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图解豫剧艺术
图解豫剧艺术


图解豫剧艺术

作  者:马紫晨 关朋 谭静波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302380610

所属分类: 艺术  >  戏剧舞蹈  >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标  签:地方剧艺术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豫剧艺术的通俗读本。

本书以图示解读的方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明了地向读者一一展示豫剧的简史、特征、行当、流派、表演、音乐、剧目,以及属于角色扮相的化妆、脸谱、服装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豫剧艺术的整体。书中270张原创手绘图专业、细致,在同类普及读物中独具特色,具有可读性和观赏性。适合国内外读者以阅读本书为契机,了解以豫剧为代表的中国文化。

TOP作者简介

马紫晨,1931年生。河南安阳人。河南艺术史论家,戏剧理论家。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曲艺学研究会副会长,杂技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民俗学会顾问。

关  朋,(1935—2013),河南开封人。满族,舞台美术家,舞美史论家,国画家。曾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会员;曾选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理事,河南省舞台美术学会秘书长,河南省戏曲学会理事。

谭静波,女。1951年生。山东潍坊人,研究员。曾任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现任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曲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TOP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豫剧小史

第二章 艺术特征

第三章 行  当

第四章 流派

第五章 化  妆

第六章 脸  谱

第七章 行头(戏装)

第八章 道具与舞台

第九章 音  乐

第十章 表  演

第十一章 管理和教育

第十二章 代表剧目

后记


TOP书摘

第一章 豫剧小史 正   名

豫剧,本名河南梆子,一百年前原称“梆子戏”或“梆戏”;豫北、冀南、鲁西一带称“高调”,苏北、淮北和鲁南则称“高梆”;清乾、嘉年间还有“十字调”、“乱弹”之名。后来由于乡音渐浓,特点日显,为了区别于“梆子腔”这个大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方始冠以“河南”二字,或径直呼之曰“土梆戏”;豫东则另有“河南讴”(因“赝腔”消失较晚),豫西另有“靠调”(因融入“靠山黄”)之土称。至于“豫剧”一词,正如“秦腔”之名一样,显系首起于外省人之口,如1924年(北京)的王培义1,1937年(江南)的邹少和等。不过当时对此一名称的涵盖并不仅限于梆子戏,也还包括有本土的其他剧种在内。即此也一直未能被民间所接受。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当时剧坛风尚之影响, “豫剧”雅号才日趋通行,而官方行文则直到1956年初才正式使用。

起   始

至于它的呈现,根据多方面考察,似应为“中心开花”与“分进合击”的融合、蜕变而最终成熟。

首先说,在大一统梆子腔时期,既然乾隆十年(1745)(杞县志)已有了“逻逻梆弦”的记载,说明至少是在雍正末(1732年左右)大一统的“梆子腔”已进入河南,只是尚未形成地域特色而已。同时依照行文顺序可以看出,这个“梆”也尚未能动摇“逻”(锣、逻、啰混用)的老大哥地位。若硬是要把其产生的时间往上推,那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仅凭留下来的官方禁戏文告即可知道,从康熙十年(1671)到乾隆五年(1740)的七十年中,河南三令五申所要禁演的剧种不外清戏(弋阳腔)和逻戏;特别是逻戏,雍正年间的数次申禁,“逻戏”从来都是榜上有名;如果当时已经有“梆子戏”游弋于城镇乡村的话,那官方是决然不会放过它的。于是,到第二阶段当罗卷戏5,已经被追禁得走投无路时,它就只能是藏身在“梆子腔”的卵翼之下。常言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此刻那问世不久的梆子戏并不比逻戏优越,但也还是要借重其尚不为人所瞩目的情势而暂时隐伏。此即乾隆中期在开封出现并盛演“梆罗卷”的社会背景。6而尚未成熟的梆子腔也正是抓住此契机才得以大量吸收罗卷戏中那广受欢迎的部分,从剧目到表演都大大充实了自己,由是在梆子腔走向地方化的过程中,迅速而又巧妙地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从此在河南便出现了一句道破真情的俗谚,叫 做“罗戏窝里出粗梆”,或“罗卷窝里出粗梆”。

而几乎与此同时,河南还流行着另一句俗谚,即“站在潼关头,三省梆子响”。潼关是河南、山西、陕西三省的分界线。此俗谚指的是流行于陕西同州(大荔)、山西蒲州和河南陕州这样一个“金三角”地带,俗名“乱弹”的梆子腔;其在各自地盘上又分别称作同州梆子、蒲州梆子和陕州梆子,外省人图省事,或共称其为“山陕梆子”者,因为它本来的涵义就包括山西、陕西和陕州(河南)三省域嘛!可叫来叫去不知怎的竟把隶属河南的陕州给扔掉了,在某些学者的著述中还把“山陕梆子”解释为“山西和陕西的梆子戏”。试问:“山”有山东、山西,“广”有广东、广西,“河”有河南、河北,“湖”有湖北、湖南,为什么独独这个“陕”字却只有陕西而无“陕东”?殊不知“陕西”之名正是源于陕州,没有“陕州”何来陕之西欤?7又怎么能说“山陕梆子”的出处不包括河南省的大片地域呢!尽管有不少戏曲史家曾有非常精辟的考评,例如已故蒲剧史家墨遗萍先生在其所著《蒲剧史魂》中就说:“梆子腔的胚胎实际是一部山、陕、豫三角地带的‘民歌集成’,含有永乐镇(曾属河南省辖)‘悟声’,河湾‘湾儿’,更夫‘梆子’,陕州‘得体’。”寒声先生在《梆子戏的产生》一文中,从“音色片”入手,也得出了“梆子戏首先产生于同州、蒲州、陕州为代表的山陕豫地带”的结论。王依群、马紫晨等戏曲音乐家在这一带收集的《劝善调》和《锣鼓书》,更是从旋律的源头上找到了乱弹板式构成的出处。还有刘文峰、杨志烈等许多当代学者也丝毫不囿于家乡观念而把河南洛阳以西的崤山区属划入到“山陕梆子”的起源圈里。我们只需留心一下地图,就可以看到,是同州、陕州共居黄河之一侧,反倒是蒲州居于河之对岸;而河对岸蒲州梆子老一代名艺人中之佼佼者,如贠三吉、8杨春雨、9刘福奎、10王存才11等,又居多是豫西人呢!此足以启示人们:这一支梆子腔并非往昔所说的“自西往东”流传,而是从“金三角”中心开花,向四面八方传播,再结合各地的语音、语调、民俗、风情而演变为秦腔12、晋剧等诸多梆子腔剧种的。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71.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