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词史
词史


词史

作  者:刘毓盘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定  价:22.00

I S B N :9787100100410

所属分类: 文学  >  非小说  >  研究与赏析  >  文学理论/文学研究    

标  签:文学  文学理论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1922年根据作者讲义编定而成,共11章,综述词的萌芽、鼎盛、散漫、复兴之发展梗概,颇多独到见解。作者在北大主讲的词史课程,开研究词史之先河,其时《词史》之讲义,人皆得而宝之。毓盘之门生,当代杰出学者、作者、记者、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曾云:“时人论起中国文学史,必定把先师之”《词史》与鲁迅先生之《中国小说史略》相提并论。“《词史》一书,1930年由曹聚仁先生校定作跋正式出版,1985年由上海书店再版。

TOP作者简介

刘毓盘(1867-1927),字子庚,号椒禽,履芬之子,辛亥革命后,刘毓盘与学界名流李叔同、鲁迅、陈望道、朱自清、俞平伯等同时执教于浙江第一师范。1919年受蔡元培校长之聘,到北京大学文学院任国文系教师,主讲词史与词曲学,

TOP目录

江山刘先生遗著目录叙

自序

第一章 论词之初起由诗与乐府之分

第二章 论隋唐人词以温庭筠为宗

第三章 论五代人词以西蜀南唐为盛

第四章 论慢词兴于北宋

第五章 论南宋词人之多

第六章 论宋七大家词

第七章 论辽金人词以汉人为多

第八章 论元人词至张翥而衰

第九章 论明人词之不振

第十章 论清人词至嘉道而复盛

第十一章 结论

附录一 词略

附录二 花庵绝妙词选笔记

刘毓盘先生学术年表

中国词学史上的第一部通代词史,它既是第一部,又是有继承和有创见的

TOP书摘

第四章 论慢词兴于北宋

  言词者必日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固也。常州派言词则专主北宋,以为北宋之词与诗合,南宋之词与涛分。北宋犹争气骨,南宋则专精声律。是南宋词虽益工,以风尚而论,则有《黍离》降而诗亡之叹矣。不知南来词即出于北宋,特时代之有先后耳。北宋国势较强,政府诸公,以及在野之士,方以雍容揄扬,润色鸿业为乐事。其上者见朝政之弊,则借词以格君心之非。若夫先之厄于辽,后之厄于金,我能为献纳一字之争,已可告无罪于天下。初无人作深虑之论也。南宋局守一隅,议和议战,叫嚣不已,自命爱国者,方挟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之说,以博舆论之归。又知兵力之不足以胜人也,则口诛之、笔伐之,不遗余力,虽权奸亦末如之何。文网愈严,则词意愈晦。蚕室之僇,不能加诸其身。盖解人固不易索焉。故日北宋之词大,南宋之词深。时为之,亦势为之尔。《花庵词选》为词家之善本。《四库提要》谓其前十卷终于北宋之王昴,而其中颇有已入南宋者。盖宣和靖康之旧人,过江犹在者也。后十卷既日中兴以来词,而康与之、陈与义、叶梦得则皆北宋旧人。不知其以何者为断,故从其始则以和凝入后唐而不以入周,孙光宪入南平而不以入宋,此其例也。从其终则以李冶入元而不以入金,吴伟业入清而不以入明,此又其例也。而况一姓绝续之间,中辍者不过旬日。张邦昌之楚帝,以视王莽之于汉,刘渊之于晋,修短之数不同。必日:北人使归北,南人归南,则朕亦北人,将安所归?若程垓一人,各家均书作南宋人,《四库提要》则书作北宋人。垓既与苏轼为中表,又学词于苏氏,系之南宋,则予生也晚矣。是《提要》所说可从焉。其余诸家,亦多从旧说而加以臆见云尔。

  唐五代人词有专集而传之迄今者,为温庭筠朱祖谋刻本、南唐二主朱景行刻本、冯延巳王阉运刻本三家。光绪初于苏州尝见秀水杜氏所藏宋本李珣《琼瑶集》。时予甫髫龄,未学为词。且主家矜惜甚,未敢请也。四十年来,不闻有议及者,恐失传久矣。北宋人词必较多于此,而未必多者。《词综·发凡》所谓唐宋人词,每别为一编,不入集中,故散佚最易。又谓常熟吴讷汇有《宋元百家词钞》,惜未见传本。毛晋汲古阁刻宋六十一家,始大有裨于学者。毛氏为吴氏同邑后进,未知即本于所钞否。惟校勘不精,乖误特甚,且随得随刻,不考其时代。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谓蒋捷以南部遗老,而列三集之中;晁补之、陈师道生际汴京,顾居六集之末。论世者病焉,类而别之。

  ……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4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