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拒绝遗忘:北京老五届在插花庙的岁月
拒绝遗忘:北京老五届在插花庙的岁月


拒绝遗忘:北京老五届在插花庙的岁月

作  者:鲍寿柏、张宝林 主编

出 版 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5071287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标  签:历史  历史随笔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拒绝遗忘:北京老五届在插花庙的岁月》,是一部回忆在插花庙军垦农场之军垦生活的文集。当年的天之骄子,如今已年过花甲,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平和、理性地回溯那一年多的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力求还原时代裹挟下个人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即便文风各异、感受有别,甚至观点不同,但都在努力为世人留下鲜活真实的民间叙事。

TOP作者简介

    鲍寿柏,男,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经济学研究员,教授。1965年9月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生,1970年3月到安徽阜阳插花庙6377部队锻炼。上世纪80年代起,担任政府官员。鲍寿柏的主要著作是:《城市系统动力学模型》、《改革时期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厉以宁经济学著作导读》,还主持译审德国麦斯顿等的专著《计算机专家系统应用》。鲍寿柏80年代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科学》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和有关国际会议上发表经济学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获奖。在国内曾最早提出城市和区域竞争理论,将市场经济观点用于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1986年将系统动力学运用于建立城市大型经济社会发展数学模型,填补国内空白,有关成果受到国内外的 注目,被列为重大成果,并载入《中国百科知识全书》。曾主持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城市系统动力学发展模型》,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主持国家“八五”重点基金项目《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奠基性研究。 

    张宝林,河北安新人。1947年出生,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0年)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年),文学硕士,高级编辑。曾任人民日报记者、市场报副总编辑、海外版二版主编、中国物资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华夏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残联理事兼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现任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中国特奥会副主席。著有《偶谈集》、《勿忘国耻》、《生存记忆》、《各具生花笔一枝》等杂文集、散文集、传记文学多部。撰写大量残疾人事业研究论文,主编《中国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TOP目录

朱旭铭 偏航的历史

鲍寿柏 日出

张宝林 农场琐忆

米丘兰 40年后再回首

冯就宜 “大学校”的365天

黄淑珍 艰难识世情

吴敬倚 6377军垦农场那些事

蔡国有 在被“改造”的日子里

许清廉 农场轶事

傅耀良 回首在插花庙农场那一年

徐振源 重访阜阳忆当年

章 青 那年那月那地那人

董立坤 真理,正义,人类的良知是永远不灭的火光

王芸苏 和自己约会与往事干杯

李永贤 锻炼磨炼磨难

杨德兴 部队农场生活杂忆

魏幼璋 部队农场生活片断

朱听如 在6377前后的日子

李介庚 支离破碎的回忆

箫守东 难忘的年代,难忘的战友

钱汉江 我与6377部队的故事

肖方扬 我在6377部队农场这一年

金利华 对6377部队岁月的点滴回忆

周实武 有感而发忆当年

张永臣 诗三首

于 强 聚会感怀

曾石铃 六月的收获

傅耀良 蹉跎岁月个人日记摘抄

张 林 纪念学长殷爱娥

卢达甫 老五届大学生

高 峰 后记 “特种兵”再思考的意义

TOP书摘

灰暗的天空

  1970年3月17日,北京正是初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已经可以嗅到丝丝春意;车厢里几乎全是清华大学派遣的毕业生,青年人的朝气将这里剩余的一点寒意驱赶殆尽,这是人生的春天。

  我抬眼看到李如法、肖蒙凯。李如法是兄弟班同学,熟透了,肖蒙凯仅仅是脸熟,于是打个招呼,坐在李如法旁边。车厢里比较引人注目的有几位讲上海话的同学,叽里呱啦地在胡吹乱侃什么。由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番介绍寒暄后,陆续知道了姓名,能够回忆起的有:徐宏炳,工程物理系;郭海铭,英语师资班;何冠东、陈嘉陵、徐国泉,机械系;金利华,冶金系;朱荷生,工程化学系;应宏善、饶海渊,建筑系。还有几位女同学,那是后来才知道身份,她们有:刘素真,工程化学系;任京男,电子工程系;王竹君、胡小明,机械系。

  闲谈中慢慢了解到其他系的分配情况,才知道很多同学是正常分配到插花农场,并非是“问题学生”。想起上车前系军宣队负责人的话,立刻悟出原来仅仅是我们自动控制系把农场名额给了“问题学生”,反之,说明我们系的分配方案总体比较好。于是心稍安。

  列车以时速75公里前进,我心里在猜测前方农场的环境。安徽在我这个苏南人心目中,就是穷山恶水、民风刁悍的地方。最初的概念来自书本中的淮军、捻军、淮河成灾和现实中见过的安徽讨饭人、唱凤阳花鼓的艺人。三年严重困难时期,我的老家纷传安徽饿死很多人,加深了安徽穷的印象;陈登科的《风雷》使我对淮北一鳞半爪的想象停留在淮海战场、贫脊的土地、贫穷的农民、风雪、狗肉摊及羊秀英这样的女人。下午,感到阳光被云雾遮去,天空一片灰暗,列车继续不紧不慢地行驶。

  大约晚上12点,列车停在了蚌埠车站。记得我们一行17位学生下车后被一位年轻军人接走,由于取消了军衔,不知道他的军阶,从四个口袋的军装判断应该是干事或参谋之类干部。军人很有礼貌,好像先询问哪位是应宏善(后来知道应是中共党员),就和应宏善交谈了什么,随后带领我们到了一个旅馆,安排休息。那是我第一次住旅馆,有几分好奇,注意打量了一下环境。记得那是一所正规的旅馆,至少是三层楼建筑,楼梯宽敞,木扶手整齐,楼道灯光柔和,可惜没有房间和床铺的印象了。在那个年代,应该是比较好的旅馆。由于旅馆名字和路名没有记住,后来几次到蚌埠找它,都无法找到。

  18日一早,大约6点30分,那位军人就催促我们起床,匆匆盥洗后又匆匆赶到旅馆内部餐厅吃早饭,早饭是稀饭、馒头加咸菜。部队紧张的生活节奏开始体现,有的同学早饭才吃一半,军人已经催促准备登车了。我吃饭比较快,较早餐毕,走了出来,习惯地观察了一番天气。那天是多云,看不到早晨的霞光,整个天空灰蒙蒙一片,无法根据阳光判断方向;早春二月的蚌埠,清晨依然有寒意;阵阵微风吹来,寒气竟有些透骨。一辆解放牌带拖挂车的卡车停在一边,我估计这就是我们的车了。同学们陆续到齐,军人果然指挥我们登上那辆卡车。近到车前,一阵猪粪臭味扑鼻而来,有的女同学开始用手掩鼻。仔细一看,车斗地板上还有未铲净的猪屎,侧板边躺着拦网,原来是肉联厂拉生猪的专用卡车。当时,我们也顾不了那么多,管它脏不脏、臭不臭,纷纷翻到车上。车上好像有一些草、木头之类的东西,想必是供我们坐的,大家各自清理地方,设法坐下。只是现在回忆不起我们的行李有没有随行,依稀记得行李另有车辆拉到农场,否则清理行李上的猪粪和臭味应该是不小的工程。

  8点左右,卡车开动了。天色没有放晴的意思,依然蒙蒙一片灰暗,迎面的寒风犹如小刀刮过,钻进衣服。那时我们流行一种中式棉袄,我估计那是海派裁缝依照清代马褂式样所设计,如果配上马蹄袖,前后心贴上“兵”“勇”,活脱脱清朝兵丁或戈什哈形象。我穿的就是这种棉袄。我一向不喜欢戴帽,因此没有帽子;也没有手套,将手笼在袖中,在风中挨着。好在年轻体健,感觉无所谓。同行的女同学已然穿上棉猴,戴上口罩,好像还在嚷冷。因为冷,我们挤在一起,渐渐开始寒暄、自我介绍情况。相同的命运使大家立刻有了亲切感。

  卡车沿蚌埠—蒙城一阜阳公路行驶,渐渐驶入淮北平原。灰暗的天空下面,田野一望无垠,十分平坦;路边稀稀拉拉闪过一些村落,土坯墙、茅草顶,给人荒凉贫穷的印象。公路两边的白杨树已经可以看到细细的芽尖,由于透视原理,路边的白杨树在前方公路视野尽头相交,与公路形成一个灰暗的三角形箭头。公路上时不时地有毛驴车、板车和独轮小推车出现,拉车或推车人光脊梁穿一件黑棉袄,腰间胡乱系一根布带或绳子。后来了解,这里的农民十分贫穷,一件棉袄冬天用过后,把棉絮扒掉就是春秋天的衣服,夏天就基本光脊梁了。这是我过去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事。很多板车上绑有竹竿,绷上布,这时板车成为风帆车,车能借助风力前进。还有一种景象,板车呈推行状,驾车人脸朝后坐在车后,用脚一下一下地蹬地,车子一翘一翘地前进,看上去有点滑稽,大概能省力气,但我一直没有理论分析计算过。车上有秸秆、草席及盆碗等物,见不到像样的物品。这幅由灰暗的天空、灰暗的公路、灰暗的白杨树、板车、穿黑棉袄的人构成的灰暗图像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能抹去。

  中午我们在蒙城的一个路边小店打尖,土墙茅屋,柴火土灶,谈不上卫生条件。老板是胖胖的中年女人,与陈登科笔下的羊秀英大相径庭,也没有看到狗肉。那天吃的是包子加面皮汤,包子多少粮票钞票已忘,馅倒记得是山芋粉丝为主,由于饥不择食的原因,味道尚可;印象深刻的是面皮汤,二两粮票一毛八分钱一大海碗,上面漂着一层白花花的肥膘肉,十分腻人,饶是我们这些男同学也消受不起。我偷眼注意女同学,她们都在悄悄往外扒拉肥肉。后来知道蒙城有一肉联厂,大概这些是处理的猪肉边角料。利用饭后休息,男同学们就近走走,我突然发现这里养猪很有特色:是用绳子拴住猪脖子随便系在一棵树上,猪们就在一个个以树干为圆心,绳长为最大半径的区域内活动,于是地上形成一个个稀泥圆面,令人联想起制陶工人手下制成的泥胎陶罐底。我猜测这种猪一定是瘦肉型,于是多年来我一直据此认为淮北的猪肉好吃。

  下午3点许,卡车驶下一条土路,再行约莫两公里,停在一个营区,农场终于到了。营区比我想象的要好,学生们住3排砖瓦房,看见有供电线,估计有电灯,还看到篮球场、拖拉机、收割机、马匹等。后来知道,这是团部驻地,条件比较好,82、81分队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有先到的战友迎上来,一些解放军战士在张望,这些战士很多是娃娃脸,非常年轻。在安顿妥宿舍后,我初步了解到:来农场的大部分是北大的学生,清华的学生仅30多人;这里是学生营84分队,男女混编,女生为主,另有82分队在东边(以宿舍朝南定位)几里外,81分队在50里外的胡集。

  一年的农场生活开始了。

  P4-7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09

版  次:第1版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74.2276