

第二章 城市的政治

  一 建构住房公有制:国家整合个人

  二 经营城市:国家释放市场

  三 城市奇迹与拆迁悖论:分化的两极

  小 结

第三章 土地的奥秘

  一 中国式"造城":以公有制为起点的土地商品化

  二 "开发带危改":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土地经营

  三 危改开发商:双重逻辑的载体

  小 结

第四章 国家的拆分

  一 国家-个人关系的另一种可能

  二 两套国家-个人关系写照:拆迁的两种界定

  三 国家-个人关系双轨分化:将地方政府推出国家框架

  小 结

第五章 公民的锻造

  一 自我边界的"选择性固化"与国家-个人关系重塑

  二 公民的锻造:以权利理念固化自我边界

  小 结

第六章 社会的生产

  一 公民性的双重维度:公共性与契约性

  二 社会的生产:横向联结与纵向呼应

  三 抗争空间:营造和被形塑

  小结

结 论 再造城与民

  一 面对转型的"过程":一个分析框架

  二 在顺应中推动转型:一个"嵌套"式结构

  三 从底层推动转型:"法"的全面运用

  四 本书局限及今后研究

 

参考文献

附 录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列表

后 记

TOP书摘

序一

  据统计,中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究竟是什么呢?美国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的序言中说:

  城市,象征地看,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变为一座城市。

  在《城市文化》中他还说过:

  城市——如人们从历史上所观察到的那样——就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聚体。在城市这种地方,人类社会生活散射出来的一条条互不相同的光束,以及它所焕发出的光彩,都会在这里汇集聚焦,最终形成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

  人类创造出聚集在一起生活的方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城市这个舞台上,上演人类的政治、文化的精彩剧目,创造了灿烂的城市文明。可是,城市化是一个怎样的进程?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这个“化”字背后的现实过程是怎样的?这个“化”字改变了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施芸卿是我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她从小生活在大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自己的体察。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她将都市运动中的拆迁维权事件作为理解社会的切入点,通过将自己“浸泡”在各种收集到的资料中,把这些资料烂熟于心,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了解释的头绪。她尝试把这个“化”字背后的某些故事讲出来,讲清楚。这部分故事,如果不在当事人那里,可能就被遮蔽或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句子一风吹掉了。而施芸卿执着地将这部分故事锻造成打开“化”字大门的一把钥匙,从接触案例到写成专著,差不多历经了十年。

  施芸卿的学术训练主要是社会学,她比较习惯观察社会结构、社会权力关系,我则是拥有社会心理学和华人本土心理学的训练背景。因此,我们就城市拆迁中的抗争事件的讨论有了“把人放入结构和关系之中”来考察的问题意识。“既见结构又见人”,这是费孝通先生意识到自己一生即将“谢幕”后特别提醒社会学家注意的视角(费孝通,1994:18)。有了人,结构就有了被理解、被诠释的内容,就变得鲜活多样起来。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施芸卿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特别将所接触到的案例按照“事件—过程”暗含的多条逻辑线索进行梳理,从国家、市场、社会和个人四者间的互动与互构的角度给读者解读一幕一幕称得上惊心动魄,又经常令人熟视无睹的、即将被一风吹走的城市化之“化”的过程。

  这个“化”的过程,不仅是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拉扯,也不仅是行动者在情理法上的分寸拿捏,它还让我们看到一些基本的理念在现实中的“运动演化”过程。例如公平,在感受到公平的天平失衡、公平正义的信念被践踏后,现实中的人们如何反应,这些反应如何可能,这些可能如何呈现,这些呈现如何坚持,这些坚持如何产生后果,这些后果如何回调人和制度/结构,从而让我们看到人在制度/结构中,与制度/结构在人的观念、意义感、决策、情绪中的种种真实的样貌和演变印记。

  这本书是施芸卿的处女作,读者可以看到她驾驭资料的能力和扎实的理论训练。更为可贵的是,书中体现出一位学者的现实关怀和学术勇气。我相信读者可以在很多地方与她产生共鸣,或者透过她的文字了解到中国城市化具体过程的一些侧面。

  为施芸卿的专著写序,是我第一次为专著写序,也特别体会到学生可以带领老师走入新的境界这样一件事。

  杨宜音

  二○一五年元月十日

  文献来源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美〕唐纳德·L.米勒编《刘易斯芒福德著作精萃》,宋俊岭、宋一然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思考》,《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春季卷,1994,第1~22页。

  

序二

  施芸卿致力于都市草根运动的研究,对卷入其中的各类人群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访谈,积累了大批数据资料并加以细密的分析。眼下出版的这部著作,正是汇集了施芸卿多年研究的心得之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启动的“经营城市”的战略,引发了大规模、高速度的城市化进程。由政府主导的土地开发引起的大小规模都市运动层出不穷,延续至今。也正是自那时以来,都市运动逐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迄今已积累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回过头来看,似乎有两个方面值得反思。一是多数研究集中在新建商品住宅小区的业主维权,对于其他类型的都市运动似触及不多;二是研究多半聚焦于探讨行动者的策略和运动本身的逻辑上,对于这些运动究竟留下了何种社会遗产重视不够。

  在我看来,施芸卿的著作对这两个方面皆有一定补足。她所研究的主要人群,是都市中老城区的那些普通居民,他们与我们熟悉的那些新建商品住宅小区的业主群体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他们多半处于社会底层,或属于近几十年来逐渐破败沉沦的城市家庭,而不像商品房小区的业主群体那样,是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较大收益,位于上升期的新兴中产阶级;他们的原有住宅多半位于都市中的老旧街区,以平房院落为主,而在开发中被强拆,被占夺,转而用于各种商业目的;他们自己及其家庭也往往因此而被强行迁徙到城市中心之外。这样的一个群体具有何种社会特征,他们在这个体制下多年来形成的特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如何塑造了他们的抗争行为和社会运动逻辑,都是值得加以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施芸卿的著作给予了细致的解读,将之构造为一个特定的都市运动类型。

  维护自己住宅的产权以及相应的居住权,是此类都市运动的立足点。就此而论,此类都市运动与前述商品房住宅小区的业主维权运动具有共同性。但是,他们在运动中,形成了特定的“承认的政治”,即通过不间断的行动,包括“万人诉讼”这一类的公民法律行动,要求当局确认自己的产权和居住权,并给予相应的保护或赔偿。在此种运动中,他们不断厘清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界定自己的权利边界。他们也就在此种运动中逐步被锻造成为公民。都市运动的社会后果由此沉积下来,被纳入社会框架之中。他们的运动也表明,所谓产权绝不是如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单靠一纸法律文书就足以确保其不受侵犯。在我们的体制下,房屋的产权,甚至还包括普遍意义的财产权,乃至一般公民权属,都不是天然给定的东西,而是要通过当事人自己的运动和抗争才能得到确认、实现和保护。权利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行动的领域。

  我认为,施芸卿的著作在上述这两个方面都有其独特贡献。当然,值得商榷之处尚有很多,但是,沿着已经开辟的路径继续前行,就一定能够抵达光明的彼岸。

  沈原

  2015年2月24日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16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46.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